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上古故事之三——舜帝與虞舜文化

圖為舜帝陵。 解康生攝

原標題:探尋德孝文化之根

山西上古故事之三——舜帝與虞舜文化

巍峨綿延的中條山腹地,綻放著4000多萬年前的「一縷曙光」,點燃了180萬年前「一堆聖火」,華夏民族從這裡一路走來,生生不息。

4500年前的上古時期,堯舜禹又相繼在這裡建都,奠定了「帝王所都為中」的「古中國」,開啟了中華文明。

這其中,受帝堯禪讓、禪讓大禹、延續了「堯天舜日」的帝舜,至孝至善,載厚載德,成為中華民族「德聖」、「孝祖」。

史料記載,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建都於蒲坂,卒於鳴條。帝舜的足跡遍及河東,其德政千秋,孝行天下的德孝文化,浸潤、影響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勾勒出一幅幅締造文明的歷史畫卷。

如今,運城市深入挖掘舜帝德孝文化中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治國智慧,實現了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成功嫁接,不僅使社會風氣得以好轉,而且助推經濟轉型,提升文化旅遊品位。

「天下明德」,舜帝德孝蹤跡遍布河東大地

《史記》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運城,這片充滿太多舜帝故事的土地,猶如一本厚厚的無字書,承載著舜帝古國的千年滄桑,書寫著「古中國」的文明歷程。

史料記載,舜出生於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華」,字都君。舜又稱虞舜,國號有虞,按先秦時代以國為氏的習慣,故稱有虞氏。

作為舜帝故里,在永濟市、鹽湖區和垣曲縣,舜帝的遺迹遺存、考古發現、碑記石刻,以及典籍記載、歷史典故、民間風俗不計其數。

初夏之際,登上舜帝躬耕之地垣曲縣境內的歷山,目之所及,植被旺盛、溝壑縱橫、山巒奇秀、飛瀑奔騰。南天門、松林陣、斬龍台、舜王犁溝等與舜帝傳奇故事有關的景點多達30餘處。

踏上舜王坪的草甸,綠草如茵。垣曲縣博物館館員姚海河說,這裡海拔2358米,是晉南第一高峰。坪上5000餘畝亞高山草甸,為舜王躬耕之地。他說,如果七八月間來,草甸上會繁花似錦,猶如天宮飄落的地毯。《史記·五帝本紀》就有「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的記載。如今,垣曲縣的「舜文化研究會」,還搜集整理出《繼母肆虐》《躬耕歷山》《堯王訪賢》《落井下石》等100餘個關於舜的民間故事。

虞舜繼帝位後建都於蒲坂,即現在的永濟市西部。早在部落聯盟時期,蒲坂一帶就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資料顯示,古代的蒲坂,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井等。

位於黃河岸邊的永濟市張營鎮舜帝村,古時稱諸馮,也稱姚墟。村裡現尚保存有清代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鐫立的一塊舜帝故里通碑,上書「大孝有虞舜帝故里」八個大字。

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勵精圖治,以德治國,為後世敬仰。那麼,他死之後又葬於何處?《孟子·離婁下》載:舜卒於鳴條。揭開了謎底。

舜帝陵就位於鳴條崗上鹽湖區北部的曲馬村。陵廟建於唐開元26年。

帝陵,把帝王的輝煌永遠鐫刻在歷史的功德譜上。

今天的舜帝陵景區總佔地1778畝,分舜帝大道、舜帝廣場、舜帝公園、舜帝陵廟四大部分。記者置身其中,深感後人對舜帝的尊崇。只見舜帝陵神道上的連理神柏,世間罕見;陵冢上五子古柏,蒼勁肅穆。磚砌的方形墓冢,高3米,周長51米。陵前嵌有「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塊。陵冢上槐相交翠、鬱鬱蔥蔥,繞陵北行約30米即是皇城,又名禮樂城。在皇城正殿內供奉的舜帝坐像,頭戴冕旒,身著袞服,神態莊嚴,栩栩如生。皇城城牆高大,建築布局合理,保存完好。

鹽湖區虞舜文化研究會顧問、運城學院教授柴繼光認為,虞舜在河東留下了許許多多可資追尋的足跡。虞舜是出生於河東、成長於河東、建功立業於河東、安息於河東的一代帝王。

德聖孝祖,虞舜文化是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根源

德孝是中國傳統倫理、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虞舜文化最重要的內容。

在舜帝陵景區,「德聖」「孝祖」四個大字矗立正門兩側。景區管理局局長孫永紅向記者詳解其意。他說,虞舜文化是華夏文明重要的源頭之一和根脈所在,其形成的德孝和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影響深遠。

為什麼稱舜帝為德聖?「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的德,主要體現在修身、持家和理政上。首先是以德為人。舜修身以德,踏實做人,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堅持用完美和高尚的人格來熏陶人、感召人。「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只要是舜居住的地方,便興起禮讓之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次是以德理政。舜帝攝政後,選賢任能,天下為公;仁愛之心、感化百姓;推行五教,廣開言路,最後「勤民野死」,其治國方略是以德治國,其「只為蒼生不為身」的精神感天動地。

何為「孝祖」?舜繼位後,將人生終始之禮總結歸納為「五常之教」,又名「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在全國建立起了一種禮儀制度和中華民族的道德準則以及治理國家的制度,從而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舜開創了中國悌孝文化的先河。虞舜時期子於父為孝,推而廣之,臣於君為忠,由齊家到治國,以孝為基礎,演繹出以「忠」為核心的中國政治倫理,形成中國人特有的家國情懷。

漢晉以前,我國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故事,舜是第一孝。相傳舜的父親瞽叟及繼母,還有同父異母的弟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天動地,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兒代他鋤草。「孝順」一詞就有「效仿舜帝」的寓意。

舜帝就是中華民族的「德聖」「孝祖」。

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教授劉國忠認為,從已出土的大量的經文資料,包括出土的戰國時代的簡等有關舜的史料來看,舜能繼位,靠的是德行。

中國先秦史學會名譽會長李學勤說,德政的本質體現在當代,就是執政為民。執政為民依然把公平、正義作為第一追求。傳承弘揚舜帝德孝文化,就把握住了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根本特點。

德孝文化 實現核心價值和傳統文化的成功嫁接

文化,乃歷史之血脈、民族之魂魄。歷史因文化而常青,民族以文化而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且中華文明從遠古一直延續發展到今天。為什麼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頑強生存和不斷發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

德孝文化,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

虞舜文化研究會專家葉雨青告訴記者,虞舜時代是中華民族「以德治國」的源頭和範本。我們要從舜帝「寬厚」「律己」「修德」「至孝」等思想和精神中,找到大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友善、誠信、民主、平等」等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

崇德尚義,孝風純厚,連續多年來,運城市鹽湖區找准與時代的對接點,以德政孝行為載體,實現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成功嫁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德孝文化根植於河東大地。

從2010年開始,運城市和鹽湖區聯合中央文明辦、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連續舉辦了7屆以「德政千秋、孝行天下」為主題的舜帝德孝文化節。他們把德政和孝行牢牢鑲嵌在幹部和群眾心中。全區每年搭台舉辦「誇媳婦」大會,從婆媳和睦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引導全區農村、社區、機關、企業、學校,建起了德孝講堂182個,定期邀請專家和德孝典型登台講課;建起了155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安頓近5000名孤寡老人的一日三餐;還對黨員幹部發行「德孝儲值卡」,記錄他們在單位、家庭和社會的德孝表現,並作為幹部考核任用依據……

鹽湖區德孝文化的成功實踐受到全國的關注。去年6月,中宣部、全國婦聯在鹽湖區召開全國「弘揚德孝文化、踐行核心價值」現場交流會。鹽湖區德孝文化建設實踐研究課題被列為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計劃。

2015年5月,鹽湖區被中國倫理學會授予「中國德孝文化之鄉」稱號。中國先秦史學會在舜帝陵設立堯舜禹文化研究基地;舜帝陵被確定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基地」、全國「弘揚中華孝道示範基地」。

如今,舜帝德孝文化主題公園、垣曲歷山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全國遊客和市民沐浴先賢遺風、涵育德孝文化、踐行核心價值的旅遊勝地。今年前4個月,以「古中國·新運城」為主題的旅遊異常火爆。

舜帝已遠去,但其留下的優秀傳統文化,將賡續傳承。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歷史上的山西那麼輝煌,而現在的山西發展如此緩慢,而且國家對山西發展也不夠重視?
山西永濟市鸛雀樓
窯洞和四合院 記憶中的山西印象
山西晉州特產---晉城紅果
如何評價吉林、山西和內蒙被北京大學評為最「屌絲」的三個省份?

TAG:文化 | 故事 | 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