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推手的心得之7—14(作者:說話沖)

我的一點學推手的心得(之七)

太極拳的松

講到太極拳必講到松,從練太極拳之日起,便開始了松的練習。可以說太極拳的練習,由始至終貫穿的都是一個松字。

老前輩常說:鬆鬆松,出真功!便是此意也。松彷彿就是蓋房子用的磚頭,離開了磚頭房子肯定蓋不成。可見,松對於太極拳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可是,就是一個松字竟難倒了多少天下英雄。生活之中,什麼都講松,行走坐卧、工作學習都講松,你不松連握個筆都握不好,你不松連睡覺都睡不著,那是因為你精神緊了。平常人說話久了,聲音會嘶啞,可是播音員不會,因為他的嗓子懂鬆勁。平常人跑1000米都累,可是馬拉松運動員能跑幾十公里,那也是他會松。各行各業都講松,只是松的要求不同,松的部位不同。

所以說,松的層次有高有低,有的是肌肉緊了,有的是意識緊了。在師兄弟面前,你以為你鬆了。一到老師面前,你又不知不覺緊了起來,控也控制不住。那是因為老師比你松,他用功夫一壓你,你就情不自禁地緊了起來。那是你意識緊了,說明你沒松透,連意識緊了都不行。

可見,松的程度是很有講究的,松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我的老師就常說:松,是武術家一生之所求!

面對肌肉發達力量型的對手時,哪怕是散手,只要你不會被他的力量給逼硬了,你就有機會把他放出去,或是用透勁打傷他。怕就怕你還沒真正松透,對方力量實在太大了,他一逼你,你就僵硬了,那時你就完了,肯定要輸。許多人練太極拳還沒有松到家的時候就去和人比手,一緊張用的就不是太極拳,變成跟人扳力氣了,你平時練的就是去僵存柔,肌肉力已經逐漸小了,一扳力氣用的就是肌肉力,那你等於是用己所短攻人所長去了,你著了別人的道,那你肯定輸。所以,這就是要看你松的程度到哪了。不管別人如何逼你,掄拳頭也好,耍刀子也好,你身上都不硬,那你才至少能立於不敗之地。

我的老師說:只有松透了,身上的勁道才能逐漸上層次。

我問老師,身上的勁道是如何個換法。老師說:換勁的過程是從僵勁到柔勁,然後由柔勁到輕勁,再由輕勁到虛靈勁,虛靈至極則成虛無。

內家拳講「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見真意」,就是指人的功夫練至虛無至極時,身上在受襲時突然表現出來的一種自然反應。受襲者安然無恙,襲擊者卻被震飛了。這絕對不是吹的,我們平時仔細觀察一下,在許多動物身上就能找到答案。

講到這個感覺,我在生活當中就曾經有過很深刻的體會。有一次,我去菜市場買鯰魚,看見池子里放了十幾條鯰魚,但池子里沒水,鯰魚也是一動不動的,我便擔心魚是死的,便伸手去摸。這不摸還不打緊,一摸之下那魚「啪」的一聲蹦了個老高,把我嚇了個一大跳,感覺手上象觸電一樣,心裡直打激靈。後來老師跟我說:人的功夫松到虛無至極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現象。不是招也不是法,就是啪的一下,連化帶打都是它。如果你和人搭手時,身上把把都是這種勁道,那誰也受不了你。前輩們之所以說要順應天性順應自然,其實就是要學動物身上這種勁,因為動物身上這種勁都是天生就有的,它們不用練一出世就有了。

可是這種勁不是告訴你你就能練的,關鍵在於一個松字,怎麼松呢?不是誰都松得了,那要看各家的練法如何,學生悟性如何,下的苦功有多少。

所以說:松,是武術家一生之所求。松的程度到了,你的層次才會上來。這還真不是會練幾套拳,會講多少空理論就能解決的。它必須扎紮實實的落在根節上,才能練出來的,至少是有希望的。

我的一點學推手的心得(之八)

和老師推手的感覺

講到老師教我推手的事情,就很有意思。老師和我推手純粹是降低層次來帶我,如老叟戲頑童一般逗弄我。不讓我摔倒,又讓我剛剛覺得有點吃力,而且又能讓我使出渾身解數。一般十天半個月我都能適應。剛開始的好多回,我都以為我跟老師的功夫差不多了。心想,這回不用加難度了吧。可是,老師等我一適應馬上就換勁,難度馬上又上來了。每次都覺得自己的功夫應該差不多了,可是和老師一搭手,卻發現老師總是贏我那麼一點點,也不多,就是讓我滿頭大汗,又能支持住而已。只是顯得非常狼狽,疲以奔命,被趕到東來趕到西。

兩年了,老師給我加難度不下四五回。我也換勁換了四五回。我的功夫也不知不覺地突飛猛進。想想當初我大言不慚地和老師說的話就覺得可笑。我說:老師,我現在每天的目標就是研究怎麼把你放倒。這一說,老師樂了,說:好呀,這樣才叫有志氣,自古以來贏不了老師的徒弟都不叫好徒弟,你贏得了老師,老師我才更開心。

可是,後來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麼的愚蠢。

兩年來,我還真沒把老師放倒過,甚至也根本就沒法知道老師的功夫有多深。反正就總比我贏那麼一點,就是很攆得狼狽,三攆兩攆功夫卻越見長進。

我只想起,以前看過一個訓練馬拉松運動員的電影,前面總是有一輛車子,不讓你落下又不讓你追上,你多快他多快,反正就比你快一點。天長日久,水平就出來了。他始終沒追上車子,但是他卻真的拿到了冠軍。

後來,還有一件事情讓我記憶深刻。有一次,老師拉稀,一晌午拉了五回,他卻要推手,我和師弟都在,我150斤師弟160斤。老師說:我要檢驗一下我的功力現在如何了。便讓我們輪流上。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被老師攆得筋疲力盡,平常人光拉稀五回就蔫了,可和老師推手竟絲毫感覺不到他的疲態。要知道我們的功力並不太差,每天都站樁打拳,見面就推手,一天也不懈怠。於是我們大奇,問老師為什麼。老師說:那是因為我松的好,消耗很少,所以才能和你們推手那麼久。原來,松到家的功夫消耗竟能低到這種程度。

正是老師這種帶手的方式讓我受益匪淺。每次出到外面和人比手,我都想對手進攻的強度和密度會比我的老師厲害多少,事實上往往連三分之一都不到,平時狼狽不堪的我到了這時竟變得瀟洒起來,往往變成我攆著別人來跑,別人變得狼狽不堪了。

的確,和我的老師學推手,心裏面總是會有很多奇怪的感覺。一時覺得自己的功夫差不多了,一時又覺得離成功之日遙遙無期;一時覺得自己很厲害了,一時又覺得自己還很差。而我的功夫又真的大大長進了,可是老師卻總是贏我一點點。自教我之日開始就是這個感覺。現在兩年過去了,竟然還是這個感覺。老師卻說:老師我的功夫不可能一下子退步那麼快,你的功夫也不可能一下子進步那麼快。反正,你慢慢練吧,至少要滿三年你才知道我的功夫到底有多深。你現在還不行,就只知道我功夫深,但深到什麼程度你卻量不出來。

這時,我才知道老師一直都是陪我練功而已。他只是憑著他的功力來磨練我,一點一點的來帶,積易成難。老師也曾經跟我講過一個故事。以前一個扔飛鏢的高手在他面前炫耀,老師說:這個練法很簡單,雕蟲小技而已。那人不服氣,反問老師如何練。老師說:先站一個離靶近一點的距離,練至百發百中之後。你再往後退一大步,又練至百發百中;以此類推,日久功夫自然就出來了。話一說完,那人大奇,說:你怎麼知道的?我還真就是這麼練出來的。老師只是笑而不答。

原來,我們的練功原理竟是這樣的。只是裡面的拳理和層次複雜得多、曲折得多。因為太極拳更講換勁,每到換勁的時候就是要上層次的時候,很多人層次上不來是因為勁道換不過來。

換不過來的原因有很多種,首先是自己的老師的層次就不高,一樣的勁道只是功力深一點而已。有人可能會以為:功力深了還不行嗎?當然不行。在同一個層次上,功力越深功夫越強;層次不同時,功力雖深但卻吃力不討好。舉個例子吧。好比一個小學畢業的菜農,他只會一個加減法,一輩子下來他的心算速度會比你大學生還快;可是他的數學水平能和懂高等數學的大學生比嗎,肯定不行。那你要用數學問題難倒他還不容易嗎?高手比武比的就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我用你沒法理解的層次和勁道,我天天練而你一下也沒練過,一搭手你肯定輸。

其次,勁道換不過來的原因就是學生自己悟性差的問題。我的老師曾經說過,一位高師一輩子想帶出一位能完全繼承他的衣缽的弟子是相當不容易的。這個弟子不容易找,總覺得這有缺陷,那又有不足。我記得,連孫祿堂這種有這麼多高徒的大師,還有不能找到具有完美資質的弟子。有人覺得老師保守,實際上是老師的精力有限,老師教學生也是一種投資,與其每個學生水平平均化,不如努力教好幾個徒弟,這樣功夫才能保質保量地世代相傳。我的八卦掌的劉師爺當時就遇到這樣的情況。劉師爺最初跟練太祖長拳的江乃林師傅,在拳房練了十一年的功夫。有一回,宮寶田回家鄉山東做壽,因為江師與宮師是好友,為了給宮師助興便令自己的弟子們各自打拳一套。弟子們打完拳之後,宮寶田只是說我的劉師爺打得不錯。當時,江師心裡很明白,宮寶田都說不錯的弟子那得絕對的出類拔萃,便說:你要喜歡便拿去作弟子。宮寶田當時興緻正高,便滿口答應了,江師馬上令我師爺磕頭,這師就算拜成了。

但老師也曾經在他高興的時候,露過一些東西給我看。那時,一搭手便覺得,身上不由自主的緊了起來,大腦瞬間一片空白,整個人像斷線的風箏一樣飛了出去。落地的一剎那,心裡會有很多的想法:要抓住哪?會不會摔傷?可是每次都沒事。不管怎麼樣,就是化不了,就像風一樣像水一樣,怎麼化都弄到你身上了。老師說:這就是太極拳的內勁,化不掉的,也不是什麼招術,就這麼一下,化和打都是它。

後來我見過老師寫的歌訣:「練到此處臻化境,突然襲擊自服應。耳感不舒一驚恐,發人丈外只一松」,老師當時的勁應該就是這個。已經不是招了,那時彷彿變成了動物的天性和本能。內家拳要仿形取意其實就是這個道理。老師給我摸著時,就象摸在一個飛快轉動的大肉球上一樣,圓滾滾的,找不著缺口,想打他時,他一下就轉走了。打大力了,自己還會像被飛馳的車輪一樣帶倒。根本聽不到勁,所不同的,車輪是主動的,老師是被動的。如果不想給我摸時,我一下也摸不出力來,老師的手始終只和我的手輕輕的搭著,一大力他就走了,他根本不受力。因為老師是練八卦出身的,腳下太快步法太巧了。這時,像摸在靈貓身上一樣,吃不上力。

[題外話9]

太極拳來自於道家思想,道家講究順應自然,順應天性。太極拳練到最後就是一種動物身上的天性與勁道。所以,一切以人類的智慧和方法所想像出來的招和法,都沒法和自然而然練出來的天性相比。

這就是,道家為什麼要從自然而然中來提煉功夫。這也是為什麼說「太極拳本身就是修道」的原因。

[題外話10]

拳諺言:拳怕少壯!

年輕人的心肺功能,供血供氧的功能肯定會比老年人強大很多。可是為什麼強不能勝弱,大力勝不了小力?

因為老師們的身上太鬆了,消耗太少了,他的能量供應得雖然低,可是他用的也只是一點點。

年輕人的能量供應又多又快,可是身上不松,結果消耗也更多更快,所以時間一長總是有消耗完的時候。

因為太極拳推手的實戰中,本來比的就是兵法戰策,比的就是誰更會精打細算。

我的一點學推手的心得(之九)

眨眼之間,我和老師學推手快兩年了。今天,我終於開始學四正手了。兩年來,我就是練了一個「隨便」而已。可是就是這麼一個隨便,卻讓我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我的老師說,學推手就像學游泳似的,你先得讓自己在水裡能自如得飄起來,不至於沉下去才行,這時才會有學會蛙泳蝶泳的可能。

練太極拳也是這樣,四正手只是前輩提供的一個範例,在這個範例裡面體會掤捋擠按,可是許多人練了一輩子的四正手,一旦離開了四正手就不會推手了。

而我們的練法就是,先隨便來,等你能將任何一手都適應了,自己能不被人推倒了,才開始來研究四正手。從隨便推手到規規矩矩的四正手,這時自己的功夫才能上層次。此時的四正手,完全是一種文勁的推手,手上不允許著一絲的外力,也不許有放人的想法。純粹就是在這種規矩裡面,體會和練習太極拳的文勁。將自己的在隨便中推手的拙力一點一點的卸掉,這才是真正的步入到推手中太極勁的練習。時間一久,身上的功夫才會更純更細膩。

因為隨便中的推手是一種框架一種基礎,而四正手才是真正的精雕細刻的修飾。就像建房子一樣,毛胚房建好了,這時才進行屋內的裝修。

許多人的太極拳練不出來,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是練四正手,甚至練了一輩子的四正手,一旦碰到一個亂來的,他就不會推了。要知道,四正手只是無數個推手範例動作中的一個範例而已,老前輩把它單獨提出來做文勁練習,是因為它最有代表性,練好了它就有希望練好其它的動作。可是它只是所有動作中的一個代表,卻不能代替其它所有的動作。實戰中的動作瞬息萬變,什麼形狀的動作都會出現,如果你只練了一個四正手,這時你就會變得無所適從了。

就象練書法一樣,可以通過練一個「永」字,來練到漢語文字中的所有筆劃,可是如果你只是練一個「永」字,那你一輩子也練不出好書法來。

歌唱家也是這樣練出來的,他只有在經歷過許多的磨練之後,他才會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一首歌上練習,甚至是幾句歌詞上練習。可是,這時並不會影響他的層次和境界。

練太極拳也是這樣,在你沒有真正推手推出一定的功夫之前,你就練四正手,是沒有太大意義的。這時你只是練了一個假手,碰到亂來的你就傻眼了,不會推手的你也制服不了他。但是,在你什麼角度的推手都嘗試過之後,再來到四正手裡面找規矩,那就不同了。因為此時你的功夫已經出來了,什麼手你都見過了,你也不必什麼手都去適應了,你只要在四正手裡面練功就行了,在這裡面細心雕琢細心體會就行了。因為你已經從複雜回到了簡單。怕就怕,你一開始就是一個簡單的手,到最後還是簡單的手,你根本就不曾複雜過,那就完了。

四正手是讓你在裡面找規矩的,在裡面修飾毛病填補漏洞的,在裡面提高層次上境界的,它起到的是一個畫龍點睛讓自己的功夫日趨完美的作用。它的作用非常重要,非常關鍵,但卻真不是初學者學的東西。以前的老前輩如果不想教徒弟,一來就教徒弟練四正手,那這個徒弟一輩子也練不出來。把好手了,文文靜靜地推還行,可是一撒開手隨便干就不行了。因為只能在四正手裡把人放倒的人不算高手,只有隨便怎樣都能把人放倒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題外話11]

我的老師說,練四正手一定要有高手來帶才行,沒有基礎的學生之間練,一點用處都沒有。

因為只有用老師身上的勁道來領你,你才能學到東西。

否則,容易推得四楞八角,又笨又拙。那便不是真正的太極勁。

自從學了四正手之後,覺得自己的動作自然地就變圓,變細膩了。

再回到隨便的推手中去,發現原來好多地方都很有漏洞。現在的細膩加上原來的經驗,再實戰時就覺得更得心應手了。

我的一點學推手的心得(之十)

太極拳的柔弱

太極拳之所以強的前提,首先是因為它的柔弱,柔弱到極點才能堅剛到極點。可是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甚至還有人在以為:太極拳不是大松大柔的,因為真正鬆柔了,自己就倒了。於是嘴上說太極拳要鬆柔,實際上自己根本就不敢鬆柔。始終還是保持著一份僵力。可是他們沒有真正想到: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他們的功夫始終都上不了層次。

太極拳本身就是道家功夫,丹道之學,形式不同而已。丹道之學,講的就是反轉乾坤,扭轉氣極,身上不著一絲氣血之力,散落身外的神意才能和功態下產生的內氣,融合起來存在丹田變成真正的內勁。

太極拳的剛是因為它柔到底了,自然而然產生出來的剛。柔的越透,然後才越剛,剛是有前提條件的。可是很多人,自己柔得還不咋的,就開始琢磨怎麼剛來了。自以為是地認為,太極拳本來就是剛柔相濟的,是一開始就有剛的,於是天天練發力,天天練剛,越發越僵,越發越練不出來。不知道太極拳柔夠了才有純剛。結果,交起手來柔也不如別人柔,剛也不如別人剛。連學了幾年散打的人都不敢迎戰,迎戰就要挨揍,這種例子看到不少。

道家思想講的柔弱,不是虛弱。虛弱是病態的,衰敗的,消亡的。可是柔弱是強大的,發展的,興旺的,充滿勃勃生機的。就像初生的嬰兒一樣,有無限生機,有飽滿的元氣和旺盛的陽氣,為整個生長過程提供了原動力。嬰兒逐漸長大,變成大人,肌肉不斷的長成,能量就不斷的消耗,陽極而陰,最後死亡。這也是為什麼要放棄氣血之力即肌肉之力的原因。這種練功方法,不但能減少元陽的消耗,而且還能重新提煉出新的元陽來。

太極拳功夫厲害之處,就在於此。所以好太極拳功夫的首先會是好養生的,兩者是有根源上的聯繫的。很多老前輩學太極拳之前,舊病纏身,一練太極拳身體好了,功夫也出來了,這種例子也是很多。

鬆柔,就象是一個閘門一樣。開始學拳的人閘門會小一些,逐漸松得好了,閘門才越開越大,身上的功夫也是越來越強。直到有一天,身上終於松透了,功夫便出現透空,那時身上的勁道無論是虛靈也好,虛無也好,才會有練出來的可能。相對而言,剛的問題就太小兒科了。

可是,大多數人都不敢真正相信鬆柔。於是,閘門就關閉了,結果練了一輩子的拳,也只是練了一個假松而已,練了一個僵柔勁而已。發出來的勁,也不會是純剛的,只是比外家拳松一些而已。畢竟有多松,勁道才能發多剛。

太極拳比的是層次的問題,而不是功夫的問題。層次上不來,下再大的苦功,也只是初級水平。那就像小學生不能畢業一樣,下了一輩子的苦功,也只是小學的課本。隨便拿一本中學的課本就把他給難倒了。

層次從哪裡來?層次從鬆柔來,只有真正松透了,才能練出高水準的太極拳功夫。[題外話12]

柔弱的東西似乎總是有其獨特的優勢。牙齒比舌頭硬,可是牙齒掉光了,舌頭卻還在;石頭比水硬,可是石頭還是要被水滴穿。

我的一點學推手的心得(之十一)

太極拳的關卡

古往今來,大家都說太極拳好,可為什麼成就者卻鳳毛麟角。我也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經過兩年的太極拳練習,我倒是總結出了一些淺薄的見解。

太極拳之難,首先難在改變觀念。太極拳本身就是一門思想拳、哲學拳。太極之初,就是要你放棄平時的觀念,平時喜歡練力量的,這時到了太極拳這裡就變成了一個病。太極拳不但不讓你練力量,還要你把以前練的力量都卸掉,因為卸力量就是棄僵力,僵力棄了,柔勁才能出來。可是多少人,在這時就被拒之門外了,因為很多人不夠松。不夠松的原因是,不會松,不敢松,甚至是不相信松。不會松的原因是沒有明師,不敢松的人是嘴上說松,心裏面卻一直在懷疑松。不夠松的結果,就是功夫一直都是上不了層次。什麼時候真正鬆了,什麼時候功夫才能真正開始進步。很多人你說他不松,其實比不練松的還是要松一點,可是你說他是真鬆了那又是假的,充其量只是一個假松,那他練一輩子也只是一個僵柔勁。幾十年的功力也只能贏老百姓而已,一遇到稍微比他柔一點的人,他就是贏不了。

難度之二,是能否理解太極拳以弱勝強捨己從人的思想。太極拳是不想贏人的時候,就贏了。它是被動的,柔弱的。正因為是等打的,才要聽勁。如果主動了,怎麼聽,豈不是被別人聽到了嗎?很多人,一搭手就想贏人,以至於破綻百出。無論什麼太極拳高手,他都要在合乎太極拳拳理的前提之下,才能贏人。因為太極拳是水,水的個性就是「避高而趨下,隨意而成形」,沒有落差給水的時候,水就是寧靜的,可是一給落差給它,它就變得洶湧澎湃,勢不可擋。可是又有一些人,把「等打」悟成了「傻等」,同樣也是白費。太極拳就是這麼奇怪的拳,不想贏的時候才能真正贏,又不許主動,又不許用強。贏人還得被動的贏,贏人還得用小力來贏。很多人又在這裡被難倒了。到這裡就知道太極拳為什麼說是哲學拳。因為哲學是講辯證的,辯證不過來的時候,就是停滯不前的時候。

難度之三,在於換勁。太極拳每到一個換勁的地方,就是一個關卡,換過去了,你的功夫就換層次了,換不過去,那你就像永遠也畢不了業的小學生一樣,一輩子都是小學生的水平。就像很多沒文化的人一樣,以前沒有文化,以後一輩子也是沒文化。可是,換勁不是想換勁,就能換的,一定要有老師領你的手才能換過來。否則也是白費。到了這裡,找不到明師的人,學拳的希望又變得渺茫了。

難度之四,在於能否把太極拳活學活用。太極拳功夫練出來之後,你能把它發揮到什麼程度,那就得看你個人的悟性了。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很多人以為,練太極拳只是求它的功夫和勁道,而忽略了具有太極拳特點的思想和兵法。太極拳功夫到底是什麼,只是易筋易髓了而已嗎?當然不是,太極拳一定要包括了意識、兵法和經驗的東西才是完整的太極拳功夫。所以又有說太極拳是心理拳的說法,所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越讓人琢磨不透你越有勝算,就像打仗似的,以奇致勝。用兵之道,也是講究詭詐,兵法也用水來形容,「水無常態,兵無常勢」說的就是這個。因為太極拳也好,兵法也好,都是來自於中華文化的源頭——易經,另外太極拳和琴棋書畫也都能找到相同的地方,道理也在於此。

其它的關卡暫且不說,就光光這四個關卡,你想能難倒多少天下英雄。太極拳為什麼要拜師,為什麼成就者鳳毛麟角就不言而喻了。

我常常覺得練太極拳就像在爬一座充滿迷途的山。許多人連入口都找不到,結果一輩子還沒有真正開始爬山。有人悟性好一些的,找到入口了,可是走不了多遠他就迷路了,結果一輩子又在離入口不遠的地方停滯不前。這時,還真要老師來帶,他才有走出迷途的可能。可是,也並不是每個老師都到過山頂。這還不可怕,怕就怕,這個老師自以為已經到山頂了,而且這個老師的悟性更好一些,他便在他自以為是山頂的地方建起了宮殿,這時,他對每一個被領上來的人都說:你已經登堂入室了。宮殿裡面雖然富麗堂皇,可是這個宮殿卻是假的。而那些沒有辨別能力的人,真以為自己到山頂了。由於主觀,這一大幫人一輩子都失去了到達山頂的可能。更可恨的是,這一大幫子人,還到處去山下接人,說他們知道怎麼去到山頂,還給他們自以為是山頂的宮殿的圖片給大家看。這下慘啦!又有更多人去了這個假山頂,去的人多,宣傳的人就更多。結果,越到後來,真正知道怎麼去真山頂的人就越少。甚至,到後來,真正知道怎麼去到頂的人的話也被當成了假話。長此以往,真人一旦老死,登山之事便後繼無人。

說到這裡,想想看,多像現今之世的太極拳呀!太極拳可悲之處,就在於此,這也是前輩創拳之時萬萬無法想到的。

雖然這樣,可是我們還是要有信心,世界之大,真正明白太極拳的人還是有的,能否遇到,那就要看大家的緣份了。

[題外話13]

有人問:碰到悟性極高的人,那這些關卡和岔路不是都不成問題了嗎?

可是,悟性好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他必須有一個好老師,否則,悟性越好那他走岔道的可能就越多。

因為他悟性好,那他事先作出來的假設就越多,而其中最多只有一個假設是對的,那相對而言,他走岔道的機率反而更大。甚至,他的眾多假設當中根本就沒有一個是對的呢?

[題外話14]

太極拳這麼好,不用力,不爭強,還能開發智力,可是大多數人就是不理解。

我的一點學推手的心得(之十二)

越來越覺得練內家拳一定要有好老師指點。經常有人問我,怎樣才能練到好功夫。我覺得至少是兩個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有一個想教你的好老師,想教你就包括言傳和身教缺一不可;其次就是自己的悟性和苦練,也是缺一不可。

太多地方沒有一個好老師的話,自己早就走偏了。記得自己有好長一段時間,劈拳已經練出整勁來了,常人和我一搭手就一邊去了,我還經常和健身會所裡面的人來試,結果把把都靈,再加上自己的太極拳的柔勁,更是如魚得水,令大家都覺得不好對付。

於是便沾沾自喜起來,開始琢磨怎樣才能搭手放人時,更剛更猛。剛開始還沒什麼,可是突然有一天,師弟和我推手時,我發現自己剛勁不好用了。師弟就算出去,也是因為經驗,和功力、質量等不如我,並不是技術不如我出去的。所以,師弟出去了,我也覺得很費勁。一開始也沒覺得咋的。反倒是有一天在朋友的飯桌上,老師說我現在的技術不如師弟,我才開始吃驚。

後來,我追問老師,老師說我的質量、身架的硬實程度、經驗都比師弟好,可是師弟還是能和我抗衡,那就只能說明一點,師弟的技術比我好,要不他憑什麼和我抗衡。

這時,我開始迷惑了,平時老師看我和師弟推手,都是叮囑師弟,不要想打我出去,先是盡量化解我就行了。而我,還是依舊像以前一樣,盡量打他出去,只是慢慢的發現師弟越來越難打出去了。開始還沒在意,後來才發現,這時老師說師弟是先從練化入手,是因為他的性格偏內向,不愛打人,那就練化為主唄。而我是屬於愛進攻的,所以一開始練的就是形意拳,因為形意拳霸道,結果我一旦嘗到形意拳的甜頭之後,便忘了太極拳的道理是以弱勝強、捨己從人,我的功力雖強,可是違背了太極拳的拳理來推手,肯定費勁的。我以前和很多功力深的人推手,之所以能夠不輸就是因為自己不想贏,不和他們扳力氣才保全了自己,現在自己倒犯起同樣的毛病來了。

師弟也是這麼練的,他現在還不能打我出去,是因為功力不夠,所以先練個不輸就行了,等到什麼時候打人的東西也出來了,那就不好對付了。

老師和我說,形意拳和太極拳在高層次上是相通的。形意拳為什麼後來講暗勁,講化勁。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的明槍已經練出來了,對付差手肯定好用,可是對付好手一樣難用。那你這時就要把它練暗了,其實就是「暗下毒手」,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打人,成功率自然就高。這也就是形意拳的暗勁。其實太極拳不也是這樣,是靠柔靠軟來贏人,不也就是靠暗的嗎?明的不行,我暗的來。這就是武術的道理。生活當中說某人奸滑,是指為人。功夫上面指的奸滑,就不是指為人了,那是指勁道。暗勁肯定比明勁「奸滑」啦,可是到了化勁,那就是虛無的了,那又何止奸滑,若有若無的,簡直就像鬼一樣,難以捉摸,神出鬼沒。說好聽一點就是,功夫通神了。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我現在研究怎樣將人放出去是沒有錯的,只是不應該研究怎樣明明白白地把人放出去,而是研究怎樣不知不覺、偷偷摸摸的把人放出去。這樣自然就要求自己的勁道越柔越軟越松,才能讓人在無法防備無法化解的情況下出去。

形意拳習練之初是很霸道的,所謂形意一年打死人是有道理的。那是明勁階段,才顯得霸道。可是到了暗勁、化勁階段,表面就顯得溫和很多,但是這時的拳其實內在更是霸道,只是為了蒙蔽你才顯得溫和。這時的溫和就和太極拳的溫和不謀而和了,和八卦掌的善變也是相合的。所以,以前的形意拳高手都是懂太極八卦的,只是哪個成份多少的問題。

所以說,太極拳的軟弱、溫和也是表面的。那是為了蒙蔽人,所以才把內在霸道的練成表面軟弱的、溫和的。怕就怕,現在很多練拳的把太極拳練成真的軟弱的、溫和的了,那就慘了!

所以說內家拳練的就是兵法,是計謀,是詭道,是有道理的。也說明三家內家拳道理上是相通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內在的拳理都合乎陰陽、合乎道家思想。

[題外話15]

許多人的太極拳練不出來,是因為他們沒有從重勁推手中過來,而是直接練的就是文勁的推手。所以斯斯文文的推可以,一旦撒開手來干就不行了。

[題外話16]

形意是主動的,在它的思想里,它是一個強者,它大氣、霸道、火爆。

但它的勁道卻是從小勁提煉出來的,講它由剛入柔,是指它的思想是剛的,形意拳講的是由剛入柔的提煉思想。練的是思想里心裡的炸勁,手上出去卻很輕。用時,一接觸則是雷霆萬鈞。

太極是被動的,在它的思想里,它是一個弱者,它隱忍,它含蓄。它是以無力勝有力,以柔克剛。講究由柔入剛,「柔到極處便是剛」指的就是這。它從敗中取勝。

如果能將形意剛烈的勁道與太極以柔勝強的被動的思想,結合到一起,形意就會變得更加精準、霸道、無堅不摧。

我的一點學推手的心得(之十三)

習拳兩年,常常會重新想起老師以前和我講的道理,現在再回憶起來,覺得心裡更加的透亮了。

從一開始老師就和我講套路的問題,他說套路不必練,但是拳架卻要盤,只是不必按規定的路數來盤,只練幾個單式就行了,甚至連單式都可以不要。

老師教拳也從來不教套路,原來就會套路的人,就讓他按照原來的套路,不管是哪一家的套路,只是幫他把拳味改過來;不會套路的就教幾個動作而已。

常人往往不會理解,以為老師不肯教他們東西,甚至有一些練了快一年的人,還覺得自己什麼東西也沒學到。

其實老師這個時候才是真正教了東西,老師不在套路上要求我們,是為了在質量上更加嚴格地要求我們。首先我們打拳的時間就久了,雖然不按套路來盤架子,可是我們練拳的時間反而久了;其次是打拳的要領要求得更加嚴格了,從頭到脖子,到肩,到胸,到腰胯,到腳;從外型到氣息,從氣息到神意,只會更加細膩更加精準。

老師不教我們套路是不願讓套路把我們束縛住了,因為很多人一練套路就老在琢磨招式,早把拳理扔到一邊去了。就算能按拳理來打,可是在行拳的過程當中,人們往往要分神去想下一個動作是什麼,這時打拳的效果自然就會打折扣。可是如果只是練單式,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了。那時的氣息神意要想綿綿的融融的,自然就容易得多了。

可是,練太極拳會盤架子,不推手就行了嗎?這個大家當然知道不行。多少人盤了一輩子的架子,卻從來不推手,但你說他練的不是太極拳他還不高興呢。可他確實練的不是拳,而是操,不管他是不是名家教的也好。

作個比喻,人就象一塊鐵,盤架子就象鐵塊在火爐裡面煅燒,你天天燒,一下也不拿出來錘打,那你怎麼燒終究還是一塊鐵而已。試想要成為一塊鋼,要經過多少次的錘鍊,才能大功告成。這時的錘鍊其實就是太極拳的推手。

要想成為太極拳的高手就得在推手中千錘百鍊,不從推手中過來的人,松也是假松,柔也是假柔。因為不推手就沒法檢驗自己的鬆柔是否適度,自己的架子是否盤對了。要不怎麼檢驗呢?

那推手兩個人隨便推就行了嗎?當然不行!這時老師的作用又發揮出來了。拳架,拳味,拳理,老師都教給你了。要想成為高手就一定離不開老師來領手。因為功夫是自己能練出來的,層次卻是老師幫你提上來的。要自己悟基本上不可能,因為太極拳的修鍊過程中,岔道和誤區實在太多了,那就像是一片原始老林,沒有嚮導,輕易踏進去,只會有去無回。平時自己練的體能,只是一部份東西而已。要想穿越這片原始老林,非得有人帶路才行。

可是這片原始老林實在太大,太深,太遠。動輒都要三五年的時間才能穿過去。作為一個嚮導來說,他必須從入林子的第一步就開始帶你,他也得重新在裡面走一遍。碰到你過不去的地方,他比你還急,他恨不得背著你來走;碰到你迷惑的時候意志消沉的時候,他還得鼓勵你,開導你。路途中會遇到很多關卡,他會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技巧幫你過關,但是腳下的路還得你自己走才行。畢竟是三五年的路途呀!可是,你只要相信跟著嚮導走,肯定能走出去就行了。

兩年了,我越來越能體會老師教拳的心情,真的挺不容易,要教好一個徒弟得操多少心,流多少汗。希望我們進步得快一點,又不能拔苗助長,還得耐著性子,不到時候一點也不教,否則只會害了我們。

[題外話17]

推手的功夫練久了,就象揉面似的,剛開始時是麵粉,逐漸越揉越軟,越揉越韌。

我的一點學推手的心得(之十四)

關於膽識

有一回,我和老師談到實戰當中,關於膽識的問題。

我說:講到膽識,一定要有虎膽狼心才好吧。

老師卻說:虎膽狼心還不如色膽狼心。

我一開始覺得納悶,把色膽聽成蛇膽了,便問:虎膽還不如蛇膽嗎?

老師說:我說的是色膽,不是蛇膽。

色膽?我有點迷惑:虎膽還不如色膽嗎?

老師說:虎膽還有怕死的時候,可是色膽就不會,色膽上來的時候連死都不怕。我只聽過色膽包天,就沒聽過虎膽包天。

我仔細一品之下,不由得哈哈大笑。

還有一回,老師說,他今天看到小孩打架了。我心想:小孩打架就小孩打架,有什麼稀奇的,還拿出來說。

老師說:那可就是你沒悟到了。

我問:為什麼?

老師說:一個練武的人,如果有相當深的功力,打起架來卻又用的是小孩子的心思,那誰也拿他沒辦法。

我更加奇怪了:為什麼要用小孩子的心思,大人的心思還不如小孩嗎?

老師說:那可不是嗎!大人打架心裏面老想著,這一下打下去,會不會把人打傷打死,打傷打死肯定得蹲監獄的呀。這顧慮一多,出手的威力肯定就大打折扣,內家拳本身講的就是在意不在力,心不狠,神意不足,出手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老前輩為什麼再三地講:眼要看透,神要照透。眼能看多深,勁就能打多深,神意有多狠,傷人就有多重。高手比武的同時其實就是在比心,手毒是因為心毒,手再毒,心不毒也白費。和高手比武,還沒出手,他的眼光就已經把你罩住了,你連動都不敢動一下。這是因為他的功力實在太深了。平時,我和你們講手的時候,心裡就要特別留意,生怕自己圖一時之痛快把你們打傷了,因為內家拳傷人只是心一急,就把人傷了。你的劉師爺老了的時候,大眼皮都是耷拉下來的,可是眼睛卻是精光閃閃,非常懾人,和他動手,眼神就把你身上瞟緊了,這已經是一步功夫。

老師又說:小孩子打架可就不同了,因為他們的思想單純,他們要贏的時候可不會去理蹲不蹲監獄的事情,小孩急起來的時候出手肯定很實在的,只不過我們要的是小孩子實實在在的心思,功夫卻是要越虛越好,戰術也要越妙越好。回憶一下你們小時侯打架的情形你就理解了,小孩所差的只是沒功夫而已。一個小孩如果有你現在的功夫,他和你打,不管你用什麼大人的心思你都打他不贏。所以說高手的功夫加上小孩子的心思,動起手來是很不好對付的。道家思想早就闡述過了,這其實就是「返樸歸真」的道理。


推薦閱讀:

心得樂
磨珠心得之對眼 | 中國木工愛好者
易曉得分享風水心得:陽宅四大格局
上定下弘法師:持戒念佛報師恩--2014年9月澳洲凈宗學院「戒學研習班」心得報告
-------我的學易經歷和心得------- -

TAG:說話 | 心得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