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上著名智力遊戲

九連環:

傳說源於中國,它包含九個相同的圓環及一把「劍」,目的是把九個圓環全套上或卸下。據說三國時,諸葛亮常帶兵打仗,為排遣妻子寂寞而發明。明代中期之後,流傳更廣。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個個愛玩。《紅樓夢》中曾有描寫在深閨中玩九連環的細節。解此環,需要不斷地把環在「劍」中穿上穿下,但每解一環,下一環解法次數便增加一倍,帶動連續不斷的變化。

華容道:

英文中稱Klotski(來自波蘭語的klocki,意指木塊),是一種滑塊遊戲,由放在方形盤中的10塊方片拼成,目標是在只滑動方塊而不從棋盤中拿走的情況下,將最大的一塊移到底部出口。常見玩法是移動最少次數,或者用最少的時間來完成遊戲。最少的步數為81步,而且經電腦驗證,已經不能再少。首次由馬丁·加德納在1964年2月刊的《科學美國人》給出。

魔方:

在香港稱為扭計骰,由匈牙利建築學教授和雕塑家魯比克·艾爾內(RubikErn?),於1974年發明,最初名稱叫MagicCube,後來被IdealToys改為Rubik"scube。據估計,魔方自發明以來在全世界已售出超過3億個。魔方與華容道、獨立鑽石棋被並稱為智力遊戲界的三大益智遊戲。

魔方在1980年代最為風靡。量產最高的魔方為五階,英文名字叫做Profes-sor"sCube,直譯過來是「專家(玩)的魔方」,也說明了其難度。高手能在1分半左右就把五階魔方復原。

獨立鑽石棋:

又稱孔明棋,源於18世紀法國的宮廷貴族。玩法似中國跳棋,但不能走步,只能跳。棋子只能跳過相鄰的柜子到空位上,並且把被跳過的柜子吃掉。棋子可以沿格線橫、縱方向跳,但是不能斜跳,剩下越少棋子越好。最後剩下6隻或以上棋子是「一般」;剩下5隻為「頗好」;剩下4隻是「很好」;剩下3隻是「聰明」;剩下2隻是「尖子」;剩下1隻是「大師」;最後剩下1隻,而且在正中央是「天才」。1912年,布荷特創下18步這個紀錄,後被劍橋大學的比斯尼教授證明為:最少要18步才可以得「天才」。

數獨:

源自18世紀末的瑞士數學家歐拉所創造的拉丁方陣遊戲。在9格寬×9格高的大九宮格中有9個3格寬×3格高的小九宮格,並提供一定數量的數字。根據這些數字,利用邏輯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到9的數字。1970年代在美國發展,改名為數字拼圖(NumberPlace)、之後流傳至日本並發揚光大,以智力拚圖遊戲發表。在1984年一本遊戲雜誌《パズル通信ニコリ》正式把它命名為數獨,意為「每一格中只有一個數字」。後來被一位前任香港高等法院的紐西蘭籍法官高樂德(WayneGould)在1997年3月到日本東京旅遊時,無意中發現。他首先在英國的《泰晤士報》上發表,不久其他報紙也發表,很快便風靡全英國。之後他用了6年時間編寫了電腦程式,並將它放在網站上,使這個遊戲很快在全世界流行。

推薦閱讀:

這季《最強大腦》里的小遊戲淺談(一)
燒腦?來看看現今在我們身邊的經典智力遊戲
答對這腦筋急轉彎你就是天才!

TAG:智力 | 遊戲 | 智力遊戲 | 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