獨生子女成長缺陷與家庭教育預防研究

【摘要】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參照,獨生子女有「成長問題」,表現為一些消極個人行為特質。鑒於這些行為特質是在獨生子女特有的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本文將它們歸納為獨生子女的「成長缺陷」。本研究從該視角出發,通過文獻分析,初步形成如下結論:少子化、小家庭生活方式、獨生獨育和教育過度是獨生子女成長缺陷的主要原因;忽視成長缺陷,可能造成獨生子女人格不成熟、學習障礙、錯過某些智能特別是社會性智能發展關鍵期。據此,本文提出了干預「成長缺陷」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獨生子女成長缺陷教育干預

獨生子女特異性是廣受多學科關注的世界性研究論題。相關研究者已經從不同側面得出了眾多有益的結論。但在以下方面似乎還有待深入:一是對問題與獨生子女本身的關係的論述,二是對獨生子女問題的跨學科論述,三是對獨生子女問題的形成過程論述。這些方面的欠缺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獨生子女學術研究與實際教育的障礙。本研究試圖從成長缺陷的視角對以上方面展開一些分析。

一、「成長缺陷」視角的提出及意義分析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獨生子女出現不會關愛、理解、同情人及其他生命形式,不會與人交往,生活自理程度低,耐挫性差,動手能力弱,自私,懶惰等現象。

西方早期研究把這些消極特質稱為「問題」,並把它們等同於「獨生子女」。美國心理學家博漢農認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問題兒童」。精神分析學家亞伯拉罕·阿登·布里爾甚至說:「對個人、對種族,最好都沒有獨生子女。」

此後,大部分相關研究都把精力放於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群體的比較,並得出了很多不一致的結論。美國當代獨生子女研究學者凡爾布(ToniFalbo)等曾對1925年至1984年西方各國發表的115篇獨生子女經驗研究文章進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結果發現:關於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優劣比較沒有定論。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中國獨生子女研究基本上遵循了類似的思路與研究歷程。

經各相關學科研究者的努力,「獨生子女本身就是問題兒童」的絕對觀點在今天國內外的相關學術領域基本上已被否定。各種後續研究的結論暗示,獨生子女的優劣無法簡單斷定。

現在的問題在於,既然獨生子女本身不是問題兒童,那麼部分獨生子女出現的類似群體性的消極表現又該如何解釋?

對此,我們認為早期研究者的部分觀點仍有可取之處,即獨生子女的某些消極表現確實是在其本身的成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同時,鑒於後續研究結論的不一致性,我們認為有必要外化獨生子女的問題,使之不再等同於獨生子女本身。綜合以上考慮,本文將這些消極表現歸納為「成長缺陷」。

可以從兩方面對成長缺陷研究的意義展開分析:一是這些現象本身的研究意義,二是從該視角出發研究這些現象的意義。

就前者而言,成長缺陷不僅可能會造成獨生子女自身各方面的生存及發展障礙,限制他們社會性能力的發展,使其難以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網路,從而對其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壓力,而且會給其已有的社會網路特別是初級關係增加諸多消極因素,而初級群體的和諧與安定又是整個社會安全有序的基礎,因此,如果成長缺陷向更大範圍或者更極端的方向發展,則很可能不僅直接損害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生活與生命發展,而且可能影響相關社區乃至社會的和諧發展。所以,無論是從關愛獨生子女個體生命與發展權利的角度,還是從關注國家人口安全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角度,「成長缺陷」的研究都是必要的。

就後者而言,通過把問題與獨生子女本身分離開,研究者可以獲得「全人」的觀點,即「問題是問題,人是人」,從而注意到問題本身的背景及形成過程,並且得以有機會看到問題以外獨生子女的優勢。而這些對於問題的解決是極為有利的。

鑒於很多相關研究實際上已經從各自不同的側面對「成長缺陷」做了部分描述與闡釋,本研究將主要採用文獻分析方法,運用「成長缺陷」的視角對這些研究成果及尚未能進入研究者研究視野的相關社會事實加以綜合,並進行系統地梳理與歸納,對幾個重要領域成長缺陷的表現、形成過程及原因進行初步分析,以期為相關研究者的後續研究及實際的獨生子女教育提供參考。

二、成長缺陷的文獻分析

納入本次分析的文獻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中國期刊網及其他來源的研究性文章,一類是散佈於各媒體特別是網路媒體的各類個案報道。其中,以前者為主。之所以將第二類文獻納入本次分析,是因為媒體報道中所涉及的一些新的社會現象對於進一步探索「成長缺陷」較為重要,但它們還沒能進入相關研究者的研究視野。

從各種個案故事看,成長缺陷集中表現為部分獨生子女較為自私,理解、關愛及包容他人等社會性能力和品質較為欠缺。其核心是:在處理個人與他人、社會的關係時,他們的認知和行為都過於側重個人。通過對相關研究性文獻的梳理,我們還可以從身體素質、智力、情感、道德、性別、心理等各方面對成長缺陷展開更細緻的分類分析。

1.身體素質的比較與典型缺陷分析

我國學者對獨生子女身體素質的研究開展得相對較晚。李學斌在20世紀90年代末指出,我國的獨生子女研究在研究領域上偏重於智力、品德、個性的研究,忽視了對身體素質的研究。不過,2000年以來,相關研究有所增多。

綜合該領域各類研究,可以發現幾個共同的基本結論:

第一,獨生子女的營養狀況整體上較為良好,集中表現為身體形態良好,特別是身高、體重等靜態指標優於非獨生子女。

第二,獨生子女在身體機能及體能方面的某些指標不容樂觀,具體表現為在肺活量及台階指數等機能指標、立定跳遠及800米等體能指標上差於非獨生子女。

第三,在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方面,獨生子女偏好需要付出較少體力的休閑消遣性的運動項目,「不喜歡力量類、耐力類和激烈對抗類項目」。

從家庭的角度看,這可能與父母期望、現代城市居住格局、青少年娛樂空間等因素相關。從學校角度看,除了應試教育排擠體育活動時間外,可能過分強調學生喜好也使學生在學校也得不到應有強度的鍛煉。

除了與非獨生子女進行某些身體素質指標的比較之外,對相關典型現象的研究也許也能說明獨生子女在身體素質方面可能會有的某些缺陷。

如,學齡前獨生子女睡眠習慣問題。胡麗砂等人在2002年2-7月對重慶市渝中區的4-6歲獨生子女睡眠狀況進行了一項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總共275例中,有一種以上睡眠習慣不良的兒童有252例,佔91.6%,有一種以上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兒童148例,佔53.82%。調查結論認為,父母過分關注是獨生子女睡眠習慣不良的主要原因,譬如,5歲以上兒童與父母同床者佔42.46%,與父母同床且需要父母陪伴者佔27.93%。

再如,貧血症與肥胖症問題。鍾玉萍轉引2005年北京醫科大學婦嬰保健中心對全國29個城市兒童健康狀況的調查說,「7歲兒童的貧血發病率男孩達42.1%,女孩達44.8%,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大,患病率降低,但12歲的男女比例仍分別達到27%和32.9%」。鑒於城市兒童中獨生子女占較大比例,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城市獨生子女雖然有條件獲得更有營養的餵養,但譬如貧血等營養不良症仍有可能出現。「牛奶貧血症」就是由每日過量進食鮮牛奶造成兒童腸道慢性出血造成的。

在獨生子女中由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症不容忽視,而這又常與孩子的挑食和愛吃零食有關。據馬曉燕和李逢超2004年的一項研究數據,獨生子女挑食的占樣本數量(264)的38.5%,參照組非獨生子女挑食的占樣本數量(281)的29%。另據周銀1994年一項研究的數據,中等生活水平以上吃零食的獨生子女占樣本的79.58%,而非獨生子女同等水平吃零食的僅為33.53%。

2.以早期智力過度開發為例分析智力「成長缺陷」

在獨生子女的智力發展方面,較為普遍的結論是:獨生子女的智力發展一般優於同齡非獨生子女。對此的解釋主要有:獨生子女可能得到比非獨生子女更有質量的餵養,因此大腦的良好發育得到了保障;獨生子女可能得到較好的早期智力開發,促進了其智力的發展;獨生子女可能得到更多的來自親人的鼓勵和關愛,等等。

但是,關於獨生子女智力發展的研究似乎還應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推進。下面以早期教育為例。

羅凌雲及風笑天根據1999年「湖北省家庭教育的現狀和特點」的調查得出的數據發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里,父母給孩子創造的物質生活條件要優越於非獨生子女家庭」,並且獨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高於非獨生子女父母,在大專以上的獨生子女父親和母親比非獨生子女父母分別高出24.4%和19.5%。「他們在滿足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之外,更樂於對孩子的智力發展進行投資。」由此,我們可以做出合理的推斷,對於剛成為父母的獨生子女而言,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是他們極為關注的。

然而早期教育特別是早期智力開發存在一些誤區,雖然相關的較為規範和深入的研究幾乎沒有,但一定數量的個案報道還是可以找到的。在相關報道中,一些早期智力被過度開發的孩子出現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自閉症等發展性障礙,且社會性發展普遍較差。

3.情感發展的優勢與劣勢的轉化分析

以獨生子女情感發展為主題的研究非常少。杜德櫟(2005)曾從生態學的視角分析了獨生子女愛的養成面臨的危機。文章指出,「獨生子女愛的養成家庭生態危機主要表現為愛的價值環境危機、夥伴危機、養成空間危機、榜樣危機、愛與施愛危機等」。雖然文章並沒有嚴格的經驗研究作為支撐,但其分析還是較有啟發性的。

獨生子女在情感發展中其實是具備了一定優勢的。

如,他們一般擁有溫暖的家庭情感環境。由於現在的家庭結構較為多樣化,因此對處於不同結構家庭的獨生子女的情感環境可能需作不同的考察。不過,親子關係作為獨生子女的重要情感環境,其狀況應該具備較好的參考意義。郝玉章及風笑天關於「親子關係對獨生子女成長的影響」的一項研究顯示,獨生子女父親經常陪孩子玩的占樣本(639)的21.7%母親佔30.7%,而參照組非獨生子女的父親經常陪孩子玩的占其樣本(455)的9.0%,母親佔13.9%。而且,獨生子女父母常帶孩子逛公園、走親訪友以及經常和孩子開玩笑的幾乎都是非獨生子父母的一倍。另外,認為孩子有心事常對自己說的獨生子女父母有32.8%,而非獨生子女父母是21.9%。由此,研究者認為獨生子女家庭的親子關係較為親密,且有夥伴化的傾向。

再如,他們的情感需求一般較為強烈。情感需求可以用親和需求作部分衡量。卡特爾16PF中的樂群性因素,可以作為反映親和需要程度的一項指標。張三萍關於「1000例獨生子女大學生人格」的一項研究發現:獨生子女大學生中,親和需要強烈的佔48.86%,親和需要一般的佔39.71%,親和需要較差的佔11.43%;而在非獨生子女大學生中,各項分別是29.17%,32.53%,38.3%。由此可見,獨生子女的親和需要較為強烈。這可能是因為獨生子女在家庭內已習慣享有充分的愛和關注,因此在家庭外更容易感到情感的缺失。

不過,他們的以上優勢可能也會促成他們在情感發展方面的成長缺陷,如情感分享能力及處理情感衝突的能力的欠缺等。

在各自的父母家庭里,獨生子女一個人享有全部的愛,如果父母不有意識地加以培養,孩子與別人分享愛的機會就比較少。現在第一代獨生子女中一些人已經結婚,考慮到經濟等因素,部分獨生子女仍與一方或雙方父母住在一起。這就暗示了獨生子女需要處理在其成長過程很少遇到的問題:與他人(對方父母)共同分享愛人的情感。據新浪網一項有兩萬多人參與的調查顯示,超過70%的人認為婆媳矛盾在現實中很普遍。儘管「婆媳矛盾」一直都有,但「情感的競爭」可能是現代「雙獨」婚姻家庭「婆媳矛盾」中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因素。

衝突具有功能性作用。在多子女家庭里,兄弟姐妹間豐富的互動會包含各種衝突,而應對和處理這些衝突有助於孩子練習解決在同輩人的親密情感中發生的衝突的能力。孩子與父母的縱向交往與孩子與同輩間的橫向交往有所不同。在部分獨生子女家庭中,獨生子女家長採取過分遷就或強制孩子等成人特有的方式來解決親子間的衝突,因此這類家庭中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就沒有機會通過父母的示範行為及自己的參與體驗來學習解決親密情感中發生的衝突。因此,他們在婚姻中處理情感衝突的能力也可能較為欠缺(對已結婚的同齡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離婚率或對婚姻的滿意度可以部分地反映、衡量這種能力)。

4.從理解能力的欠缺分析道德發生基礎的薄弱性

對於獨生子女道德發展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已有的研究多是以獨生子女大學生的道德認知為對象的描述性的靜態研究,很少涉及獨生子女道德發生與發展的過程以及實際的與道德相關的行為。可以說,道德作為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方面,在相關研究領域還沒得到應有的地位。

魯浩在《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中介紹:「理解是個體道德發生的基礎」;「孩子正是在與親人、同伴等交往的過程中,才逐漸學會理解他人的情感、願望和需要,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起相關的道德感和義務感」;「當代道德教育已開始走向理解人這樣的根本。」

而理解人這一品質,依據一些教師及家長的經驗,在部分獨生子女身上發展得很不充分。較為典型的是部分獨生子女青少年的自私傾向較為嚴重。這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情感角色較為單一,較少有機會在深層次上體驗他人特別是同齡兒童的處境和情感;二是部分獨生子女父母出於保護自己孩子的考慮,可能教孩子以冷漠或強硬的態度對待他人,使孩子習得與其年齡不符的處世風格。

利他行為可以成為今後相關研究的突破口,而年齡、相關方面的家庭教育、同伴關係質量等方面可能是相關研究需要注意的變數。

5.家長複雜期望下的性別認同風險

德國學者伯格·巴肯在一篇名為《關於中國的獨生子女》的評述文章中曾轉引美國精神病學家布里爾的相關研究。根據轉引,布里爾的理論似乎認為,獨生女孩往往會「男性化」,而獨生男孩則往往「女性化」。儘管伯格·巴肯通篇都在駁斥「獨生子女是問題兒童」的觀點,認為這是一種偏見,但實際上對布里爾的以上分析卻沒能進行針對性的反駁。

在中國以獨生子女社會化為主題的研究中,極少涉及獨生子女性別角色的社會化。胡傑榮和馬德峰在2000年的一篇關於獨生子女社會化研究的述評類文章中介紹了陳建強的相關研究。「陳建強根據上海10-14歲獨生子女性別角色觀念和行為的調查數據,提出獨生子女傾向於選擇男女兼性的雙性化人格;在性別角色期待上,實現了一定程度的陽剛陰柔相濟型人格。」另外,朱冬亮也提醒相關研究者,獨生子女的社會化研究可以採取包括性別社會化在內的一些新的視角。他認為,「現代獨生子女家庭出生的青少年有一種社會性別模糊的傾向」,並且這與獨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因而無法在比較中突出對彼此性別的辨識有關,另外也與獨生子女家長缺乏有意識的性別教育有關。

儘管我們不認為獨生子女必然會發展出性別模糊的傾向,但依據社會學習理論,獨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的事實確實應該是其性別認同的不利因素。而家長沒有性別教育意識甚至有意識地歪曲獨生子女的性別很可能加劇這種不利因素的影響,造成獨生子女性別認同的障礙。類似的觀點可以在以性別教育為主題的各種文獻中找到。

石玲在2004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參與調查的200名城市家長中,15%的家長已經有意識培養孩子的性別認同,62%的家長有進行性別認同培養的想法,20%的家長認為沒必要考慮這個問題,3%的家長對孩子進行與生物學性別相反的著裝,8%的家長稱男孩為「妹妹」。

雖然石玲的研究沒有針對獨生子女父母展開,但是獨生子女父母更容易對孩子的性別抱有複雜的期望,這也是較為合理的推斷。而錯誤的性別教育可能造成孩子的性別識別障礙,甚至可能使其發展成為易性癖、同性戀等。

6.心理特異性的研究綜述及典型缺陷分析

早期西方一些獨生子女研究認為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如非獨生子女。美國心理學家GStanleyHall(1907)甚至認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病態」。但是國內和國外的大量研究都沒有找到能夠支持這一論點的充分證據。在國內,相當多的研究表明:從總體上說,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心理上差異不顯著。不過,儘管如此,獨生子女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還是值得關注的。段鑫星等人(1997)指出,儘管從整體上說,獨生子女的心理素質明顯好於非獨生子女,但仍有2.75%的獨生子女患有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心理障礙。風笑天(2000)在《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結果》中也介紹,獨生子女身上並不存在與普通兒童不同的人格缺陷,但在具體的性格方面,「懶惰是獨生子女青少年的明顯不足」,「責任心差」也是他們遜於非獨生子女的方面。也就是說,獨生子女在心理的某些方面還存在普遍的不足,而部分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尤其堪憂。(當然,這不是說非獨生子女不存在心理健康不良的問題。事實上在段鑫星等人的研究中,非獨生子女患有不同程度不同類型心理障礙的比例是5.3%。引起兩類青少年的心理障礙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本文僅就引起部分獨生子女的心理障礙的原因展開分析。)

下面以「草莓化」與「蛋殼化」為例對心理發展的典型成長缺陷展開分析。

「蛋殼化」比喻的是獨生子女幼稚與早熟並存的狀況之一,表現為「封閉孤獨」、「心理脆弱」、「生活依賴」。「草莓化」比喻的是獨生子女外表光鮮有個性,但內心疲軟無力,耐挫力差。關於以上二者的專門的研究性文章較少,但網路上相關新聞輿論很多,關於「草莓化」的討論尤其熱烈。

「草莓化」與「蛋殼化」的共同點是都指出了獨生子女「耐挫性差」。獨生子女青少年的「耐挫性差」可以在各類極端現象(如自殺、自傷、殺/傷害別人、離家出走等)中顯現出來。這可能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少應對挫折的能力的訓練有關,而這種能力訓練的匱乏,可能又與家長對獨生子女過於保護和包辦有關。

除以上各方面外,還可以從多個角度(如社會適應性,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發展等)對「成長缺陷」展開分析。不過,對於獨生子女在某些方面的傾向,可能應結合社會時代背景及全球化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不能簡單歸為「成長缺陷」。譬如,獨生子女的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消費主義等取向,可能需要在現時代社會思潮的背景下加以分析與評價。

三、討論、結論及干預建議

通過對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成長缺陷在各方面的表現及其具體原因。下面我們再從整體上作進一步的討論。

(一)討論

1.成長缺陷各領域存在一定關聯么

我們已經看到成長缺陷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而這些表現之間似乎也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比如,部分獨生子女的「耐挫性」差,很可能就與未接受「力量類、耐力類以及激烈對抗類項目」的體育訓練相關;情感發展中理解能力的欠缺,很可能就直接導致了道德的發生、發展缺乏深層的基礎;部分獨生子女的中性化傾向又會影響他們對體育活動的偏好,從而影響他們的身體素質。這意味著,某一領域的缺陷很可能會以某些形式向其他領域擴散。

2.「獨生」與「獨育」對成長缺陷的功能相同么

在以上各領域,主要教育者是獨生子女父母。我們了解現實中獨生子女父母主要採取的教養模式是「獨育」。「獨育」與成長缺陷是否相關?

我們先回到對「獨生」的分析。「獨生」導致家庭結構的「倒三角化」,在客觀上強化了孩子在家庭結構中的特殊地位,容易引發一些極端的教養方式,如過分關注、過分溺愛、過分保護或過分嚴格等。而這些,從以上各方面的具體分析看,與成長缺陷的形成確有一定關聯。

「獨生」導致的另一個結果是父母角色的多重化。風笑天在(1993)《論獨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點》中曾提出獨生子女父母與多子女父母相比,增加了教師及夥伴的角色內容。這意味著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功能得到強化。但是部分獨生子女父母對獨生子女成長特點還缺乏科學的認知(譬如對孩子早期智力進行多度開發),這暗示著在不恰當的認知指導下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產生的負功能可能得到強化。

因此,可以說「獨生」所造成的家庭結構及引起的家庭角色的變化可能是成長缺陷的天然來源。但是,問題不止於此。有必要將「獨育」引入考察。

「獨育」是對「獨生」所造成的成長環境的維護與強化。我們可以推測,上幼兒園與不上幼兒園的同齡幼童相比,在以上各方面的表現應該是有一定差異的。而引起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幼兒園的「群育」環境。另外,現在社會上一些家庭採用「在家學習」模式,也就是把孩子留在家裡讀書。從各種個案情況看,這些家庭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或父母沒有進行相應干預,這些孩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存在於「獨育」的成長環境。從已有報道情況看,他們社會性能力的發展是值得關注的。

3.學校對成長缺陷的干預效果怎樣

我們還需要看到另一個問題:大部分孩子是在學校上學的,那學校是否對部分獨生子女成長缺陷的形成與發展進行了有效干預?從以上各方面的分析看,學校的干預力量是很微弱的。

實際上,即使在學校,部分獨生子女仍處於類似「獨育」的環境里。譬如,前面已提到,一些學校在體育訓練上是過於迎合學生喜好的。這幾乎是獨生子女父母溺愛的延續。另外,除了智力教育以外,在情感、道德、性別、心理等方面,多數學校都沒有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只有學生的同輩群體在對部分獨生子女已形成的成長缺陷進行部分的自然矯治。

我們認為選擇「獨育」或「群育」的教養模式很可能關係到「獨生」天然缺陷的強化或矯治;部分獨生子女的成長缺陷之所以明顯,很可能是因為其獨育環境沒有得到有效干預。

(二)結論

由此,我們的結論主要包括:

獨生子女成長缺陷的表現主要有:獨生獨享,群育缺失(在家無兄妹、在校重學習、節假日重培優、缺少玩伴),環境孤獨(居住高樓深院、小家庭生活方式、朋友圈狹小、兒童娛樂少),期望過度(溺愛過度、替代過度、教育過度、學習過度、責任過度、壓力過度)。

家庭與社會忽視獨生子女成長缺陷的後果主要有:

①可能導致孩子的人格不成熟。突出表現是:愛心與責任感缺失,個性乖張(性情執拗怪僻),不合群、不寬容,融入社會能力和行為能力低下。

②有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或強化學習障礙。按照課業可分為閱讀障礙、數學障礙、書寫障礙;按照心理能力發展可分為語言能力障礙、知覺障礙和注意力障礙等。

③可能使孩子錯過某些智能特別是社會性智能發展的關鍵期,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一些獨生子女的人際智能發展滯後,高中之前相關人際問題被學習問題掩蓋,上大學後又得不到有效指導,對其以後的社會性發展都可能造成一定消極影響。

(三)干預建議

教育干預1:強化群育和玩伴教育。目前有些幼兒園以孩子識字多少為導向吸引家長,這是非常錯誤的,幼兒園是群育機構而不是文化學校,幼兒在群體相處中能習得好習慣以及角色扮演體驗,能夠嘗試體驗他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並據此調整自己的行為,有助於培養親社會人格。中小學生也要擴大生活圈,多交朋友,注重友群教育。

教育干預2:注重分享教育。分享、謙讓是一種親社會行為,也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規則。分享教育通常是獨身子女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什麼要教導孩子學會分享呢?因為獨身子女需要「培養同情心和愛心」、「獲得友誼、融入社會、受歡迎」。要共生共享,不要獨生獨享。要注重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的參與,不要忽視閑暇娛樂的養育價值,如唱歌跳舞(涉及音樂、聽力、英語、語言、文化等多方面能力的滲透);創造機會和孩子玩樂,預防親子之間發生情感真空。

教育干預3:家校互動,共建良好大環境,推進孩子的閱歷和經驗教育。遺傳與經驗相結合,克服獨生子女和小家庭生活缺陷。受到教育過度、關注過度、獨生獨育等因素影響,獨生子女的生活閱歷比較有限,致使他們在處理有些問題可能缺乏經驗,家校互動可以拓寬孩子的成長空間,經驗教育可以加深孩子對人與社會的理解,部分彌補生活環境過於單一的缺陷。

對於後續研究,我們的建議是注意獨生子女的主體性與差異性,以及獨生子女的同伴環境質量。對於幾乎各方面都發展良好的獨生子女及具有明顯成長缺陷的獨生子女,進行深入的質性研究是可行的。對於入園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比較研究,或是入園前後獨生子女在成長缺陷各方面的追蹤研究,都有助於了解同輩群體對獨生子女成長所發揮的功能。另外,深入了解獨生子女自己對「成長缺陷」的看法,也是相關重要的研究角度。對於已經掌握相關數據的研究者而言,對獨生子女內部的差異性數據進行重新挖掘,應該也是可以的。當然,重新考慮群育的實現形式並對成長缺陷的干預模式進行探索,也是很有意義的。(周運清 朱 英)

參考文獻:

1.風笑天.中國獨生子女研究回顧與前瞻[J].江海學刊,2002,5:91-99

2.風笑天.中國獨生子女:規模、差異與評價[J].理論月刊,2006,4:5-10

3.風笑天.城市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比較[J].青年探索,2001,6:12-16

4.風笑天.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J].中國社會科學,2000,6:118-131

5.穆梓:不同背景條件下獨生子女社會化[J].當代青年研究,1995,4:8-10

6.邵錫山,劉瑤.1995-2003年山西省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體質狀況比較研究[J].京

體育大學學報,2006,29(4):500-502

7.張永軍.獨生子女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因素探析[J].體育科學,2006,26(6):51-54

轉70

8.趙高彩,王潔群.獨生子女與體育後備人才的隱性缺失[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

35(1):18-22

9.胡麗砂,何大山,黃健,等.學齡前獨生子女睡眠狀況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

2006,21(2):264-266

10.郝玉章,風笑天.城市中學獨生子女家庭特徵的調查分析[J].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

1998,3:52-54

11.郝玉章,風笑天.親子關係對獨生子女成長的影響[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2,6:109-54

12.劉寰永,鄭毅,陳學詩,等.早期干預對正常獨生子女行為問題的影響[J].中國臨床

康復,2005,9(32):98-100

13.杜德櫟.獨生子女愛的養成家庭生態危機探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5,9:55-56

14.朱東亮.青年獨生子女的社會化:換一種思維方式[J].中國青年研究,2004,7:71-80

15.陶國泰,丘景華,李寶林,等.獨生與非獨生兒童的行為發展研究:六年追蹤報告[J].中

國心理衛生雜誌,1996,10(1):1-5轉45

16.王相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教養方式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雜誌,2005,

17(9):535-536

17.石玲.兒童性別認同狀況調查[J].中國性科學,2005,14(9):37-38

18.魯浩.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道德教育當代轉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0,7(具體頁碼未查到,在「教育研究」網站(http://www.pep.com.cn)可獲得該文,

但《教育研究》期刊是該文原始來源)

19.陳川,陳勃,黃文英,余琳.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的比較[J].新

余高專學報,2004,9(6):49-51

20.風笑天.論獨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點[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3,(2):88-91

余國綱.羅輈重「群育」思想探析[J].婁底師專學報,1996,3:43-47

21.彭瑩.香港群育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06,8:135-136

推薦閱讀:

老公外遇,離婚了,我應該報復嗎?
家庭養花大全(配圖)九
二胎政策開放了,二胎該跟誰姓?
胡有宸:艾灸連載32-圖解家庭保健養生穴點陣圖
媽媽把手機給我弄掉在地上,結果一家人都說是我的錯,請問我是錯了嗎?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成長 | 家庭 | 獨生子女 | 子女 | 缺陷 | 生子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