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皇陵對比,清朝大部分被盜,明朝只挖了一座
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犯罪行為,尤其是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盜墓行為也更加盛行。盜墓者選擇的目標往往都是達官貴人,帝王墓他們一般不輕易下手,因為裡面防護重重,一不小心就會丟了性命。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明清兩代皇陵,對比之後我們會有一個發現,清代皇陵大部分被盜,而明代皇陵被挖的只有一座。
清東陵全景圖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是順治孝陵,清東陵被盜不止一次,先是1928年初,馬福田等一夥匪徒盜清東陵未得逞,1928年7月,孫殿英把清東陵內的慈禧陵、乾隆陵炸開,瘋狂盜掘一通,此外1945年8月,土匪王紹義趁時局不穩,率領一伙人盜掘了清東陵內的四陵——咸豐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康熙的景陵及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
明朝十三陵
明代皇陵只有萬曆皇帝定陵被考古發掘,在郭沫若的建議下,1956年-1957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地下玄宮進行了發掘,此後有關部門又對出土文物進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築,1959年就原址建為定陵博物館。明清兩代皇陵之所以遭遇完全不同,編者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清皇陵太偏遠
清東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市,有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孝庄文皇后昭西陵、西太后普祥峪定東陵、東太后菩陀峪定東陵及諸后妃之陵。清西陵在河北省易縣,有雍正泰陵、嘉慶昌陵、道光慕陵、光緒崇陵及諸后妃之陵。相比之下,明朝皇陵主要分布在南京和北京,而且離首都很近,皇陵一但有什麼風吹草動,城裡可以很快做出反應。
萬曆皇帝定陵發掘現場
第二,明代皇陵盜掘難度更大
早在朱元璋起義之初,其實也沒沒少干過盜墓的事,干過此事的人都知道自己死後會有被盜的可能,於是明代自朱元璋開始,都將陵墓修成「銅牆鐵壁」,而且地宮入口直接嵌入山中,十分難找,地宮修建無比堅固,比如當年考古發掘朱棣陵墓,始終未能找到入口,最後放棄,發掘萬曆皇帝定陵情況也是困難重重。
第三,拿民族情節做幌子
盜掘皇陵可不是小事,事後一定會遭到被口誅筆伐,畢竟這是毫無道德底線的事,因此他們的事前就要為自己找好開脫的理由,比如說孫殿英,他動用一個軍盜墓清東陵,盜墓後跟人說,自己盜墓是替祖宗報仇,如果拿這個當理由,明朝皇陵自然就可以保持安然無恙。
推薦閱讀:
※雍正到底 怎麼死的?
※看了龍珠傳奇,突然想知道當年漢人尤其是儒家士大夫剃頭時的心態是怎樣的?
※每頓要吃100道菜的吃貨慈禧,西逃路上都吃了些啥?
※清政府為什麼選擇支持黃教而非其他藏傳佛教教派?
※了解清代歷史,可以閱讀那幾本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