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我國青少年創造力匱乏:動機比能力更重要
06-26
來源: 《科學時報》關鍵字:創造力;認知特徵;學生能力;能力發展;招生人員作者:郝俊2010-12-08 10:58前不久,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青少年想像力世界倒數第一,創造力倒數第五」。曾任武漢大學校長的教育家劉道玉直言:「中國孩子的創造力被傳統教育扼殺了。」我們也不難記起錢學森先生那句振聾發聵的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在中國,青少年的創造力,究竟如何培養?創造力並非天才專有人們很容易將創造力與愛迪生或牛頓這樣的傑出人物聯繫起來,並且稱他們為「天才」。這些天才的發明創造或科學發現,強有力地推動了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然而,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常年從事「天才兒童」研究的施建農教授看來,任一心智健全的人都有創造力,只是表現層次不同,創造潛能有高低之分。創造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心理學研究者認為,對整個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創造力屬最高水平,是「歷史性的創造力」;在另一個層面上,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個體性的創造力」,比如做一頓別出心裁的飯菜,雖然水平相對較低,但對個體或部分人群而言同樣具有創新意義。在施建農看來,真正表現出創造力的事物,不僅要求它是獨特的、原創的,還必須體現出社會價值功用,兩者最終不能隔離開來。正因如此,公眾心目中有創造力的人物就常常是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性創造」者。其實,創造力在學術領域內也是很難界定的一個概念。施建農介紹說,創造力很難去定義,但可以描述有創造力的人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並且公眾和專業人士對這些特徵有著眾多共識。一般而言,具有創造力的人聰明、思維敏捷、觀察力強、敏感,這些屬於認知特徵;另外,還會表現出堅韌不拔、身心投入、開放等性格品質。這兩方面特質對具有創造力的個體意義重大。施建農緊接著強調,有創造力的人會有這些特質,但是反過來,有這些特質卻並不意味著一定有創造力。究其原因,施建農認為在於創造力的表達必然是個體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如果把創造力比作一粒種子,它就需要土壤、水、陽光和養料,才能最終結出果實。就算是一粒優質種子,比如智商很高的人,也同樣需要成長、發展、表達的條件,才有可能發揮出非凡創造力。一些人被認為天生具有創造型人格。對此,施建農介紹說,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格確實有很強的先天生物基礎,有遺傳性,且同時有很好的穩定性。儘管如此,依然需要良好的環境讓創造型人格充分展示,否則同樣不利於創造力的發揮。施建農認為,對個體而言,隨時隨地想要創新的思維習慣,也就是一種創新的傾向和動機,要比能力更為重要。在青少年那裡,通常表現為強烈的好奇心。創造力無甚特別之處。「從認知的角度來說,創造力實際上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而其本質是人類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的能力,適應則直接與生存相關。」施建農說。不是沒能力,而是沒動機1988年至1990年間,中科院心理所曾開展「中德青少年技術創造力的跨文化研究」。研究項目對中德雙方的智力超常兒童和常態兒童進行了為期3年的追蹤,考察與創造力相關的多方面能力。研究結果顯示,中德雙方的孩子互有高低。中國孩子在推理能力、空間能力和數字等式構建等方面優於德國孩子;而在對知識的渴求、技術問題理解和實用創造性思維方面,則德國孩子處於優勢。由此,籠統地說「中國孩子創造力匱乏」並不能讓人信服,畢竟所謂創造力並非某種單一能力。時隔近10年,施建農的同事牛衛華於2000年前後在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博士期間,進行了一項「中美大學生創造力的跨文化比較研究」,其結果卻讓他們很驚訝。研究被試分別來自中美兩所著名大學,牛衛華要求他們用不同形狀的圖形粘貼成有創意的圖案或設計,且完成任務沒有時限。結果美國大學生的總體成績明顯好於中國大學生,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當時就想,是不是我們國家學生的創造力真的不行?」施建農回憶說,「後來發現,美國學生可能會花好幾個小時完成的一個任務,中國學生則10分鐘就完事了。」在研究者看來,實驗過程所呈現出的,是中國學生不會為這樣一件事情投入精力、認真對待,他們更多地是想,這件事跟我的學業和考試沒有關係,所以就「聰明到很容易把你敷衍過去」。因此,創造力不足必然最終表現在研究結果中。施建農認為,這其實反映出了兩國學生對待事情的精神態度差異,而並非我國學生能力不及。更深一步講,這映射出我國整個教育和社會價值取向功利化的問題。態度、動機和傾向,這些很難用數字指標衡量的精神價值因素,對創造力的發揮至關重要。「創造力是個人內心的一種表達,你只有投入,只有真的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事,才能表達出來。」施建農說。培養創造力須鼓勵標新立異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界開始倡導「素質教育」、「中小學生減負」,意在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全面發展。然而,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丁邦平在談起青少年創造力問題時則認為,中小學生的課業壓力大、「填鴨式」教學、考試多,這些抑制青少年創新思維和能力發展的問題,如今依然是普遍現象。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青少年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過程的關鍵時期。無論在何種層面上,青少年時期對整個人生都很重要,創造力也僅僅是與價值傾向和精神態度密切相關的一個方面而已。施建農常說:「我們的環境可能沒辦法培養所謂的創造力,但是我們一定有辦法去扼殺創造力。」在他看來,所謂培養就是給青少年以機會讓他去表達創造力,讓他有發展的空間。教育並不能給予孩子創造力,能做的就是給他安全、寬鬆、自由和鼓勵新觀點的開放環境,讓他發揮,而不要把思想和手腳都綁住。在教學實踐中,中小學教師則承受著升學率和「以成績論業績」的壓力,普遍不會關注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基本上是按照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要求,完成教學任務。丁邦平在採訪中以作文教學為例,認為作文理當是培養創新能力和想像力的重要方面。然而受到考試作文批改模式的影響,老師們在教學中就不鼓勵學生髮揮其寫作個性,不鼓勵獨特觀點,而是「四平八穩,能得高分就夠了」。「創造力是要突破既定的東西。因此,需要容忍一些怪異,甚至是不著邊際。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很多時候都在追求標準答案,統一口徑。」施建農說,「這樣一來,孩子的好奇心漸漸就給抹掉了,沒有創新動機了。」丁邦平的學術研究重心在科學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在他看來,我國中小學階段的理科教學與文科教學在形式上基本沒什麼區別,都要追求標準答案,這是一個很大的毛病。更進一步,丁邦平指出教學方式的單一和局限,很大程度上源於考試的制約。相對於我們的「一考定終身」,國外的入學錄取考試僅僅是納入整個學習評價體系中的一個方面,並非決定性因素。在美國,如果中學生在理工科學習中做過一些很好的項目,那麼大學的招生人員會對這個很感興趣,會依此評價其能力。這樣一來,就鼓勵著老師通過項目來發揮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說起影響我國青少年創造力發展的因素,施建農認為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的功利性,「以追求考試分數為導向的教育,使得孩子從小就失去了追問答案背後本質事物的動機和興趣。開始習慣對權威的服從,看老師的眼色,看考試的眼色」。(郝俊)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跟世界聊聊之前,先跟自己聊聊唄 (評論: 簡單冥想術:激活你的潛在創造力)
※創造自然與生創造自然與生命的神――父親(李子勛)
※吸引來你想要的事物——《創造金錢》第四章
※三菱電機:智能製造 價值創造
※糖尿病不想天天吃藥,有可用降糖的中草藥嗎 ?(創造美麗素顏的回答,76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