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將星錄五代十國:周德威
簡介(?~918)中國後唐名將。字鎮遠,小字陽五,朔州馬邑(今山西朔縣)人。勇而多謀,久在雲中(今山西大同),諳知邊事。唐乾寧中,隨晉王李克用攻王行瑜,以功由鐵林軍使升檢校左僕射、衙內指揮使。唐光化二年(899),梁軍圍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聞周德威勇猛,曾明令生擒周陽五者為刺史,而挑戰者卻被周德威擒獲。天佑三年(906),與李嗣昭攻取潞州(今山西長治),遷檢校太保、代州刺史、蕃漢馬步軍都指揮使。後梁開平二年(908),救李嗣昭,隨晉王李存勖擊敗梁軍,解潞州之圍,授振武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次年,授蕃漢馬步總管。四年,在柏鄉之戰中,向晉王獻退軍高邑(今屬河北)、誘敵離營、以逸待勞之策,大敗梁軍。乾化三年(913),領兵攻幽州(今北京),滅大燕,授檢校侍中、盧龍節度使(見幽州之戰)。貞明三年(917),堅守幽州,契丹軍圍攻200日不能破。周德威用兵持重,能攻善守,常出奇制勝,為開創後唐屢建功勛。四年,胡柳陂(今河南濮城西)之戰中,晉王不聽其用兵之策,為梁軍所乘,周德威戰死。[編輯本段]黑臉猛將周德威,字鎮遠,小名陽五,朔州馬邑(今山西朔縣)人。周德威最初跟隨李克用,驍勇而擅騎射。周德威不但勇猛過人,而且智謀和膽略也非常出眾。因為長期在邊塞地區,所以軍事經驗非常豐富,他僅憑觀看煙塵便可以判斷出敵人的數量。周德威長得人高馬大,麵皮黝黑,平時表情就很嚴肅,即使在笑的時候也不改變。在殺敵的陣前更是凜凜然充滿肅殺之色。出眾的膽識和智謀使周德威在五代成為一員猛將、一員名將。後來,周德威隨李克用討伐王行瑜,立下戰功,升為檢校左僕射,任內衙軍副。在和後梁的戰爭中,周德威又以周陽五的雅號名震敵軍。有一次,後梁大將氏叔琮領兵進逼太原,屬將中有一個叫陳章的也以驍勇善戰聞名,在和南方軍閥作戰時屢立戰功,這次又想再立新功。當時後梁為了鼓勵將士的士氣,傳令三軍:「凡能生擒周陽五的賞給刺史之職。」陳章還有一個外號叫「夜叉」,為立功爭賞,他便對氏叔琮說:「晉軍所仗恃的也不過是周陽五一個人,我願去拿他過來,到時請為我請賞,弄個刺史噹噹。」於是陳章便在陣前找機會和周德威交戰,他身披紅甲,胯下騎著白色駿馬,非常自負,絲毫沒有把周德威放在眼裡,好像周德威已是他的掌中之物。李克用得知陳章到處找周德威後,便提醒他:「我聽說那個陳夜叉要拿你去換刺史當,你要小心防備啊。」周德威笑了笑,說:「陳章大言不慚,到了陣前還不知鹿死誰手呢。」第二天,兩軍又一次交戰時,周德威告誡部下:「如果陣上見到陳夜叉,你們只管假裝逃走,我來對付他!」周德威當時已經換上了士兵的軍裝,他讓部下上前挑戰,等陳章領兵追來時,部下依計佯裝敗退,將陳章引誘過來。還未等陳章回過味兒來,周德威已經從背後殺過來,只一錘便將這個陳夜叉打下馬來。生擒活捉。這一仗,使周德威的威名更大了。後來,晉軍和後梁又一次交戰時,晉軍寡不敵眾,被迫撤退,梁軍在朱友寧和氏叔琮的率領下追擊進逼到晉陽(今山西太原)。當時由於軍隊還未重新集結,晉陽城內的軍民大為恐慌。周德威和李嗣昭便一起選拔精銳步騎兵組成突擊隊,出其不意地打開城門襲擊敵人,破壞他們的營寨,殺傷並俘虜了許多敵兵。這種戰術使梁軍應接不暇,既不能消滅晉軍,又無法組織有效的防禦,最後只得撤兵。周德威在後來和李嗣昭一起聯合幽州兵會攻潞州(今山西長治)時,使梁將丁會投降,又因功升為檢校太保、代州(今山西代縣)刺史。[編輯本段]報主恩,救潞州潞州是後梁進攻李克用的戰略基地,朱溫對潞州的失守非常惱火,立即命大將李思安領兵十萬去收復。李思安到達潞州外圍,便在四周修築城牆將潞州整個圍困起來,然後內攻潞州,外防晉方援兵。這一圈城牆就叫夾城。李思安這次志在必得,所以進攻得也很猛烈。周德威奉命救援潞州,以精銳騎兵衝擊梁軍,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由於兵力相差太大,無法擊退梁軍。周德威只好命騎兵不斷騷擾敵軍,並尋機劫持梁軍的糧草,以動搖其軍心,等候援軍到來再和梁軍決戰。梁軍則堅壁不出,而且在東南面的山口修築了一條甬道,建寨保護以打通和外面的聯繫。周德威在強敵面前毫不示弱,摧寨拔營,有時一天竟有大小几十次戰鬥。雙方為爭奪這個戰略要地,前後苦戰達一年之久,也未分勝負。恰在這時,李克用病重身亡,戰爭到了勝負的關鍵時刻。聽到李克用病重的消息,周德威只好退兵再紮營固守,李存勖繼任晉王之位後,命周德威班師返回晉陽。等周德威回到晉陽時,李克用已經去世。李克用在臨死時對守在病**邊的兒子李存勖說:「李嗣昭忠孝沒有二心,不會負我,但他與周德威有點矛盾,等周德威回來後,你把我的意思告訴他,希望他和李嗣昭共同破敵,如果這次不能解潞州之圍,我死有遺恨!」在周德威回晉陽之前,由於他在外掌握兵權,而李存勖又剛剛繼位,所以人們對他頗有議論,擔心他和李存勖不能很好地合作破敵。周德威對這些謠言早就料到了,他趕到後,讓軍隊駐守城外,自己一人騎馬進城奔喪。他伏在李克用的靈柩前慟哭不止,悲痛欲絕,李克用生前對他有知遇之恩,他為沒有見到李克用最後一面而傷心不已。眾人見了,也都跟著落淚,再沒人議論什麼。李存勖勸住周德威,又將父親臨終時的話轉告他,周德威更是感動異常,決心不惜死戰以報李克用的重望。其實周德威和李嗣昭也沒什麼大仇,一點矛盾也是在潞州爭奪戰中為戰略戰術而產生的一些分歧。周德威這時聽李存勖轉告的李克用臨終的肺腑之言,也就有了和李嗣昭和解的意願。在李存勖決定趁梁軍毫無戒備,以為李存勖服喪期間根本不會發兵的有利時機,襲擊梁軍一舉解潞州之圍時,周德威極為贊同。出兵時周德威擔任先鋒,他和其他部隊利用大霧的有利天氣,在前一天埋伏在三垂崗,第二天,領兵直撲梁軍的夾城,斬關奪寨,如入無人之境,終於一鼓作氣解了潞州之圍,大敗梁軍,也了結了李克用臨死時的那樁心愿。戰爭結束了,他和李嗣昭的矛盾也化解了,兩個人又和好如初,關係更加密切。周德威也因為這次立下大功而被加升為檢校太保、同平章事,併兼任振武節度使。[編輯本段]柏鄉大捷周德威的智謀和膽識不但在這次解潞州之圍中得到體現,以後在和後梁的柏鄉大決戰中,正是周德威的謀略和據理力爭才使晉軍沒有因為李存勖的冒險而失利,最後取得了柏鄉大戰的全面勝利。柏鄉位於現在的河北中部,石家莊以南,在當時則位於鎮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縣)和魏博鎮(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之間。梁晉為爭奪霸權,一直將鎮定和魏博這些河北地區作為戰略要地來爭奪,晉軍如果佔有這些地方,就可以南渡黃河,直逼後梁的首都開封。而梁軍如果佔領了,則可以從東面和南面一起夾擊晉軍,形勢就非常有利。柏鄉大戰就是在雙方爭奪的時候打的最大的一次戰役。朱溫一直有吞併河北的野心,開平四年(公元910年)十一月,幽州(今北京)的劉守光派兵到淶水(今河北淶水),想尋機佔領鎮州、定州。朱溫見有機可乘,便打著援助盟友成德節度使(治所在鎮州)王熔的旗號也派兵到達了深州(今河北深縣)冀州(今河北冀縣)一帶,也在打同樣的主意。王熔的屬將石公立當時鎮守深州,不願意讓梁軍進入深州,但王熔卻讓石公立打開城門,將部隊開出城外,避開梁軍,讓梁軍進城駐守。梁軍將領杜廷隱入城後,緊閉城門,將還在城內的一部分鎮州兵全部殺死,然後佔據全城固守。到這時王熔才醒悟過來,趕忙命石公立奪回深州,石公立攻打不下,王熔只好向李存勖求救。正好當時定州的王處直也在晉陽,鎮州定州兩方便共舉李存勖為盟主,一起對付朱溫。李存勖經過分析,認為王熔雖然和朱溫有婚姻關係,但這次卻是真心求援,如果不救正好給朱溫吞併河北的良機。於是立即派周德威出兵趙州(今河北趙縣),自己領大部隊跟進。李存勖的決策很對,但在用兵作戰方面卻不比周德威,這次柏鄉大戰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到了十二月初四,朱溫的大將王景仁領兵從河陽(今河南孟縣)渡河北上,與其他部隊會合,經邢州(今河北邢台)等地在二十一日到達柏鄉,王熔見狀又火速求救。李存勖馬上派周德威等將領率兵進援,周德威二十五日與李存審所部會合,共商退敵之策。第二天,李存勖的軍隊從趙州南進,到達柏鄉以北三十里的地方駐紮,然後派周德威領兵去梁軍營前挑戰,梁軍閉門不戰。二十七日,李存勖率兵逼進,到了離柏鄉五里左右的野河北岸,再派騎兵到梁營前挑戰。梁軍列陣相迎,精兵三萬一望無邊,而且士兵的鎧甲都是用綢緞包裹,飾以金銀,遠遠望去,森然而讓人生畏,再加上金銀飾物在陽光下奪人二目,更是令晉軍士兵膽怯。周德威見此情形,對李存璋說:「梁賊結陣而來,我看其陣勢不像為作戰而設,是專為震懾我軍炫耀武力而來。我軍乍一見到,肯定會以為梁軍銳不可當,所以現在如果再不挫其銳氣,那我軍就沒法振作士氣打敗梁軍了。」於是,讓李存璋告訴三軍將士:「你們見到這些賊軍了嗎?這都是汴州所謂的天武軍的健兒勇士們,其實都是些屠夫、傭人和小販,徒有虛表,就是披戴上精緻的鎧甲也是十個頂不了我們一個,他們的一副鎧甲好的能值幾十萬錢呢,抓住一個就足夠我們軍需所用了。大家要勇猛殺敵,爭立戰功!」然後周德威身先士卒,領精騎衝擊梁軍的兩翼,左右衝殺,出沒敵陣四次,鼓舞了晉軍的士氣,將梁軍的盛氣壓了下去。作為大將,周德威不但懂得料敵制勝,而且更懂得士氣對於作戰的重要性。第一次交鋒,晉軍俘獲敵人一百多人,取得了初步勝利,梁軍渡河退到了南岸。周德威對李存勖說:「敵人驕氣很盛,士氣也很高,我們現在應該按兵不動,等敵人的士氣衰落低迷時再趁勢一舉殲滅。」李存勖則說:「我軍從千里之外而來,應該速戰,而且鎮州和定州兵又是倉促聯合,更應趁勢從速決戰,將軍想穩重用兵,我怕時間一長,勝負難料。」周德威又說:「鎮州和定州之兵擅長於守城,兩軍列陣野戰,他們平時沒有訓練。我軍則僅依仗騎兵破敵,適合在平原曠野上與敵決戰,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我軍的長處,戰勝敵人。現在我們將部隊全部壓上,和敵人決戰,萬一梁軍得知我軍數量少於他們,那勝負就很難預料了。」李存勖聽了很不高興,扭頭就回到帳內,躺到**上生氣去了。周德威怕李存勖貽誤戰機,趕忙去找監軍張承業,讓張承業趕緊轉告勸說李存勖:「我們的兵力不如敵人,又是三方聯合,如果急於速戰,很難取勝。現在我們跟敵人只相距一條小河,萬一敵人夜裡渡河過來,我們恐怕要當敵人的俘虜了。最好先退兵到高邑(今河北高邑),再引誘敵兵離開營寨出來決戰,發揮我們騎兵的優勢。他們出來我們就回營,然後再派騎兵劫持他們的糧草和輜重。不出一個月,一定會尋機殲敵取得全勝的。」張承業進去將周德威的話轉告給李存勖,李存勖這才聽從了周德威的建議。這時,周德威得到梁軍投降的人提供的情報,說梁軍已經在河上造浮橋數天了,正如周德威所估計的那樣。二十七日,晉軍退兵到高邑築壘固守,等候時機。第二年正月初二,周德威率領騎兵到達柏鄉,在村落間設下埋伏,然後命三百騎兵到梁營前挑戰,王景仁領兵全部出動,列陣前進。周德威且戰且退,將梁軍引向平原地帶,到了高邑南邊。當時晉軍的步兵還未列好陣形,周德威便率騎兵列陣河邊阻擊。等到了中午,雙方列陣完畢,李存勖問周德威是否開戰,周德威說:「現在梁軍士氣還盛,我們可以以逸待勞,然後再與之決戰,倉促開戰很難取勝。兩軍交戰時,一方按兵不動,都是因為糧草供給不足,士兵飢疲難忍。現在梁賊遠道而來與我決戰,縱使他們攜糧草而來,也難以在戰鬥中進食。等到日落之後,敵人飢餓難忍,無心戀戰,退陣之時,我們再趁勢攻擊,必獲全勝。」眾將都表示贊同,李存勖本來以為已經將梁軍引誘出來,應該決戰了,但看眾將都贊成周德威的意見,也就只好同意。戰到黃昏,梁軍還未進食,將士們又飢又餓,王景仁便率兵稍往後退,準備撤走。周德威見時機已到,立即命令全軍向梁軍的東西兩翼發起猛攻。梁軍遭到這出其不意的攻擊,陣形頓時大亂,東邊的梁軍首先開始撤退。周德威命令士兵大喊:「梁軍敗走了!梁軍敗走了!」李嗣源率兵直衝梁軍西陣,也讓士兵高喊東邊的梁軍已經敗走。在晉軍的衝殺之下,梁軍被殲殆盡。這一戰,晉軍共殲敵兩萬多人,繳獲的糧食輜重和兵器無數。由於周德威的機智謀略,晉軍沒有冒險應戰,而是尋找戰機,充分利用自己騎兵的衝殺決戰的優勢,終於取得了這次大戰的勝利。從此,鎮州和定州反梁而歸附河東李存勖一方。梁軍只好向南退到魏博地區,梁晉爭戰的歷史進程朝著有利於河東的方向發展。柏鄉之戰大捷後,周德威又聯合鎮州定州兵征討在幽州(今北京)稱帝的劉守光。劉守光派大將單廷圭率精甲兵一萬出戰。起初,單廷圭對左右吹噓說:「今天我給你們把那個周陽五捉來!」到了陣前,他見到周德威便一個人拍馬搖槍直衝過來。周德威假裝敗退,等單廷圭即將追上時,他閃身躲過,在單廷圭稍一楞神的時候,撥馬回身揮錘便將單廷圭打下馬來,生擒活捉。主將被擒,幽州兵不戰自潰,周德威趁勢追殺,取得全勝。最後又將劉守光父子活捉,送回晉陽,李存勖祭告父親李克用在天之靈後將劉守光父子斬首,了卻了父親一樁未了的心愿。周德威也因功被任命為檢校侍中和幽州節度使。[編輯本段]智高一籌勝劉尋幾年後,在爭奪魏州的戰役中,梁將劉尋出兵奇襲晉陽,在魏州的李存勖急忙調兵緊追,又讓李嗣恩領兵火速趕回晉陽加強防守。周德威當時在幽州,得到消息後,親率一千騎兵救援晉陽,到達土門(今河北獲鹿)時,劉尋知道晉陽有防備後已經轉兵出太行山向東,準備搶佔臨清(今河北臨西),想截斷晉軍的供應線,周德威看出了劉尋的企圖,馬上領兵繞過去搶佔,中途抓獲敵軍幾十人,用刀劃傷他們的背部後放他們回去,這些人見到劉尋後,說周德威已經佔領了臨清,其實這都是周德威的計謀,劉尋不辯真偽,在遲疑的時候,周德威已經趁黑夜搶先佔領了臨清。周德威這次策應李存勖最終擊敗了劉尋和梁軍。周德威也並非常勝將軍,在又一次契丹入侵時,由於敵眾我寡,周德威領兵與契丹的三十萬軍隊決戰於居庸關,損失了三萬兵馬退入幽州城,契丹兵攻城長達二百天,也未攻下。周德威團結將士,撫慰鼓勵士兵日夜守城,終於取得了幽州保衛戰的勝利。[編輯本段]為保主不幸捐軀在後梁末年,李存勖又發兵與後梁爭奪黃河沿岸的各個據點,想南下一舉滅掉後梁。李存勖在戰場上非常輕敵,總是親自領少數騎兵到敵營前去挑戰,幾次被圍攻時都是部將拚死相救才得以脫險,李存勖不吸取教訓,反而更加急躁,不聽周德威的勸說,終使一員大將白白送命。當時,梁軍內部將領因爭權而產生內訌,騎兵將領謝彥章被殺,李存勖認為時機已到,想率兵直搗後梁首都。周德威認為梁軍主力沒有受任何影響,不宜倉促出兵,應認真謀劃,尋機再動,他分析道:「這次敵人急速追來,還未建好營寨,而我軍營寨已很穩固,守備有餘。我們既然深入敵人領地,就應該有萬全之策。此地離敵人首都很近,敵兵的家屬都在那裡,以家國為重這是人之常情,所以用我們深入敵境的孤軍和為保衛國家和親屬的激憤之軍決戰,如果再沒有什麼好的作戰謀略,就難以獲勝。我們應督兵先保營寨,我再領騎兵騷擾敵軍,使之疲於應付無法安營紮寨,到了晚上他們飢餓睏乏而又進退兩難的時候,我們再趁機衝殺,便可以破賊取勝了。」李存勖卻說:「先前在黃河岸邊屢次挑戰,總是不能與賊決戰,現在敵人到了,反而退縮不戰,時機難得,還等什麼,你怎麼害怕起他們來了?」李存勖不聽周德威的勸告,命令輜重部隊先行,自己親自率領部隊跟進出擊。周德威無奈,只好隨行保護,但他似乎有了不祥的預感,對他的兒子說:「我不知道今天要死在何處了!」交戰開始後,李存勖親自衝鋒,取得了初步勝利。但周德威的部隊卻遭到敵兵主力的圍攻,再加上晉軍的輜重部隊在敵人衝擊之下慌忙中退入了周德威陣中,造成一片混亂,梁軍趁機掩殺過來,晉軍自相踐踏,無法整隊迎敵,周德威父子苦戰多時,最後雙雙死在戰場之上。胡柳陂一戰,李存勖雖然聽從李嗣昭等將領的建議,趁黃昏梁軍將要收兵之時衝殺過去,殲敵三萬,取得最後勝利,但周德威這員大將卻再難生還。夜裡收兵時,見周德威父子沒有回營,才知道已戰死,李存勖慟哭不止,對眾將說:「喪我良將,都是我的過錯啊!」胡柳陂一戰,晉軍雖然取得勝利,但代價也很沉重,兵力和梁軍一樣損失了三分之二,兩敗俱傷。因此,晉軍再無力南下去滅後梁了,李存勖不聽周德威的謀略,致使損兵折將,雖勝猶敗,大大推遲了滅後梁的時間,到滅後梁的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將近五年的時間過去了,雖然中間北上擊退契丹耽誤了許多時間,畢竟喪失了一次大好的滅梁時機。假如李存勖聽從了周德威的謀略,既取得勝利又保存了主力,那滅梁的時間也許會提前兩三年。...
推薦閱讀:
※中華醫藥2012年12月9日 退熱有法
※中華道藏18_2
※詩藻管窺——中華傳統詩歌創作漫談(二稿)(三三)
※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
※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TAG:五代十國 |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