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沙彌從師父那裡學到的管理學-慧曼 - 新浪BLOG

寺院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在於,通過行為的規範保證集體生活、工作的井然有序,而又經由思維的訓練,使僧人們的思維靈動而活躍。這就是「文明其行為,野蠻其思維」,文明其行為與野蠻其思維,也是寺院教育的兩個主要目標。

通常來說,「野蠻其思維」比「文明其行為」更難理解,那麼我們的講解就從「野蠻其思維」——寺廟的思維訓練開始。

凡是熟悉組織管理學的人,應該都知道彼得原理彼得原理: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陞的相關現象研究後,得出的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僱員總是趨向於晉陞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的原理。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後,卻無法勝任;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而無所作為。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

很多時候,作為管理者的出發點是非常好的:希望自己的下屬能夠儘快成長;以提拔作為對下屬的獎勵。但很多時候,你希望下屬成為管理者,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多種,比如說提拔的時機不對;比如說提拔了不合適的人——有的人適合做管理工作,有的人不適合做管理工作等等。但我要說,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對被提拔者的教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管理能力是可以培養的,管理思維是可以鍛煉的。而培養與鍛煉的關鍵在於兩個方面:一是管理者是否有足夠的耐心教育下屬;二是被管理者是否真誠地願意學習。如果缺乏這兩方面的動力,就很容易陷入實用主義的泥潭——為提拔而提拔。

下面的例子,是我剛進寺廟成為一個小沙彌時,我的師父教我如何做管理工作的。從中可以看出寺廟教育的特色,以及寺廟是如何鍛煉人的思維的。

「遠古的時候,國家管理老百姓叫『牧民』。《管子》的第一章就是《牧民篇》,你不是讀過了嗎?」萬行師父坐在同光禪師舍利塔的塔基上,把割麥子的鐮刀往邊上一推,說。

「師父,我以後還用得著管廟嗎?」我問。

「怎麼就不用管廟呢?」師父問。

「我還是讀書吧!」我靠在萬行師父身邊,看著他,師父已經七十多歲了,掉了幾顆牙,還沒有安假牙,腮幫子微微地往裡癟。

「光讀書?哪能讀一輩子書呢?讀書是為了更好地做事情,不能為讀書而讀書。」萬行師父轉過頭來看了我一眼,「要是只讀書不做事,那讀書有什麼用!將來,國家政策放開了,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寺院要重建,要恢復講經說法,寺院教育肯定要做的。還是要你們出來發大心、做事情,哪能為讀書就躲起來自己享清閑呢?」

「我喜歡讀書,管寺院肯定不行!」

「盡瞎說。管寺院哪有那麼難?你們現在不是在學沙彌律嗎?」

「是!老法師說,過一段時間還要學習《禪林寶訓》和《百丈清規》呢!」

「好啊!老法師很慈悲,你們就好好學吧,將來要發心做事情。」萬行師父拿起鐮刀在塔基上敲了一下,而後接著說,「我們廟裡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寺廟管理不需要專門去學。你看,我們學習個人行持的規矩、學習常住的規則,還有各種《叢林清規》。這些都是做寺院管理時需要讀的。寺廟裡的管理,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寺廟管理最重要的是發大心、放大心胸,要公正、公道,做事情要公開,做到了這三點,寺廟管起來就不會有大紕漏。」

「很多事情,我不會做怎麼辦?」我有些擔心地問師父。

「管理不是要你去什麼事都自己做,如果是那樣,就不叫管理了。」萬行師父說。

「不做事還叫管理?」現在想起來,當時的這個問題有些傻氣。

「傻孩子,管理就是自己想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在自己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做的時候,請別人來幫忙。」師父說。

「他們願意嗎?」我問得更傻,「他們憑什麼要幫我們做呢?」

「憑什麼?」師父說完,爽聲大笑起來,「傻孩子一個嘛!不過,問得很直接。」說完,又是大笑,「問得很好。」

我看著萬行師父在笑、在說,心裡卻在想著:「別人憑什麼要幫我們做事情呢?」心裡在想,眼睛只是望著師父。就聽見師父說:「你沒往深裡面再想想?」 師父見我搖頭,又接著說:「你看,寺廟裡的師父們為什麼都在盡心儘力地發心做事?從來不會因為個人得失而鬧情緒。所有的人都在任勞任怨,為常住發心。社會上的人要工作,目的是要養家糊口;要多掙一點兒錢,過更好的日子。我們出家人不一樣,我們是為了一個信念,要了脫生死,獲得生命的解脫和安詳。這是人生最高尚的追求,為了這個解脫,我們可以拋開一切,即使是生命,也不會吝惜。當然,出家人做這些事情,不光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更多的人。現在,社會發達了、進步了,但是,困惑也更多了。我們出家人能做的是什麼?就是能幫助他們解脫內心的困惑。」

「他們自己為什麼不想辦法解決呢?」

「他們太忙,要麼沒時間去找,要麼根本就沒想到要徹底解脫,只是想吃些緩解的葯。所以,他們更願意到藥店里去買現成的葯。有時候,寺廟就像一個大藥鋪。我們一方面要自己健康,同時還要為普通的老百姓做葯,好賣給他們。如果我們做的藥效果越好,來買的人就越多。」師父很認真地說。說得讓我想笑,又不敢笑,就坐在一邊靜靜地聽師父說,「藥鋪子大了,人手多、事情多,經常需要捋一捋、順一順,這就是管理。」

「這就是管理呀?」我問。

「是!管理還是要分一分的,有管事情的,也有管『管事情』的人的;而後再往上,還有管這些管更多人的。管人的事情,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管理。」

「怎麼管呢?」

「管理就是做人!最糟糕的是用條條框框來管理,高尚的管理是管人心,讓人自覺管理自己。」

「要是人不自覺,怎麼辦?」

「那是最基本的規約管理,現在叫制度化管理。你要記著,高尚的人心管理、自覺性的自我管理是要有完備的規約、制度做最基本的條件。要是連這個最基本的框架和共同遵守的規約都沒有,就根本不要談管理了。那些條條框框都是牆,總想出去的人,就總會碰上去;要是根本就沒想越軌的人,那些牆對他們來說,就一點兒都不礙事,反倒成了安全的保障。管理最終要做的是關注人們的觀念,導向他們的觀念,改善他們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式。這就是管理人心。」師父靜靜地解釋著。

「師父,你說的是大道理。」我站起身來,坐到師父身後,幫師父捶捶背,問師父,「您剛才說,管理就是叫別人來幫我們做事,我聽得不太明白。您能說得好玩一點兒嗎?」

「謝謝!」師父伸過手來,拍了拍我的手臂,而後說,「行!我們剛才說到了,《管子》的頭一篇是《牧民》,講的就是管理民眾的目的和方法。我昨天看見你在背賈誼賈夫子的《論積貯疏》,是嗎?」

「是!」

「《論積貯疏》的開頭有一句話,叫『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是不是?」

「是!」

「《論積貯疏》引的這一句就出自《管子》頭一篇《牧民》。原話是『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說的是,老百姓豐衣足食後才能守禮節、知榮辱。其實,《管子》的立意,更重要的在後面一段,他說: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逸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能逸樂之,則民為之憂勞。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故刑罰不足以畏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上位危矣。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

「管子的意思是,管理時要充分了解被管理者的需求,以及他們在想什麼,之後再把給予當做獲取。這就是管理的根本核心。如果理解了這一層含義,管理就是技術;如果不了解,管理就複雜了,因為糾葛到了錯綜複雜的人情世故之中而不能自拔。」

師父的記性真好,幾十年前背的東西,到現在還能記得住。

「如果單純是技術,是不是就容易了呢?」我問。

「當然,純粹的技術問題,相比較於複雜的關係、人情世故而言,就要簡單多了。」

「技術怎麼管?」

「就拿西牆外李驚喜家的羊來說吧!你知道驚喜現在放了多少只羊嗎?」

「知道。他放的羊很少,才十幾隻。」

「是,真少。」師父附和道,「要是現在給你50隻羊,你能放得過來嗎?」

「能!」

「100隻羊呢?」

「也行!」

「再多一些呢?」

「太多了就忙不過來了!」

「真好!如果廟裡給你150隻羊讓你放,你可能就管不過來了。是嗎?」

「那麼多,肯定不行!」

「怎麼辦?」

「叫道海師跟我一起放,行嗎?」

「不行,他有別的事情要做。你想想看,還有別的辦法嗎?」

「我可以帶後院的狗去嗎?」

「行!但是,你想過沒有,後院的狗會看羊嗎?要是沒有經過訓練的狗,會不會把羊咬死呢?」

那怎麼辦?」

「你會教狗嗎?訓練它幫你照顧羊,不讓羊亂跑,又不會把羊咬死。你能行嗎?」師父問。

「行!我會教它,讓它幫我趕羊,不讓羊亂跑。」

「過了兩年,羊下了很多小羊,我們廟裡的羊多了,有400隻,或者500隻羊。怎麼辦?」師父耐心地啟發我,「是不是要再蓋幾個羊圈?一隻狗不夠了,要不要再養幾隻狗?如果再多了呢?」

「狗太多了,我也管不過來。可以叫道海來幫忙嗎?」

「行!」師父說,「道海來幫你做什麼?」

「幫我一起養狗,照顧羊!」

「真好。你知道道海該怎麼做嗎?狗該怎麼做嗎?還有,羊的任務是什麼嗎?」

「我跟道海商量一下,定一個規矩。狗也要定規矩,還有羊。」我望著師父,「師父,我說的對嗎?」

「對,一點兒都不錯。記著,養羊的目的是要擠奶、剪羊毛。養狗的目的是幫你照顧羊。請道海來,是幫你一起養狗、看羊。要是道海不盡責怎麼辦?狗貪玩不負責怎麼辦?羊受了委屈,來找你訴苦,怎麼辦?狗又來討好、告狀,怎麼辦?你可要好好想想。這就是管理。」

「謝謝師父!我想一下吧!謝謝師父!」謝完了師父,我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對於現在來說顯得很淺薄的問題,但是在當時,我卻不能不問,「師父,要是找不到人幫忙,怎麼辦?有本事的人可能不願意受人管!」

「哦!想得有道理,但是,又多慮了,你要知道,管理不會缺人的,缺的只是善待被管理的人。你回去好好讀讀《管子》吧!還是在《牧民篇》里,管子說,『天下不患無臣,患無君以使之;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之。』他說得多好。對於管理人員來說,不要擔心沒有人用。那些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也正在那裡等著呢!等著能用他們的人去找他,而後任用、善待他們!」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回到上面的討論中——管理能力培養與管理思維訓練的兩個關鍵點:管理者的耐心與被管理者的意願。近幾年來,學習型企業的提法甚囂塵上,可是有多少企業是真心實意在這方面下過功夫?也許有人會說我這樣下結論不太負責。的確,我沒有做過精確的調查;但這並不代表我是亂下結論。我曾多次問過企業家朋友下面這組問題,得到的結果讓我震驚。

「您的企業是否有完善的員工晉陞和培養機制?」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回答「是」的大概可以佔到三分之二。

「您的企業是如何對員工進行培養的?」這是第二個問題,上述三分之二的人中有大約一半的人(相當於全部被問者的三分之一)回答「既有外部培訓也有內部培訓」。

「您自己是否親自培訓員工?或者你們公司有很好的師徒幫帶體制?」這是第三個問題,也是我最想問的一個問題,回答是或有的可能只有上述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一。

如果你是企業的老總,你的回答是什麼呢?

很多的老總——特別是很多處於創業期的老總——根本就沒有時間來教育員工,更談不上有耐心了;還有的老總是在出了問題之後才想起來需要對員工進行教育,但這個時候往往不是教育員工,而是教訓員工。

在一個企業內部,總會有能力與經驗的強弱之分。如果我們認可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那麼對員工最好的教育就是讓他們互相學習。當然,上級一般而言要比下屬強。因為,他們之所以能成為上級,是因為能力與經驗被驗證過了。所以,作為下屬,一定要有虛心學習的意願。

柳傳志曾經講過一個鴕鳥理論,他的原話是:「鴕鳥理論是為提醒自己應有自知之明,提醒我們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當兩隻雞一樣大的時候,人家肯定覺得你比他小;當你是只火雞,人家是只小雞,你覺得自己大得不行了吧,小雞會覺得咱倆一樣大;只有當你是只鴕鳥的時候,小雞才會承認你大。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計得過高,你一定要站在人家角度的去想。你想取得優勢,你就要比別人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才行。所以,當我們還不是鴕鳥時候,說話口氣不要太大。」

之所以要在這兒講這個理論,是為了提醒那些「小雞」,「火雞」之所以成為「火雞」是有道理的;不要因為錯誤的估計而喪失了成長的機會。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內IT界代表人物那麼多天蠍座?
[轉載]象數十干論命詳解(壬癸水)!!!_花雨曼陀羅000_新浪博客
銀鶴山人八字歸秀法_新浪博客【易學部分】【八字『歸秀法』註:銀鶴山人,本名周應合(周銀鶴)】
我是男生,被揭穿是女兒身以後-女兒香香 - 新浪BLOG
新浪(sina)真的是「支那」的音譯么?新浪和日本有關係么?

TAG:管理 | 管理學 | 新浪 | 師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