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急救,這個必須有

  心理導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我們或身邊的人遭遇打擊時,應用這些心理急救知識,遠離心理障礙。——中國心理健康網

  遭遇自然災害、子女外出求學、家人生病……當這些事突然發生在我們身上,心靈受到的打擊有時會擊垮整個人。尤其是對於兒童,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給他們帶來難以挽回的心理障礙。此時,若身邊的家人朋友了解一些心理急救的常識,就可以儘早識別和及時干預,幫他們走出陰霾。   心理急救分為四個步驟:看、聽、連接、結束。   首先是「看」,即觀察。看自己以及受助人是否安全、是否有重傷、是否有基本生活需求、是否表現出應激綜合反應、是否有明顯的抑鬱和焦慮、是否表現出行為異常,例如酗酒、自殺等。當我們接近需要幫助的人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在尊重對方的習俗、文化的前提下,向其介紹自己,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來提供幫助的;在徵求對方的同意後,儘可能找個令受助者感到安全和安靜的地點來談話;談話時,注意要用一些自然的行為使對方感到舒心、安全,例如提供飲水和食品;此外,還應該儘快將受助者從危險中轉移,保護對方隱私和尊嚴,如果受助者情緒不穩,需保證他們不是獨自一人。   其次是「聽」。詢問受助者所需和擔心的事情,幫助他們解決最迫在眉睫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可近距離接觸受助者,但不要催促對方講話。如果對方想要談談,我們只要傾聽就可以了。但如果對方表現出極度應激狀態,我們就需要保持聲音平靜柔和,幫助受助者恢復現實感,並確保他們不會獨自一人。如果受助者表現茫然,我們則應建議他們活動一下腳,使其感到自己的腳踏在地上;用手指或手掌拍拍自己的大腿;鼓勵他們慢節奏的呼吸。   再次是「連接」。首先要滿足受助者需求,包括基本生活需要,如食物、衛生用品、醫療用品等;對受助者應對困境的能力給予肯定;鼓勵他們運用積極的應對策略,包括:1.休息充足;2.規律飲食;3.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交流;4.與信任的人討論問題;5.做放鬆活動(散步、唱歌、與孩子玩耍);6.體育鍛煉。保證他們不會通過亂服藥、吸煙、飲酒、整日睡覺、不停工作、遠離朋友和親人、忽略基本的個人衛生、衝動等消極的做法應對變故。   最後一個環節,是如何結束心理急救。所謂的結束絕對不是簡單的告別。首先,我們應該向受助者解釋將要離開的原因;其次,如果有其他人將繼續對受助者實施幫助,應盡量將受助者介紹給那個人;再次,如果為受助者聯繫到其他服務機構,應讓他知道可以從這個機構獲得什麼;最後,我們還要表達對受助者的希望和祝福。   需要提醒的是,作為心理救援的一方,我們要遵循如下原則:   1.心理治癒和自愈相結合。雖然經歷災難後會出現一系列身心反應,但其中大約有70%的人可以在幾個月的時間裡依靠自己的力量自愈。因此,心理急救的同時要引導受助者認識到出現這些反應是正常的,樹立他們接納創傷的態度,引導他們自己處理和消化創傷。   2.專業與熱情相結合。如果救助只憑滿腔熱情,而缺乏心理救援的經驗,其效果是難以保證的。因此,開展急救的同時還要接受專家或同輩的督導。   3.自我捲入與自我保護相結合。心理救援人員要始終體會受助者的想法和情感,同時保證必要的休息,不被壞情緒干擾。一旦發現自身情緒失調,應及時進行自我保護,必要時停止急救。   4.化解消極與植入積極相結合。災難給人類帶來沉重的打擊,使人的精神世界蒙上了陰影。這也正是心理急救所需要去化解的消極因素。如果心理救援人員能夠把事故後的溫暖、團結、尊嚴、生命的意義等積極因素植入受助者內心,那麼就可以使災難事故轉化成生存的能量,讓人們更加珍愛生命、用心生活。
推薦閱讀:

重危病人在自己手中沒搶救過來是什麼樣的感覺?
什麼情況下先叫救護車?
被蛇咬後該如何急救?急診醫生苦口婆心叮囑,每個人都該學學!
針灸急救法
怎麼緊急處理燙傷?

TAG:心理 | 急救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