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點,非攝影師一般都不知道
「很少有攝影者會對相機的擺放位置給予充分的考慮,其實只有在相機的精確定位下才有可能產生好的構圖,其實只有在相機的精確定位下才有可能產生好的構圖。在任何既定的視角中,有必要確定機位應該靠左還是靠右,靠前還是靠後,稍高還是稍低。所有這一切都會影響場景中各被攝對象間的關係、明顯的比例以及是否在有效的景深範圍之內」(摘自《喬-科尼什談風光攝影》)
「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變焦鏡頭的性能越來越好,你無法忽略它們的創作潛能。但重要的是,攝影者必須懂得不同的焦距對被攝對象間的視覺關係、比例和景深的影響。一般說來,廣角鏡頭會拓寬空間,長鏡頭則會壓縮空間,但這是一個可能會產生誤導的概括。像阿特-沃爾夫、高倫-羅厄爾、吉姆-布萊登伯格、楊-亞瑟斯一伯特蘭」和尼爾-本維這樣的攝影家都用35毫米相機拍出了令人難忘的風光攝影作品。對於風光攝影來說,選擇極端的鏡頭通常是一個錯誤,廣角、標準和短的攝遠鏡頭通常就足夠了。
5、不同環境光線下的成像操作敲門
有人把攝影說成處理光的學問,這說明光線對於完美成像多麼重要。拋開主題和構圖(內容布局)的重要性不提,成像質量是我們大多人最渴望提升的。決定成像質量的因素不外乎環境光線、相機和鏡頭的品級、以及攝影者的操作技能。如你所說:作為普通大眾,在沒有人為布光、相機或鏡頭也不可能很專業的情形下,想完成及時的、較高質量的拍攝,操作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
不得不承認,在較難處理的黃精光線下完成好質量的成像,國語傻瓜型的數碼相機幾乎不可能做到。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絕大部分入門級數碼相機也具備半手動功能,那些有助於提升成像的技術如「光圈」、「快門」、「曝光補償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終可以讓你的照片栩栩如生了。
對於攝影初學者而言,上面的技術(概念)難免生疏,我們在此簡單說明「光圈」、「快門」、「曝光補償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是如何影響照片成像的:我們把「成像」比喻成「注水」,光圈大小就像水管的大小,「快門」就是注水時間,「曝光時間」是讓水管可大可小的卡子,「感光度」就是水桶深淺,水桶越淺水量需要越少,(感光靈敏更容易成像)。曝光不足就注水未滿,曝光過度就是注水過量。拍成一張照片可以調節「光圈」、「快門」、「曝光補償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等變數,同樣注滿一桶水,可以調節水管大小、時間長短、卡子大小和水桶深淺一樣。
而「白平衡」控制就是通過圖像調整,使各種光線條件下拍攝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數碼相機一般提供自動白平衡和太陽天、陰天、白熾燈、熒光燈等幾種模式。初學者可以根據光線環境選擇對應的白平衡模式,想更簡單的話,就完全選用自動白平衡模式。
小編寫到這裡,距離當初承諾的30招也不遠了,歡迎關注最後幾大招的更新。
推薦閱讀:
※導演應如何選擇攝影師
※好溫馨的畫面:俄羅斯攝影師鏡頭下的溫情
※一場從此改變命運的拍攝
※Ellioott Erwitt & 他經歷過二戰,拍過不少電影明星,但他直言自己最愛拍的還是它!
※拍照的修練,人人都是攝影師,看看這篇你可以拍出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