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貧困線標準有望上調 著眼滿足健康生活標準
貧困人口期待貧困線調整。
近日,有媒體記者獲悉,國務院扶貧辦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製2011至2020年扶貧開發綱要。幾次被提議上調的貧困線標準,有望在綱要中提及。
「以前我們根據每人每天2100大卡設定營養標準,由此按照食物價格推算出貧困線,現在我們提出一個健康生存的概念,除了基本的營養需求外,還要滿足讓人生活健康的標準。根據這個標準,貧困線應該設定在1300到1400元之間。」國家統計局一位不願具名人士告訴記者。
關於貧困線
今年九月,一場關於美國窮人增加的新聞受到了國人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9月16日,美國人口普查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總數由2008年的3980萬,占人口總數的13.2%,上升到2009年占人口的14.3%。也就是說,去年有4360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這個數字比2008年增加了近400萬。這一數字意味著,每7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屬於貧困人口。這也成為51年來美國貧困人口總數的最高紀錄。
美國人究竟有多窮?這個問題與世界第一經濟體和當代唯一超級大國的身份放在一起有著一種奇妙的對比效果。然而通過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窮」是在相對較高的貧困線標準之下做出的劃定。
以最典型的四口之家為例,如果家庭年收入低於2.2萬美元,即被列為「貧困人口」。這個「高標準」還在逐年提升著:
2008年時,美國的四口之家貧困線是年收入21200美元。
2009年時,美國的四口之家貧困線是年收入22050美元。
一份2005年出版的調查報告顯示:
46%的貧困戶擁有房產。一個典型貧困戶所擁有的房子,平均有3個卧室、1個車庫、1個陽台;
美國貧困戶人均住房面積超過巴黎、倫敦、維也納等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積;
97%貧困戶家裡有一部彩電,50%有兩部或更多彩電;
76%有空調;75%有1輛車;30%有2輛車;73%有微波爐;62%有有線電視;33%有洗碗機;
從營養消耗來看,美國貧困家庭兒童的平均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消耗量和中產階級家庭兒童完全一樣。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蛋白質消耗量甚至超過健康標準一倍,也就是說,大多數貧困家庭兒童存在過度營養問題……
這則消息也在短時間內再次上演了中國互聯網上的典型「輿論肥皂劇」:消息剛出,一些對此事一知半解的人們開始唱衰「美國雄風不再」;待解讀性信息多起來,大家又開始感嘆「美國窮人」的「幸福生活」,還有網友表示:我的夢想就是到美國當窮人……
事實上,貧困線的制定是政府對國民生存權利的一種保障,我國原有的貧困線標準其目標正是為了保障貧困國民的「生存」,而未來可能大幅升高的貧困線的著眼點是落在「健康生存」,即滿足讓人生活健康的標準。這在出發點上的確是一種進步。
在國外,收入平均數和有關貧困線的資料,卻常由同一家機構同時提供。例如,每年8月美國統計局都會定時公布上一年全美家庭收入中位數(定義是高於此收入的家庭數量與低於此收入的家庭數量相等)和收入低於貧困線的貧窮人口的一攬子統計報告。
為什麼收入和貧窮人口的統計要同時公布呢?因為收入統計數是決定貧困線的標準或基本參考。縮小貧富差距,其實就是讓高收入和低收入向主流收入靠攏。
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今年以來,國內各省區已經紛紛調高了最低工資標準,這是長期徘徊在低位的最低工資標準一次「應得的」提高。這次貧困線可能做出的大幅調高,同樣是政府調整收入分配、提高國民收入浩大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中國的扶貧成績
「中國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千年發展目標是能夠實現的。中國已使幾億人脫貧,使兒童能夠上學,民眾能享受到醫療服務,中國政府還積極防治疾病,目前中國政府正在解決與環境保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關的問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克拉克在接受半月談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番言論是在今年溫家寶總理出席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和第六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之前所說的。她還表示:「我們之所以說全球減貧指標能夠實現,主要是由於中國在這方面非常成功。如果拿掉中國減少貧困人口的數字,那局面就不這麼好了。因此,我們對中國的成功表示感謝,並將把中國的成功經驗介紹到其他國家。中國的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有利於它們克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9月16日下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接受中文媒體聯合採訪時也表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中國完全參加並全力支持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向世界展示了積极參与聯合國事務的良好姿態。
他還表示:當然,中國也面臨許多自己的問題,中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國內仍有欠發達地區。但由於有中國政府強有力的領導,有良好的治理機制,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迅猛發展,也提供了一定的資源。潘基文說,我相信,中國能夠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方面取得成功,而且這些成功的經驗值得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學習與借鑒。
與貧困的戰鬥當然不只是「凱歌高奏」,我國的扶貧工作一直存在著「兩條貧困線」的爭議。以2008年底上一次調整為例,當時的聯合國貧困線為「人均每天一美元」,而我國的貧困線標準為人均年收入1196元,與國際標準存在著較大差距。目前聯合國貧困線已經提升到了1.25美元/天,即便在本次調整中我國將貧困線標準提升為1400元,還是和國際標準存在不可忽視的距離。
每個國家的扶貧節奏需要按照自身能力進行合理安排,我國所面臨的收入差距擴大和發展不平衡問題一直是政府在努力求解的重要問題。在扶貧領域的「小步快跑」便是建立在當前國情基礎之上的舉措,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起,我國確定人均年純收入200元作為貧困線,此後根據物價指數,逐年微調。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增長,人均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要求調整貧困線的聲音越來越多。從2003年開始,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屢次上交報告,建議調整我國貧困線,到2007年,中國的貧困線被重新劃定在1067元,2008年底,調整為1196元。
世界銀行在2009年發布的報告《從貧困地區到貧困人群:中國扶貧議程的演進》中提到,在過去25年里,中國扶貧工作取得的進展令人稱羨。
按照我國貧困標準計算,中國農村的貧困率從1981年的18.5%下降到了2004年的2.8%,農村貧困人口的數量從1.52億人減少到2600萬人。
而按照世界銀行的貧困標準計算,從1981年到2004年,中國在這一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所佔的比例從65%下降到10%,貧困人口的絕對數量從6.52億人降至1.35億人,有5億多人擺脫了貧困。
「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使得如此多的人擺脫貧困,對於全人類來說這是史無前例的。」世行在報告中表示。
貧困線上調和扶貧的新含義
今年是《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的最後一年,也是新十年國家扶貧開發綱要的籌劃之年,如果貧困線從現行的標準上調到接近1400元,將對我國經濟、社會民生等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我國貧困率下降的過程雖然並不平衡,但這一過程基本上與「五年計劃」對應。據測算,中國在「六五」計劃期間,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能帶來貧困率下降2個百分點以上,但在「十五」期間,貧困率對經濟增長的彈性係數已經下降到1左右。
數據顯示,在我國第六個、第八個和第十個五年規劃期間,貧困的減少最為迅速。「七五」期間貧困人口實際上有所增加。「九五」期間貧困發生率略有減少。但是到2001至2004年,減貧速度又再加快,在「十一五」規劃的頭幾年,貧困繼續快速下降。
據世界銀行估計,消費低於世界銀行貧困線的人口在中國所佔的比例從2004年的10.3%下降到了2007年的4.0%。
這些顯示五年規劃對減少貧困人口起著重要作用,這也是「十二五」規劃期間,上調貧困線被再度提起的原因。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在10月17日舉辦的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按照中國現行扶貧標準,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2008年我國的貧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脫貧,而2009年3597萬貧困人口中,則有62.3%是返貧人口,這反映了貧困人口的脆弱性和致貧因素的複雜性。
貧困線能否提高,對扶貧工作開展的質量無疑有著直接影響,但貧困線高低受到國家財力制約,按照目前我國的財政收支體系,能否把貧困線提高到1300或者更高的水平,仍然需要各個部門博弈。
「任何國家的財政資源分配都是一個政治過程,優先考慮錢花到什麼地方,調整支出結構涉及到各個利益團體,並不是設定好有多少資金是用來扶貧的,不夠還可以再加,需要權衡取捨。」王小林說。
他認為,對中國國情以及扶貧情況不了解的人都在喊要提高扶貧標準,就是以貨幣來表示的貧困線,在扶貧線標準短期內難以迅速提高的前提下,整體扶貧比單純強調貧困線更為有效。
「實際上我國目標是2020年基本消滅絕對貧困現象,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這就不單單是收入放面,還包括健康、義務教育、安全飲水、衛生設施等等,強調多維度的發展,只用收入很難衡量,因為收入可能被虛報。」王小林說。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在四川省阿壩州等貧困地區進行的案例分析也表明,在經濟收入之外,許多其他方面缺乏保障,比如生活設施、居民健康、市場流通方面,問題都十分嚴重,其程度甚至超過了收入貧困。
王小林在貧困地區調研後認為,造成貧困的核心問題是收入分配不平衡,在很多國家級貧困縣,幾大經濟主體在收入分配當中利益分配關係不均衡,企業收入增長快,地方財政稅收增長快,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也還可以,但是農村居民增長速度很慢。
這樣長期發展下去,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貧困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特別是縣一級的政府,沒有動力調整預算支出用在農業、水利等扶貧設施上。
針對這種情況,目前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在探索整體推進式扶貧,選取一定數量的農村,在規劃時做好通水、通電等「四通工程」,同時合理安排主導產業的發展。
從政策演進來看,我國的扶貧政策已發生變化,從直接支持農村收入增加的措施,例如1993年至1995年提高糧食收購價格,2003年至2006年取消農業稅和費,再到目前發展式扶貧項目,以及社會救助的擴大等等。
「現在我們已經發展成多維度扶貧,和世界上其他國家扶貧救濟不太一樣。下一步我們將制定具體的可測量評估的指標,這遠遠超出貧困線的定義。」王小林告訴記者。(人民網)
我們期待著更加關注民生和貧困群體生存的新標準出台。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認為,貧困不是因為缺乏金錢,而是因為貧困者由於各種原因缺乏擺脫貧困的能力。在目前CPI增長、物價上漲等壓力之下,大幅提升貧困線以及多維度扶貧體現著政府對改善貧困群體生存狀況的決心,為十二五規劃收入分配改革實現普惠的經濟增長發出了堅決的信號,更是向著2020年消滅貧困、努力實現全面小康目標跨出的一步。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推薦閱讀:
※健康生活第一條:每天發獃五分鐘 錢江晚報
※如何評價康生的書法?
※健康生活你知道多少?
※目前國際流行的四十大健康生活方式
※日常健康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