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腳扭傷怎辦?

打籃球時腳腕扭傷怎麼辦?

打籃球時腳腕扭傷怎麼辦?

喵喵喵77

2008-10-27 09:20:17 發布

籃球 體育運動 32個回答

  • 回答
  • yundong7654321 | 2008-10-27 09:46:25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估計你的腳是嚴重扭傷,系統的治療是最重要的.建議你平時用彈性繃帶固定傷腳,同時多穿運動舒適的鞋,另外應該集中一段時間做治療,去看看中醫骨傷,按時的敷藥,理療,按摩等,還要注意休息以及日常的洗敷,揉搓,相信是可以根治的.擦藥油有必要,但關鍵是休息.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wanghong101 | 2008-10-27 11:38:10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休息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dreamboy314 | 2008-11-02 18:39:44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去看看 過幾天就好了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kaixin1007 | 2009-09-03 21:17:02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我的腳扭了。」其實這是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是一種最常見的運動損傷。有資料顯示,它占所有運動創傷的20%~40%。踝關節扭傷多為踝關節周圍韌帶的過度牽拉或撕裂,嚴重者可伴有撕脫骨折。由於踝關節是人運動的重要樞紐及承重關節,因此其狀態的好壞直接決定人的生活和運動質量。 那麼,為什麼踝關節比較容易受傷呢?受傷以後應該怎麼辦?會不會有後遺症?是不是就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不要緊,歇幾天就會好了」呢? 踝關節因何易扭傷 這是踝關節的功能和它的解剖結構決定的。踝關節在跖屈時,也就是我們做踮腳這個動作時,往往腳會向內翻,即腳心翻向內。由於踝關節特有的解剖結構,這時踝關節不能很好地匹配,處於「靈活有餘,穩重不足」的不穩定狀態。所以,我們在踝關節跖屈,比如下樓梯、下山、起跳後落地等活動時,如果失去平衡,就容易引起關節的內翻,導致踝關節的內翻損傷,即踝外側扭傷。統計表明,踝外側扭傷約佔踝扭傷總數的85%。這時,踝關節內的軟組織受到擠壓撞擊出現軟骨面損傷、滑膜腫脹,使踝關節周圍出現腫脹、淤血。如果未能及時進行正確治療,就會出現踝關節外側支撐強度下降,關節本體感覺減退。這樣,踝關節的不穩定狀態就會加重,踝關節容易再次扭傷,出現疼痛、腫脹、行走不穩等慢性期癥狀,並可引起其他關節損傷,出現連鎖反應。 怎麼預防踝關節扭傷 ●平時注意進行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和本體感覺的訓練。 ●運動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 ●適當減少運動量。 ●運動時選擇鞋底柔軟的高幫鞋、彈力繃帶或半硬的支具。 如何判斷踝關節扭傷程度 急性扭傷的患者多表現為疼痛、皮下淤血;嚴重的可有滑膜或軟骨損傷,表現為踝關節周圍的腫脹和壓痛,踝關節活動受限。韌帶撕裂或骨折發生時,踝關節損傷側或骨折端疼痛、腫脹更為明顯。反覆多次損傷的患者,關節囊往往鬆弛,易繼發軟骨損傷、滑膜炎、骨贅和其他關節面的損傷,出現慢性損傷側或關節內廣泛的疼痛、壓痛、腫脹,穿高跟鞋或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走時,有不安全感和腿打軟的表現。許多患者為此深受困擾,不得不在踝關節外纏繞厚厚的繃帶和護具以增加安全感。踝關節扭傷後,患者常需拍攝X線片,以排除骨折、發現增生的骨贅。MRI(核磁共振)能清楚地顯示軟骨、韌帶和滑膜的損傷,結合病史和體檢,醫生就能作出正確的診斷,並予以相應的治療,以消除致痛因素,增強關節穩定,緩解癥狀。 扭傷了,怎麼治 許多人都對踝關節扭傷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養兩天就好了」,其實不然。適當的休息是需要的,但並不是治療的全部,未經正規治療的患者,踝關節再次損傷的可能性是經正規治療患者的3~4倍。急性期的初次損傷患者,如果損傷沒有累及韌帶組織,只要能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正規的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的原則,多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 急性期24~48小時可冷敷,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48小時之後熱敷2~3天,以促使局部組織滲液儘快吸收,減輕疼痛。必要時,可用膠布敷貼踝部固定制動2~3周。 而慢性損傷的患者保守治療的效果則相對較差,改善疼痛和不穩定的癥狀是治療的目的,有時需要通過手術重建韌帶來改善踝關節的穩定性;同時可以通過微創的踝關節鏡手術來消除滑膜炎、軟骨損傷或遊離體等致痛因素。總的來說,早期就診,早期檢查,早期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968595 | 2009-09-05 09:42:50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在前而粗者為脛骨,在後而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於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餘地,但在跖屈(提起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所以踝關節往往在跖屈位發生內翻位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準備不充分,活動時易發生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階時思想不集中,易發生跖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可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有踝關節半脫位,或並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該怎麼辦呢?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儘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厘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繃帶包紮,固定2-3周。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於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複位後,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於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覆扭傷者多由於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並將鞋外側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此外,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時不要追跑打鬧,體育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踝關節扭傷是全身關節扭傷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是非常常見的臨床疾病。踝關節扭傷尤其是以內翻損傷造成外側副韌帶拉傷撕裂甚或斷裂的多見。當行走和疾跑落足或踩空或從高處墜落時,足外緣著地,足跖猛然內收,可引起踝外側韌帶被牽伸而扭傷,甚或部分撕裂,還可合併外踝撕脫性骨折。 踝關節扭傷時有「裂帛」樣撕裂感,局部腫脹,疼痛明顯,患足不能負重行走,出現跛行,足之前跖不能著地。若僅為外側副韌帶扭傷水腫,癥狀可在1~3日內消失,若有韌帶撕裂則疼痛持續,關節不穩,X光片可以顯示有無撕脫骨折、距骨傾斜度增大或脫位現象。 踝關節扭傷後早期處理很重要,宜卧床休息,下地時持拐以防止踝關節負重,不能過早活動,休息應在二周以上。損傷後應立即用冷敷,切忌熱敷,也不能使用局部揉搓等重手法,可以採用局部封閉以止痛。為了穩定關節可以讓病人坐於椅上,小腿下垂,以窄繃帶套住第四五趾由患者自己向上牽拉,使踝關節背伸外翻。醫生用三條4cm寬膠布,依次重疊一半由內踝上方繞過足跖面經外踝往上,貼於腓骨小頭下方,再用繃帶纏繞固定,制動數日。固定制動應以矯枉過正為度,即將傷肢向受傷力量相反方向翻轉,內翻位受傷外翻位固定,外翻位受傷內翻位固定。必要時用石膏或夾板固定。急性期過後可用熱敷,並鍛煉踝關節的屈伸內翻動作,或用按摩手法,依次搖轉踝關節、跖屈內翻、背伸外翻並按揉患處。韌帶完全撕裂可做修補手術。少數病人愈後容易再次發生扭傷。 踝關節扭傷為什麼會造成長期足痛? 踝關節扭傷後經合理治療多數病人可獲痊癒,也有一些患者踝關節疼痛消失後遺留足外側疼痛,長期不愈,甚至可達數十年,影響行走和勞動。通常是由於跗骨竇內軟組織同時損傷而造成的。跗骨竇由距骨溝和跟骨溝組成,竇口位於外踝前下方,竇內有骨間跟距韌帶、脂肪墊和跟距關節滑膜及滑囊。踝關節扭傷時可引起跗骨竇內韌帶、脂肪墊及滑膜損傷,產生無菌性炎症,損傷癒合後可出現瘢痕攣縮及韌帶緊張,產生足背外側疼痛及跗骨竇口處壓痛,有時還可向足趾放射。軟組織病變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小腿及足部感覺異常,發冷,沉緊無力、不自主發抖。 用局部封閉竇內後疼痛可立即消失。應注意在踝關節扭傷後注意休息,局部理療治療,封閉治療都可以採用。治療效果良好。如保守治療無效,疼痛頑固者,可用手術切除跗骨竇內軟組織,用明膠海綿塞入跗骨竇內止血和消滅死腔。 踝關節扭傷的防治 1.引起踝關節扭傷原因和原理。根據解剖特點,踝關節是由脛、腓骨下的關節面與距骨上部的關節面(距骨滑車)構成。足的屈肌力比伸肌大,內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加之外踝比內踝長,內踝三角韌帶比外側的三個韌帶堅固。因此,內翻比外翻的活動幅度大。此外,距骨體前寬後窄,當足背伸時,距骨完全進入踝穴,踝關節穩定,不易扭傷,而當跖屈時,距骨後面窄的部分進入踝穴前面寬的部分,踝關節相對不穩定,容易發生扭傷。球類運動技術複雜,在練習中技術運動的轉換比較頻繁,要求不斷改變方向、急停急起等,尤其是籃球運動中的搶籃板球,排球運動中的跳起扣球,學生離開地面在騰空階段,足就處於跖屈內翻位,如果落地時身體重心不穩,向一側傾斜或踩在他人的足上和球上,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而學生又缺乏自我保護的應變能力,就會以足的前外側著地,使足內翻,導致損傷。 2.癥狀。傷後踝關節內側或外側有明顯的壓痛;內、外踝有明顯腫脹,局部有皮下淤斑,踝關節活動受限,行走困難。 3.踝關節扭傷的現場處理。傷後立刻給予冷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新傷葯。 4.按摩治療。3天後,可進行輕手法按摩:(1)按摩解溪穴(足背踝關節橫紋的中央,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腱之間)1min;(2)按摩崑崙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1min;(3)按摩懸鐘穴(外踝尖上行下3寸,腓骨後緣)1min;(4)按摩陽陵泉穴(腓骨小頭下方凹陷中)1min。以上穴位按摩均以患者有酸脹感為度。 5.傷後練習。腫痛減輕後,即應在粘膏支持帶固定下著地行走或扶拐行走,1~2周後可進行肌肉力量和協調性練習,沙地上慢跑或在凹凸的斜面上行走或跳躍練習,並逐步進入正規練習。 6.加強預防措施。造成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重視預防措施。因此,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搞好場地設施,培養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提高踝關節的肌肉力量,以及踝關節的穩定性和協調性,練習時應戴好保護支持帶。 踝關節扭傷為什麼常出現於外側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樓梯,步行逛街,公園漫步,稍不留意時踏空了梯級,碰撞了磚石樹墩等,都容易扭傷踝關節。但凡有扭傷,大部分出現於外側踝下部,而內側較少見,其中原因何在呢? 這是由於外踝比內踝要長一些,於是支撐住了踝關節外側,同時,內踝部分有一組堅強的韌帶,稱為「脛側副韌帶」(又叫「三角韌帶」),呈扇形自內踝伸展到足骨上,緊緊地拉住了踝關節內側。兩者同時發生作用,當踝關節扭動時防止踝關節向外翻,而是經常地令踝關節過度向內翻,這時就使比較薄弱的腓側副韌帶發生撕裂損傷。這就是踝關節扭傷多見於外側(也即是腓骨側)的原因。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小腿內側支配足部的肌肉群如脛前肌、脛後肌均較強大有力,可以穩定住踝關節內側,不使其外翻移位;相反,小腿外側支配足部的腓骨長肌、腓骨短肌相對比較薄弱,一遇扭傷時,它不能緊緊地控制踝外側穩定不動,而是被迫拉伸而令踝關節過度內翻扭傷踝的外側。 踝關節外側扭傷時,由於腓側副韌帶的撕裂出血,使外踝下方連及足背部出現血腫、皮下瘀斑,局部有明顯壓痛,檢查時如將足部被動向內翻,則因牽扯傷處而感劇痛,如向扭傷的外側翻,則疼痛不明顯。 踝關節扭傷的診斷一般不難,但必須排除常常合併存在的腓骨髁骨折。如有骨折可疑,需要拍X光片來確定。 治療以對症為主。新鮮扭傷可立即冰敷,或向局部噴射冷凍劑,以抑制出血腫脹,並妥貼包紮固定。新鮮扭傷忌按摩、被動運動、立即行走活動,這樣做都會加重局部損傷及出血。1~2天後可局部熱敷,照射紅外線燈,使用短波透熱療法。2~3天後可練習步行活動,局部輕柔按摩或輔以被動活動。1~2周左右可趨痊癒,嚴重的韌帶撕裂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康復。如不加註意還可能再次扭傷。 認真對待踝關節的扭傷 差不多每天都有2.5萬美國人扭傷踝關節,但卻很少有人對這個問題引起注意.當腳部扭轉不當就會造成踝外部韌帶的過度伸展和彎曲. 加利福尼亞的整形外科專家Glenn Pfeffer稱,人們要依靠踝關節運動和工作.如果踝關節的扭傷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關節不穩定併發症,如關節疼痛或反覆出現扭傷的情況. 據說,治療踝關節扭傷最好的辦法是休息,冰凍,壓迫,抬升踝關節.如果情況嚴重,就要用繃帶纏住關節,病人也要做適當的運動以防關節僵硬. 當然,最好是預防出現扭傷的情況.在進行排球和網球運動時要做準備活動,用繃帶纏住關節也是一個好的方法. 穿氣墊運動鞋踝關節易受傷《文匯報》 2001年3月29日 據英國《泰晤士報》27日報道,澳大利亞一所大學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穿上氣墊運動鞋在運動的時候更加容易使踝部關節受傷。 報道說,研究人員對約1萬名籃球運動員進行的調查表明,穿氣墊鞋的和不穿氣墊鞋的運動員相比,受傷的幾率為四比一。他們大部分是在跳高落地時弄傷踝部的。該結果一經公布,便在體育界和商界引起不小的震動。氣墊運動鞋製造商耐克公司的發言人迅即發表講話稱,該公司對報告非常重視。 【疾病】踝關節扭傷 【簡介】踝關節扭傷是指踝關節韌帶損傷或斷裂的一種病證。為骨傷科常見多發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小兒中學齡期兒童活動量較大,發病較多。現代醫學認為,踝關節扭傷多在行走、跑步、跳躍或下樓梯。下坡時,踝跖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內翻,外側或內側副韌帶受到強大的張力作用,致使踝關節的穩定性失去平衡與協調,而發生踝關節扭傷。以外踝損傷最為常見。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外傷等因素,使踝部的經脈受損,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氣滯血瘀而致。 常見癥狀為,踝部明顯腫脹疼痛,不能著地,傷處有明顯壓痛、局部皮下瘀血。如外踝韌帶扭傷,則足內翻時疼痛明顯;內踝韌帶扭傷,則足外翻時疼痛明顯。如果是韌帶撕裂,則可有內、外翻畸形、血腫。 按摩方法一 按摩方法二 生活調理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卧位,家長以拇指點揉丘墟、太溪、崑崙、申脈,陽陵泉,力量由輕到重,每穴操作半分鐘。 (2)家長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大魚際著力,在踝關節周圍進行輕柔緩和的揉摩,時間為2~5分鐘。 (3)家長一手握住足跖部,另一手握住足跟部、拇指按在傷處,兩手稍用力向下牽引,同時進行輕度內翻和外翻。時間為1~3分鐘。 (4)家長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跖部,同時用力,在拔伸的同時將踝關節盡量背伸,然後做環轉運動。時間為1~3分鐘。 (5)家長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自上向下,反覆中揉1~3分鐘,然後兩手掌相對用力。橫搓下肢1分鐘。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卧,家長以大魚際輕擦損傷部,以透熱為度。 (2)以拇指指腹,在損傷的局部用輕柔的按揉法進行治療,時間為1~3分鐘。 (3)患兒坐位,家長一手由外側握住足跟,用拇指壓於韌帶所傷之處,另一手握住跖部,用搖法1分鐘。 (4)家長雙手握往足部,在拔伸力量下將足跖屈,再背屈同時,以拇指向內向下用力按壓韌帶損傷部位,以患兒能耐受為度,如此反覆操作5~8次。 (5)家長雙手掌相對用力,自膝關節向下,反覆搓揉至踝關節周圍。以局部發紅透熱為度。時間為2~5分鐘。 生活調理 (1)對踝關節扭傷嚴重者,應到醫院拍調X片檢查,以排除骨折和脫位,如發現骨折應立即請醫生處理。 (2)在踝關節扭傷的急性期,手法要輕柔和緩,以免加重損傷性出血,同時不要熱敷。 (3)在恢復期,手法適當加重,同時可以配合局部熱敷,或活血通絡之中藥外洗,常能收到比較滿意的療效。 (4)注意損傷的局部應防寒保暖。 (5)在扭傷早期,較重者宜制動,根據病情給予適當固定,1~2周後解除固定,進行功能鍛煉。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關節扭傷日常最為常見,其中以踝關節最多,其次為膝關節和腕關節。 一、解剖概要、損傷原因及病理 踝部包括踝關節和距骨下關節,是下肢承重關節。前者由脛腓骨下端與距骨體上面組成,後者由距骨下面與跟骨組成。脛腓骨下端有內外踝和側副韌帶連接,使踝關節相當穩定。內踝下有堅韌的三角韌帶和腓距前、後韌帶,此韌帶比較薄弱,作用為限制足的內翻活動。在過度的強力內翻或外翻活動時,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處遺失下或跑跳時落地不穩,均可引起外側或內側韌帶損傷,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或撕脫骨折。如早期治療不當,韌帶過度鬆弛,可造成踝關節不穩,易引起反覆扭傷,甚至關節軟骨損傷,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嚴重影響行走功能。 外側韌帶斷裂 內側韌帶斷裂 外側韌帶撕脫骨折 內側韌帶撕脫骨折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外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內翻引起。因外踝較內踝長和外側韌帶薄弱,使足內翻活動度較大,臨床上外側韌帶損傷較為常見。外側韌帶部分撕裂,較多見,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較少見,局部癥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中蒫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範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2.內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紡織品力外翻引起,發生較少。其臨床表現與外側韌帶損傷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現為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足外翻時,引起內側韌帶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脫骨折。 三、治療 踝部內側韌帶損傷,輕型,膠布固定、繃帶包紮於矯枉過正位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能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後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物,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繃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松馳,以利癒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 若癥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複位不良,則應切開複位和內固定。 踝部韌帶損傷,重型,短腿石膏固定,足底加橡皮墊 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覆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松馳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複位修補,以免引起反覆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如何治療踝關節扭傷 1、對於輕度的踝關節扭傷,在扭傷的即刻就應行冷敷。以減少血腫的形成。同時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的藥物。這樣可以使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一般10—14天就可痊癒。 2、踝關節損傷較重、引起韌帶較重損傷時,應該到醫院就診。這時要用寬膠布條固定。固定時間一般為2—3周。 3、嚴重的踝關節扭傷引起韌帶斷裂或踝關節半脫位者,要用石膏固定傷足於90o位及外翻位。一般固定4—6周,去石膏後積極鍛煉踝關節的活動。 踝關節損傷的自我診療 我朋友幾天前不慎在下樓時將踝關節扭傷,請問專家,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踝關節損傷應如何自我診療? 讀者 劉堯明 踝關節損傷是臨床常見病症,多因人在不平道路上行走、奔跑,或下坡、下樓時,足部突然內翻或外翻、旋轉,重力失衡所致。日常生活中,受傷病人習慣用熱水或熱毛巾燙洗患處,或用酒精搓揉患部,有的人則認為是小毛病,堅持行走、作業,這樣不僅會使癥狀加重,而且還會延誤治療時機。 踝關節損傷後,首先應自我判斷,是軟組織扭傷還是骨折?扭傷者,受傷後即覺疼痛,活動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強走路,隨之踝關節腫脹;若傷後踝部淤腫疼痛,內外踝部壓痛明顯,可聞及骨擦音,出現功能障礙,甚至出現畸形,則是踝關節骨折。 在治療方面,對扭傷者,要避免繼續負重或作業,應採用自我舒筋理筋手法,先將踝關節緩緩拔伸,片刻後做背伸、內翻和外翻動作,但切忌用局部手法揉按;局部腫脹明顯,可用冷水浸泡毛巾或將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3分鐘更換1次,持續30分鐘,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退熱、鎮痛的作用。對急性扭傷,施行冷敷越早越好,扭傷24小時後,宜改用熱敷療法,用溫熱水或熱醋浸透毛巾放於傷部,30分鐘即可,每天1~2次,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的吸收。 對於骨折者,應立刻到醫院骨科進行檢查、拍片,以便診斷和正確治療。市中心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智良 [ 概述 ] 踝關節扭傷較常見,尤其外側副韌帶損傷。多由間接外力所致。如行走時踏入凹處使踝關節突然內翻、內收,即可損傷外側副韌帶,嚴重者,可合併踝關節骨折。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日後會反覆扭傷,以致影響關節功能。 [ 癥狀體症 ] 1.足部突然內翻或外翻扭傷史。 2.局部疼痛、腫脹、瘀血、壓痛,使足向健側翻轉者,患側痛加劇。 [ 診斷依據 ] 1.有明顯的扭傷史。 2.局部疼痛、腫脹、壓痛、活動受限。 3.X線攝片,可見有踝關節半脫位表現,或伴有骨折。 [ 治療原則 ] 1.不全斷裂行局部制動,對症治療。 2.完全斷裂,或合併有撕脫骨折,踝關節半脫位者,早期手術治療。 [ 療效評價 ] 1.治癒:無痛、關節穩定、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 2.好轉:活動多有輕度腫痛,關節穩定,功能基本恢復。 3.未愈:仍有腫痛,關節不穩,功能受限。 [ 專家提示 ] 踝關節扭傷,嚴重者可合併有骨折和踝關節半脫位。同時韌帶損傷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會導致日後反覆扭傷。因此踝關節扭傷,應到醫院找骨科大夫及時診治、徹底治療。以免漏診或誤診,影響治療效果。 聽說踝關節扭傷可以和骨折一樣嚴重,是嗎?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的。「扭傷」通常指韌帶扯傷或者撕裂,踝關節損傷則可輕可重,取決於哪些韌帶遭受損傷。 位於踝骨前外側的韌帶(前踝韌帶)受傷,一般只是輕度扭傷。癥狀為不太劇烈的疼痛、觸痛和青腫,踝關節仍可屈曲。輕度扭傷的治療比較簡單:用冷敷以減輕疼痛和腫脹,爾後用繃帶紮緊,儘可能休息幾天。完全復原可能需要三周之久。 如果前踝韌帶撕裂兼有其他踝部韌帶損傷,通常會造成嚴重扭傷。踝關節承受體重,這些韌帶起必不可少的穩定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傷處腫脹疼痛更加厲害,而且可能踝關節前後均腫脹疼痛,以致走路或踝關節的任何活動都非常困難。 實際上,嚴重扭傷完全可能像骨折—樣,剝奪傷者的活動能力,傷處往往必須上石膏以利痊癒。拆除石膏後,應該立即開始漸進的鍛煉計劃,做伸展運動和恢復活動範圍的運動,這是重要的。最後還應做增強體力的運動,以恢復關節的靈活性,並幫助防止再受損傷。 有些人自言有一個「靠不住的踝關節」,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那是指連繫踝骨的韌帶在壓力下非常容易受傷,通常是由於以往的韌帶損傷沒徹底治癒。用繃帶綁紮踝關節,有助於預防再次扭傷;穿鞋跟較較粗的鞋子,也有助於減少扭歪踝關節以致受傷的可能。 踝關節扭傷的針灸治療 運動時場地不平,負重行走或下樓梯、走斜坡突然失腳而使外踝韌帶損傷,韌帶損傷後局部滲出物刺激末梢神經而引起疼痛和活動障礙,稱為踝關節損傷。中醫認為踝關節損傷後,由於血離經脈,故而引起腫脹疼痛。 多數病人有明確的急性扭傷史,踝部疼痛、腫脹,局部皮膚髮青或青紫,關節運動障礙,步行困難。如局部有尖銳疼痛,伴踝關節畸形或異常活動時,應考慮骨折,儘快到醫院就診。 踝關節扭傷是常見病,運用推拿療法可以簡便、快捷地緩解疼痛和恢復行走功能,為自己或家人、朋友解除痛苦。 具體方法是:患者仰卧位或坐位,醫者在踝部施行按揉,先從患部到周圍,接著自外踝,經小腿外側至陽陵泉,重點在丘墟、絕骨、陽陵泉三穴。然後用拇指推患部,也是從局部向周圍推,以活血散瘀。 經上述手法治療後,局部會有發熱的感覺且疼痛減輕,接著可以進行關鍵手法:拔伸踝關節並作小幅度內外旋。 拔伸,即牽拉或牽引,在本病中的操作是:一手握住腳掌,固定踝關節的一端,另一隻手適度按住患部,慢慢進行牽引並同時做小幅度旋轉,動作要緩和,忌用爆發力。之後再按丘墟和陽陵泉穴以酸脹為度,然後施以擦法自足背經踝部至小腿部,患部配合濕熱敷。 操作和護理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1、對於局部出現大塊青紫斑者,不宜立刻施用手法和熱敷,應先行冷敷,在24小時後才能進行手法治療; 2、治療手法宜輕柔; 3、患部適當固定,防止足部保持背曲內翻姿勢; 4、局部保暖; 5、休息時踝部放置要高於臀位,利於腫脹消退。 如何護理踝關節扭傷的病人? 1、通常扭傷後24小時內,局部可用涼水或酒精冷敷,以促進止血,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24~48小時之後,才可進行熱敷,以改善血液循環。 2、扭傷踝關節後,不要過早下地及持重,避免妨礙其功能的康復。一般要待7~10天扭傷基本好轉後,才可逐漸開始步行。睡眠時,患腳可用枕頭墊高,以減少腫脹。 3、行走時要注意路面的高低,光線不好時更應小心,下坡下樓時,腳的跖屈角度不要過大,防止發生扭傷 $$$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9685998 | 2009-09-23 09:13:14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在前而粗者為脛骨,在後而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於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餘地,但在跖屈(提起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所以踝關節往往在跖屈位發生內翻位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準備不充分,活動時易發生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階時思想不集中,易發生跖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可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有踝關節半脫位,或並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該怎麼辦呢?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儘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厘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繃帶包紮,固定2-3周。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於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複位後,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於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覆扭傷者多由於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並將鞋外側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此外,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時不要追跑打鬧,體育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踝關節扭傷是全身關節扭傷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是非常常見的臨床疾病。踝關節扭傷尤其是以內翻損傷造成外側副韌帶拉傷撕裂甚或斷裂的多見。當行走和疾跑落足或踩空或從高處墜落時,足外緣著地,足跖猛然內收,可引起踝外側韌帶被牽伸而扭傷,甚或部分撕裂,還可合併外踝撕脫性骨折。 踝關節扭傷時有「裂帛」樣撕裂感,局部腫脹,疼痛明顯,患足不能負重行走,出現跛行,足之前跖不能著地。若僅為外側副韌帶扭傷水腫,癥狀可在1~3日內消失,若有韌帶撕裂則疼痛持續,關節不穩,X光片可以顯示有無撕脫骨折、距骨傾斜度增大或脫位現象。 踝關節扭傷後早期處理很重要,宜卧床休息,下地時持拐以防止踝關節負重,不能過早活動,休息應在二周以上。損傷後應立即用冷敷,切忌熱敷,也不能使用局部揉搓等重手法,可以採用局部封閉以止痛。為了穩定關節可以讓病人坐於椅上,小腿下垂,以窄繃帶套住第四五趾由患者自己向上牽拉,使踝關節背伸外翻。醫生用三條4cm寬膠布,依次重疊一半由內踝上方繞過足跖面經外踝往上,貼於腓骨小頭下方,再用繃帶纏繞固定,制動數日。固定制動應以矯枉過正為度,即將傷肢向受傷力量相反方向翻轉,內翻位受傷外翻位固定,外翻位受傷內翻位固定。必要時用石膏或夾板固定。急性期過後可用熱敷,並鍛煉踝關節的屈伸內翻動作,或用按摩手法,依次搖轉踝關節、跖屈內翻、背伸外翻並按揉患處。韌帶完全撕裂可做修補手術。少數病人愈後容易再次發生扭傷。 踝關節扭傷為什麼會造成長期足痛? 踝關節扭傷後經合理治療多數病人可獲痊癒,也有一些患者踝關節疼痛消失後遺留足外側疼痛,長期不愈,甚至可達數十年,影響行走和勞動。通常是由於跗骨竇內軟組織同時損傷而造成的。跗骨竇由距骨溝和跟骨溝組成,竇口位於外踝前下方,竇內有骨間跟距韌帶、脂肪墊和跟距關節滑膜及滑囊。踝關節扭傷時可引起跗骨竇內韌帶、脂肪墊及滑膜損傷,產生無菌性炎症,損傷癒合後可出現瘢痕攣縮及韌帶緊張,產生足背外側疼痛及跗骨竇口處壓痛,有時還可向足趾放射。軟組織病變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小腿及足部感覺異常,發冷,沉緊無力、不自主發抖。 用局部封閉竇內後疼痛可立即消失。應注意在踝關節扭傷後注意休息,局部理療治療,封閉治療都可以採用。治療效果良好。如保守治療無效,疼痛頑固者,可用手術切除跗骨竇內軟組織,用明膠海綿塞入跗骨竇內止血和消滅死腔。 踝關節扭傷的防治 1.引起踝關節扭傷原因和原理。根據解剖特點,踝關節是由脛、腓骨下的關節面與距骨上部的關節面(距骨滑車)構成。足的屈肌力比伸肌大,內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加之外踝比內踝長,內踝三角韌帶比外側的三個韌帶堅固。因此,內翻比外翻的活動幅度大。此外,距骨體前寬後窄,當足背伸時,距骨完全進入踝穴,踝關節穩定,不易扭傷,而當跖屈時,距骨後面窄的部分進入踝穴前面寬的部分,踝關節相對不穩定,容易發生扭傷。球類運動技術複雜,在練習中技術運動的轉換比較頻繁,要求不斷改變方向、急停急起等,尤其是籃球運動中的搶籃板球,排球運動中的跳起扣球,學生離開地面在騰空階段,足就處於跖屈內翻位,如果落地時身體重心不穩,向一側傾斜或踩在他人的足上和球上,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而學生又缺乏自我保護的應變能力,就會以足的前外側著地,使足內翻,導致損傷。 2.癥狀。傷後踝關節內側或外側有明顯的壓痛;內、外踝有明顯腫脹,局部有皮下淤斑,踝關節活動受限,行走困難。 3.踝關節扭傷的現場處理。傷後立刻給予冷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新傷葯。 4.按摩治療。3天後,可進行輕手法按摩:(1)按摩解溪穴(足背踝關節橫紋的中央,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腱之間)1min;(2)按摩崑崙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1min;(3)按摩懸鐘穴(外踝尖上行下3寸,腓骨後緣)1min;(4)按摩陽陵泉穴(腓骨小頭下方凹陷中)1min。以上穴位按摩均以患者有酸脹感為度。 5.傷後練習。腫痛減輕後,即應在粘膏支持帶固定下著地行走或扶拐行走,1~2周後可進行肌肉力量和協調性練習,沙地上慢跑或在凹凸的斜面上行走或跳躍練習,並逐步進入正規練習。 6.加強預防措施。造成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重視預防措施。因此,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搞好場地設施,培養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提高踝關節的肌肉力量,以及踝關節的穩定性和協調性,練習時應戴好保護支持帶。 踝關節扭傷為什麼常出現於外側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樓梯,步行逛街,公園漫步,稍不留意時踏空了梯級,碰撞了磚石樹墩等,都容易扭傷踝關節。但凡有扭傷,大部分出現於外側踝下部,而內側較少見,其中原因何在呢? 這是由於外踝比內踝要長一些,於是支撐住了踝關節外側,同時,內踝部分有一組堅強的韌帶,稱為「脛側副韌帶」(又叫「三角韌帶」),呈扇形自內踝伸展到足骨上,緊緊地拉住了踝關節內側。兩者同時發生作用,當踝關節扭動時防止踝關節向外翻,而是經常地令踝關節過度向內翻,這時就使比較薄弱的腓側副韌帶發生撕裂損傷。這就是踝關節扭傷多見於外側(也即是腓骨側)的原因。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小腿內側支配足部的肌肉群如脛前肌、脛後肌均較強大有力,可以穩定住踝關節內側,不使其外翻移位;相反,小腿外側支配足部的腓骨長肌、腓骨短肌相對比較薄弱,一遇扭傷時,它不能緊緊地控制踝外側穩定不動,而是被迫拉伸而令踝關節過度內翻扭傷踝的外側。 踝關節外側扭傷時,由於腓側副韌帶的撕裂出血,使外踝下方連及足背部出現血腫、皮下瘀斑,局部有明顯壓痛,檢查時如將足部被動向內翻,則因牽扯傷處而感劇痛,如向扭傷的外側翻,則疼痛不明顯。 踝關節扭傷的診斷一般不難,但必須排除常常合併存在的腓骨髁骨折。如有骨折可疑,需要拍X光片來確定。 治療以對症為主。新鮮扭傷可立即冰敷,或向局部噴射冷凍劑,以抑制出血腫脹,並妥貼包紮固定。新鮮扭傷忌按摩、被動運動、立即行走活動,這樣做都會加重局部損傷及出血。1~2天後可局部熱敷,照射紅外線燈,使用短波透熱療法。2~3天後可練習步行活動,局部輕柔按摩或輔以被動活動。1~2周左右可趨痊癒,嚴重的韌帶撕裂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康復。如不加註意還可能再次扭傷。 認真對待踝關節的扭傷 差不多每天都有2.5萬美國人扭傷踝關節,但卻很少有人對這個問題引起注意.當腳部扭轉不當就會造成踝外部韌帶的過度伸展和彎曲. 加利福尼亞的整形外科專家Glenn Pfeffer稱,人們要依靠踝關節運動和工作.如果踝關節的扭傷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關節不穩定併發症,如關節疼痛或反覆出現扭傷的情況. 據說,治療踝關節扭傷最好的辦法是休息,冰凍,壓迫,抬升踝關節.如果情況嚴重,就要用繃帶纏住關節,病人也要做適當的運動以防關節僵硬. 當然,最好是預防出現扭傷的情況.在進行排球和網球運動時要做準備活動,用繃帶纏住關節也是一個好的方法. 穿氣墊運動鞋踝關節易受傷《文匯報》 2001年3月29日 據英國《泰晤士報》27日報道,澳大利亞一所大學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穿上氣墊運動鞋在運動的時候更加容易使踝部關節受傷。 報道說,研究人員對約1萬名籃球運動員進行的調查表明,穿氣墊鞋的和不穿氣墊鞋的運動員相比,受傷的幾率為四比一。他們大部分是在跳高落地時弄傷踝部的。該結果一經公布,便在體育界和商界引起不小的震動。氣墊運動鞋製造商耐克公司的發言人迅即發表講話稱,該公司對報告非常重視。 【疾病】踝關節扭傷 【簡介】踝關節扭傷是指踝關節韌帶損傷或斷裂的一種病證。為骨傷科常見多發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小兒中學齡期兒童活動量較大,發病較多。現代醫學認為,踝關節扭傷多在行走、跑步、跳躍或下樓梯。下坡時,踝跖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內翻,外側或內側副韌帶受到強大的張力作用,致使踝關節的穩定性失去平衡與協調,而發生踝關節扭傷。以外踝損傷最為常見。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外傷等因素,使踝部的經脈受損,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氣滯血瘀而致。 常見癥狀為,踝部明顯腫脹疼痛,不能著地,傷處有明顯壓痛、局部皮下瘀血。如外踝韌帶扭傷,則足內翻時疼痛明顯;內踝韌帶扭傷,則足外翻時疼痛明顯。如果是韌帶撕裂,則可有內、外翻畸形、血腫。 按摩方法一 按摩方法二 生活調理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卧位,家長以拇指點揉丘墟、太溪、崑崙、申脈,陽陵泉,力量由輕到重,每穴操作半分鐘。 (2)家長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大魚際著力,在踝關節周圍進行輕柔緩和的揉摩,時間為2~5分鐘。 (3)家長一手握住足跖部,另一手握住足跟部、拇指按在傷處,兩手稍用力向下牽引,同時進行輕度內翻和外翻。時間為1~3分鐘。 (4)家長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跖部,同時用力,在拔伸的同時將踝關節盡量背伸,然後做環轉運動。時間為1~3分鐘。 (5)家長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自上向下,反覆中揉1~3分鐘,然後兩手掌相對用力。橫搓下肢1分鐘。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卧,家長以大魚際輕擦損傷部,以透熱為度。 (2)以拇指指腹,在損傷的局部用輕柔的按揉法進行治療,時間為1~3分鐘。 (3)患兒坐位,家長一手由外側握住足跟,用拇指壓於韌帶所傷之處,另一手握住跖部,用搖法1分鐘。 (4)家長雙手握往足部,在拔伸力量下將足跖屈,再背屈同時,以拇指向內向下用力按壓韌帶損傷部位,以患兒能耐受為度,如此反覆操作5~8次。 (5)家長雙手掌相對用力,自膝關節向下,反覆搓揉至踝關節周圍。以局部發紅透熱為度。時間為2~5分鐘。 生活調理 (1)對踝關節扭傷嚴重者,應到醫院拍調X片檢查,以排除骨折和脫位,如發現骨折應立即請醫生處理。 (2)在踝關節扭傷的急性期,手法要輕柔和緩,以免加重損傷性出血,同時不要熱敷。 (3)在恢復期,手法適當加重,同時可以配合局部熱敷,或活血通絡之中藥外洗,常能收到比較滿意的療效。 (4)注意損傷的局部應防寒保暖。 (5)在扭傷早期,較重者宜制動,根據病情給予適當固定,1~2周後解除固定,進行功能鍛煉。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關節扭傷日常最為常見,其中以踝關節最多,其次為膝關節和腕關節。 一、解剖概要、損傷原因及病理 踝部包括踝關節和距骨下關節,是下肢承重關節。前者由脛腓骨下端與距骨體上面組成,後者由距骨下面與跟骨組成。脛腓骨下端有內外踝和側副韌帶連接,使踝關節相當穩定。內踝下有堅韌的三角韌帶和腓距前、後韌帶,此韌帶比較薄弱,作用為限制足的內翻活動。在過度的強力內翻或外翻活動時,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處遺失下或跑跳時落地不穩,均可引起外側或內側韌帶損傷,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或撕脫骨折。如早期治療不當,韌帶過度鬆弛,可造成踝關節不穩,易引起反覆扭傷,甚至關節軟骨損傷,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嚴重影響行走功能。 外側韌帶斷裂 內側韌帶斷裂 外側韌帶撕脫骨折 內側韌帶撕脫骨折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外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內翻引起。因外踝較內踝長和外側韌帶薄弱,使足內翻活動度較大,臨床上外側韌帶損傷較為常見。外側韌帶部分撕裂,較多見,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較少見,局部癥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中蒫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範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2.內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紡織品力外翻引起,發生較少。其臨床表現與外側韌帶損傷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現為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足外翻時,引起內側韌帶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脫骨折。 三、治療 踝部內側韌帶損傷,輕型,膠布固定、繃帶包紮於矯枉過正位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能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後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物,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繃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松馳,以利癒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 若癥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複位不良,則應切開複位和內固定。 踝部韌帶損傷,重型,短腿石膏固定,足底加橡皮墊 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覆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松馳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複位修補,以免引起反覆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如何治療踝關節扭傷 1、對於輕度的踝關節扭傷,在扭傷的即刻就應行冷敷。以減少血腫的形成。同時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的藥物。這樣可以使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一般10—14天就可痊癒。 2、踝關節損傷較重、引起韌帶較重損傷時,應該到醫院就診。這時要用寬膠布條固定。固定時間一般為2—3周。 3、嚴重的踝關節扭傷引起韌帶斷裂或踝關節半脫位者,要用石膏固定傷足於90o位及外翻位。一般固定4—6周,去石膏後積極鍛煉踝關節的活動。 踝關節損傷的自我診療 我朋友幾天前不慎在下樓時將踝關節扭傷,請問專家,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踝關節損傷應如何自我診療? 讀者 劉堯明 踝關節損傷是臨床常見病症,多因人在不平道路上行走、奔跑,或下坡、下樓時,足部突然內翻或外翻、旋轉,重力失衡所致。日常生活中,受傷病人習慣用熱水或熱毛巾燙洗患處,或用酒精搓揉患部,有的人則認為是小毛病,堅持行走、作業,這樣不僅會使癥狀加重,而且還會延誤治療時機。 踝關節損傷後,首先應自我判斷,是軟組織扭傷還是骨折?扭傷者,受傷後即覺疼痛,活動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強走路,隨之踝關節腫脹;若傷後踝部淤腫疼痛,內外踝部壓痛明顯,可聞及骨擦音,出現功能障礙,甚至出現畸形,則是踝關節骨折。 在治療方面,對扭傷者,要避免繼續負重或作業,應採用自我舒筋理筋手法,先將踝關節緩緩拔伸,片刻後做背伸、內翻和外翻動作,但切忌用局部手法揉按;局部腫脹明顯,可用冷水浸泡毛巾或將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3分鐘更換1次,持續30分鐘,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退熱、鎮痛的作用。對急性扭傷,施行冷敷越早越好,扭傷24小時後,宜改用熱敷療法,用溫熱水或熱醋浸透毛巾放於傷部,30分鐘即可,每天1~2次,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的吸收。 對於骨折者,應立刻到醫院骨科進行檢查、拍片,以便診斷和正確治療。市中心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智良 [ 概述 ] 踝關節扭傷較常見,尤其外側副韌帶損傷。多由間接外力所致。如行走時踏入凹處使踝關節突然內翻、內收,即可損傷外側副韌帶,嚴重者,可合併踝關節骨折。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日後會反覆扭傷,以致影響關節功能。 [ 癥狀體症 ] 1.足部突然內翻或外翻扭傷史。 2.局部疼痛、腫脹、瘀血、壓痛,使足向健側翻轉者,患側痛加劇。 [ 診斷依據 ] 1.有明顯的扭傷史。 2.局部疼痛、腫脹、壓痛、活動受限。 3.X線攝片,可見有踝關節半脫位表現,或伴有骨折。 [ 治療原則 ] 1.不全斷裂行局部制動,對症治療。 2.完全斷裂,或合併有撕脫骨折,踝關節半脫位者,早期手術治療。 [ 療效評價 ] 1.治癒:無痛、關節穩定、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 2.好轉:活動多有輕度腫痛,關節穩定,功能基本恢復。 3.未愈:仍有腫痛,關節不穩,功能受限。 [ 專家提示 ] 踝關節扭傷,嚴重者可合併有骨折和踝關節半脫位。同時韌帶損傷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會導致日後反覆扭傷。因此踝關節扭傷,應到醫院找骨科大夫及時診治、徹底治療。以免漏診或誤診,影響治療效果。 聽說踝關節扭傷可以和骨折一樣嚴重,是嗎?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的。「扭傷」通常指韌帶扯傷或者撕裂,踝關節損傷則可輕可重,取決於哪些韌帶遭受損傷。 位於踝骨前外側的韌帶(前踝韌帶)受傷,一般只是輕度扭傷。癥狀為不太劇烈的疼痛、觸痛和青腫,踝關節仍可屈曲。輕度扭傷的治療比較簡單:用冷敷以減輕疼痛和腫脹,爾後用繃帶紮緊,儘可能休息幾天。完全復原可能需要三周之久。 如果前踝韌帶撕裂兼有其他踝部韌帶損傷,通常會造成嚴重扭傷。踝關節承受體重,這些韌帶起必不可少的穩定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傷處腫脹疼痛更加厲害,而且可能踝關節前後均腫脹疼痛,以致走路或踝關節的任何活動都非常困難。 實際上,嚴重扭傷完全可能像骨折—樣,剝奪傷者的活動能力,傷處往往必須上石膏以利痊癒。拆除石膏後,應該立即開始漸進的鍛煉計劃,做伸展運動和恢復活動範圍的運動,這是重要的。最後還應做增強體力的運動,以恢復關節的靈活性,並幫助防止再受損傷。 有些人自言有一個「靠不住的踝關節」,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那是指連繫踝骨的韌帶在壓力下非常容易受傷,通常是由於以往的韌帶損傷沒徹底治癒。用繃帶綁紮踝關節,有助於預防再次扭傷;穿鞋跟較較粗的鞋子,也有助於減少扭歪踝關節以致受傷的可能。 踝關節扭傷的針灸治療 運動時場地不平,負重行走或下樓梯、走斜坡突然失腳而使外踝韌帶損傷,韌帶損傷後局部滲出物刺激末梢神經而引起疼痛和活動障礙,稱為踝關節損傷。中醫認為踝關節損傷後,由於血離經脈,故而引起腫脹疼痛。 多數病人有明確的急性扭傷史,踝部疼痛、腫脹,局部皮膚髮青或青紫,關節運動障礙,步行困難。如局部有尖銳疼痛,伴踝關節畸形或異常活動時,應考慮骨折,儘快到醫院就診。 踝關節扭傷是常見病,運用推拿療法可以簡便、快捷地緩解疼痛和恢復行走功能,為自己或家人、朋友解除痛苦。 具體方法是:患者仰卧位或坐位,醫者在踝部施行按揉,先從患部到周圍,接著自外踝,經小腿外側至陽陵泉,重點在丘墟、絕骨、陽陵泉三穴。然後用拇指推患部,也是從局部向周圍推,以活血散瘀。 經上述手法治療後,局部會有發熱的感覺且疼痛減輕,接著可以進行關鍵手法:拔伸踝關節並作小幅度內外旋。 拔伸,即牽拉或牽引,在本病中的操作是:一手握住腳掌,固定踝關節的一端,另一隻手適度按住患部,慢慢進行牽引並同時做小幅度旋轉,動作要緩和,忌用爆發力。之後再按丘墟和陽陵泉穴以酸脹為度,然後施以擦法自足背經踝部至小腿部,患部配合濕熱敷。 操作和護理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1、對於局部出現大塊青紫斑者,不宜立刻施用手法和熱敷,應先行冷敷,在24小時後才能進行手法治療; 2、治療手法宜輕柔; 3、患部適當固定,防止足部保持背曲內翻姿勢; 4、局部保暖; 5、休息時踝部放置要高於臀位,利於腫脹消退。 如何護理踝關節扭傷的病人? 1、通常扭傷後24小時內,局部可用涼水或酒精冷敷,以促進止血,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24~48小時之後,才可進行熱敷,以改善血液循環。 2、扭傷踝關節後,不要過早下地及持重,避免妨礙其功能的康復。一般要待7~10天扭傷基本好轉後,才可逐漸開始步行。睡眠時,患腳可用枕頭墊高,以減少腫脹。 3、行走時要注意路面的高低,光線不好時更應小心,下坡下樓時,腳的跖屈角度不要過大,防止發生扭傷 $$$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好好人青青 | 2009-11-13 22:17:37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如你所說,很有可能是腳踝部軟組織損傷引起的!排除骨折的前提下,軟組織傷最好不要過度大活動量活動患處,應該靜養!最起碼也要盡量減少你平時的活動量,而且在活動之前做做準備活動,活動時佩戴護具,比如:護踝!盡量不要把腿放在低處空著,以免靜脈血和淋巴的迴流受到影響。在你休息或者睡覺的時候最好在小腿下方放置個枕頭之類的能抬高患肢的軟和的東西,高度只要比心臟水平略高而已,這就會很好的促進靜脈和淋巴的迴流,利於消腫。假如方便的話可以將搗爛的韭菜用紗布包好了,外敷患處,也會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的。我覺得你可以不妨一試~可以的話,還可以適當口服一些消炎鎮痛類藥物,比如:適洛特、芬必得、魯南貝特等藥物,假如不想吃藥可以外用膏藥治療,比如:奇正牌消痛貼、今古通、雲南白藥等比較好的膏藥,效果也會不錯的~ ===============================================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韌帶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可用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癒目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減少活動,主要以休息靜養為主。 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跟痛症。跟痛症也稱足跟痛,中醫學稱之為「氣落底」。疼痛輕者尚可行走,重者步履艱難,甚至難以入眠。該病誘因多為長途跋涉、長久站立、肥胖、受傷、冷水浸泡、遭受濕冷等因素。發病機理歸因於骨內靜脈淤滯、血循不暢、跟骨骨內壓增高。跟痛症可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輕、中型病人行走、站立時疼痛,足跟不著地不疼,不走路休息時不疼,夜間睡覺時不疼,亦稱之為跟骨內高壓症前期。重型病人疼痛嚴重,晨起或久坐後站起時,足跟疼痛難忍,堅持行走數步或忍疼踩足跟幾下可使疼痛減輕,繼續走一段路後則疼痛又重,被迫坐下休息;疼痛不能立即消失,至少持續疼痛數分鐘才能慢慢消失,或可持續半個小時以上,甚者足跟不著地也疼,坐下、躺下也疼,日夜疼痛,此為休息痛,亦稱之為跟骨內高壓症。治療此病應針對其病因病理,方法:(1)非手術療法:①醋熱水泡足:1/3盆熱水加入1/3碗食醋,將患足先熏後泡,其後水溫變低即加入熱水,持續泡足30分鐘以上,每晚睡覺前一次;②用一熱水袋,裹幾層干布或毛巾,貼敷於痛處(足跟底或足跟後部),次日起床時去除;③休息時抬高患肢;④藥物:復方丹參片,1次3片,1日3次,口服。也可應用促進靜脈迴流的藥物:威利坦或邁之靈,1次1片,1日2次,口服。疼痛重者可以服用止痛藥3—5天;⑥自我按摩:將足跟疼處在硬物上摩壓;⑦注意休息,勿久走久站;勿受冷濕;肥胖者減肥。以上治療14天為1個療程,一般需用2—3個療程。⑧疼痛重者可試行局部封閉治療,注意不要從足跟底部進針,應從足的側旁進針。(2)手術療法:病程長久時多成為頑固性跟痛症,痛苦難忍,跟骨內壓居高不下,常需手術治療,可行跟骨鑽孔減壓術,療效良好。回答 您好,有沒有多醫院做一下X光檢查看一下?骨骼有沒有問題 ?有幾天了?在24小時後可以考慮使用熱敷急性期考慮冷敷!也可以外用紅花油看看!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後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藥物,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繃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 若癥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複位不良,則應切開複位和內固定。 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覆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鬆弛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複位修補,以免引起反覆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19796 | 2009-11-13 22:47:19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扭傷的48小時內是要冷敷的。之後熱敷較好。有兩個土辦法:一是把傷腳墊高,平時坐著就把傷腳放在桌子上,盡量放高。有利於減少腫脹。二是用大蔥的蔥須加煤炭燒過後的煤渣熬成熱湯,用這個湯的熱氣來熏傷腳部位。雲南白藥氣霧劑適合受傷當時噴用,過後效果不明顯。盡量減少傷腳的用力和活動。另外,可以貼點膏藥治療。這麼久還不消腫很可能傷到筋了,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恢復的。切忌傷腳用力。而且,傷後的腳恢復了還是比沒受傷的更容易再傷,一定要小心。祝老人家早點消腫。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968590 | 2009-12-14 08:32:37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您好,有沒有多醫院做一下X光檢查看一下?骨骼有沒有問題?有幾天了?在24小時後可以考慮使用熱敷急性期考慮冷敷!也可以外用紅花油看看!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後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藥物,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繃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若癥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複位不良,則應切開複位和內固定。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覆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鬆弛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複位修補,以免引起反覆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一、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二、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24小時後,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淤血消散。三、正確按揉扭傷局部。扭傷初期,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法為好;24小時後做揉法,以腫處為中心,向周圍各個方向擦揉。四、適當進行活動。在扭傷初期,腫脹和疼痛逐漸加重,應停止活動,抬高患肢。待病情趨於穩定後,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動。五、合理用藥。扭傷初期,不需內服藥,不宜外敷活血的藥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必要時用點"好得快"噴洒傷處,會感到舒服點。24小時後,內服些雲南白藥、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腫後就不必內服和外敷藥物了。六、如扭傷傷到骨頭,醫生給打上石膏後,一定要注意:1、剛上石膏約10、20分鐘內,不能隨便移動患足。因為此時石膏還未發硬,易變形。2、上好石膏的最初24小時內,應注意石膏的鬆緊。3、足部上石膏後,一般不宜著地行走。4、夏天上石膏,足應放在涼爽處,防止足汗過多而積聚在石膏內。5、冬天上石膏,就注意患肢保暖,在石膏外的足端不能凍傷。6、如上石膏後疼痛加劇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156232 | 2010-01-17 21:01:22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骨折通常分為閉合性骨折、開放性骨折及病理性骨折:  1. 閉合性骨折又稱單純性骨折。骨折處的皮膚沒有損傷,折斷的骨頭不與皮膚外界相通,從外形上看不出有骨折,但可看到局部形狀的改變。  2. 開放性骨折又稱複雜性骨折。骨折的局部皮膚破裂,骨折的斷端與外界相通,骨折端露在外面,能在皮外看到骨折斷端。  3. 病理性骨折骨骼在病理病變的基礎上(炎症、結核、腫瘤、發育異常、代謝異常),輕微遭致外力,從而導致骨折。   2)診斷要點:  一旦發生骨折,在骨折部位可產生疼痛、腫脹、瘀斑和功能障礙,檢查時還可聽到骨斷端相互磨擦的聲音(即骨擦音),同時可能伴有血管和神經的損傷,使肢體遠端產生缺血或感覺麻木、運動障礙的現象,或引起內臟損傷。骨折後因劇烈疼痛,出血過多或並發頭、胸、腹部臟器損傷而產生休克。  骨折的診斷除病史和癥狀外,須結合X線攝片檢查,以便確診。  3)食療膳方:  1. 取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2. 用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3. 取豬脊骨1具,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將豬脊骨洗凈,共同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4. 用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4)禁忌食品:  1. 忌盲目補充鈣質: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於長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儘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斷骨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 忌多吃肉骨頭: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慾作用,少吃無妨。  3. 忌偏食: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4. 忌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 忌少喝水: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卧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6. 忌過食白糖: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7. 忌長期服三七片: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8. 骨折禁飲果子露。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諮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016207 | 2010-02-04 21:40:04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踝關節扭傷,未經正確良好治療的患者,踝關節再次損傷的可能性是經治療患者的3~4倍。急性期的初次損傷患者,如果損傷沒有累及韌帶組織,只要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的原則,多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急性期24~48小時可冷敷,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在損傷的急性期也就是在24小時之內,如果使用紅花油塗抹揉搓,就會加重損傷部位的血液滲出,加重腫脹,所以使用紅花油一定要在發生損傷24小時之後,同時對於皮膚破潰或者過敏的患者也不宜使用。急性期不能按摩。急性損傷的可以按壓陽陵泉穴位減輕疼痛。踝關節損傷累及了韌帶的,如果韌帶完全斷裂的手術治療,部分斷裂的一般醫院也沒有什麼好葯、好辦法治療,最好用民間中藥接骨散外敷治療,它可以促使局部組織滲液儘快吸收,快速止痛,消除腫脹。腫脹消退後,可用膠布或繃帶固定踝部制動1周。防止韌帶鬆弛,使扭傷完全恢復,有效的防止後遺症的發生.而慢性損傷的患者,改善疼痛腫脹和不穩定的癥狀是治療的目的,可用接骨散活血散進行治療。3個月以內的傷一般2-3副葯就治癒了.嚴重的、陳傷需要6副葯。踝關節扭傷造成第四、第五跖骨、腳踝骨骨裂的直接使用接骨散外敷治療,接骨散外敷是治療踝關節扭傷、踝關節骨傷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希望更多的患者知道了解使用。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fa904 | 2010-02-07 11:23:48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我覺得冰敷完,貼一塊追風膏,多走走就可以了。我以前就是這樣的。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nk0225 | 2010-02-09 06:58:56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經驗:1、腳剛崴後,用韭菜洗凈,搗成糊狀,兌白酒少許,塗抹在受傷部位,受傷的腳盡量保持不要再繼續活動,有條件的可以用繃帶等捆綁固定,這樣可以降低腫脹的程度。 2.傷後24小時內切忌按摩,應反覆冷敷3至5次,每隔2小時1次為佳。這是由於扭傷後24小時內局部毛細血管尚處於破裂狀態,冷敷會促進血管收縮,也可以使用一些噴霧劑幫助止血止痛。 3.24小時後改用溫水熱敷,每日2次即可。24小時後熱敷能活血化瘀,促進瘀血吸收。 4.崴腳後,最好是及時找專科醫生就診,以免留下後患 崴腳,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外力使足踝部超過其最大活動範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拉扯撕裂,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 由於正常踝關節內翻的角度比外翻的角度要大得多,所以崴腳的時候,一般都是腳向內扭翻,受傷的部位在外踝部。不少人是先使勁揉搓疼痛的地方,接著用熱水洗腳,活血消腫,最後強忍著疼痛走路、活動,為的是別「存住筋」。但實踐證明,這樣處置崴傷的腳是不妥當的。 因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在一起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停止出血和滲液。如果受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洗燙,強迫活動,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痛上加痛。人們常說的「存住筋」,實際是損傷以後軟組織發生粘連,影響了功能活動。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損傷的中後期。所以,受傷後幾天內的活動受限,一般都是因為疼痛使活動受限,而不是粘連所致的「存住筋」。 那麼,崴腳以後怎樣處置才正確呢? 1.分辨傷勢輕重。輕度崴腳只是軟組織的損傷,稍重的就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再重的還可能是內、外踝的雙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輕的可以自己處置,重的就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和治療。所以,分辨傷勢的輕重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不是劇烈疼痛,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勉強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是筋肉上的話,大多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置。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裡面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假如限於條件一時去不了醫院,也可以暫時按照下列辦法處置,然後儘快到醫院診斷治療。 2.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血得熱而活,得寒則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時候要冷敷,以控制傷勢發展。待出血停止以後方可熱敷,以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細心的讀者一定要問,怎麼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沒有呢?原則上是以傷後24小時為界限,還可以參考下面幾點:一是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不再繼續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三是傷處皮膚的溫度由略微高於正常部分,變成相當差不多,這些都可作為出血停止的依據。 3.適當活動。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 4.正確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揉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魚際按在局部,壓力以雖疼尚能忍受為宜。時間是持續按壓2~3分鐘再緩緩鬆開,稍停片刻再重複操作。每重複5次為一階段,每天做3~4個階段較合適。出血停止之後做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對局部施加一定壓力並揉動,方向是以腫脹明顯處為中心,離心性地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鐘,每天做3~5次。 5.合理用藥。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內服或外敷活血藥物,可用「好得快」噴洒傷處,內服雲南血葯。出血停止以後,則宜外敷五虎丹,內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後期可用中草藥熏洗。如果手邊沒有中成藥,也可以把麵粉炒黃,用米醋調和敷在患處,來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較理想。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鹽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藥效果也不錯。
  • 評論讀取中...

    取消

  • caijigao | 2010-02-10 01:44:19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 剛扭傷時,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以減少內部出血,降低腫脹程度,然後看骨科醫生。
  • 推薦閱讀:

    急性腰扭傷的推拿療法
    19 骶髂關節扭傷與勞損
    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的經驗穴位運用
    急性腰扭傷自我康復法

    TAG:扭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