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武力拚殺,捆綁俘獲敵人
博
文言版《説文解字》:博,大通也。從十從尃。尃,布也。
白話版《說文解字》:博,廣大而精通。字形採用「十、尃」會義。尃,分布。
字源解說
本 字「博」
「博」和「搏」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個字,從篆文開始分化。
尃,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縛」的本字,表示捆綁。
博,甲骨文假借「尃」。尃,甲骨文
(十,多、大量)
(像線繞在紡磚上)(又,抓),表示抓住並捆綁。
博,金文字形多樣化,都強調武力拚殺、綁獲對手:金文字形
(十,盾)
(尃,「縛」),表示武力拚殺,捆綁俘虜;有的金文
誤將盾形的
寫成「十」
;有的金文
將「盾」形的
寫成
;有的金文
以「干」
(矛)代替「盾」
;有的金文
則以「戈」
代替「盾」
。
篆文
承續金文字形
,武力的線索消失。
造字本義:武力拚殺,捆綁俘獲敵人。
隸化後楷書
將篆文的
寫成
。當金文字形的
被篆文寫成「博」後,篆文
再加「手」
另造「搏」,表示拼殺的本義。
簙
文言版《説文解字》:簙,局戲。六箸十二棊也。從竹博聲。古者烏胄作簙。
白話版《說文解字》:簙,棋戲。六根箭、十二顆棋子。字形用「竹」作邊旁,用「博」作聲旁。古昔時代叫「烏胄」的人發明了「簙」這種遊戲。
博,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武力拚殺。簙,篆文
(竹)
(博,武力拚殺),表示竹製的戰爭遊戲道具。
造字本義:竹製軍棋,投箸行棋,可用於賭戲。
隸化後楷書
將篆文的
寫成
。
詳細字義
形容詞
(1) (形聲。從十,尃( fū)聲。「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齊備。「尃」有分布之義。本義:大)
(2) 同本義。與「小」相對
博,大通也。——《說文》
戎車孔博。——《詩·魯頌·泮水》
豈必褒衣博帶。——《淮南子·泛論》
豐麗博敞。——王逸《魯靈光殿賦》
倚沼畦瀛兮遙望博。——《楚辭·招魂》
不學博依。——《禮記·學記》
(3) 又如:寬衣博帶;博碩(粗大;寬大);博碩肥腯(古時獻牲祭神的祝禱辭,是說六畜肥大)
(4) 寬廣;廣搏
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5) 又如:廣博(範圍大,方面多);博聞(見聞廣博);博引旁搜(考證完備廣博,引證資料豐富充實)
(6) 眾多;豐富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論語·子罕》
(7) 又如:地大物博;博禍(多種禍害);博富(豐富廣博);博雜(多而雜亂)
(8) 廣泛;普遍
風雨博施。——《荀子·天論》
(9) 又如:博覽群書;博施(普遍施與);博物洽聞(博見廣聞);博考(廣泛地考查)
(10) 淵博,知道得多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11) 又如:淵博(學識深而且廣)
動詞
(1) 賭,博弈
與閔公博。——《公羊傳·庄公十二年》
則博塞以游。——《莊子·駢拇》
或以游博持掩為事。——《後漢書·王符傳》
不有博奕者乎。——《論語·陽貨》
或飲或博。——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2) 又如:博劇(博戲,賭博);博弈(古六博戲與古圍棋)
(3) 取得
博個封妻蔭子。——《水滸傳》
(4) 又如:博笑(謙詞。換取別人一笑);博鬻(換取);博名(獲取好名聲)
(5) 換取
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清· 黃宗羲《原君》
(6) 又如:博易(交易;貿易);博征(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徵收)
(7) 通「搏」。爭鬥,博斗
一日,博雞者遨於市。——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閱讀:
※他手握「虎頭槍」,楊再興 在他面前完全被鎮壓,武力甚比岳飛高
※施琅武力收復台灣始末
※水滸好漢武力詳解 一盧二林三關勝
※俄聯邦委員會主席否認武力干涉烏克蘭可能性|烏克蘭|武力干涉|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