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雷:品牌戰略 認知先行

一、認知大於事實

這給企業家當頭一棒!很多企業家,特別是技術出身的企業家,說起自己的產品如數家珍,認為自己的產品這裡好、那裡好,流露出的神情,一點也不亞於父母替大齡兒女出席某個相親會,介紹自己寶貝孩子時的那份執著、認真與自豪。  

這時,我往往會不客氣地打斷他的話,反問他:「王老吉真的能去火嗎?」「六個核桃真的有六個嗎?真的能補腦嗎?」「農夫山泉,真的有點甜嗎?」消費者只能從有限的、模糊的信息中,對某個產品形成一個約定俗成的認知:如日本人,壞人;東北人,豪爽。至於,是不是每個日本人都是壞人,每個東北人都豪爽,消費者是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研究、對應每個具體事實的。所以,我們的結論是,認知大於事實。  

這個結論不是讓我們不講事實,而是告訴我們要務實地順勢而為,低成本、高效率地利用人們心智中已經形成的、固有的歷史認知,把這種不花錢的認知強化為「事實」。這樣,我們就在人們購買決策的瞬間,搶先於其他競爭對手,優先進入他的品類思考範圍與品牌選擇視野。 

絕大多數固執的企業家,在第一關這裡就摔了大跟斗,對不花錢的歷史認知不調研、不總結,不去對應產品的特性進行認知價值篩選,而是花了巨大的精力,進行一廂情願的、艱難的認知教育,並且據此進行營銷戰略、戰役、戰鬥的布局與資源配置——燒錢啊,哥哥!

您,是不是這其中的一位呢?  

二、需求需要「勾引」

愛,你說或不說,就在那裡,不增不減——這是詩,不是生意。

人的需求,除了飢餓、睡眠這兩大剛性需求,會自動、定時按照生理規律產生,其他絕大部分的需求,必須在特定的外部環境刺激下,才能被喚起與激發出來。刑偵學家發現,強姦案的環境誘導因素很重要,比如路燈黑暗、女孩穿著暴露等。我們還發現,即使是睡眠與飢餓這樣的剛性需求,也會有差異化的品類細分機會:人們午夜就想睡覺,但是很多人睡眠並不好,腦白金就滿足了改善睡眠需求;一到飯點就肚子餓,但不是馬上就有飯吃,誰會滿足臨時填充饑餓的需求?  

手機是打電話、發簡訊的,電腦是處理信息的,把手機與電腦合二為一,就產生了智能手機。史蒂夫·喬布斯不是發明了智能手機,是通過人性洞察,「勾引」起了掌上信息處理的需求。 

「困了、累了,喝紅牛!」「怕上火,喝王老吉!」「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桃!」這些廣告語、定位的輸出語俗氣嗎?——沒關係,關鍵是產品暢銷了!幕後的策劃報告告訴我們,王老吉利用了涼茶去火的歷史認知,「勾引」、強化了購買需求;六個核桃利用了傳統葯食同源、核桃以形補形的歷史認知,「勾引」、強化了補腦需求。

你的產品滿足了消費者什麼樣的需求,要大膽、直白地依據消費者已經形成的、不需要教育的歷史認知(而不是事實,請注意!)大聲地說出來,不要羞羞答答,更不要轉彎抹角!明白了這一點,你就過了第二關!

三、品類定錯位,功夫全白費

一個父親有兩個兒子,都長大成人,老爸給每個人20萬元,希望他們自己創業。  

大兒子用20萬元買了輛計程車,每天風雨無阻,勤奮操勞。二兒子用20萬元付了四套房子的首付,自己住一套,利用其他三套的租金交銀行利息。10年過去了,大家應該猜到了兩兄弟的結果。

六個核桃如果繼續跟在承德露露後面,定位為堅果風味飲料這個小品類,而不跨入補腦植物蛋白飲料的大品類,根本無法實現幾年突破100億元的營銷奇蹟。  

黑芝麻糊、燕麥片、核桃粉和豆粉這些一到夏天就沒有人吃的沖調品類,如果不進入更大的、每天都吃、隨時都喝的品類,可以想像,要突破10億元的銷售額,該有多難。  

很多老闆熱情地介紹自己的公司:「我公司產品有30多個品類……」但我會客氣地糾正他:「老闆,據我觀察,您的產品還沒有一個大單品已經形成營銷學意義上的品類!」他的驚訝與錯愕,你可以想像。  

四、什麼是品類  

什麼是品類?通常從認知與需求兩個維度進行判斷,就是消費者心智中、認知上不需要進行解釋性的教育,需求上一「勾引」,就能產生購買行動的商品「心理類別」。  

日本人是品類,東北人是品類,廣西人還不是品類,最近,香港人成為品類(你懂的)。  

汽車剛剛出現的時候,被叫做「喝油的馬車」;史蒂夫·喬布斯不把蘋果手機叫做掌上電腦,而寧願繼續把它叫做智能手機,就是為了在消費者心智進行品類定位的大單品中「站隊」。因為,與手機比起來,電腦的認知是「大、笨重、貴」,手機則是「輕便、便宜、方便」。 

品類定錯位,功夫全白費。這可不是說著玩的,你的產品定位在溝里,你長大了,頂多是條泥鰍;你定位在河裡,你就是條跳龍門的大鯉魚;你定位在海里,你就是大鯨魚!

五、如何進行大單品的品類定位

這裡要引進一個「品類發育度」的概念。

營銷學有很多很複雜、很專業的定位技術,在此,可以從三個角度通俗地描述一下:

從消費者角度,有一半以上的人一說起你的產品,能自動地進行認知歸類;有十分之一的人,經過你的需求「勾引「,能夠產生購買行為,這說明你的品類已經發育成熟了。

從企業內部判斷,發育成熟的具體標誌就是:你有某個產品成為占公司總銷量70%以上的大單品。

從企業外部判斷,競爭者公認的品類成熟標誌是:品牌成為該類產品的代名詞。

否則,所有的產品還是物理意義上的品項。展示廳里可以有成千個品項,但是,也許你只有一兩個發育成熟的品類。  

通俗地表述一下,判斷品類發育度的標準是:

(1)有50%以上的消費者,對產品的功能或類功能有原始的、不需教育的歷史成熟認知;  

(2)在經過科學定位後的品類輸出語的提示下,有10%以上的信息接收者表示聽過這句輸出語,內心會產生購買衝動及產生購買行為。  

這兩點都需要進行科學的調研、嚴謹的分析及深刻的洞察。  

品類定位的輸出語可不是一句廣告語那麼簡單,它綜合了營銷專家們一切前期的專業技術攻關與營銷實戰智慧,是一切營銷行動的總綱領,如同「打土豪,分田地」一樣。當時中國95%以上人口是農民,90%的農民沒有土地,而土地是農民心智中最大的財富,渴望擁有土地是農民最大的需求。抓住了這個問題,土地革命成為革命的戰略方向。但是,品類定位的輸出語確實也是一句廣告語,如果你沒有資源進行傳播,讓它進入消費者心智產生認知,勾起他購買產品的需求,那麼它什麼也不是。沒有品類定位的科學傳播,地面工作會非常吃力,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物理層面競爭優勢(如渠道優勢)會非常不牢固。 

找准產品的品類定位並且進行高效的傳播輸出,是你要跨越的第三關。

六、什麼是品牌?品牌就是認知

說到平板電腦,人們想到PAD,而不是TAP;說到國酒,人們想到茅台,而不是五糧液;說到AV,人們想到蒼老師,而不是武藤蘭。

無論你服不服氣,這就是認知。

真正的壟斷,不是渠道,不是技術,不是資金,不是平台,而是認知。

營銷的核心,就是改變認知。公關,是改變認知的最好手段。公關的方式很多,包括一些另類的公關炒作。比如,茅台的「找罵營銷」:將公款、腐敗、天價、奢侈品的概念反覆惡炒,在一片罵聲中,越罵越吃香。其成功抓住了國人的一種心理:痛罵腐敗,內心其實渴望腐敗;痛恨特權,其實希望自己也有機會享受特權。

王老吉和加多寶的涼茶戰爭,是「吵架營銷」的經典案例。這場狂日持久的戰爭導致了兩個結果:1、做大了涼茶這個品類,可樂、冰紅茶皆成了輸家。2、消費者對涼茶的認知被固化在了王老吉加多寶兩個品牌,和其正成為最大的輸家。在王老吉和加多寶打架的時候,和其正最該站出來大吼一聲:「都別鬧,和其正,做人要大氣!」他沒發聲,結果被消費者遺忘了。

廣告本身不能改變認知,但若以公關的思維做廣告,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比如,噁心了你十多年的腦白金廣告,儘管多次榮膺「十大惡俗廣告」,卻在市場上長盛不衰。腦白金的成功之處在於:1、當他成為話題的時候,人們記住了他。人們厭惡他,卻又無法擺脫他,他就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了烙印。2、通過持續的灌輸,成功地規定了消費方式:「送禮」=「腦白金」。於是,當你逢年過節想送禮卻不知道送什麼的時候,穩妥起見,還是選擇了腦白金。

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有句名言:謊言重複千遍就能成為真理。這話,在營銷領域同樣適用。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心裡認定的真相。

以公關的思維做廣告和以廣告的思維做公關,其結果天壤之別。愚蠢的企業會以廣告的思維做公關,好端端一個活動最後整成一摞誰也不會看的宣傳軟文,花錢不討好。聰明的企業以公關的思維做廣告,一則廣告都可以成為公眾的話題,媒體的狂歡。

很多企業設有公關部,卻不知公關部的職能是什麼。公關不是陪吃陪喝賠笑臉,也不是簡單地贊助幾個活動,策劃幾個事件。公關的目的只有兩個:1、改變認知;2、建立圈子。

簡單地說,公關,就是讓支持你的人越來越多,反對你的人越來越少。

危機公關就是打群架,跟對錯無關,比的是誰的嗓門大,誰的幫手多。不管你服不服氣,這就是公關。

圈子決定命運,對人如此,對品牌、對企業也如此。

圈子,是建立認知、鞏固認知的最佳平台。圈子意味著信任和約束,也意味著情感和歸屬。自己人,錯的也是對的。

郭敬明被罵抄襲,不妨礙他的書年年暢銷。《小時代》一部爛片輕鬆贏得7億票房,靠的就是他那兩千多萬的腦殘粉。粉絲是最特殊的圈子,他們有自己的邏輯和認知。

小米同樣深諳這種粉絲文化,小米手機再爛,米粉也會奉為神機。當有人罵小米的時候,米粉憤然反擊,那種歸屬感和凝聚力會讓他們竭盡全力去維護、去捍衛、去堅守。這就是粉絲的力量。

什麼是品牌的至高境界?宗教!

沒有千年的企業,但有千年的寺廟。再牛的企業都會破產,寺廟從不破產。當喬布斯成為宗教,果粉的熱情就不會消退。當郭教明成為偶像,他就註定鴻福齊天。不管你服不服氣,這就是事實。

作者:余曉雷 《定位人》本期推薦


推薦閱讀: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 的重點筆記
少林和武當的戰略陰謀
鴻門寺被毀,意味李自成第三次反清戰略計劃失敗
你以為卡達斷交風波最大贏家是中國男足?其實它更影響中國中東戰略布局

TAG:品牌 | 認知 | 品牌戰略 | 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