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學者包忠華解讀「世界茶源」

2700年「世界野生茶樹王」

普洱是「世界茶源」

茶,源於中國,是中華之國飲。陸羽(728—804)《茶經》中記載:「茶之為飲,發乎於神農氏,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遑遑數千年,茶孕於春秋,萌於秦漢,興於唐,盛於宋,發展於明清,與中華五千文明史同脈相承。東晉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丹、漆、荼、蜜--皆納貢之。其果實之珍者:--園有芳蒻、香茗」。荼者,茶也。上述記載證明遠在5000多年前中國就發現了茶;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巴國已利用茶葉,並且作為貢品進諸周王室。《茶經》中還寫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這說明,1300年前的中國西南巴山峽川曾經分布有廣泛的喬木茶樹。

茶樹原產地在中國還是在印度?這在國際上爭論了一個多世紀。原因是在1824年,國外一些學者在印度阿薩姆邦發現了野生茶樹,從此在國際學術界就引發了「茶樹發源地在印度還是在中國」的爭論。直到1993年4月,「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在思茅地區(現普洱市)舉辦,來自亞洲、美洲9個國家和地區的181位專家學者親臨邦崴古茶樹現場考察分析,達成共識:「瀾滄邦崴古茶樹通過分析其染色體組型,並與雲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的核型對比,結果發現邦崴大茶樹核型的對稱性比雲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對稱性更高。證明邦崴大茶樹是較雲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樹,是野生型向栽培型過渡的過渡型結論,以核型分析結果看是完全正確的」權威論斷,從而使得這場爭論有了結果。

「過渡型茶樹」是由以肖時英、何仕華等一批普洱市的茶葉專家提出並得到國際公認,即茶樹的花、果實等繁殖器官為野生型茶樹特徵,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為栽培型茶樹特徵。瀾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普洱市古代濮人早期栽培馴化成過渡型茶樹存活至今的珍貴「文物」,1997年4月,國家郵電部發行的《茶》郵票一套四枚,「瀾滄邦崴古茶樹」上了郵票,從此瀾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名揚中外。

茶樹起源於何時?歷史學家無從考證,被生物學家解決了。1978年,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公布了在普洱市景谷縣發現的寬葉木蘭化石「新種」為主體的植物群化石,在地質古生物學上被稱為「第三紀景谷植物群分布區系」,是我國少見的漸新世植物群,也是唯一沒有受到第三紀冰川波級的區系,僅見於景谷盆地,距今有3540萬年;在景東縣錦屏鎮文舊小組的田心、景谷縣煤廠、瀾滄縣勐濱等地發現的中華木蘭化石,時代為第三紀中新世,距今有2500萬年;有鎮沅千家寨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樹王」及117.8萬畝的野生茶樹群落;有景東太忠鎮大柏村丫口寨「人類栽培馴化野生茶樹活標本」;有瀾滄邦崴1800年和景東文岔1500年的過渡型古茶樹;有以瀾滄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為代表的18.2萬畝栽培型古茶園,成為世界唯一的一條從寬葉木蘭化石--中華木蘭化石--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茶類植物垂直演變完整的生物鏈。所以普洱是「世界茶源」。

景東縣丫口寨野生型大茶樹「人類栽培馴化野生茶樹活標本」

「茶出銀生」在景東

中國的西南地區發現和利用茶葉的歷史悠久,也許是過去歷代統治者及其委派的官員不屑記載農事,雲南生產茶葉歷史的相關記載就留下很少。《華陽國志、南中志》「平夷縣……山出茶密……」(商周時稱今富源舊稱平彝)。這是雲南最早記載有茶的資料。

公元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南詔王世隆派遣部隊攻打安南(今越南河內),經略使王寬不能抵禦,朝廷另派湖南觀察使蔡襲取代王寬為經略使,將兵屯守。樊綽隨行為蔡襲的幕僚,為了對付南詔,他受蔡襲之命,對南詔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搜集資料並參考前人著作於公元863年寫成《蠻書》又名《南夷志》、《南蠻志》等。此書共十卷,對南詔統治區的政治、經濟、民族、山川、交通城鎮及境外諸國作了詳細記述,為現今僅存唐代著述中有關雲南地區之專著,具有極重要的史料價值。

樊綽《蠻書》(管內物產第七卷)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古銀生城即今普洱市景東縣城,唐南詔國在景東設銀生節度使,管轄範圍相當於今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全境和臨滄市、大理州部分地區、緬甸景棟、寮國北部、越南萊州。「蒙舍蠻」系唐代洱海附近居民六詔之一南詔,其民族屬於當時稱「烏蠻」的一部分,無量山系和哀牢山係為唐南詔彝族政權轄區,隸屬蒙舍詔。

「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由於樊綽太惜墨,寥寥數字留下給後人無限想像的空間。其實樊綽當年寫《蠻書》時是以一個軍事間諜的身份來完成的,他從越南河內一路跋山涉水潛入南詔搜集資料。由於受時間、環境、空間的限制,「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的所指範圍不可能是銀生節度的管轄範圍,而應該是銀生節度的駐地景東縣城周邊的無量山、哀牢山等群山,也就是說不包括古六大茶山等茶區。比樊綽晚700多年的徐霞客,遊歷了雲南的一些茶山後的遊記文章也範圍有限,到那寫哪。用今天有飛機、衛星時代的視角去理解1200多年前用腳步丈量地球的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茶樹進化的活化石」——邦崴過渡型大茶樹

從「銀生茶」到「普茶」再到「普洱茶」的歷史演變

幾千年來中國的茶葉名稱基本上根據產地命名,雲南最早記載茶名的是《蠻書》。唐代貞元十年(794年)唐王朝與南詔和盟後,在南詔設銀生節度,在銀生節度轄區內的茶葉官方命名「銀生茶」。元朝建置《元史?本紀》載:「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雲南行省所定路、府、州、縣:上路二、下路十一,下州四十九,中縣一,下縣五十。普日部(寧洱)、思摩部(思茅)、步騰部(普文)、步竭部(寧洱境內)等屬元江府轄」。明朝建置《明史?地理志》載:「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府五十八、州七十五、縣五十五、蠻部六。鎮沅府轄祿谷長官(恩樂)、者樂長官(新撫);元江府轄他郎寨長官司(墨江)、普日長官司(寧洱)、思摩甸長官司(思茅)、鈕兀長官司(江城)」。明萬曆年間,謝肇淛《滇略》(1620)卷三中云:「土庶所用,皆普茶也。」這是「普茶」第一次作為專有名詞在史書中出現。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設置普洱府,為流官制;同年,將普洱通判移駐思茅,又在思茅兼設攸樂同知。清.趙學敏(1765)撰《本草綱目拾遺》云:「普洱茶出雲南普洱府……」對普洱茶的產地區域已作了準確的判定,也是「普茶」到「普洱茶」的官方定義。

從「銀生茶」到「普茶」再到「普洱茶」的名稱演變:「銀生茶」使用應該從公元794年到公元1294年這期間的近500年;「普茶」的使用應該從公元1295年到1728年這430多年;「普洱茶」從公元1729年至今使用了近280年,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府因普洱茶而名揚天下。當然也不是地名演變了茶名稱馬上就會跟著演變,是過漸漸的過程。

無量山、哀牢山是人類最早馴化栽培野生茶樹的地區

野生型茶樹種質資源俗稱野茶、山茶、大樹茶等,多屬大理茶和厚軸茶等。多產在西南地區瀾滄江流域的原始森林和山凹箐邊,呈無序狀態,亦有早先居民挖掘野生茶樹種植在房前屋後或栽培茶園中。茶葉內含成分中茶氨酸和脂型兒茶素含量比栽培型茶樹偏低,故顯得茶葉香氣低沉,滋味淡雅,少鮮爽感。

「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以飲之」,今天「銀生三道茶」還能詮釋這種古老的飲茶方式,一道為彝族百抖茶;二道糊米茶,就是把大米炒糊、紅塘與炒過的茶一起飲用,此法一直用於治療拉肚子(腹瀉);三道椒薑茶,炒茶加薑片、花椒喝了發汗,治療感冒,這些簡單的方法千百年在缺醫少葯的地方廣泛使用。

最先人類利用茶為藥用。「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作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的神農氏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改造自然,發展農業經濟的先民的集體化身,距今5500年—6000年。雲貴高原在幾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迹,普洱市景東、鎮沅、景谷、瀾滄等地都發現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器物。當地濮人最早發現茶樹的藥用,並人工栽培馴化了野生茶樹,嚴格意義上講古代濮人才是真正的茶祖。我理解的中華民族的茶祖依次為古代濮人、神農氏、帕岩冷、諸葛亮、陸羽等。

「世界栽培型茶樹王」——臨滄市鳳慶縣小灣鎮香竹箐大茶樹

雲南茶樹的「四大天王」

一般從茶樹的粗細是難以客觀估算樹齡的。茶樹長的大小不僅受到土壤、水肥、海拔、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長期的被採摘程度才是影響了茶樹長的大小的主要原因。雲南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各地都發現有很多大茶樹,也就相互「爭王」。比如普洱市說千家寨2700年「世界茶樹王」,臨滄市講香竹箐有3200年「世界茶樹王」等等。為了讓外面更好理解,避免混淆,我跟新編《雲茶大典》的編委們提議,按茶樹類型的代表性植株進行「封王」,他們比較贊同。

「世界野生茶樹王」——生長於普洱市鎮沅縣九甲鄉千家寨,海拔2450米。樹高25.6米,樹幅22m×20m,基部干圍2.82米,樹齡約2700年。

「人類栽培馴化野生茶樹活標本」——生長於普洱市景東縣太忠鎮大柏村丫口寨,樹高8.9m,樹幅7×6.6m,最大基部干圍2.85米,屬野生型古茶樹。樹生長在山樑上,土壤貧瘠,海拔1940米。是當地先民從野生茶移植栽培而成的大茶樹,為目前發現最大的人工種植野生型古茶樹,具體樹齡待考證。

「世界過渡型茶樹王」——邦崴過渡型大茶樹,生長於普洱市瀾滄縣富東鄉邦崴村新寨,海拔1900米。樹高11.8m,樹幅9.0×8.2m,最大基部干圍3.58米。被譽為「茶樹進化的活化石」,目前為國際普遍認可。

「世界栽培型茶樹王」——生長於臨滄市鳳慶縣小灣鎮香竹箐,海拔2170米。最大基部干圍5.82米,樹高10.6米,樹幅7×8米,是目前發現世界上最粗壯的栽培型古茶樹。

此外諸如景東縣景屏鎮龍樹村凹路箐野生大茶樹,海拔2470米,樹高14m,最大基部干圍7.83米(3個山字型分枝的圍徑),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干圍最大的,但不能「封王」,這跟看人一樣,不能見頭髮白了,就說年紀大。最重要的是王封多了沒有價值。

景東縣凹路箐「山型」野生大茶樹

茶樹種質資源的演變及茶文化傳播的路徑

根據《走進茶樹王國》普查資料分析,普洱市茶樹基部干圍超過300cm的分別是:野生型古茶樹發現9株,最粗大是景東縣錦屏鎮凹路箐大茶樹,樹高14米,最大叢圍783(3個分枝的干圍);過渡型古茶樹2株,邦崴過渡型茶樹樹高11.8m、基部干圍358cm,景東縣花山鎮文岔村過渡型大茶樹樹高11.5m、基部干圍330cm。

在普查中栽培型古茶樹基部干圍300cm以上的普洱市沒有發現,這可能以採摘度大有關,較大的有景東漫灣鎮中山村大茶樹,樹高11.7米,基部干圍273cm;瀾滄縣安康鄉糯波大箐大茶樹,樹高7.8米,基部干圍247cm;孟連縣勐馬鎮東乃紅芽茶,樹高21米,基部干圍240cm等。

從普查情況分析:普洱市茶樹種質資源分布規律,全市範圍內都分布有野生型茶樹群落,但以無量山、哀牢山更為集中,且茶樹相較更大。過渡型茶樹種植也是以無量山、哀牢山地區相較多、樹大、栽培歷史更久。在無量山、哀牢山地區茶樹品種比較雜亂,人工種植野生茶和過渡型茶品種多,這些雜交品種通稱為景東茶種,這類原始性品種大茶樹多,小茶樹少;越往南走的寧洱、瀾滄、西雙版納方向(歷史是屬普洱),茶樹品種越純。

根據茶界獨立評論人李國標採訪雲南大學高照教授,寫了《復興景東茶,等待千年的輪迴?》一文,他以高照教授的觀點為基礎,並加以發揮,認為「雲南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但不是茶文化的原產地。雲南的原住民利用茶樹雖然非常早,但都是當食物與藥物在簡單利用,非常原始落後,談不上有多少茶文化。中國茶文化的真正興起應該是在巴蜀大地。因為在古代,巴蜀一直是整個西南地區文明程度最高的,擁有最先進的農耕文化。巴蜀人把茶葉進行大規模栽培與改良茶樹品種,不斷改進種植、加工與飲用方式,然後再將這種茶文化傳播到其他地方去。為什麼在雲南各個產茶的地方,甚至包括緬甸與寮國的部分產茶區都流傳著「孔明興茶」的傳說,這是因為三國時期,通過諸葛亮的七擒孟獲,大力治理南中,這對雲南而言,是跟中原先進的農耕文明的一次劇烈碰撞與交匯,巴蜀大地的茶種與種茶、制茶技術也首次傳到了這個化外之邦,許多雲南少數民族的先民感謝諸葛亮開發南中,帶來了巴蜀先進的茶文化的貢獻,因此把諸葛亮尊為「茶祖」,當成茶神來祭祀。

世界茶樹的原產地是雲南的瀾滄江流域。在史前雲南的野生型茶樹中的阿薩姆卡種,本來是只適應在比較濕熱的地區生長,通過基因變異有個別茶樹能適應溫涼的氣候,於是這些變異的茶樹就能遷徙到巴蜀大地大量繁殖,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逐漸演變成了中小葉種。而巴蜀的先民們對這些野生茶樹進行人工馴化,培育出了先進的良種,逐漸形成茶文化的概念。在巴蜀先進的茶文化的不斷參透、影響下,瀾滄江流域的先民們也把那些當葯和野菜使用的野生茶樹、過渡型茶樹進行規模化種植,並加工茶葉,改進品飲方法。」如在景東縣太忠鎮大柏村丫口寨發現一顆大茶樹,「樹高8.9m,樹幅7×6.6m,最大基部干圍285cm,屬野生型古茶樹,是早先人們從深山中把野生茶苗人工移植而成,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工種植的野生型古茶樹,被譽為人類栽培、馴化野生茶樹的活標本。

雲南省知名茶文化學者詹英佩老師,曾著《中國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祖居住的地方——雲南雙江》等名著,她計劃撰寫一部《無量山》的書,為此於2014年1—3月深入景東無量山的景福、林街等鄉鎮實地考察50餘天,走訪近百個村寨。她計劃再走訪無量山中一百個村寨。這是她在雲南看到大茶樹最集中的地方,直徑80—100公分發現有不少,直徑30—40公分的比比皆是,這樣的資源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她認為雲南談茶歷史文化,茶樹起源、演變,離開景東無量山、哀牢山和銀生茶文化就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雲南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普洱是「世界茶源」,而無量山、哀牢山是「世界茶源」的核心。其茶種向中原地區傳播過程中,逐漸演變為中小葉種,向雲南其他地方傳播過程中,茶樹品種不斷得以提純。人們不斷追求產量高,茶氣重的品種進行推廣。從推廣路徑上是以景東為中心(鎮沅縣過去大部歸屬景東)逐漸傳入四周的景谷縣、寧洱縣、墨江縣和相鄰大理州南間縣及一江之隔的鳳慶縣、雲縣等地,這些地區茶樹品種純度比景東高,也出現部分人工栽培野生型、過渡型茶樹和中小葉種茶,只是比例比景東小。如在寧洱縣困鹿山皇家茶園的400多株大茶樹中間,具有大葉種和中小葉種混植,後來種植的茶樹小葉種茶就更少了;從寧洱傳到西雙版納、瀾滄等地之後茶樹品種又提升了大一步,以版納六大古茶山,瀾滄縣景邁山、邦崴古茶山品種近似;版納的良種與先進的種茶、制茶技術也開始向北傳播,到明代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版納地區的茶種傳入到雙江縣勐庫鎮,培育成為著名的勐庫大葉種,再逐傳到就是雲縣、鳳慶等,最後回到祖先地景東。我這裡只能從目前茶樹品種情況和地域進行簡述,實際茶種的推廣是通過人類活動傳播的。我到景東的很多老茶區採訪,當地人總會說「這些連片種植,有三、四百年樹齡的,據說是從勐庫賣來的茶種,大的就不知道了」。勐庫大葉種茶在清代之後成為雲南茶的主推良種,成為歷史上雲南茶樹品種的代表。

普洱是茶馬古道源頭

清.阮福《普洱茶記》(1825年)中有「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的敘述。西番指今西藏、青海、川西等地的藏族。說明普洱的茶葉早在唐代就遠銷西藏。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考證過,在《茶經評述》中說到:「銀生城古址在今雲南景東縣,唐時南詔國的重鎮,是與波斯、婆羅門等國進行貿易的地方(波斯即伊朗,婆羅門指古印度)」。

自文成公主唐貞觀十五年(641)入藏之後,茶葉便成了藏族人必不可少的飲品,並形成了獨特的飲用酥油茶的習慣。藏族「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是滯,三日無茶則病。」然而,藏區需要大量的茶葉卻不產茶,只能依靠山水相連的雲南和四川。唐王朝為更好控制吐蕃(西藏),要求四川和雲南限量銷售茶葉給吐蕃,但南詔畢竟是一個自主政權,不同於四川,並曾與唐朝反目而與吐蕃結盟,雲南大量的茶葉通過人背馬馱向大理、麗江、德欽進入西藏,雲南的普洱茶就成了藏區主要的茶葉來源。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形成了以普洱地區為中心的大規模的茶葉加工和貿易,普洱成為茶馬古道源頭。據《普洱府志》記載,明清時期,以普洱府(今寧洱縣)為源頭的茶馬古道共有五條。

(一)東北路—進京官馬大道亦稱「前路官馬大道」,從普洱府駐地寧洱北上,經石橋寨—頭酒房—菜庵塘—磨黑—四堂廟—孔雀屏—把邊街—魁閣塘—把邊江渡口(過鐵索橋)—哨牌—通關—墨江—元江—清龍場—楊武—峨山—玉溪—呈貢—昆明後,經曲靖入石門關道(又稱「五尺道」)進入四川成都,再經陝西、山西、河北到達北京。

(二)西北路—普洱西藏茶馬大道,又稱滇藏茶馬古道或滇西後路茶馬商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生命力最長、路途最為艱險、最富神秘感的古道。從寧洱出發—恩樂—景東—南澗—下關—麗江—中甸—德欽—拉薩,出境入錫金、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

(三)西南路—寧洱瀾滄茶馬大道又稱「旱季茶馬大道」,從寧洱—思茅—六順—糯扎渡過瀾滄江—瀾滄——達緬甸。

(四)南路—寧洱易武茶馬大道,從寧洱—思茅—麻梨坪—石膏箐—曼克老—整董—易武等六大茶山——寮國的琅勃拉邦—萬象。注意東南路和南路從寧洱—思茅—整董段是重疊的。

(五)東南路—寧洱江城茶馬大道,是一條將普洱茶銷往國外的重要運輸商道。從寧洱—思茅—麻梨坪—石膏箐—曼克老—整董—營盤山—阿樹寨—江城—壩溜渡口(沿李仙江而下)—越南萊洲—海防港口,全程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再經海防轉運香港、澳門、南洋各地。特別在1901年到1942年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這是普洱茶銷往國外距離最短,最快捷的一條通道,成為一條「水上國際茶葉之路」。是茶馬古道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

後記:國際茶業大會是國內唯一經商務部呈報,外交部審核,國務院批准舉辦的國際性茶業會議,自2005年首屆在杭州成功舉行之後,又分別在長沙、成都、杭州成功舉辦。2013國際茶業大會於2013年5月25—27日在普洱市召開,這是首次在州市級城市舉辦的國際性茶業會議。會上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諾曼?凱利與前任主席麥克?本斯頓共同授予普洱市「世界茶源」的稱號。會後我負責完成了《2013國際茶業大會三個論壇彙編》,也努力著去解讀「世界茶源」。一年後通過不斷學習思考,重新修改、充實《解讀「世界茶源」》。文中部分觀點可能與前輩們的觀點相左,同時由於水平有限,解讀不到位、不準確的地方敬請諒解,也期望給予指正。

作者:包忠華 來源:文匯網 發布時間:2014/7/18 13:03:20


推薦閱讀:

素描初學者
得數學者,得天下
學者林賢治解讀蕭紅 蕭紅為什麼這樣紅
學者:諸子百家究竟是如何命名的?|諸子百家|儒家

TAG:化學 | 文化 | 世界 | 茶文化 | 普洱茶 | 學者 | 解讀 | 普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