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圈椅 竟有這些區別!
圈椅是起源於宋代的漢族傳統傢具,至明代年間,其技術已經爐火純青,是明代傢具中最為經典的製作。最明顯的特徵是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座靠時可使人的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而背板都做成「S」形曲線,是根據人體脊椎骨的曲線製成的,使人坐在圈椅上時感到十分舒適。其造型為上圓下方,外圓內方,暗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乾坤之說--乾為天為圓,坤為地為方。
圈椅的基本式樣是在明代中晚期定格規制下來的,發展到清代傢具時,其基本式樣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改動,只是在尺寸與製作細節上有較為明顯的改進與變化。因而做出了三種基本區分:明式圈椅、清式圈椅、清式皇宮圈椅。
比起明式圈椅,清式圈椅其特點首先表現在用材厚重上,傢具的總體尺寸也較明式寬大,相應的局部尺寸也隨之進行變化。
明式圈椅
比如其胳膊搭放處兩側的最寬距離,清代的圈椅就比明代的圈椅寬了大約十公分,其圈部也由多做為三節圈變為多做到五節圈。圈椅的下半部分,清代也略微加大,尤其在縱部加大更多,使椅子更深,使坐在上面的人屁股可以更加靠後。而清式皇宮圈椅比起清代圈椅,它的尺寸體量更大,尤其是圈椅下半部分的橫縱之間僅差10公分。這樣的改動將使圈椅坐起來更加顯得威風與氣派,因而得到了宮廷貴族的青睞,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延伸閱讀:超越時代的魅力經典--明式圈椅
清式圈椅
說完總體尺寸的變化,再來看看局部尺寸的變化。
比如明代的拐把頭拐的生硬且急且像個小圓盤,而到了清代,拐把頭則被縮小,只比兩側扶手略寬一點點,且拐的流暢圓滑。到了清代皇宮圈椅,拐把頭處又格外加大加寬,並透雕各種花紋,並且還在四隻腳下加托泥板,使整個椅子的長、寬、高度都獲增加,從而顯示出與一般圈椅不同的豪華。
清式皇宮圈椅
清式圈椅,尤其是清式皇宮圈椅更是裝飾華麗,其表現手法主要是鑲嵌,雕刻及彩繪等,給人的感覺是穩重、精緻、豪華、艷麗,和明式傢具的樸素、大方、優美、舒適,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推薦閱讀:
※詩與詞的區別
※墳、塚、墓、塋的區別
※東漢末年.張角的黃巾軍的太平教和張魯的五斗米教,有何區別!
※章魚、烏賊、魷魚、八爪魚、墨魚的區別是什麼?
※轉載:信佛和學佛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