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熱錢」尋蹤

熱錢」尋蹤 ――投機性短期資本湧入我國的路徑透視及防治策略2010-6-5 13:54:00 中國經濟導報重要提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向好,國內投資機會增多,資產價格不斷上揚,吸引資金從境外向境內流動,外匯資金凈流入的壓力增大。「熱錢」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特別是今年以來,雖然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及外匯收支總體上是合法合規的,尚未發現境外「熱錢」有組織、大規模流入境內,但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加之迪拜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一系列國際國內因素的影響,加劇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我國經濟像一塊磁鐵,不排除一些境外資金試圖在國內市場投機獲利。因此,「熱錢」防治形勢依舊不容樂觀。盧廣短期「熱錢」流入壓力仍較大從理論上看,規模龐大的「熱錢」不僅會給外匯管理帶來巨大挑戰,也將給我國國內資產價格走向增加諸多變數。而從近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走向來看,短期內「熱錢」流入壓力仍較大。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我國外匯占款累計達203453.70億元,較3月份增加2863.1億元,增量創近期新高。數據同時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匯占款新增共計約10341億元,與2月份的1795億元、3月份的2701億元相比,4月份的增量進一步擴大。所謂外匯占款是指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而按照計算「熱錢」的一般公式,即「『熱錢』=單月新增外匯占款-新增FDI(外商直接投資)-貿易順差」來簡單推算。4月份我國熱錢湧入規模大致為328億美元,高於此前1~3月份的平均水平――1~3月份,這一數字分別為213億、154美元、373億美元。此外,觀察熱錢更為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經常項目項下的投資收益。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一季度,我國經常項目投資收益順差為213億美元;而2009年全年收益順差為433億美元,2008年上半年為388億美元。與2009年以及和2008年相比,目前短期資本流入,即所謂的「熱錢」,可能已經超過了2008年上半年的高峰值。其中,特別是從收益順差這一指標看,至少現在來說,資本的大部分流入才剛剛開始。這是因為,投資收益順差,主要是由外國投資的利潤沒有匯出這個原因造成的。筆者認為,4月份熱錢湧入較多,其主要原因在於對人民幣升值、國內資產價格上漲的預期。如正是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此前市場流行的美元套利交易更加活躍,其中外匯貸款高居不下就是一個很好明證。截至4月末,我國金融機構外幣貸款餘額為4134億美元,同比增長70.32%,當月外幣貸款增加52億美元;另一方面,外幣頭寸緊張之下,外幣存款增長乏力,4月末外幣存款餘額2043億美元,同比增長0.07%,且當月減少90億美元。對於「熱錢」的前景,國內存在著激烈的爭論。像長期跟蹤研究熱錢現象的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就認為,從2009年第二季度起,短期國際資本重新流入中國,在我國央行加息時間推延等因素的推動下,預計二、三季度短期國際資本將繼續流入中國。但也有專家認為,目前國際經濟金融環境極為複雜,跨境資金的流動秩序可能更為紊亂。一方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資金迴流風潮;另一方面,由於發達國家的低利率政策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如果經濟刺激政策在全球範圍內開始退出,那麼跨境資金有可能出現反向流動。「熱錢」流入的路徑搜索對「熱錢」的活躍,我國管理層始終保持著高度重視。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就發布公告指出,自2010年2月開始,國家外匯管理局組織開展了應對和打擊「熱錢」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查實190起涉嫌違規案件,涉案金額73.5億美元,其中已辦結6起,涉案金額2700多萬美元。這份報告中,還對「熱錢」的流入渠道進行了專門的分析,指出尚未發現境外「熱錢」有組織、大規模流入境內。違規流入的「熱錢」多採取「螞蟻搬家」方式,呈現多點式、滲透的特點,「熱錢」違規流入的主要渠道集中在傳統的貿易和投資領域,包括貿易、服務貿易、外商直接投資、銀行和個人等。化整為零「熱錢」內滲從過去10年的經驗看,不平衡的國際收支結構,特別是資本波動給貨幣政策執行帶來較大難題。為進一步便利個人外匯收支活動,2006年起,我國對境內個人購匯和個人結匯實行5萬美元的年度總額管理。在年度總額內,個人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直接辦理。但是,這一便利政策卻被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通過將大額資金在年度總額內分拆結售匯的方式,實現「熱錢」的跨境流動,嚴重擾亂了境內金融秩序。近年來,外匯管理部門在監管工作中,發現了多起規避個人結售匯年度總額管理政策,將大額資金分拆成5萬美元以下的小筆資金匯入境內並結匯的案件。如某銀行收到同一付款人從香港匯入的13筆匯款,之後13個境內收款人分別以「職工報酬和贍家款」名義在銀行辦理了結匯,每筆結匯金額均為4.99萬美元。結匯後的人民幣資金被分別轉入其中3個人的賬戶,其他10人結匯後便銷戶。也有銀行協助客戶逃避個人外匯結匯限額管理。例如,某一境外個人外匯賬戶內有1筆金額為59.8萬美元的外匯資金劃轉至其開戶銀行的內部結匯過渡賬戶,經進一步查實,該銀行將該筆資金分拆為11筆5萬美元和1筆4.8萬美元,利用12名境內個人的名義分別予以結匯,結匯後的人民幣資金又通過該行結匯過渡賬戶全部劃轉到該境外個人的人民幣賬戶中。改頭換面涉足房市當前,全球經濟緩慢復甦,但依然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而我國率先進入復甦通道後,向好態勢日趨明顯,特別是交易活躍、價格快速上漲的房地產市場,成為「熱錢」覬覦的重要目標。例如,外匯管理部門在東南沿海地區檢查時曾發現,一家中資企業的全部股權被轉讓給一家香港公司,成為了外商獨資企業。之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該企業將註冊資本由6000萬元人民幣逐漸增至3.8億元人民幣。該公司經營範圍十分廣泛,包括國際經濟、科技、環保信息諮詢服務,軟體開發,企業管理諮詢,房地產中介服務等,但不能直接參与房地產開發。在經營過程中,該公司以支付貨款、材料款的名義,將1600多萬美元資本金結匯為1.2億元人民幣並劃至關聯公司後,關聯公司隨即將該筆資金劃回該公司賬戶,用於房地產開發及相關支出。檢查中發現,部分人民幣資金申請結匯用途與實際用途不符,該公司利用關聯交易,間接投資於房地產項目,參股房地產企業。這一案例體現了境外資金利用資本金結匯渠道違規進入境內房地產市場牟利的典型做法。首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或者併購境內企業後進行投資,大量外匯資金通過直接投資流入境內。其次,利用關聯公司之間縱橫交錯的架構,以支付關聯公司相關費用為名,將外匯資本金快速結匯成人民幣,結匯人民幣資金最終流入房地產行業。「變相」借債規避監管近期以來,外匯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一些企業利用「諮詢收入」、「母公司無償撥款」等名目變相流入外債,規避監管。例如,某公司系中外合資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虧損經營,所需辦公經費均在該公司辦理外債登記後由境外股東提供。近3年,該公司在未辦理外債登記的情況下,收到境外股東8筆匯入款,全部直接結匯使用。8筆匯款中,除初始兩筆申報為「總公司無償撥款」外,其餘6筆為「向總公司借款」。之後,該公司補辦外債補登記手續時,又改稱上述匯入資金系「母公司無償撥款」而非「外債」,外匯管理部門按規定進行了相應處理。目前,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借用外債實行「投注差」管理,即外商投資企業借用的短期外債餘額與中長期外債發生額之和不能超過投資總額與註冊資本之間的差額。一些外商投資企業以「母公司無償撥款」等名義從境外借款,規避了「投注差」限額管理。外匯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企業鑽這一政策空當的情況不在少數。尤其是一些外資房地產企業,在國內銀行收縮信貸規模、提高貸款利率的形勢下,迫切希望引入境外資金,但由於「投注差」規模限制,紛紛以「母公司無償撥款」的方式「繞道」引資。轉口貿易跨境流動轉口貿易作為一種特殊的外貿方式,不產生貨物的進出境,其對應的貨物流一般從境外的賣方直接運至境外的買方,境內從事轉口貿易的企業作為中轉方,只負責從境外買方收取貨款並支付給境外賣方。由於轉口貿易「兩頭在外」,不需在海關報關,其真實性的判斷主要依據交易雙方提供的合同、發票等交易憑證,容易被境外「熱錢」利用,通過內外勾結,虛構貿易行為等方式實現資金流出入。在投機套利動因的驅使下,「熱錢」可以說無孔不入,花樣繁多。近一段時間以來,外匯管理部門連續發現了幾起利用轉口貿易的特殊性轉移「熱錢」的案件。例如,A與B兩家境外離岸公司串通境內某進出口企業,通過偽造合同、提單、發票等商業單據虛構轉口貿易行為,騙取銀行開立信用證並辦理押匯2592萬美元,同時還以貿易融資名義從銀行獲取1145萬美元的外匯貸款。境外離岸公司將套取的外匯資金利用名下4個離岸賬戶轉入該進出口企業以及其他境內關聯公司辦理結匯,其中一部分資金轉入民間借貸公司或證券類、房地產等企業。迂迴劃轉進入股市近年來,外匯管理部門在針對資本金結匯開展的專項檢查中,發現多起資本金改變結匯用途進入股市的違規案件。例如,A公司為外商獨資企業,經營範圍是水的生產和供應,註冊資本1500萬美元,實際到位500萬美元。2009年,A公司與B公司簽訂土地轉讓協議,以「購土地款」名義將500萬美元的資本金一次性結匯。檢查中發現,A、B兩家公司同是屬於某境外集團的子公司,二者的土地轉讓協議實際上是虛假無效協議。結匯所得3500多萬元人民幣,在A、B兩家公司之間兜兜轉轉幾圈後,最終劃往某證券公司。又如某外資公司與關聯企業簽訂一份設備購銷合同,憑合同辦理了300萬港元的資本金結匯,當日即以支付貨款為名將297萬元人民幣劃入關聯企業,但該筆資金幾乎未在關聯企業賬上停留,隨即以往來款名義轉回該外資公司,其中的240萬元人民幣於次日轉進一證券公司營業部的資金賬戶。此後該公司使用相同的手法,分兩次將750萬元人民幣結匯資金劃入證券公司資金賬戶。據了解,這類違規行為基本操作手法相同:一是企業設立時間短,沒有發生營業執照規定的經營活動。有的企業經營時間不超過1年半,資產負債表也只有「一年內到期投資」、「其他應付款」、「實收資本」等少數會計科目發生業務,與正常企業資產負債情況差異很大。二是結彙報審資料齊全,但是資料不真實,到銀行辦理業務時提供的合同都是虛構或無效的,且資本金數額巨大,匯入國內後迅速結匯。三是資金鏈比較清晰,結匯後人民幣資金主要在關聯公司之間劃轉。防治「熱錢」應力求精準熱錢就如流水一般,無孔不入,進入我國也不是為了儲蓄或為中國經濟做貢獻的,而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自然會流入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所以我國的樓市、股市都存在熱錢,甚至農產品、中醫藥材也有熱錢炒作的跡象,已經危及到市場秩序和民生需求。近年來,外匯管理部門將防治「熱錢」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在不斷完善國際收支監測預警和加強外匯收支管理的同時,開展了針對不同交易主體、不同業務類型、不同資金流動渠道和區域的檢查行動,重點包括針對「熱錢」假借外商投資、外債、個人、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等渠道違規流入的檢查,收穫可謂頗豐。像僅在2009年,外匯管理部門就查處了2000多起外匯違規案件,涉案金額49.8億美元,違規金額46.3億美元,行政罰沒款總額累計近2億元人民幣。但筆者認為,在出重拳狠狠打擊的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熱錢」絕不僅僅是一個資本流動的問題,其背後往往隱藏著複雜的經濟利益鏈條,要從根本上化解風險,必須標本兼治、常抓不懈、懲防並舉。一方面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理順國內資源、資金等價格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消除「熱錢」追求的套利空間;另一方面,需要外貿、外資、稅收、海關、外匯等部門加強合作,全程布控,加大對「熱錢」流動的打擊力度,對「熱錢」流動形成威懾,共同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當然,中國並不是特例。此前,熱錢的存在與否及其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一直是亞洲經濟界關心的焦點問題。亞洲開發銀行曾在5月18日發表一份名為《亞洲資本市場監管》的年度報告,警告亞洲國家要警惕熱錢衝擊。報告稱,隨著亞洲新興經濟體復甦步伐加快,其回報率相對較高的資本市場正吸引大量外資。對亞洲新興經濟體而言,管理好這些外資是一大挑戰。資本流動趨勢迅速逆轉,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經濟復甦過程中,貨幣升值、資產價格上漲以及通貨膨脹壓力明顯。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國還保持著適度資本管制的前提下,我國的「熱錢」問題與那些資本自由流動的國家或經濟體有著完全不同的語境,盲目套用得出的結論恐怕會南轅北轍。毫無疑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跨境資金都是逐利的,投資和投機的界限不易區分。問題的關鍵要看資金流動是否具有真實、合法合規的貿易投資背景。同時,長、短期資本的劃分是相對的,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轉化。在我國,由於存在資本項目管制,所謂「熱錢」應明確為那些純粹以投機套利為目的、無真實貿易或投資背景的違規資金流動,其特徵概括起來就是投機性、虛假性和違規性。也就是說,只有抓住這「三性」,才能全面把握「熱錢」的本質特徵,進而對「熱錢」進行精準打擊,以確保國際收支風險可控。(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銀行國際業務部)熱錢流入的五大危害助長通貨膨脹2009年,我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和10萬億元的信貸投放,如果這個時候,大量熱錢再侵襲我國,必然會加速通貨膨脹預期的到來。加劇股市震蕩據調查,最近我國股市出現上躥下跳的行情,都與熱錢炒作洗牌有著一定的關係。在高收益的預測下,大量熱錢侵襲股市在所難免。然而,這些熱錢一旦遇有風吹草動,就會迅速撤離逃跑,從而加速股市震蕩,破壞股市安定。吹大樓市泡沫今年以來,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價平均漲幅已超過40%。最近,大量熱錢侵襲和銀行史無前例的巨額放貸助長了中國經濟反彈,但是熱錢和寬鬆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可能會帶來與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過的相似的資產泡沫。擾亂金融秩序大量熱錢的侵襲加速了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而外匯儲備的增加必然帶來外匯占款的增加,不斷增加的外匯占款形成了基礎貨幣的內生性增長,央行被迫投放基礎貨幣。在熱錢加速侵襲、外匯儲備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央行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將受到嚴重影響。增加信用難度專家認為,熱錢在我國的主要藏身處除通常的股市或樓市外,還有大量熱錢藏身於中國的商業銀行。熱錢有可能就趴在銀行的賬戶上坐等人民幣升值,以獲得可觀的投機收益。這樣,這些熱錢大量的流入流出,顯然會加大各商業銀行的信用調控難度,破壞信用的穩定。
推薦閱讀:

熱錢呼嘯而至劍指何處
警惕熱錢「密道」
央行副行長:很多流入中國熱錢披合法外衣(實錄)
熱錢襲港曲線入境 通脹和高房價等著瞧吧!

TAG:熱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