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性教育面面觀

儘管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意義已逐步為世人所接受,但是對於性教育如何進行,仍是眾說紛紜,特別是擔心教育不當會招致性亂的還大有人在。近年來,國際上較多採用的青春期性教育方法和比較成功的模式主要包括:瑞典、荷蘭的早期學校性教育,源於澳大利亞併流行於美英等國的「同伴教育」以及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倡導的「ABC性教育活動」(A:避免婚前性行為;B:對配偶或一個性伴侶保持忠貞、不搞性亂;C:正確使用安全套)等。

瑞典:通過電視實施性教育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開設性教育課程的國家之一。瑞典的性教育被稱為「避孕教育」。早期瑞典學校性教育是國際上公認的青春期性教育成功模式之一。

1942年,瑞典開始對7歲以上的兒童進行性教育,教師採用啟發式、參與式和遊戲式的教學方法,內容是在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在中學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到大學則把重點放在戀愛、避孕與人際關係處理上。

1966年,瑞典又嘗試通過電視實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長難以啟齒談性的局面。瑞典性教育的經驗是與孩子們交流談論,讓他們知道性究竟是怎麼回事。

多年來,瑞典的性教育和諮詢活動成效顯著,在1991年-1996年的5年間,15-19歲青年的艾滋病感染率下降了32.4%,淋病和梅毒的感染也分別下降了65.8%和55.9%。

英國:5歲開始強制性性教育

英國法律規定,必須對5歲的兒童開始進行強制性性教育。英國的性教育以學校教育為主體,所有公立中小學根據「國家必修課程」的具體規定來進行性教育。按不同年齡層劃分為4個階段:5-7歲,主要初步了解人體各部器官名稱,知道人類可以孕育下一代,並會區分身體上的異同等;8-10歲,主要掌握人類生命各周期主要階段,包括生殖、生長發育等;11-13歲,懂得青春期所帶來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以及什麼叫月經和受精等;14-16歲,學習生殖激素對人體的作用,醫學上使用生殖激素來控制和提高生育力的情況和男女性別的決定因素等複雜問題。

除了這些必修內容,各學校還根據學生的特點適當增加有針對性的內容,如性健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情感釋放、肢體語言等。

美國:1/3學校進行禁慾教育

美國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傳授生育、兩性差異、性道德等知識,初中階段講生育過程、性成熟、性約束等,高中階段講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戀、性病、賣淫現象、性變態等,並向學生髮放避孕套。

最近10年里,全美有1/3的學校增加了禁慾教育,提倡將性行為推遲到婚後,並告訴學生安全性行為的做法。1996年,有的州通過立法,在5年時間裡,有4.4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宣傳禁慾,有的學校還提供在何處可獲得控制生育器具或如何使用避孕套的資訊。現在全美14個城市的32所公立學校中都建有性諮詢室,回答諮詢的也是孩子,其內容對教師和父母都保密。

目前,在英美等國家較為流行的「同伴教育」,是利用朋輩間的影響力,通過發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體,抵禦來自社會的消極影響。這一方式破除了青春期性教育中傳統教育者(老師、家長)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障礙。由於教育的雙方都是青少年,具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便於交流。「同伴教育」以生物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知識為基礎,有講課、討論、遊戲、講故事、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並配合多種傳播載體和實物模型,既生動又有效。目前,這一方法已亞洲、被南美的一些國家引入。

芬蘭:

《一千零一夜》般的性教育

從1960年代開始,芬蘭政府就實施性教育計劃。1970年代,性教育進入了芬蘭中小學教學大綱,連幼兒園中也有正面的性教育圖書,建立了性教育諮詢電話、兒童保護機構等,隨時為青少年提供幫助。在世界人口與發展大會上,芬蘭性教育作為成功經驗受到推崇。1975-1994年間,15-19歲的芬蘭女孩墮胎率從21.2% 下降到9%。

芬蘭的性教育書《我們的身體》備受各國專家推崇。書中有「細胞」、「皮膚」、「視覺」、「聽覺」、「呼吸」、「骨骼」、「消化」等章節,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對孩子每天講一節,性教育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在「出生」這一章節中,小女孩問爸爸她是怎麼來的時,爸爸回答:「在夏天的郊外你不是看到有蝴蝶趴在一起嗎?昆蟲這樣做是為了生小寶寶,爸爸媽媽是因為相愛。有一天,媽媽說,我們製造一個小寶寶吧。爸爸的精子鑽到媽媽的卵細胞中,這就是你。當時你只有針尖那麼一點點大,你在媽媽的肚子里慢慢長大,後來鑽出來,我們就有了一個寶寶。」在這一節後面還有昆蟲交尾、精子衝擊卵子的畫面,有不同發育階段的胎兒,形象地解釋了孩子不容易理解的事。

日本:性知識從小學教到高中

日本的青春期性教育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二戰後至60年代,叫「純潔教育」,強調對青少年授以正確的性知識,使其保持身心純潔。第二階段是60-7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衝擊,從而開始了以傳授性科學知識為主的階段;第三階段是70年代以後,日本進入「性指導」階段,不僅讓學生懂點性科學,還要懂得友愛重要和生命可貴。80年代以來,他們在性教育中特彆強調性約束、性道德,認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倫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尊重人的精神,反對以強凌弱,講究男女平等,而性衛生教育是第二位的。他們制訂的性教育目標為:把性作為人格的基本部分綜合看待,樹立男女平等的正確異性觀,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形成高尚的人格。

日本的性教育是通過3個渠道進行的:第一是文部省直屬的教育系統,該系統以醫療保健為核心,通過課程、道德教育和一些特殊活動進行性教育;第二是民間團體,其中開展活動較早的是日本性教育協會,最近的「人與性」教育研究協會的活動也卓有成效;另外,雜誌《健康俱樂部》等作用也較大;第三是學術團體研究活動。

日本文部科學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教科《衛生》的書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體和性器官圖片。小學裡一年中有1-2個小時的特別講座, 內容是男女之間身體的區別、月經和懷孕的原理等等。初中一年當中也有1-2小時的特別講座,在體育保健課裡面也講到,學校呼籲不要進行危險的性行為,學生還可以學到避孕和性病知識。高中是在體育保健課和家庭生活課里有性教育的課程,討論關於避孕、性病以及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日本每所學校都有由專家學者組成的「協助者協會」,負責向學生提供各種性諮詢、性教育,並編寫性教育指導手冊。雖然家長也會主動和孩子講一些相關知識,但日本學生的性知識主要從學校獲得。

香港:隱蔽式教育

香港的性教育始於1970年代,當時青少年的性觀念日漸開放,性知識水平下降,政府教育署積極開展學校、家庭的性教育。

教育署贊成的是「隱蔽式」或「綜合式」的性教育,不以性教育為獨立科目,不單獨設立課程,而是將性的有關知識分布到有關學科之內,由各科教師指導。他們在實施性教育的過程中,除了提供性生理知識外,價值觀念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最終目標是協助學生對性建立開明而負責任的態度,使其懂得自主及理智地處理性問題,了解對人對己的責任和對他人的尊重,進而認識個人的價值。

中學性教育的目標是:1·使學生了解人類生長過程的知識;2·幫助學生建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觀念,使他們認識個人行為對他人可能造成的影響;3·協助學生認識對戀愛婚姻、為人父母及家庭生活所負擔的責任及重要性;4·教授學生有關兩性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辭彙,以便他們能與家長、輔導員及其他成年人坦誠溝通思想。


推薦閱讀:

人生面面觀之個人命運
兩岸三地「曠男怨女」面面觀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79)) (人民日報海外版)
紅樓對聯面面觀

TAG:教育 | 世界 | 性教育 | 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