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孩子後,父母必須重拾理性
體罰孩子後,父母必須重拾理性
家長希望重新取得權力,終結孩子不當的行為,體罰孩子就表示你「承認自己的弱點」,意思是,其他方式都失敗了,而你也失去控制。
在衝突中,當孩子的挑釁以打屁股收場時,家長要如何挽回呢?
千萬別考慮體罰!
打屁股和打巴掌一樣,有諸多不便。除了前述的缺點外,它貶低孩子、父母,以及親子關係的價值。
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壞小孩,活該被打。體罰自然無法提升他的自我形象及自尊,因此也無法改善行為!
父母無法控制情緒,只能打小孩使他服從,這是在承認自己的弱點。體罰會成為罪惡感的根源,當孩子長大後,也會因自己的行為惹父母生氣而有罪惡感。
親子間以暴力來管理衝突,當然無法改善關係。而且還可能會讓親子間的尊敬、信任、互相尊重,蕩然無存。
體罰是最後的手段
在一個歡樂溫馨的家庭里,媽媽在包包里準備一條小教鞭,隨時準備打兩歲孩子的屁股,或是爸爸經常用皮帶打青少年孩子,這很荒謬!
體罰不是一種教育方式,也絕不是用來培養紀律的習慣性作法。體罰是在面對緊急情況下,最後使出的手段。當然,它也釋出了「父母無能的訊號」,但是誰沒有無力感的時候呢?如果體罰輕微且罕見,並不致於造成創傷。體罰可當作父母「說到做到」的證明。有時候,它也是家長必須結束親子衝突,「消毒氣氛」不得已的手段!
最好也最不具傷害性的作法就是「原諒」。
重修舊好
孩子對於如何把爸爸逼到極限心知肚明。當他快把媽媽逼瘋時,也知道是什麼原因。通常父母已警告過他,他還是想測試一下父母會不會說到做到。父母說:「如果你再繼續,我會打你屁股!」孩子還是繼續,他只是想試看看,確定爸媽不是空口白話。即使是最善解人意的小孩,有時候在衝動下,也會想試試看爸媽是否忘記曾經訂下的禁令,或用挑釁不敬的方式來表達憤怒。
怎麼做?
當危機過去,如有必要,家長可以跟孩子解釋。然而,道歉是沒有用的。只要這麼說:「事情會到這個地步,我很遺憾。你和我都失去控制了。我們下一次會處理得更好。」不要陷入長篇大論地解釋,因為那不能合理化你的行為,只會突顯罪惡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保證家長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冷靜自持。重點在於,要能與孩子重修舊好,然後把注意力轉到下一件事上。
不要隨孩子的情緒起舞
孩子非常知道如何利用情緒左右父母。他有很多技巧,可以讓父母有罪惡感、糾纏父母,最終使爸媽放寬標準。
你禁止孩子某項行為、你要求孩子服從、你處罰孩子……你馬上會感受到孩子的情緒反應。突然間,你遲疑了。這樣做會不會太嚴厲了呢?
孩子讓你有罪惡感的技巧
◆突然暴怒……尤其在公眾場合。
◆「淚水」足以融化最冰冷的心!
◆抱怨。「你總是看我不順眼!」
◆打人。
◆臭臉好幾天。
◆故意操弄爸媽的情緒,說:「我討厭你!」或「沒有人愛我。」
◆威脅。「我要離家出走!」「我要自殺!」
◆承諾。「我最親愛的媽媽……我保證以後再也不要求其他的啦!」
◆各種經典手法。
面對以上手段,父母很難抗拒。不過,你一定要抗拒到底!
不必有罪惡感
「同學都有任天堂最新的遊戲,只有我沒有!」「我的球鞋蠢斃了,大家都在笑我。我想買名牌鞋!」很抱歉,不行就是不行。這些採買不在計劃內。不必有罪惡感,孩子的慾望,並非你的命令。你答應孩子在回家路上帶他去坐旋轉木馬?答應了就去做!相反地,當孩子來硬的,甚至邊吵邊在地上打滾?門都沒有,馬上帶他回家!
為什麼?
讓步只會養出被寵壞的小孩,同時削弱你的權威。不是給孩子很多物質或自由的父母,才叫好父母!拒絕孩子的要求,才是做到「教育者」應做的工作。
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即便你答應孩子的要求,你還是無法滿足他。因為他會要求更多!因為他一定會繼續探測你的底線。你應該告訴他「夠了」,這是你身為父母應做的工作。如果你玩忽職守,人生會用一種更殘酷的方式「替你」教育孩子。
不幸的是,當你正確地教育孩子時,他並不知道要心存感激。等到他能理解,已是20年後了。相對的,孩子會不斷測試你、操弄你,以達成個人目的。
不要被孩子的戲碼所騙
幼兒在公眾場合暴怒,就如同百老匯的歌舞劇一樣,「攏是假」!他只是為了吸引眾人目光。
吸引目光最容易的方式之一,就是生氣。勃然大怒,包含幾種不同的版本:震耳欲聾的大叫、嗚咽地抽泣(兒童有時會暫停呼吸,致使臉色發青)、攻擊行為(動手打靠近他的人)、自虐行為(頭撞地板,咬自己)、嘔吐、不停地打嗝等等。
約18個月到4歲的幼童,通常在被禁止或限制某一行為後,會引爆出這種極端的憤怒反應,明顯是在作「戲劇表演」。敏感的孩子,在呈現與構思「憤怒秀」時,想的是要如何創造最大的效果。這就是何以戲碼會在公眾場合上演的原因。超市和公園,是最理想的地點。就算是觀眾少的家裡,也夠了。最好的時機,要選在家人都會專心觀看的時刻,沒有觀眾的秀,只會冷清落幕。媽媽走出房間,因為兒子的哭聲快讓她耳聾了。兒子馬上追過來,哭倒在她腿上……
你的權威引起這麼大的情緒反應?你不是好爸媽!別上當了,孩子哭鬧,並不是因為他不幸福。當你們兩人都恢復冷靜,重修舊好時,一切都會回歸正軌!
推薦閱讀:
※審美究竟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
※北京再見,新生活你好-北上廣深,是走是留?這裡有真誠走心的經歷和理性客觀的分析
※淺談有限理性邏輯辨析
※理性認識法治理想
※過於理性的人總是過於冷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