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從朗讀中重拾對生命的感動和敬畏
[摘要]綜藝節目《朗讀者》如一股清流,把人們從單純娛人耳目的視覺和聽覺的暴力中超拔出來,為公眾構建了一個朗讀的空間,召喚出人們心底潛藏的讀書熱情,這正是它積極的文化意義之所在。
近日,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火爆熒屏,朗讀的莊嚴感賦予了這檔朗讀性節目獨有的精神面貌和氣質,使它與時下某些油腔滑調、痞里痞氣、沒有正經、缺少底線的娛綜節目區別開來。朗讀賦予了讀者莊重的情感體驗和怡情審美的精神愉悅,它的魅力來自於真情實感的外化和其中所蘊含的超功利的神聖之美。朗讀從來不只是嘴皮子上那點事兒,而是從心底里流淌出來的歌聲。它是深沉隆重的內心表白和直擊心靈的情感活動,是讀者對作者的一次莊嚴致敬。通過朗讀,讀者和作者瞬間打通了「任督二脈」,將彼此對生命的感悟和體驗融為一體,讓智性的文字轉化成富有感染力的聲線,共同完成對文字音色內涵的塑造和養心怡情的審美創造,讓人在詩詞意境中領略生命的大美和莊嚴。
在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著名長篇小說《朗讀者》中,朗讀作為一個聯結肉體和精神的載體,串起了二戰後一個關於羞恥與謊言、反思與救贖的故事。朗讀在劇中不僅是愛情的表徵,更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和指向靈魂深處的告白,同時也是女主人公漢娜的生命得以延續的主要動力。它以這種最得體、最莊重的方式,傳達出戰爭帶給人心靈深處的創傷,給人以一種肅然心動的力量,而這力量正部分來自於朗讀所帶來的真誠和莊重,它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沖刷心靈污垢、將人導向光明的能量。
圖源於網路
基於朗讀藝術莊嚴的詩意體驗和脫俗的端莊氣質,誦讀文化一直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特別是近些年,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興盛和傳播,《為你讀詩》《為我讀詩》《我們讀詩》《讀首詩再睡覺》等微信公眾號和各種文學群、詩詞文化朗讀群相繼活躍起來。人們通過手機APP軟體錄製配樂音頻,藉此表達對優美文字的賞讀和對生命靈性的體悟,為奔忙的靈魂探尋一片詩意的棲息地。此外,北京單向街書店的流動朗讀盛宴、北京植物園曹雪芹文化中心的品紅課等讀書沙龍活動和網路電台,也通過現場和微信平台互動等方式,定期與觀眾誦讀曹雪芹、魯迅、加繆、海明威、蘇珊·桑塔格、伍爾夫、辛波絲卡等大師的作品,通過文字音律之美回望歷史、品鑒經典,享受與大師同頻共振的情感體驗和精神快感。在歐美國家,朗讀作為新書銷售的「敲門磚」一直是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心靈傾訴和情感交流的有力手段。歐美作家在新書籤售時往往要面對公眾朗誦自己的作品,借著朗讀,作家向讀者展示自己的新作和心路歷程,讀者也借這個機會滿足了「看下蛋雞」的好奇心。在台灣文學界,朗讀在有些作家眼裡被視為另一種凝視。台灣文化總會為台灣著名作家錄製了「為台灣文學朗讀」的錄音,為台灣文學界保留了幾代文學家真實而深情的聲音文本。這其中有黃春明開朗說故事的笑聲,鄭愁予時而激昂時而柔情的朗讀,白先勇用溫柔的聲音朗讀《永遠的尹雪艷》,王文興以地方口音朗讀《背海的人》,司馬中原用詼諧的聲音說鬼故事等,百位作家不同的聲音質地和口音,一如他們的作品般特色鮮明,交融出台灣文學深情多彩的面貌。在台北城南歷史博物館到中正紀念堂的南海路一帶的站牌邊,設置有文化總會「為台灣文學朗讀」的錄音,只要用戶連上手機,就可以聆聽鄭愁予、余光中、洛夫、瘂弦、張默等台灣著名詩人用他們自己的聲音朗讀的自己的詩作。不僅如此,台灣文化總會為監獄裡的服刑人員製作了文學錄音節目,以期透過文學藝術這種溫柔、安靜的力量讓犯人們走上新的人生路。實踐證明,他們看到了生命改變的可能。可見,朗讀不僅能使語言凝結成詩,使文學插上翅膀,還能消除身體里淤積的濁氣,沖刷心靈的塵埃,撞擊生命的火花,觸動心底最柔軟處的神經,使人生的價值得以光亮。更重要的是,它是讀與思的結合、口與心的交匯,既悅耳又悅心,兼具美學品格和力量,蘊含著強大的生命感召力。
在當前這個過度娛樂化的年代,綜藝節目《朗讀者》如一股清流,把人們從單純娛人耳目的視覺和聽覺的暴力中超拔出來,為公眾構建了一個朗讀的空間,召喚出人們心底潛藏的讀書熱情,這正是它積極的文化意義之所在。固然,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幾檔文化綜藝節目就能改善閱讀的貧瘠並抵達文化的深處,但它至少為誦讀營造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情境,用深沉而樸素的情懷守望了初心,讓國人從中重拾對生命的感動和敬畏,在淡淡書墨香、琅琅讀書聲的繚繞中走向雅緻、走向深邃。(文/趙鳳蘭)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什麼時候你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作為一名醫學生,如何真正的重視一個人的生命?
※平和之心,一種生命迷茫之後的頓悟
※男人生命中的女人
※生命的意義,在於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做最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