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與健康養生有關的穴位和經絡

中醫經絡理論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對應的穴位。人的第二和第三腳趾與腸胃有關,因此,經常活動它們可以達到健胃的目的。胃腸功能好的人,第二、三腳趾往往粗壯而有彈性,站立時抓地牢固;胃腸功能差的,這兩個腳趾多乾癟而無彈性,站立時往往抓地不牢。 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腳背、腳底、腳趾間彙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學家還認為腳是人體第二心臟,腳掌上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是人體的保健「特區」,充分開發這個「特區」的保健潛能,對預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處。腳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幾種。 浴足養生:浴足與通常的洗腳相似,但不盡相同。開始時水不宜過多,浸過腳趾即可,水溫在40—50℃。浸泡一會兒後,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以上,水溫保持在60℃左右。同時兩腳不停地活動或相互搓動,以促進水的流動。每次持續20—30分鐘,以身上感到微熱炎上。若用冷熱水交替浴足,還可收到治療頭痛、失眠、心絞痛、鼻炎支氣管炎、足扭痛等效果。 曬腳強體:早晨或傍晚脫掉鞋襪,將兩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鐘,專家稱之為腳心日光浴。此法的妙處在於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直射腳心,促進全身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提升內臟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此法對佝僂病、鼻炎、貧血、低血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摩腳美容:面部皮膚疾患一部分是由病原微生物所致,如扁平疣、毛囊炎、癤瘡等,其餘大多與人體內環境的失調及系統的功能紊亂有關,如痤瘡、黃褐斑、濕疹等。研究表明,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美容法,可以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及局部器官、組織、細胞的自動調節,使機體內環境達到平衡,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具體做法是每次先將全足按摩3—5遍,再有針對性地按摩,如痤瘡多按摩足外側的孵巢(睾丸)反射區;黃褐斑可按摩右側足底的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生殖腺等反射區:濕疹則按摩足背部的面部、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區。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30—40分鐘。 赤腳健美:在家中脫掉鞋襪赤腳行走,到少可以獲得以下幾點好處:一是可鍛煉腳心不著地的「部分」,而這部分又是人體平衡的重要支撐點,如果人體平衡功能不強,體內各部位負擔不一,就會導致健康質量下降。二是打赤腳可使五個腳趾保持一定間隔自由運動,而不是像穿上鞋襪那樣緊緊貼在一起。正是因為腳趾之間協調的動作,人的行走姿勢才健美、自然,故赤腳鍛煉不僅強身,而且健美形體。 捶腳健身:用一根捧捶輕輕捶擊腳心,每次50―100下,使之產生酸、麻、熱、脹的感覺,左右腳各做一遍。通過捶擊來刺激腳底神經末梢,促進血液循環,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晃腳解乏:取仰卧位,兩腳抬起懸空,然後搖晃兩腳,最後像蹬自行車那樣有節奏地轉動,每次做5―6分鐘。此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解除疲乏感。 搓腳舒筋:脫掉鞋,把一個網球大小的球狀物頂在腳心,來回滾動一兩分鐘,這樣能夠幫助你防止足弓抽筋或者過度疲勞。 暖腳防病:適當保暖「寒從足起」,冬天要特別注意。足部常用的經絡和穴位(一)、足陽明胃經1、解溪位置:趾長伸肌健與跟長伸肌腱中間陷凹中,在足背和小腿交界的橫紋處。主治:足踝關節痛,偏癱,下肢癱瘓,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損傷,頭痛。2、沖陽位置:在足背第二、三跖骨間,趾長伸肌腱外側足背最高處。(在橫隔膜反射區內)。主治:足背痛,下肢癱瘓,牙痛,牙齦炎,癲癇。3、陷谷位置:第二趾外方直上,第二、三跖趾關節後的凹陷中。(在胸反射區內)主治:浮腫,足背腫痛,腹痛,扁桃腺炎,痢疾。4、內庭位置:在第二、三趾縫正中略後,第二、三跖趾關節前。(在胸反射區內)。主治:牙痛,胃痛,扁桃腺炎,三叉神經痛,頭痛,痢疾。5、厲兌位置:在第二趾外側去爪甲角一分。(在眼反射區附近)主治:熱症,多夢,癲癇。(二)、足太陰脾經1、隱白位置:在拇趾內側距趾甲根角一分處(鼻反射區處)。主治:腹痛,腹脹,多夢,月經過多,月經不調,子宮出血,失眠,精神錯亂。2、大都位置:位於跟趾根部的胚側,在第一趾跖關節前。(相當於甲狀旁腺反射區處)。主治:腹脹,腹痛,高熱,水腫等。3、太白位置:第一跖骨小頭的後下方距離跖骨小頭約一寸。(在胸椎反射區處)。主治:胃痛,腹脹,痢疾,便秘,上吐下瀉。4、公孫位置:正當第一跖趾關節後約一寸處。(胸椎反射區處)。主治:腹痛,腹瀉,痢疾,胃痛,嘔吐,消化不良心悸,月經過多。5、商丘位置:內踝前下方,脛骨與距骨間。(髖關節反射區處)。主治: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足背痛,胃炎,腸炎,消化不良。(三)、足太陽膀胱經崑崙位置:在足外踝之後側陷凹處,當外踝後緣(與外踝尖平齊)與跟腱的中間。(相當於下腹部反射區處)主治:頭項痛,眩暈,腓腸肌痙攣,小兒抽風,下肢癱瘓。腰痛,坐骨神經痛,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損傷。2、仆參位置:崑崙穴直下.跟骨下陷凹處。(生殖腺反射區處)。主治:下肢無力或癱瘓,足跟痛。3、申脈位置:足外踝尖直下,距外踝下緣五分陷凹中。(髓關節反射區處)。主治:眩暈,頭痛,癲癇。4、金門位置:在申脈穴與第五跖骨粗隆後緣連線之中點,當骰骨下方凹窩內。(在膝反射區上方)。主治:癲癇,小兒驚風,腿痛,腰痛,踝關節痛。5、京骨位置:足外側緣,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肘反射區處)。主治:頭痛,眩暈,癲癇,腰痛,腿痛。6、束骨位置:足外側緣,第五跖骨小頭後,跖骨的下方(肩反射區處)。主治:頭痛,頭暈,目眩,腰背痛,腿痛,癲癇。7、通谷位置:在小趾外側,第五趾跖關節前.趾骨底的外側緣(肩反射區處)。主治:頭痛,目眩,鼻血,消化不良。8、至陰位置:小趾甲根部外側一分處。主治:胎位不正,難產,頭痛。(四)、足少陰腎經 1、湧泉位置:足掌心中央,約足底(去趾)前三分之一處,當第二、三跖趾關節後。(相當於腎反射區處)。主治:癔病,癲癇,頭暈,目眩,頭痛,中暑,昏迷,癲狂,小兒驚風,休克,嘔吐,喉痛。2、然谷位置:足內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下方,公孫穴之後一寸。(相當於腰椎反射區處)。主治:足背腫痛,麻木,咽喉炎,膀胱炎,糖尿病,月經不調。3、太溪位置:平齊內踝最隆出點,在內踝後緣與跟腱內側緣的中間。(直腸及肛門反射區附近)。主治:神經衰弱,腰痛,血尿,腎炎,月經不調,喉頭炎,牙痛,遺尿,膀胱炎,生殖系統病,陽屢,遺精,下肢癱瘓,足底痛,踝關節痛。4、大鐘位置:與內踝下緣平齊,在跟腱內側緣與跟骨的交角處,太溪穴下五分稍後。(子宮或前列腺反射區內)。主治:足跟痛,神經衰弱,癔病,咯血,哮喘,排尿困難,便秘。5、水泉位置:內踝後緣直下,足跟骨結節之前上部凹陷中。(子宮或前列腺反射區內)。主治:月經不調,子宮脫垂,排尿困難,近視。6、照海位置:內踝下緣下方一寸處。(髖關節反射區處)。主治:失眠,咽喉痛,扁桃腺炎,月經不調,癲癇,神經衰弱,子宮脫垂。(五)、足少陽膽經1、丘墟位置:在外踝前下方凹陷中,在第四、五趾間隙延長線上。(相當上身淋巴腺反射區)。主治:下肢痛,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損傷,胸痛。2、臨位位置:在第四趾、小趾的趾縫上,第四、五跖骨之間,第四、五跖趾關節後五分處。主治:頭痛,頭暈,脅肋痛。乳腺炎,斷奶,月經不調,足痛,耳聾,耳鳴。3、地五會位置:在第四、第五跖骨之間,靠小趾伸肌腱的內側緣,俠溪穴後一寸。(相當於內耳迷路反射區)。主治:耳鳴,腋痛,乳腺炎。4、俠溪位置:在第四、五趾縫間後五分處(相當於內耳迷路反射區)。主治:肋間神經痛,頭痛,眩暈,胸痛。5、竅陰位置:在第四趾外側距趾甲根角一分處。主治:熱病,眼病,頭痛,胸膜炎,哮喘,咽炎。(六)、足厥陰肝經1、大敦位置:拇趾甲根外側角後一分處。(上頜反射區處)。主治:疝氣,遺尿,月經過多。2、行間位置:足拇趾與第二趾的趾縫後五分處,第一、第二跖趾關節前方。(喉與氣管反射區處)。主治:頭痛,疝氣,癲癇,失眠,月經不調,尿道炎,小便不通,遺尿,肋間痛,高血壓,眼睛紅腫。3、太沖位置:第一、二趾縫上二寸,即第一、二跖趾關節後方凹陷處。(胸部淋巴腺反射區處)。主治:頭痛,頭暈,癲癇,疝氣,小兒驚風,眼病,乳腺炎,子宮出血,小便不通,偏癱。4、中封位置:與內踝尖平齊的內踝前緣處。(相當於下身淋巴腺反射區)。
推薦閱讀:

子午流注圖(中醫時辰與經絡關係)
五臟與經絡、五官等的對應關係
醫日一動--- 經絡導引的意念鍛煉(下篇):調心
老中醫教你刮手指,調理臟腑,疏通經絡,或能防治百病
經絡常識簡說 Ⅰ

TAG:健康 | 養生 | 穴位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