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精神

學誠法師: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精神

菩提心

  歡迎走進《世紀大講堂》,這裡是思想的盛宴,這裡是學術的殿堂。自從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儒釋道三教互為表裡、相互依存的文化景觀,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中國呢,是一個建立在血緣宗法制度上的國家,佛教作為一種出世的宗教,怎麼適應中國人現世的倫理生活呢?有人說,佛教是倫理性的宗教,其所宣揚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和八正道等等思想有著豐富的倫理色彩,佛教的善惡觀、慈悲觀、人生觀、緣起觀等等,對於凈化人心,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意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佛教倫理?它與現在的社會道德是否脫節?今天我們所討論的話題就是《佛教關切社會道德》,讓我們掌聲歡迎學誠大和尚。

  主持人:學誠大和尚,您好!

  學誠法師:您好!

  主持人:我和學誠大和尚還真是有緣。2007年的時候,做《文化大觀園》節目,我到西山的龍泉寺採訪過學誠大和尚。

  下面我們看一下大屏幕,一個介紹學誠大和尚的一個短片。

(學誠法師簡介視頻)

  學誠法師,1982於莆田廣化寺定海長老座下剃度,長期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1991年於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青聯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並擔任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等多項職務。多年來,學誠法師致力於弘揚佛法、以他深廣的的悲願和智慧,為利益眾生而不懈努力著。

  王魯湘:法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弘揚佛法,尤其是探討這個佛教和佛法與現實生活的這種關聯,我們今天做這個節目呢,其實有一個很沉痛的背景,就是這些天呢,整個這個全國都在討論佛山小悅悅這個事情,一方面呢,是我們的經濟建設在突飛猛進,一方面呢也不容諱言,就是整個我們國家呀,我們這個民族呀這個道德倫理的這個滑坡現象也非常的嚴重,那麼法師您覺得就是像佛山的小悅悅事件這種事情它折射出了我們現在一些什麼樣的一些我們世道人心方面的一些問題。

  學誠大和尚:這件事的確非常值得我們去反省,兩部的汽車從兩歲的小孩的身上碾過,18個人路過,熟視無睹,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缺乏慈悲心,見死不救,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從這一件事也可以說明我們社會的道德的問題。過去我們常常聽到的是道德的滑坡,但是我們現在更多的聽到的是道德的危機,危機的這個程度,遠遠要大於滑坡,那麼為什麼會危機呢?我覺得道德它應該是自律的,法律、紀律它是外在的、他律的,所以如果我們一個人,缺乏了內在的自律的精神,那麼他自己的行為很可能就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秩序,整個社會的健康的發展。那麼康德說:道德的基點有兩點:一點是普遍性,一點是道德的自律。道德的自律又有兩個前提:一個前提是靈魂不朽,第二個前提是上帝存在。上帝存在就說明說社會的公正,靈魂不朽就說明說我們人死了以後還會存在。那麼道德的普遍性是說明我們這個人無論在任何的時空下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佛山的事件折射出人的道德的自律需要去反省。

  王魯湘:我們知道,指導我們整個世界和我們中國人的現代生活的有一個很強有力的一種觀點,就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這樣的所謂的我們現在的人類生存法理。這種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法理在喚醒中國人民,這個在麻木中間,在沉淪中間,整個民族崛起、奮起、抗爭可能有一定的這個進步作用,在當時啊,而且也成為當時候新文化中間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極力宣揚的一些東西。但是我們現在看,一百來年、一個世紀的這樣一種社會實踐,它確實帶來了很大的一些負面的一些價值,一些負面的一些影響。那麼關於這種大的這個人類生存的一些法則的東西,佛教在這一方面,有沒有可以對沖這種像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一些大的法則呢?

  學誠大和尚:佛教主張說:眾生平等。那麼這個眾生,不僅是人類,包括其它道德物種,其它的動物,那麼佛教講,依報正報是不二的,就人和環境也是不可分離的,那我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發展到現在就會成了弱肉強食的這樣子的一個狀態。那麼長期以來,西方的人類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的思想傳入到中國之後,那我們不知不覺接受了這樣子的一些觀念,讓我們過去所認為說我們人,僅僅是宇宙當中的一份子,我們人的行為,以及行為的後果同這個世界、同他人有著極其緊密、豐富的聯繫,那麼這種的觀念慢慢淡化了,所以我們佛教所要主張的,是對所有眾生的苦樂問題的關切以及我們人所生存的環境的關切。那麼人不可以脫離環境,而能夠有著很好的生活,很好地生存下去,乃至發展下去。同樣如此,一個人要過得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王魯湘:我們知道,在西方啊,它特別在一些發達的西方的一些市場經濟國家,它同時也是一個法治國家,它作為一種市場經濟的一個制度,它當然要鼓勵這種個人主義,讓每一個人去為自己的利益去奮鬥,但是當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利益這個擴大化,或者是放大到一個沒有邊界的情況的時候,當然其實所有人都無法生存。所以在這個基礎之上,為了這個節制這種個人的無節制這樣一種擴張,又建立了很多很多的這個多如牛毛的一個法律體系,用法律體系來規範人們的一些行為的一些邊界,所以它的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一個法治環境之中的。可是我們中國現在的情況好像還沒有做到這一點,就是一方面就是我們在鼓勵人們在市場經濟中間去為自己的利益去奮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我們的很多的法律和法制建設卻沒有能夠緊緊地跟上,或者說我們的法律建設的水平還很低。

  學誠大和尚:那麼法律只能管住人外在的行為。一個人認為說,自己能夠取到證據,這種證據來推論,自己結果能夠成立,他就敢去做。如果一個人,有內在的道德的自律,他就不會這麼去做。在西方,律師那麼多,特別是美國,他比我們中國要高多少倍,那實際上面,一般人要去打官司,也是打不起的。所以,我覺得,在一個文明的國家裡頭,既要需要法治的健全,更需要內在道德自律、文化秩序自凈的這種精神。

  王魯湘:對。就是維持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道德的自律是一個成本最低的一種約束。好,現在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學誠大和尚給我們進行演講,他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佛教關切社會道德》。大家歡迎。

  道德缺失事故頻發,社會道德遭到嚴重質疑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社會面臨怎樣的道德危機?

  佛教倫理能否解惑?

  學誠大和尚開示《佛教關切社會道德》

  《世紀大講堂》正在播出

  第一段結束

各位觀眾,大家好!

  我們為什麼要講道德?道德是我們整個社會人們行為、生活的標準和規範。如果人的內心當中沒有這些行為的標準、規範,那肯定是不知所措了。那如果有很多的人,自己的行為,自己的生活,影響到更多的人,他們的行為和生活,那麼這個社會的道德就發生了危機。那從更深的一個層次來講,就涉及到人的信仰的問題。那麼有信仰的人就比較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那如果信仰的缺乏,那麼這個道德就比較容易會成為問題。那麼在西方的社會裡頭,它把信仰歸到宗教的領域。那麼在東方的這個社會裡頭,我們更多的情況下,把信仰就歸到意識形態領域。那麼意識形態的領域還是僅僅我們就人的一種現世的一種思想意識的這樣子的一種狀態,還沒有辦法跟人自己的前生和後世緊密聯繫起來,來看待。

  那麼哲學主要要解決的問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那麼人生觀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人生觀就涉及到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死這樣子的問題。那麼人的生存就是你活下來,從生到老,到死,這樣一個過程。那你不同的人,他生存的環境是不一樣的,那麼到生活的品質更是不一樣的。那些人的生活,精神生活、物質生活、道德的生活都非常的完美;那麼有些人就有缺陷,要麼物質生活的缺陷,要麼精神生活的貧乏,要麼道德生活的這種危機。而第三個層次就是生命的問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知道人的生命是持續的,而不僅僅說,生了到死這樣一個過程,這僅僅是一個階段。那麼怎麼來證明、證實人死了以後還有?那我們根據科學的觀點,你不能證明人死了以後沒有,那麼就能夠說明人死了以後還有,生命還存在。也就是說你不能證偽,那麼它就能夠證真。那麼因為你不能證明,不能證實,那就要靠信仰。有些人信仰說,人死了以後還有。有些人認為說人死了以後如燈滅,沒有。這個就是一種信仰和不信仰的人的區別。有信仰它內在就會形成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就會成為人的性格裡面一種穩定的一種力量的作用,這樣的話自己就會從內心裡頭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那麼第四個問題就是生死問題,我們常常講生死事大,是很大的一件事。我們人怎麼來到世間的,最後我們人怎麼離開這個世間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命題。孔子過去說:「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說這個生的事情沒搞清楚,死後的事就更搞不清楚了。那麼佛教主要就要回答生死問題,就是更多情況下它所關注的是死後以後的這種生命的存在,研究的是死後讓自己能夠過得更好。所以這樣子的一種精神、思想就非常容易喚起我們自己內在的道德方面的自律。

  我們現在的從外在來講,有三種的思想對我們人的影響是比較大。我們改革開放以後,西方的一些文化傳入到我們國家來,像人類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這個物質主義。物質主義,現在也發生了金融的危機,就是資本危機嘛,資本發生了危機。他認為有錢就能夠什麼事都可以辦,有資本什麼事都能夠辦。知道資本也是有泡沫的,裡面也是有做假的,做了很多的這個金融的偽劣的產品,很多人買了以後受害。這說明說西方的社會依然有很嚴重的道德方面的危機。所以我覺得道德危機它是全球性的,不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區域所特有的,它是現代社會一個普遍比較嚴重的問題。

  那麼科學它要解決的問題僅僅是相對的、一時的、辯證的,科學它永遠沒有最後的結論,它只有相對的結論,沒有絕對的結論。那麼宗教就不如此。那麼宗教的命題相對來講都是比較絕對的,比如說佛教講人要成佛,他做的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要成佛。那麼成佛他有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安樂道,第二個解脫道,第三個菩提道。安樂道是比較基礎的,什麼意思呢?人都追求平安、快樂,那這種平安和快樂,不僅僅說我們現世平安快樂,後世也要平安和快樂。那麼你要做到平安和快樂,就要為善去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好事,不做壞事,才能夠得到內心的平安,才能夠得到內心的快樂,自己才會有幸福可言。如果不為善,就不會有快樂;如果不斷惡,也不會有快樂。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是解脫道,解脫道就是要解脫人內在的煩惱。那你不做壞事,做好事,那你還有煩惱,好事做久了,做煩了,你壞事這個一點都不做,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那是因為你內心有煩惱的。那內心有些什麼煩惱呢?有六個煩惱:貪、嗔、痴、慢、疑、惡見。貪,就是貪心、貪著,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貪心。那不同的人,他的貪的形式是不一樣的,比較嚴重的就是財、色、名、食、睡,用佛教的話來講叫做五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通到地獄裡頭的五個根本原因,那這是普遍人所要追求的、貪著的,那麼佛教說這是人的貪心、貪婪、貪慾的一種表現。嗔,就是你貪不到的,內心難過,發脾氣,發火,乃至跟人家這個打架鬥毆,發動戰爭,等等,這都是人嗔心的一種表現。痴呢?就是無明煩惱,就是人沒有智慧。慢,就是傲慢,看不起別人,這也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弱肉強食也就是「慢心」這樣一種表現。疑,就是懷疑,現在我們談文化自信。過去我們一直說對我們的文化要進行反省,甚至對我們的這個傳統文化是否能夠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利,有相當多的人是持懷疑態度的,這個影響很大的。我們現在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提法很好。惡見,又稱為不正見,就是不正確的知見、不正確的見解、不正確的理論,這個也是很可怕的。也是在我們人的主觀意識裡頭的這些負面的、不健康的這些思想的認識。用佛教來講,都需要對治的,都要克服的。只有從人的內心當中去除了這六個根本的主要的煩惱,那麼其它枝末的煩惱才有辦法得到對治。如果主要的煩惱、根本的煩惱,就是煩惱的源頭認識不清楚,那麼很多問題也解決不了。我們只有真正認識到問題的源頭,在源頭方面查找到道德危機的根源,查找到什麼叫做道德的問題,然後我們才會有正確的方法,才會有正確的途徑,才會有正確的這種行為,來解決這些危機的問題。那麼這個就要談到我們佛教的這些人的相關的一些問題,就是對我們人生的一個態度。

  第二段結束

  清雜念,修身心,佛家理念如何提升自我?

  宗教在未來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佛教的發展又會有怎樣的貢獻?

  《佛教關切社會道德》《世紀大講堂》正在播出

  佛教講你要修行、要成佛,那他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努力,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會達到的,不是說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就非常漫長的這樣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在解脫道裡頭很關鍵的就要認識到我們的煩惱,然後來對治,讓我們自己的內心清凈,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步入到第三個層次——菩提道。

  那麼菩提道就是要發菩提心,菩薩所走的路。那菩提道的前提就要有大悲心、悲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悲心它所面對的是所有的有情。所謂菩薩是印度話,翻譯成我們漢語叫覺有情,覺悟有情,就讓所有的有情覺悟起來。他所要從事的就是這樣子的工作,以此為自己的使命,這個是菩提道。那麼在菩提道整個過程當中,菩薩要學五明:因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內明。因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邏輯學,跟你說話要理性,要符合邏輯,在邏輯上面要能夠站得住腳;聲明,就是音韻學,各種的外語,它都屬於到聲明的範疇裡頭去;工巧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科學,就是要掌握科學;那麼醫方明,要學會掌握醫學,要懂得醫學;內明就是佛學。所以要成為一個菩薩,菩薩要成佛,他首先要掌握這五種知識。那麼從這方面我們就能夠看到佛教的慈悲心的具體體現,在我們道德的這樣子的一個範疇裡頭去。那做這些他完全都是無私的,完全都是發自於內心的,這樣子的一種體現。不是一種商品的一種交換,把這個道德淪為工具的價值,那就會很可悲。

  那麼再具體如何來實踐菩薩道呢?佛教講聞思修,「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什麼意思呢?就是聽聞,聽,聽你把它聽進去,接收、吸收,接收什麼呢?接收信息,我說的話,你把它聽進去了,你就接收了,就是聞,聽聞。思呢?就是思考,你聽進去之後你還要分類,我講的對啊錯啊,講得怎麼樣啊?有沒有參考啊,對我有什麼幫助啊?那就是思,就思考。思考就是信息的分類,聞就是信息的接收,修就是信息的處理。你聽完了以後我還要處理,不然我聽了這些,好不好,我一天聽了那麼多,接觸東西那麼多,如果不處理的話,這個你這個u盤都會滿,電腦都會滿,頭腦更得也會滿,你必須要去處理,不要的把它屏蔽掉,把它放掉,把它放到垃圾箱裡頭去。這個就是修行,就是處理這個壞信息。證呢就是鞏固,好的信息要把它保存好,鞏固好,所以佛教講聞思修就是處理信息。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這個信息就非常多的,就非常複雜的,那麼要經過我們的心來處理,讓它簡單化,讓它來分類。如果你沒有分類、沒有處理,那麼我們的信息在我們頭腦當中、在我們心裡就會無序。那麼要處理好這些信息就必須從兩個方面來處理:一個是從橫向上面來處理,一個是從縱向方面來處理。從橫向方面就是從現在整個的世界,從空間方面來處理;從縱向方面來處理從時間,上下五千年,不只上下五千年,從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歷史來講五千年,從我們整個人的無限生命,這樣子的一個時間的長河來分析處理我們這些信息。因為我們現在一些事情的產生,它也有可能是因為過去信息在起作用,我們現在收儲的信息,它未來也會起作用,所以我們就是需要從更寬廣的空間、更長遠的時間來認識到說事物它的完整性,它的整體性,這就非常重要的。

  那麼佛,什麼意思呢?覺悟。菩薩是覺有情,佛是覺悟的人。他覺悟它分成三種:第一種是自覺,自己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第二個覺他,幫助別人覺悟;第三個覺行圓滿,他的覺悟的這些行為、這些行動已經圓滿,做到家了,做好了,那麼名為佛。所以我覺得佛教既是一種信仰,佛教也是一種文化。現在也有好多學者提出文化宗教、文化佛教。同時佛教呢也是一種教育——宗教教育、生命教育;那麼佛教也是一種道德,它有很多具體實踐的這樣子的一些德目。那麼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的宗教。它將是一個超越人格化的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由建立事物的——無論是精神的,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那麼愛因斯坦他說:如果他信仰宗教的話,那麼他會信仰佛教。可以說,目前的我們整個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已達到86.7%,就相當多的人,但是現在由宗教所引發的問題,乃至衝突也是屢見不鮮的。但是佛教它是一個宇宙的宗教,愛因斯坦說宇宙它是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的空間,它不是教條主義,他說佛的這種理論是讓我們去悟的,讓我們去領會的,讓我們去實踐的,而不是讓我們去照搬的,所以它不是一個教條主義的,同時它包含了自然和精神,愛因斯坦講自然和精神,那我們現在講物質與精神,那實際上自然與精神這種提法我覺得還更加科學,這兩個方面都具足,那麼它有它的實踐性,以及它的體驗,宗教的體驗、宗教的實踐都有。那麼在今後更長遠的這種未來,我覺得我們這個佛教所發揮的這種作用會越來越大。

  那麼隨著我們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我們融入到世貿之後,那我們中國的社會與整個國際社會融為一體的,那我們在2006年、2009年召開了兩次的世界佛教論壇,第一次是在杭州開幕、普陀山閉幕,這個大會的主題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是2009年召開的,在無錫開幕、台北閉幕,大會的主題名為「和諧世界,眾緣和合」。所以我覺得今後要讓我們社會的和諧,要讓世界的和諧,要從心開始,要眾緣和合,那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道德的問題就越來越淡化了,社會和世界就會越來越和諧了,我們整個人類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幸福、安寧與美好!

  第三段結束

  新時期人文精神有怎樣的變化?

  佛教如何引導當今社會道德建設?

  道德的約束力如何完善?

  《佛教關切社會道德》《世紀大講堂》正在播出

  主持人王魯湘:非常感謝學誠大和尚非常精彩的開示!您其實在我們節目開場的時候您引用了康德的這個關於對道德的一個討論,關於道德的兩個基本的前提是吧,那兩個前提我理解其實就是時間和空間的兩個無限性。這兩個無限性是我們一些信仰的基礎。所以佛教講到我們的道德建設,講到我們的人心人性的時候,就是從根本上頭要切斷掉我們的根本煩惱、無明煩惱,是吧,這個根本煩惱和無明煩惱,在大和尚看來是不是我們當今建設一種新的公民道德的,也是一個基礎性的東西。就是說這種道德,我們現在的公民道德和過去的傳統道德,它一定有一種延續性,這種延續性是由道德本身的屬性決定的,它一定要建立在一個比較絕對的一個基礎之上,不能建立在一個相對的一個基礎之上。

  學誠大和尚:道德它是有連續性的,它只有連續性它才能夠說明它的普遍性。如果是說我們各個時期各個地方如果道德不一樣,那麼你就很難說你是誰對誰錯。這個道德本身就是從我們人心、人性,人的這種本能出發的。就是人有病,人遇到困難,人發生了車禍,那麼我們應該是無條件去幫助,那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這種惻隱之心。我們不是說社會上面別人那麼做了,所以我要這麼做,或者說是政府要求我這麼做了,那麼我才去做,或者說我如果不是這麼去做,就會受到法律的什麼這個制裁,那麼這些都不是屬於道德的一個範疇。那麼很多人不願意去做,或者說沒有做到,或者說非常猶豫,那麼他就是因為認識到說我做不做跟我自己有什麼關係?他說我救也可以,我不救也可以。那麼如果一旦他確立了我不去救,那麼我就會有什麼後果,那他會變成一種自覺的一個行為,他就會自律來要求自己應該怎麼辦,應該怎麼做。所以我覺得現在大家對於這種文化方面的了解,文化方面的學習,那麼特別是我們佛教文化方面,如果大家能夠吸收這樣子的一個概念,我覺得也能夠轉化成我們人的自覺的這樣子的一個行動的體現。

  王魯湘:中國是一個在傳統社會中間它是一個建立在血緣、這個宗法制度之上的,這麼一個社會,就是我們特別重視家庭倫理、家族倫理。但是確實它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當這個家族成員這個家庭成員,離開他那個社會環境,比如說他從他的這一個鄉村出來了,到了一個陌生的一個社會裡頭的時候,好像他的這種道德的約束力相對它也就減弱了,他離開他那一個約束的環境,他就開始比較放縱自己,就是在一個陌生社會中間,他突然覺得他可以為所欲為,那麼這樣一種我們中國的這種道德的相對主義化,甚至是機會主義化,是不是對於這個我們中國的這個道德建設,包括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真正的這種、道德的、心靈的、信仰的那種堅定性也產生一種很不利的影響,如何克服這種影響?

  學誠大和尚:我們過去談倫常嘛,倫就是有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那麼這五種關係它是不變的常道,所以叫做倫常。那麼這個儒家的文化是在我們農耕社會,這樣子一個傳統的社會的背景之下。那麼現在農村裡頭的人,很多人都往城市裡面跑。那城市裡邊住的這些人的一些結構跟過去已經有很大的不一樣了。過去一個村莊,都是你自己一個家族的人,姓王、姓張、姓李,都是同一個姓氏,同一個家族,這種關係和現在的城市裡頭這種關係已經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現在的這種倫理除了我們傳統的這五倫,更主要的、更重要的,我們應該要強調社區倫理,我們應該要強調校園倫理,我們應該要強調環境倫理。

  那麼社區倫理,就是說不管你哪裡的人來,那麼我們應該有公共的行為的準則和規範,然後才能讓它能夠形成一個風氣,形成一種道德。那麼校園裡頭也是如此,如果這個老師講了很多很多的課,他並且他沒有時間去過多的備課,他課如果講不好,沒盡到責任,那麼我覺得他這也會有道德的問題。那如果一個學生他經常逃課,不認真學習、不聽課,對老師不尊重,我覺得這也是一個,也是一個倫理問題,也是一個道德問題。那麼如果說學校裡頭的這些,尤其學校裡頭這種生活弄的不好啊,把伙食給剋扣了,這個買的菜質量比較差,我覺得它這裡邊都存在一種倫理的問題。

  那麼環境的倫理也是一樣,因為這種你住在這個公共的,在公共的場合你隨便亂丟垃圾啊,吐痰啊,等等,或者隨便放自己的一些衣物,這個都會影響到整個的環境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除了我們傳統的這個倫理之外,那我們中國的儒家的文化、佛教的文化,那麼還要來回應這個時代新的問題。

(現場提問互動)

  主持人王魯湘:我們現在進入現場提問的環節,有關這一個人的心靈的建設,包括我們社會道德建設的方面,有一些疑問,要請大師給開示的,請舉手。

  提問:主持人好,學誠法師好,我有個問題問學誠法師就是最近那個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來,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文化強國,之前也提出要那個推進這個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我的問題就是說,我們那個佛教在這個建設文化強國這個過程中,還有公民社會的建設中,能夠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

  學誠大和尚:你的題目很好。十七屆六中全會裡面提到文化強國,那麼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中央的決策。在這個報告裡面還提到說,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的價值觀就是為人民服務。這個為人民服務,實際上我們過去也一直以來在談為人民服務,那麼我覺得為人民服務這種提法,我們佛教講普渡眾生,佛教講報眾生恩,那麼這個是一致的。那麼其次,就是在整個的社會建設的一個過程當中,佛教有《優婆塞戒經》,佛教有《仁王護國般若經》。我覺得這裡面的對社會的建設都會有很多很好的輔助性、參考的這樣子的一種作用。我們佛教徒,我覺得在寺院裡頭進行宗教的活動,修行、修心、用功、辦道,那麼出了寺院,他依然可以參與到社會的各種的生活,各種的活動,那麼尤其是在家的居士,他本身就來自於各行各業。所以我覺得,你在各行各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把自己的學習搞好了,把自己的家庭這種關係處好了,家庭的和睦,以及單位裡頭工作的和順,社會的和諧。那麼這些都可以用佛教的和合的精神——眾緣和合,這種和合的精神不斷來示範,不斷來傳遞。因為只有和,那麼我們內心才會有快樂,和樂嘛!那麼沒有快樂是因為內心當中的不和,內心當中的糾結,那就沒有快樂。

  非常感謝學誠法師的演講。道是道路和路徑。明確真理、實踐正道,有所證悟,功成德具,稱之為德。社會生活中其實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道德真空。良善而有價值的人類生活需要道德倫理的指引。當代中國的道德建設正面臨著經濟、科技、文化發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全新的挑戰。不管社會如何變遷,人們都要堅守作為人所應該具備的屬性和道德規範。佛教倫理有著深廣的兼容性,可以化解眾多的人性兩難和社會衝突。同時佛教倫理又有著簡明的普適性和細緻的生活條目,提供了明細的道德標準和便易的道德實踐。以佛養性、建道積德或許不失為當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一條有效途徑。讓正信、正道、正見成為我們民族信仰的根基,並轉化為我們內心穩定而強大的精神力量。好,感謝今天在坐的各位道友!也感謝各位電視觀眾!我們下周世紀大講堂再見!


推薦閱讀:

論中國人的信仰
夏國忠:信仰、宗教與中國(1)
道教的核心信仰
研究表明分析性思考能減少宗教信仰
劉建軍:守望信仰赤子心

TAG:道德 | 信仰 | 精神 | 法師 | 有道 | 有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