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斯諾克姿勢糾偏詳解

斯諾克姿勢糾偏詳解

(090812更新) 【可能是網上最詳細的斯諾克姿勢分解釋疑】

斷斷續續打了不到一年的斯諾克,感覺技術有點原地踏步了,很明顯原因就是擊球姿勢不到位。這段時間對自己的姿勢進行了反思,結合高手的指導,總結自己的問題如下:

1)握桿太靠後

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握桿位置,以桿即將觸到母球時,能讓右小臂垂直地面為宜。貼庫或庫邊的球應握前一點。注意,站好位後再尋找合適的握桿位,而不是握桿後再前後移動身體來讓小臂垂直地面。方法:站好位後,大臂懸起,移動球杆讓皮頭盡量貼近母球,然後右手自然下垂,與地面成90度,此時右手持桿的位置即為正確的握桿位。

2)握桿過緊過松

握桿方法有很多種,但是不管哪種握法,力度都應適中不松不緊,感受球杆的重量,務求達到手與球杆融為一體的自然感覺。正確的握桿,應是在盡量放鬆的情況下把球杆包住,能夠承托住球杆的力量就可以了。

詳細來說,握桿手虎口輕貼住球杆,無需握死,否則球杆的動能就被你拉回球杆無法完全傳送至母球了(握桿太緊的話,當你握桿臂向後擺動時,你會自然地會將球杆的尾部拉起至高於水平位置。這樣的話,就會產生一個挖掘的動作而不是一個水平方向的擊球, 可能會導致打偏,尤其是下低桿的時候容易跳球)。這一點非常重要,切記擊球前右手臂和手腕一定要放鬆,擊球過程一定要自然。擊球後保持握桿的鬆緊程度吧,此時也不需要刻意握緊球杆,尤其是下低桿的時候,否則低桿打不出來效果。

握桿的手型,可分食指帶桿、中指帶桿以及三指(食/中/無名指)帶桿,要看個人的舒適度,總之能讓球杆自然、穩定運行就可。我個人是習慣三指帶桿,因為此法不需要刻意硬腕,各方面俱佳。此法要求三個手指同時帶桿,發力要均勻即勻加速擊球。具體來說----

持桿:小拇指微松,食指、中指、無名指自然而輕柔的包住球杆,並感受球杆同時落在此三指上的重量(不要忽略球杆落在無名指第二節的感覺)。至於大拇指,可以不貼或微靠食指。

試桿:桿頭貼近白球,試兩次,抽桿的幅度盡量小。並注意球杆路線要直。

拉起:三指略放鬆(但放鬆的幅度不能大,否則會影響運桿穩定性),勻速向後拉起,要慢。球杆重量要同時放在三個手指上,不過三指承受球杆的重量略有差。

擊出:放鬆小臂,但略收緊三指,其中無名指第二節略頂住球杆(特別是下低桿的時候),穩定球杆尾部,勻加速擊球。除非需要特別大力的情況,盡量不要突然暴力擊球。

注意:整個過程中,不需要大拇指給球杆施加力量,大拇指可以在擊球過程中自由的在食指上自然滑動。

3)手架不穩

問題:手架伸得太直太僵硬,左手掌外邊緣以及四指指肚沒有貼實檯面。

注意手掌要穩,但手臂要松。

一定要在放鬆並降低左肩後,再伸出手架。

左手除非有球阻擋否則不應完全伸直;通常應當保持一定的彎度(約160°)並有可調節性,要做到這一點,左肩必須放鬆從而自然下塌。

左小臂應當整個貼在檯面(如果可以的話),增加手架的穩定度,但必須自然不可用力壓在檯面上。

無論是高低中桿,都不可將左手掌右邊緣完全懸空。

(注意手架伸出時,頭位以及髖關節都不應跟隨手架前移,而應當保持不動。手架伸出帶動左肩下沉和右轉,而左肩下沉帶動右大臂上提。)

(手架的標準姿勢:http://www.mysnooker.cn/bbs/topic17093.html)

4)雙腳站位不好,導致重心不穩(姿勢重中之重)

身體重心應當放在綳直的右腳,手架和左腳只承擔身體很少的重量,以能保持身體平衡為準。雙腳具體站位可以參考下面的田字站位法。

右腳站在擊球線上,右手握桿垂點於右腿外側,左手架向前伸出至擊球線上,身體重心位置移至右腿後再趴下,趴下後應保持後手肘點,頭位,手架與球杆都在擊球線上。(右臀一定要向後方頂起,不要轉至左邊去,否則重心會左移造成出桿偏右)進球路線在你的身體右側,頭位在擊球線偏左,右腳向前一小步站位的同時,你的身體要稍稍向前向右彎(這點很重要),使頭位位於擊球線上(頭位既不要超過右腳,也不要在右腳的腳後,大致和右腳垂直的位置),兩肩不可刻意轉動(否則會緊張),這時,左腿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橫跨一小步,微彎,只一種將左腿向左扔的感覺,這樣能保證你右跨不會轉動,身體重心在右腿,這時左手,右手,頭位位於進球路線上。沒趴下前,不要將左手拚命向前伸,只要放低,處於進球路線上,這樣做是放鬆你的肩。等左腳到位後,向下趴的同時站直右腿,記住完全是站穩的感覺,不要故意綳直膝蓋,右腿的最終作用是穩住身體並承擔大部分身體重量,只要起到這個作用就行。為了身體的穩定,右腿應該從側面看是基本垂直地面的,當然這以你自己的感覺為準。左腳和右腳基本平行也行(平行站位),向左前側邁半步也行(前後站位),這個要看你自己適合哪個了,怎麼舒服怎麼邁。姿勢趴好了你不要回頭看,自己用心去感覺右腿垂直扎入地面那個感覺包括其他部位的感覺。下面是田字(前後)站位示意圖,不過我個人並不習慣右腳尖完全平行球杆,其實還是向外轉了一些的。姿勢做好後的感覺是,身體穩而舒服。腰部直而微微緊張感,兩肩舒服,右手大臂有固定感,小手臂運動靈活而順暢,你不會感覺到有大臂或肩部肌肉被拉的緊張變形,幾乎感覺不到大臂和肩部肌肉,只會感覺到肘點肌肉的緊張和放鬆。總之,感覺很穩固,只要右手小手臂靈活順暢的前後運動。趴下的過程中你的左肩始終要放鬆[要點]一,右腳踩點的同時,身體有個向前,向右微彎的動作。二,左腳橫跨一小步,或橫向左上方一小步,是把左腿扔出去的感覺,因為沒趴下前重心在右褪三,身體下俯,保持肩部放鬆的伸手架手,不要拚命拉你的左肩

5)主視眼的問題

應當保證主視眼而不是下巴在杆子正上方(除非兩眼視線無差別)。我主視眼是右眼,那麼應當把右側下巴貼在球杆上,不過必須保證頭部垂直檯面,避免斜視白球。

確定你主視眼(瞄準眼)的方法是:睜著雙眼用食指指向遠處的一個小物體(如巧克粉)做為目標,不要動,然後閉上左眼,看看此時手指是否還是指向目標,如果仍然指向目標的話,就說明你是右眼型的。然後手不要動,閉上右眼,用左眼看,有沒有偏移。那隻眼睛沒有偏移就用那隻眼睛瞄準。如果是雙眼型的,則無論閉上哪隻眼睛手指指向都有一點點偏離。

6)球杆未指向球心

球杆未指向球心,這是初學者容易犯的問題,這樣會導致擊球出塞,大大影響準度,從來給初學者帶來較大挫敗感

7)瞄準的時間太短,游桿速度過快,路線過長,雙沒有做到位

一定要先瞄準,找到碰撞點,才開始游桿。不要急於出桿。

游桿時應勻速,抽送距離應短一些,否則出桿會不夠穩定。而擊球前往後抽桿的距離,則根據需要可長可短。試桿要一定要注意雙停,這樣可以對控制準度和力度非常有益。

游桿瞄準要前停,拉起擊球要後停。

前停是目標球進球點和母球擊點的雙重確定,前停的時候一定是自然地固定在與母球很接近的位置。

後停有兩個作用,一是再次確定目標球的進球點,母球的擊點,確認全身的各個部位已經準備好擊球了。二是可以幫助實現"用球杆的力打球"這一效果。如果沒有雙停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刻意施加一些向前的速度,從而影響擊球準度和效果,這是一種壞習慣。我們做到了後停,再次啟動送桿時我們就不需要額外的力量來抵消拉起桿時向後的慣性,所以用的力量肯定比沒有雙停的小一些。而手上用的力量越小,球杆的動能就表現得越明顯,即發力很「純」。

8)大臂不穩(特別是發力球)

大臂懸起後,小臂應當是慣性出桿。越是要發力的球,小臂和手腕越要放鬆。對於發力球,大臂會有一點輕微隨動。但那不是刻意的,是小臂隨擺帶動的

( 如果打出的球老朝一個方向偏,就是姿勢不對,具體來說是大臂和小臂的問題)

9)低桿打成跳桿

這是由於擊球時握桿過緊造成的,擊中白球後右手應當放鬆,讓球杆自然的隨擊。潛意識裡是皮頭上部撞擊母球,讓球杆台呢上印上一個點。

10)游桿時向後拉時,球杆晃動

原因是後手三角架太松,大臂應該有鎖住的感覺,可以試試略夾緊右腋部(讓球杆貼近胸)

11)側身不自然,造成主動側身而使得球杆內拐

一、站位:正面向擊球方向,右腳置於擊球線上,左腳向左前方邁一小步,與肩同寬.二、左肩點向右平轉(保持下盤的自然角度,不要被上身的轉動帶著轉動形成主動側身).三、盡量讓手架手腋部塌下,後手吊起,形成懸掛系統.四、檢查後手肘點與頭位和手架是否在同一線上,並進行舒適調節

(注意先側身轉肩後再伸出左手架,否則手架將十分僵硬。另外,右肩點無需刻意主動提起,左手架腋部下塌後,右肩點是自然頂起的而不是刻意提起,兩肩是左前右後,而不是左低右高,由於手持球杆的時候右肩才會高度比左肩高,這是為了持桿的原因,而不是主動提起右肩,主動提起右肩會導致後手肘點偏左或右,視覺效果不正等後果)

12)瞄準不夠精確

最近正在嘗試綜合瞄準法以修正準度,撞點+夾角+重合度+偏移球心距離(厚球看夾角,薄球看撞點),待續。。。。。。。。。

【擊球的整個過程】

1、看位。通過目測找到進球線,把重心腳放在該線上,腳尖指向進球線,重心點在腳後跟,重心腳與地面角度小於90°(注意這裡因人而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節,重心腿並不鎖死,但是原則要穩),身體有向後坐的感覺,並且重心腿有蹦的感覺。這裡我想著重提醒一下大家,有的朋友由於太過於注重姿勢,往往是先把姿勢擺好以後才去瞄準,這樣的結果是不準,而不準以後又來調整姿勢,造成惡性循環。正確的步驟是,目測到進球以後,把注意力放在目標球上,此時才趴下細瞄,切忌先趴下後瞄準。2、彎腰。目的使球杆與桌面平行便於瞄準,這樣還可以防止滑桿,打低桿跳桿等。此時身體與重心腳的角度接近90°(注意是接近90°,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節,比如身高比較矮的朋友可能難以彎到90°,此時可以通過增大重心腿與地面的角度來調節,使重心腿與地面更接近90°,反之比較高的朋友如何調節)。3、側身。左肩前右肩後,左肩大臂與擊球線平行,左右肩連線與擊球線成60°。這裡得60°可以根絕自身情況調節,但是如果你的角度已經到了50°,或者更小的話,我認為側身就過了,會導致主視眼偏離擊球線,球打不進。4、轉腰。這裡注意要區分轉腰和側身,側身指的是前後,而轉腰指的是上下。轉腰的目的是為了給運桿讓出空間,此時左右肩連線與桌面的角度是45°。論壇里說的左腰充分下榻,右肘抬高指的就是這一步。有的朋友可能這樣的誤區,姿勢往往是綜合因素,只是單一的看到教程里說右肘抬高,而忽略了轉腰的步驟,就會造成大臂抬不高,勉強用力抬高弄得姿勢很彆扭,甚至身背部酸痛。而正確步驟應該是,轉腰後左邊下榻,右肘高聳,此時右手大臂與球杆的角度應該是45°,小臂與球杆角度為90°(此角度為球杆接近白球時的角度,應該是最低點)。5、保持手架、頭、重心、球杆、右肘在擊球線上。6、當你穩定好姿勢後,除了重心腿、右肘、注意力緊張外,其他地方比如左上身、左肩、左手架、頭、手腕等都要放鬆,切不可僵硬。

【注意】出桿擊球應該用桿的力量,不能用暴力,也不能用手的力(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斯諾克姿勢是一個整體,譬如左肩下沉不充分,導致轉身不夠,從而使得出桿不直;又比如低桿打不好,握桿太緊和手架不穩都有可能。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擊球有問題時,不要局限在某個方面找原因。

【關於瞄準】

瞄準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假想球、夾角、重合度等等,但是最實用的還是盯死目標球的進球點,我們要做的只是讓母球撞到這個進球點即可。

【關於加塞】

但是加塞怎麼瞄準呢?只能說」順塞瞄厚,逆塞瞄薄」至於厚多少薄多少,只能通過長時間的打球來琢磨了。但是初學者加塞很難掌握「讓點」,出桿以後都是偏差很多很多。其實有一個竅門,瞄球的時候用中桿瞄,等你覺得找到進球點了,把桿頭略微偏一點,偏到你想要加的塞這個點上,再出桿,這個球一定是能進的,當然是在你之前用中桿就瞄準的情況下,而且塞也能順利的打出來。(也就是馬志宇說的,按照正常中桿瞄準,然後後手不動,前手平移桿頭即可擊出加塞。)

加塞一定要「寧少勿多」意思就是說,寧可少加一點塞,也不要加太多,其實只要偏1mm~2mm的距離就能打出塞了,即使是職業高手他們也是這樣加塞的,沒有把桿頭偏的很遠,這樣很容易滑桿。

【問題解答】

1)感覺打球時擺的姿勢還比較標準,但一出桿肘點就向右邊下沉,就是說後手就和桿不在一條直線上了,而是偏向了右邊,我是右手握桿,怎麼解決還有和向右跳出手架是不是一個道理?

解答---重心過高,而且垂點過前了,在腰的位置

2)出桿後是否需要握緊球杆?解答---很多書本提議,當球杆打中母球時抓緊球杆,其實沒必要。其實如果你"V"型(虎口)和球

桿連著,當球杆向後擺動時,你會感到球杆緊貼"V"型(虎口),用姆指和食指拿著球杆,

同時放鬆你的中指和無名指,你會自然地把手腕向上翻起。這時候你不再需要在擊球時緊

鉗球杆了。(TOMMY: 出桿後不需要刻意握緊球杆的,由於拉起球杆的時候球杆將手指擠開,出桿時手指回攏,看起來象抓,其實這個動作是自然的,而不是主動的。)

3)你發力純不純?

發力夠純的話,能感受到球杆的震動,聲音比用蠻力清脆,是真正杆子發出的聲音

發力不純,就打不好低桿。

◎◎◎◎◎◎◎最容易忽視的問題·糾偏十自問◎◎◎◎◎◎◎

頭位是否夠正,球杆是否位於主視眼正下方?

右邊臀是否頂起,左肩是否始終放鬆?

俯身是否到位,右大臂是否有鎖住的感覺,右小臂是否有自由鐘擺的感覺?

左手架是否到位,左手掌外邊緣是否貼實檯面?

左手臂是否放鬆,右手握桿是否放鬆?

球杆是否指向母球球心?

游桿是否到位,是否做到了雙停?

視線是否脫離了目標球?

是否用了蠻力而不是桿力擊球?

出桿過程中是否身體有晃動?

推薦閱讀:

世界屋脊開啟公益之旅
撞球基礎——斯諾克標準姿勢_句號
在無數次凌晨里的堅持之後,我終於放棄了撞球

TAG:姿勢 | 斯諾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