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風俗及其演變
06-26
清明節風俗及其演變 |
一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為重視的節日之一。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先是一個用來安排農事活動的重要節氣,《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意思是說春分過後十五日為清明節。《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萬物生長的大好時機。此時農人始事耕作,一年的勞作也從此開始。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說法。但是作為一個節日,它又與純粹的節氣有所差別。節氣只是表明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注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的習俗,形成了一個即充滿了祭掃祖先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可以踏青遊玩的特殊日子。從這種意義上講,二十四節氣中,演變成為風俗的也就只有清明節了。二 清明節的掃墓與禁火 清明節與寒食節是兩種不同的節日,但因寒食節與清明節日子相近,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往往要延續到清明。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兩者逐漸和二為一,就形成了今天的清明節。掃墓與禁火是清明節的兩大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習俗。(一)。掃墓 在墓前祭祀祖先謂之掃墓或墓祭、掃拜。這個習俗在中國的起源甚早,但一開始並不一定在清明節進行。清明節掃墓這一習俗的確立是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的。早在商朝的時候,祭祀就開始了起源。商人崇拜神,包括天上諸神、祖先神、地上諸神。商人認為掌管人間禍福的天神是「上帝」,商王死後,靈魂都會回歸「上帝」之所,成為向人間傳遞「上帝」意志的賓客。所以商人很注重祭祀,幾乎是兩天或三天就有一次祭祀活動,頻繁的祭祀活動漸漸演變成了「周祭制度」。西周時代,周人對墓葬就十分的重視,設有專門的官員分別掌管王、侯、卿大夫、士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周禮﹒春官﹒家人》記載:「凡祭墓,為屍」,可見早在西周時就有祭墓之俗。《禮記。檀弓下》也記載了關於「哭墓」、「展墓」、「式墓」等不同的掃墓方法和內容。《孟子。離婁下》中有一個「燔間求食」的故事。雖然這個乞食的齊人成為了人們的笑柄,但卻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戰國時掃墓之風的盛行。 秦漢時代,掃墓的風俗注入了禮俗的內容。「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這是當時供奉陵園的禮制,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祭祀活動頻繁。這不僅反映了漢人對祭祖的重視,也證明了在當時掃墓並不是清明節獨有的活動。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社會分裂,軍閥割據,烽火連年。儘管如此,人們對掃墓之風依舊重視。《魏書。高陽王傳》記載:「任事之官,吉凶請假,定省打拜,動輒歷十旬。」到了唐代,掃墓之風更加盛行,並將拜掃日期定於寒食節。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曰:「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用為常式」,從此掃墓成為五禮之一被確立了下來。因此每當寒食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擁丐,皆得父母上墓」。由於古代掃墓的禮儀繁多,時間跨度也就比較大,時常會延續到清明。於是,這兩個不同的節日就逐漸的和二為一了。掃墓也成了清明節的風俗。清明節掃墓的風俗到了明清時期,更是發展到了頂峰。尤其是在清朝,不僅備有酒饌供品,而且素服詣墓。還增加了掃墓次數,一年兩次,春季在清明節祭祀,而秋季則在 霜降節進行。 清明節又是民族掃墓節,到了近代,除了一家一族祭祀掃列祖列宗外,機關、學校、團體、廠礦企業、部隊等都要組織青少年到烈士陵園去祭掃烈士墓,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以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寄託心中的哀思和敬仰。清明節被賦予了新的內容,融入了時代的氣息。(二) 禁火 清明節禁火習俗的起源,是從寒食節來的。寒食節在清明節前幾天,有兩種說法。一說在清明節前兩天,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稱寒食節,正好在清明節的前兩天。唐代元稹詩云:「初過寒食一百六」,則認為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 關與寒食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設計謀害太子了申生。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被迫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送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以為意,帶著母親避居山中。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覺得心中有愧,於是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介子推不願出仕,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想逼介子推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最後介子推母子倆被燒死在了柳樹下。人們的 他身後的柳樹樹洞中發現了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其實這一傳說並不可靠,寒食節與介子推之間並無直接的聯繫。寒食節的習俗在周代就有了。一直到了漢末,蔡邕的《琴操》才將禁火與介子推附會在一起。不過蔡邕並沒有把禁火時間放在清明前後,而是說「五月五日不得舉火」。寒食節確定為清明前一二日是在魏晉之時。魏武帝曹操《明罰令》有「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陸《鄴中記》也有類似的記載:「俗冬至後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今糗是也。」又因為晉朝與春秋時期的晉國同屬「晉」字,人們就更加深信介子推的傳說。寒食節禁火的習俗便相沿成俗,流傳了下來,並與清明節習俗相融合,成為了清明的傳統習俗。三 清明節的其它風俗 清明節前後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禁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插柳、打馬球、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活動隨著歲月的賡續交替、社會的嬗遞變化,有的已經被淘汰,有的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容。(一)踏青 清明節在農曆三月的上半月,按公曆來年說,則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後。此時,正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綠之日,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好時光。除此之外,清明一到,農事便漸漸繁忙起來,人們難得再有機會遊玩,趁此機會盡情遊玩,一是對一年辛苦的回報,也是為了下一季的忙碌養精蓄銳。 關於清明時節踏青的習俗,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大禹治水成功時,正值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際,天地之間風光明媚,一片絢爛的景象。人們紛紛外出遊玩,以慶祝水患盡除,天下太平。傳說終歸是傳說,但可以看出踏青習俗由來年以久。到唐代時,踏青成為一種習俗並承襲了下來。唐代著名大詩人杜甫的《麗人行》描寫的就是清明前後長安城中的達官貴人外出踏青郊遊的場景。宋代踏青風俗較之唐代更為盛行。《武林舊事》中記載:「城中士女艷壯濃飾,金翠琛璃,接踵連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踏青之俗,在各地都很受歡迎。宋代詞人柳永有一首《木蘭花慢。清明》描寫的是清明節踏青的樂趣及所見之美景,從中可見其規模之盛大豪華。 踏青的時間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因人因地而改變。如長安踏青有時在二月二日,有時也在上巳節。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之外,還要進行盪鞦韆、蹴鞠、拔河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使節俗充滿的春天的歡娛氣息。(二) 插柳 關於清明節插柳的風俗,有幾種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教民檣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柳條有預報天氣的作用,所以古諺:「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農事活動與天氣密切相關。神農氏教人辨柳條來觀察天氣變化,安排農事活動。至今有的地方,人們還把柳條掛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安排農事活動,頗具古風。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辟邪。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半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了防止鬼的侵擾迫害,從而插柳戴柳。這一習俗受佛教的影響較深。佛教中的觀世音嶧柳枝沾水濟世度人,所以人們認為柳條可以卻鬼。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就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的記載。不管從那個傳說,我們都可以看出,清明插柳的風俗由來以久。 在以前,人們在清明這天不僅要插柳,還要把柳條戴在頭上。據說,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風俗逐漸被淘汰,只在雲南等少數地區還有遺留,只有插柳的風俗還保留保留帶現在。 明清時代,插柳習俗已經遍及全國。對清明習俗比較講究的揚州一帶,每到清明這天,不僅插柳滿檐,而且男女戴柳。當時有民謠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到了近代,插柳戴柳的習俗以不多見,只有在江南地區還有些許殘留。(三)盪鞦韆 關於打鞦韆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一項習武活動嬗變而來的。據《古今藝術載圖》載:「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者。齊桓公伐山戎,流傳如中國。」一說是起源於漢武帝時代。最先是祝壽之詞,名為千秋,是漢武帝的後庭之戲,後世倒語為「鞦韆」。儘管說法不一,但鞦韆是一種長期流傳下來的娛樂活動卻是無可非議的。鞦韆於南北朝時傳入南方,到唐代時興盛起來。據《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天寶年間,每到寒食清明來臨之際,宮中都要豎起鞦韆架,令嬪妃宮女們盡情玩樂。唐代大詩人韋莊對當時清明節打鞦韆的描寫尤為出色:「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里,女郎撩亂送鞦韆。」遼帶時最重清明節。清明節到來之時,上至朝廷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打鞦韆的興盛程度可見一斑,。到了明代,鞦韆之戲的南方逐漸衰落,清代以後復又在北方興起,「家家樹鞦韆為戲」,頗具古風。(四) 放風箏 清明時節,艷陽高照,春風徐徐,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候。唐代有人詩云:「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早歸來,忙趁東風放紙鳶。」可見放風箏遊戲在唐代的盛行。據說風箏不的漢初大將,淮陰人韓信所創。上面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聲音,猶如古箏,風箏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清明時節放風箏的習俗起源很早,而且經久不衰。放風箏即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體育活動。放風箏時,還故意將風箏的線弄斷,稱之為「放晦氣」,《紅樓夢》中賈府小姐們放風箏除晦氣便是這一習俗的表現。(五)蹴鞠與打馬球 清明節的球類活動也有很多,如蹴鞠、打馬球等。蹴鞠自漢代就有,唐代更加盛行,並有很大的改進。唐代的蹴鞠由漢代的充毛改為充氣,用動物的膀胱作為內膽,增加了球體的彈性。踢球的花樣也增加了許多,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庶民百姓,不論男女老少,皆好此事,足見當時盛行的程度。 唐代清明節還盛行擊鞠,即打馬球。相對於蹴鞠來說,擊鞠難度要大很多。一方面要求乘坐的馬(或驢)有很高的訓練程度,另一方面要求騎術精湛。打馬球的活動最早見於曹植《名都賦》:「連翩擊鞠壤,巧捷為萬端。」但由於魏晉南北朝時代社會動蕩不安,此活動一度中衰,到隋唐之際才得以復甦。到唐中宗時,由於「上(唐中宗李治)好擊球,又是風俗相尚」,馬球活動開始勃興一時。但是這項活動有其局限性,不能在民間盛行。所以並沒有像蹴鞠一樣流傳下來,到今天已經看不見這種遊戲了。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清明節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如拔河、鬥雞等。這些習俗的起源都很早,在唐宋年間十分的盛行並且沿襲了下來。李白有詩云:「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這是對當時鬥雞活動盛行情況的描述。可惜這個習俗在後來的演變過程中被注入了賭博的性質,到現在以不多見了。只有拔河作為一項體育活動被保留了下來,至今仍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清明節風俗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的不斷積澱而來的。歲月的賡續,社會的嬗變是清明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清明節習俗的繼承和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在發展中賦予它新的內容,使其更適應時代的發展,更具魅力。 |
推薦閱讀:
※清明節是最好的道德教育課堂
※板倉雨濕清明祭
※不可不知的清明立碑風水
※櫻花燦爛時,邀你一起來觀賞!
※清明在即,教您祭祀先人的最好方式,增大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