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南方天文台太空圖片Top 100(1-25)

來源ESO - eso0949a - The hidden fires of the Flame Nebula譯者aigray

1.火焰星雲

這幅圖片由可見光和紅外巡天天文望遠鏡(VISTA,世界上最大的巡天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合成,同時也是最先對外公布的VISTA圖片之一。圖片呈現了獵戶座內壯觀的恆星形成區——火焰星雲NGC 2024以及周圍區域。在可見光觀測中,這個星雲的中心區域完全被暗淡的塵埃遮蓋,但在VISTA的紅外觀測中,火焰星雲心臟地帶由非常年輕的恆星構成的星團卻一覽無餘。

在這幅VISTA寬視場圖像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反射星雲NGC 2023(中部偏下)以及馬頭星雲Barnard 33(右下方)的朦朧輪廓。右側明亮的藍色恆星是構成獵戶座腰帶的3顆高亮度恆星之一。

圖片由使用J、H和Ks濾光器在近紅外波段拍攝的照片合成,呈現了大約一半的VISTA全視場觀測區域,範圍大約在40×50弧分左右,總曝光時間為14分鐘。

圖片來源:ESO/J. Emerson/VISTA.

2.恆星嬰兒床

圖片呈現了大狼蛛星雲及其周圍天區1平方度的區域,位於中上方的便是這個狀如蜘蛛的星雲。一個細絲網位於照片右下方,著名的超新星SN 1987A就在網內。其他很多紅色星雲也在照片中呈現,年輕恆星構成的星雲位於左側,被稱之為「NGC 2100」。

這幅圖片立基於胡奧·阿爾福斯(西班牙的卡拉爾峰)、班諾特·范達姆和尤里·貝萊特斯基(ESO)利用拉希拉天文台2.2米口徑望遠鏡的寬視場成像儀(WFI)進行的觀測。觀測數據由一幅2×2拼接圖構成,涉及B波段和V波段以及H波段和OIII窄波段。ESO的高級數據產品(ADP)組利用ESO/MVM管線對數據進行第一次處理。鮑勃·福斯伯里(空間望遠鏡歐洲協調機構ST-ECF)根據這些觀測數據合成了這幅壯觀的彩色圖片。

圖片來源:ESO

3.螺旋星雲

螺旋星雲NGC 7293的彩色合成圖片,由寬視場成像儀拍攝的照片合成。寬視場成像儀是安裝在智利拉希拉天文台2.2米口徑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以下簡稱MPG)/ ESO望遠鏡上的一架天文照相機。螺旋星雲中部的青綠光來自氧原子,因12萬攝氏度的中部恆星和炙熱氣體產生的強烈紫外線輻射發光。紅色來自於氫和氮,這一區域進一步遠離恆星並超出結節環,顯得更為突出。仔細觀察螺旋星雲中部,你不僅會發現結節,同時還會發現很多遙遠的星系。這些星系位於右側,穿過稀薄的熾熱氣體。螺旋星雲圖片由使用藍色、綠色和紅色濾光器拍攝的照片合成,曝光時間分別為12分鐘,9分鐘和7分鐘。

圖片來源:ESO

4.獵戶座大星雲紅外圖像

距地球大約1350光年的獵戶座大星雲Messier 42寬視場合成圖像,由ESO位於智利的帕拉納天文台的VISTA紅外巡天望遠鏡拍攝。這架新望遠鏡擁有巨大視場,能夠在一幅照片中呈現整個獵戶座大星雲及其周圍天區,其所擁有的紅外「視力」意味著可以窺探正常情況下被塵埃遮蔽的區域,揭示這些區域內非常活躍而年輕的恆星的古怪活動。

獵戶座大星雲紅外圖像由利用Z、J和Ks濾光器在近紅外波段拍攝的照片合成,曝光時間均為10分鐘。圖片覆蓋了大約1度×1.5度的太空區域。

圖片來源:ESO/J. Emerson/VISTA

5.球狀星團半人馬座

球狀星團半人馬座又名「NGC 5139」,擁有大約1000萬顆恆星,其光彩壯麗的一面在這幅圖片中可謂盡顯無餘。圖片由ESO拉希拉天文台的寬視場成像儀使用B、V和I濾光器拍攝的照片合成,只呈現了星團的中部區域,視面積相當於滿月(0.5度),上方為東,左側為東。寬視場成像儀安裝了一個拼接探測器,圖片中的兩個小縫隙使用品質相對較低的數據填充。這些數據來自「數字巡天」項目。你們能發現這兩個縫隙嗎?

圖片來源:ESO

6.3.7億像素的礁湖星雲圖

來自ESO「千兆星系巡視計劃」的第三幅圖像,由智利拉希拉天文台MPG/ESO 2.2米口徑望遠鏡的6700萬像素寬視場成像儀拍攝的照片合成,呈現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礁湖星雲景象。圖像覆蓋的區域超過1.5平方度,是滿月的8倍,總像素在3.7億左右。礁湖星雲圖立基於使用3種不同寬波段濾光器(B、V和 R)和1個窄波段濾光器(H-alpha)拍攝的照片。

圖片來源:ESO

7.恆星託兒所

RCW120的彩色合成圖片,揭示了一個寬大約10光年的電離氣泡。氣泡不斷膨脹,導致周圍物質塌陷成密集團,新恆星則在團內形成。870微米亞毫米波段數據由12米口徑「阿塔卡馬開拓者實驗」望遠鏡上的LABOCA照相機獲取。環繞紅色發光電離氣體(使用來自超級宇宙H-alpha觀測的數據呈現)的藍云為亞毫米波段放射。此外,圖片還涵蓋了第二代數字化巡天的數據(藍色代表I波段,紅色代表R波段)。

圖片來源:ESO/APEX/DSS2/ SuperCosmos/ Deharveng(LAM)/ Zavagno(LAM)

8.闊邊帽星系

著名的早型螺旋星系Messier 104圖片,因其獨特的形狀,人們普遍將其稱之為「Sombrero」(墨西哥闊邊帽)。闊邊帽星系位於室女座,距地球大約5000萬光年。Messier 104是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1730-1817)編製的星雲目錄中的第104個天體。星雲目錄第一版於1774年問世,收錄了45個天體,第二版於1781年問世,收錄了103個天體,兩版均未涵蓋闊邊帽星系。不久後,梅西耶在其自己的副本中手寫添加了這個星系,將其描述為「非常暗淡的星雲」。其退行速度大約在每秒1000公里左右,由美國天文學家維斯托·斯萊弗1912年在羅威爾天文台首次測得。此外,他也是第一個發現闊邊帽星系旋轉的人。

這個星系因其引人注目的核凸以及幾乎側對著我們的星系盤而著稱,前者主要由成熟恆星構成,後者由恆星、氣體和雜亂的塵埃構成。塵埃的複雜性以及這幅圖片的高解析度在明亮的核前方最為明顯,在穿過整個星系盤的暗吸收線也較為明顯。儘管存在巨大的凸出部分,但在遠測,星系盤的大部分仍然可以被觀察到。

Messier 104暈輪內的一個密集區由大量小漫射源構成,其中絕大多數是球狀星團,與我們銀河系的星團類似。這幅圖片由甚大望遠鏡的「太陽」望遠鏡(ANTU)上的FORS1多模式儀2000年1月30日在不同波段下進行3次曝光所拍攝的照片合成。上方為北,左側為東。

技術信息:這幅合成圖片立基於甚大望遠鏡的第一架望遠鏡「太陽」(ANTU)上的FORS1多模式儀的3次曝光。照片於2000年1月30日世界時6點20分左右拍攝,分別是在V波段(中心波長554nm,112nm半峰全寬(FWHM),曝光時間120秒,這裡體現為藍色)、R波段(中心波長657nm,150nm FWHM,曝光時間120秒,綠色)和I波段(中心波長768nm,138nm FWHM,曝光時間240秒,紅色)下拍攝,角度為0.6-0.7弧秒。圖片由馬克·奈瑟(荷蘭格羅寧根市卡普坦天文研究所)和理查德·胡克(德國加奇的空間望遠鏡歐洲協調機構ST-ECF)處理。

圖片來源:ESO/P. Barthel

9.NGC 2264及聖誕樹星團

這幅彩色圖片呈現的區域被稱之為「NGC 2264」,揭示了聖誕樹星團的藍色閃光「裝飾」和錐狀星雲,由ESO拉希拉天文台的寬視場成像儀使用4種不同濾光器(B、V、R和H-alpha)拍攝的照片合成。拉希拉天文台位於智利安第斯山腳下的阿塔卡馬沙漠,海拔高度2400米。圖片呈現的區域跨度在30光年左右。

圖片來源:ESO

10.銀河中心

銀河系中部區域,由ESO甚大望遠鏡的NACO設備在近紅外波段拍攝。通過在超過16年內跟蹤絕大多數中部恆星的移動,天文學家能夠確定潛伏在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

圖片來源:ESO/S. Gillessen et al.

11.NGC 2467及周圍天區

南天船尾座星團NGC 2467的周圍天區。NGC 2467的年齡最多也就幾百萬年,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恆星託兒所,塵埃和氣體雲不斷孕育出新的恆星。乍看上去,這幅圖片呈現的景象好似彩色宇宙鬼魅或者巨大的太空山魈,其中涵蓋了疏散星團Haffner 18(中部)和Haffner 19(中右,位於較小的粉紅色區域內,山魈的下眼)以及面積巨大的電離氣體。面積最大的粉紅色區域位於圖片底部,這一區域中部的亮星為HD 64315,是一顆年輕的大質量恆星,正幫助形成整個星雲區的結構。

圖片來源:ESO

12.馬頭星雲

馬頭星雲及其周圍天區彩色合成圖象的一個副本。圖片由帕拉納8.2米口徑KUEYEN望遠鏡的FORS2多模式設備2000年1月1日在可見光波段拍攝的3幅照片合成,照片拍攝後從VLT 科學檔案設施提取。

拍攝時的3個波段為B波段(曝光時間600秒,波長429nm,FWHM 88nm,這裡顯示為藍色),V波段(曝光時間300秒,波長554nm,FWHM 112nm,顯示為綠色)和R波段(曝光時間120秒,波長655nm,FWHM 165 nm,顯示為紅色)。最初的像素尺寸為0.2弧秒。圖片用所有3種顏色呈現全視場,大約為6.5 ×6.7弧分2。角度為0.75弧秒左右。

圖片來源:ESO

13.貓爪星雲紅外圖像

VISTA望遠鏡拍攝的貓爪星雲NGC 6334紅外圖像。貓爪星雲位於天蠍座,是一個巨大的恆星形成區,距地球大約5500光年。整個氣雲寬度為50光年左右。貓爪星雲是太陽系內最活躍的大質量年輕恆星託兒所之一,一些恆星的質量幾乎達到太陽的10倍,絕大多數在幾百萬年前形成。紅外圖像採用的照片分別在使用Y、J和Ks濾光器情況下拍攝,圖像中分別顯示為藍色、綠色和紅色區域,曝光時間為5分鐘。視場大約為1度。

圖片來源:ESO/J. Emerson/VISTA

14.帕拉納天文台拍攝的3.4億像素星空景象

ESO「千兆星系巡視計劃」的第二幅圖像,像素達到3.4億,呈現了銀河系的中心,覆蓋34×20度的廣闊區域,為我們揭示了業餘天文學家看到的景象。圖片由ESO工程師和世界著名天文攝影師斯蒂芬·吉薩德在甚大望遠鏡所在的帕拉納天文台合成,畫面質量得益於帕拉納絕佳的天空狀況,這裡是世界上最適合進行天文觀測的地點之一。

圖像展現的區域涵蓋了人馬座和天蠍座。色彩亮麗的蛇夫座Rho星和心宿二位於右側,非常顯眼,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管星雲和蛇星雲等較為暗淡的區域。銀河系的多塵帶斜穿這幅圖像,點綴著礁湖星雲和三裂星雲等明亮的紅色星雲以及NGC 6357和NGC 6334。這條暗帶同樣位於潛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銀河系中心。

拍攝照片時使用了10厘米Takahashi FSQ106Ed f/3.6望遠鏡和SBIG STL CCD照相機,共用到3種不同濾光器(B、V 和R),而後拼接成這幅圖片。拼接圖涵蓋1200幅照片呈現的52個不同太空區域,總曝光時間達到200小時,像素達到24403×13973。值得一提的是,最終獲得的全解析度圖片只能從吉薩德手上獲取。

圖片來源:ESO/S. Guisard(www.eso.org/~sguisard)

15.半人馬座A

半人馬座A的彩色合成圖像,揭示了這個活躍星系中央黑洞噴出的瓣結構和噴流。合成圖像使用的照片由3個成像設備在不同波長下拍攝。870微米亞毫米波段數據由「阿塔卡馬開拓者實驗」望遠鏡上的LABOCA照相機獲取,圖片中表現為橙色區域。X射線數據來自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圖片中表現為藍色區域。可見光數據來自MPG/ESO 2.2米望遠鏡的寬視場成像儀,呈現了背景的恆星和接近「真色」的半人馬座A星系塵埃帶。

圖片來源:ESO/WFI;MPIfR/ESO/APEX/A.Weisset al.;NASA/CXC/CfA/R.Kraft et al.

16.銀河系全景圖

一幅壯觀的360度全景圖,覆蓋整個南天球和北天球,呈現了地球這顆小小的藍色星球周圍的宇宙結構。它是「千兆星系巡視計劃」3幅超高解析度圖像中的第一幅。ESO啟動這一計劃旨在慶祝2009年國際天文年。

站在地球的角度,銀河系平面是側向的,在圖片中切出一個細長地帶。「千兆星系巡視計劃」的這幅圖像將觀察者置於銀河系前方,讓他們產生站在銀河系之外進行觀察的感覺。如此一來,我們便可清楚地觀察這個螺旋星系的構成,例如星系盤、中部的凸起以及衛星星系。星系盤鑲嵌著或暗或明的星雲,星雲內存在大量明亮而年輕的恆星。

圖片來源:ESO/S. Brunier

17.參宿四羽狀結構

畫家想像圖,呈現了特大恆星參宿四(獵戶星座中的一等星)。藉助於ESO甚大望遠鏡採用的各種先進技術,兩組獨立天文學家能夠獲取有史以來最為清晰的參宿四圖像。這些圖像顯示,參宿四擁有一個巨大的氣體羽狀結構,體積相當於我們的太陽系,表面則噴出巨大的氣泡。這些發現提供了重要線索,有助於解釋參宿四如何以驚人的速度剝離大量物質。

圖片來源:ESO/L. Calada

18.歐米伽星雲

歐米伽星雲(Messier 17或者NGC 6618)的三色合成圖像,下方為北,右側為東,採用了ESO 3.58米新技術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圖像所跨角度相當於滿月直徑的大約三分之一,換算成距離約為15光年。拍攝時共使用3種濾光器,分別為B濾光器(藍色)、V濾光器(綠色)和R濾光器(紅色)。

圖片來源:ESO

19.阿塔卡馬大型毫米級/亞毫米級射電望遠鏡陣列想像圖

畫家想像圖,展現了未來建在查南托天文台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級/亞毫米級射電望遠鏡陣列(ALMA)。

圖片來源:ALMA(ESO/NAOJ/NRAO)/L. Calada(ESO)

20.帕拉納的清晨

這幅令人吃驚的全景圖呈現了智利帕拉納天文台ESO甚大望遠鏡的觀測平台,拍攝於清晨,月亮仍高懸在天空,一片安靜寧和的景象,與天文台內的忙碌形成鮮明對比。甚大望遠鏡的4架8.2米巨型主望遠鏡均對準特定的天體,幫助天文學家了解宇宙的秘密。主望遠鏡4「月亮」(Yepun)發射的激光則幫助調整望遠鏡的光學系統,抵消大氣造成的模糊效應,讓拍攝清晰銳利的照片成為一種可能。4架較小的1.8米輔助望遠鏡可在干涉模式下協同工作,在更大程度上獲取宇宙天體的細節。

圖片來源:ESO/H.H. Heyer

21.360度全景南天景象

在這幅展現帕拉納天文台夜空的罕見360度全景圖中,銀河系呈現出美妙的弧形。這幅合成圖片採用了37幅照片,拍攝於清晨時分,總曝光時間大約在30分鐘左右。此時月亮正緩緩升起,黃道光在上方閃爍,銀河伸展開來,穿過天文台的夜空。

帕拉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地面天文觀測台。圖像中,打開的望遠鏡圓頂依稀可見,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4架較小的1.8米輔助望遠鏡,可以在干涉模式下共同使用,以及另外4架8.2米巨型主望遠鏡。位於圖片右側和銀河弧下方的是我們的兩個鄰居——小麥哲倫雲和大麥哲倫雲,均依稀可見。

圖片來源:ESO/H.H. Heyer

22.遙遠的星系

「錢德拉南天深場」圖像,使用ESO的VIMOS和WFI設備在U波段、B波段和R 波段觀測。U波段VIMOS觀測歷時40多個小時,拍攝了有史以來U波段下在地面獲取的宇宙最深空照片,照片覆蓋14.1×21.6弧分區域,所呈現的星系亮度只有肉眼所能觀察到的星系的10億分之一。VIMOS在R 波段下獲取的圖像由ESO/GOODS利用檔案數據合成,WFI B波段圖像則來自於GABODS項目組。

圖片來源:ESO/ Mario Nonino, Piero Rosatiand the ESO GOODS Team

23.鷹狀星雲

鷹狀星雲(Messier 16或NGC 6611)的三色合成圖像,所用照片由拉希拉天文台MPG/ESO 2.2米望遠鏡的寬視場成像儀拍攝。位於圖像中部的就是所謂的「創生之柱」,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創生之柱」外,圖片還呈現了同一恆星形成區的其他區域,鷹狀星雲前方、內部以及後面的大量恆星。NGC6611這個由明亮恆星構成的星團位於右上方,這裡是點亮「創生之柱」的大質量炙熱恆星的家園。另一個巨柱「尖塔」處於圖片中部偏左位置。

鷹狀星雲圖像由使用3種濾光器在可見光下拍攝的照片合成,分別是B (藍色)濾光器、V濾光器(綠色)和R濾光器(紅色)。

圖片來源:ESO

24.寬視場成像儀拍攝的南冕座R星區域

南冕座R星附近的恆星形成區合成圖像,所用照片由智利拉希拉天文台MPG/ESO 2.2米望遠鏡的寬視場成像儀拍攝。圖片覆蓋33.7×31.9弧分區域(大約相當於滿月的直徑),使用了12幅CCD照片,每一幅的像素達到67兆,利用B、V 和R濾光器拍攝,經過4次曝光,每次5分鐘。

圖片來源:ESO

25.2007年的帕拉納天文台

2007年1月拍攝的帕拉納天文台,展現了甚大望遠鏡的4個主望遠鏡和4個輔助望遠鏡。

圖片來源:ESO/H.H.Heyer

添加新評論

相關文章:

歐洲南方天文台百佳照片(90-100)

太空商業旅遊即將起航

外星人在哪裡?——十大可能發現外星生命的地方

最簡單的太空推進器:豆子

廣域紅外探測望遠鏡拍攝的十大深空照片


推薦閱讀:

2011秋冬新款毛線帽圖片
相當美麗的圖片,相信連神看了都感到震驚
還用QQ截圖?告訴你Win10真正的截圖神技
娛樂一周圖片精選(10.31-11.06)(1/20)
搞笑GIF圖片:丈母娘別走,替我管管她啊

TAG:圖片 | 歐洲 | 南方 | 太空 | 天文台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