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們中國的文字

2013年11月3日,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音韻學的第四代傳人劉克雄教授在北京龍泉寺明心閣四樓,為僧俗部分二眾作了題為《認識我們中國的文字》的精彩講座。

克雄先生首先講解了文字產生的原因和意義。先生說文字來自於語言,語言來自於心境。語言是用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意思,而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語言受到時空的限制,不能傳至久遠,而文字能夠不受時空限制,文字是一切文化的載體。

人類歷史上的文明古國,起初都是使用象形文字,但是只有中國的文字歷四千年而沒有間斷。這對國家民族的凝聚來說意義重大。中國幅員廣闊,各地方言差別很大,一個廣東人和一個北京人可能根本無法交流,但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文字,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相反,其他文明古國的文字最終演變成了音標文字,時間久了之後,不同區域語言的發音和含義差別會越來越大,乃至於演變成不同的語言文字,進而演變成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所以歐洲無法像中國這樣成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此外,我們對古聖先賢的了知和理解也完全靠文字的記載。可見,文字確實是一切文明的載體。

那麼文字學是怎麼產生的呢?先生解釋說,因為古代的典籍現在讀起來不容易。例如《尚書》,為什麼不容易懂呢?因為尚書尚書,上古之書,是用當時的語言記錄的當時的事情;我們今天的報紙如果拿給2000年後的子孫來讀,一樣像天書一樣。所以就需要注釋,那麼要做好注釋需要三項功夫,即:文字、聲韻和訓詁。廣義的文字學包括字形、字音和字義三個方面,為了研究方便,根據側重點的不同,把側重字形的稱為文字學,側重字音的稱為聲韻學,側重字義的稱為訓詁學,實際上三個方面是一體不可分割的。

《說文解字》裡面把漢字的產生方法分成六種,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後兩種實際上是運用文字的方法,前四種才是創造文字的方法。

那麼,象形是指用線條把物象輪廓勾畫出來,例如日、月、鳥、馬等。指事是指用抽象符號創造出來的文字,比如上、下等。會意是用象形和指事文字拼合而成的字,比如「武」,由一個止和一個戈組成,意思是拿起武器去打仗,所以先生說,真正的勇武不是你有力量去威嚇人,而是為了和平去平息爭鬥;再比如「信」,人言為信,意思是人說話要有信用。形聲是指字的兩邊,一邊代表字形、屬性;另一邊代表字音。凡象形和指事創造出來的文字特稱為「文」,會意和形聲創造出來的文字特稱為「字」。

克雄先生的太老師黃侃先生在研究《說文解字》的時候,總結出來了21條條例,對於我們認識文字、閱讀和校勘典籍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比如,黃侃先生說,凡形聲字除以聲命名者外,聲必兼義。什麼意思呢?例如:箋、錢、賤、淺、棧,凡從「戔」得聲的字,都有「小」的意思。箋是指小的便條紙;錢是指銅板,就是小錢兒的意思,不是大鈔;賤是指用貝殼作的貨幣,比銅板還小的錢;淺是小水;棧是指路邊用木板蓋成的小客店。

再比如,凡從「勾」得聲的字都有彎曲的意思,比如鉤、枸(彎曲的木頭)、笱、耇。凡從「青」得聲的字都有美好的意思,比如清、晴、倩、精。凡從「農」得聲的字都有厚的意思。

那什麼叫「以聲命名」呢?先生舉例說,「狗」,你打它一下,它就會狗狗的叫;再比如鵝、鴨,都是以聲命名,這些字是本條例的例外。

認識了這樣的規律,自然對我們閱讀和理解典籍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在閱讀典籍的時候,很大的一個難題就是通假字,同韻、雙聲、疊韻的字都可以通假。為什麼同音的字可以通假呢?先生解讀說,段玉裁先生在注釋《說文解字》的時候說,「聲義同源」,意思是聲音和字義是同一源流的。

先生風趣的說,如果我們相信進化論的話,相信我們來自北京猿人的話,那麼遠古的時候,人類和動物一樣,並沒有豐富的語言,只有幾個簡單的聲音。那麼大聲是來表達大的意思,小聲是來表達小的意思,圓轉的聲音代表圓轉、條理的意思。

例如,「虎」字,屬於喉音,聲音很大,表徵這是一種大而嚇人的動物,在現在的閩南話裡面,「虎」字仍然是很短促而大聲的音。再比如,「戔」字,聲音很細小,所以以「戔」字得音的字都有小的意思。最後,像「侖」字,發音的時候,舌頭打卷,很圓轉,所以從「侖」字得音的字都有圓轉和條理的意思,比如輪、淪、論、倫等。車輪當然是圓的;淪本義是指石頭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論,要把一個抽象的意思解釋給別人自然需要有一定的次序和規則;倫,人倫,不能反轉,子慈父孝可以嗎?你試試!

聲義同源,聲必兼義,所以凡字根相同的都可以通假。比如「都」和「豬」,以現在人看來怎麼也無法理解,都市的「都」怎麼可以用豬八戒的「豬」來代替呢?這是因為,清代學者錢大昕發現,古音沒有舌上音和清唇音。凡舌上音,zh,ch,sh等,古人都讀成舌頭音t和d;凡清唇音f,都讀成b和p。所以,「豬」在古音裡面和「都」發音是一樣的;而明白了這樣的規律,您也不會把伏羲氏、庖羲氏和宓羲氏認作是三個人了。可見,這些文字學規律對於我們閱讀、校勘古籍是何等的重要!

克雄先生在講座的最後總結說,《說文解字》收錄的漢字有9000多個,如今最全的《中華大辭典》收錄了10萬多個漢字。那麼,面對這麼多的漢字時不必畏懼,章太炎先生說由象形和指事創造的漢字不到500個,那麼其他的字都是由象形和指事字拼合而成的,而99.9%的又都是形聲字。因此,掌握了這不到500個字,再認識了上述形聲字的規律,那麼這10幾萬個漢字就很容易掌握和理解了。

克雄先生結束精彩的講座後,又回答了大家的提問。先生在問答中特意強調了「字義不可臆說」,就是說字的本義要根據《說文解字》,不能自己猜測。比如「玉」字,有的人解讀說王旁邊的那一點就是玉,玉貴重,所以王才能擁有,把那一點放在王的頭上,就是天下共「主」。聽起來很有道理,其實不然。根據《說文解字》,玉是三片玉用繩子串起來的意思,最早的玉字和王字沒有區別,後來為了避免混淆才加了一點,意思是一種美麗的石頭,並具有5種美德:溫潤,象徵著「仁」;不文飾,象徵著「義」;聲音清脆而悠遠,象徵著「智」;雖溫潤,而又寧折不彎,象徵著「勇」;似有稜角,卻並不傷人,象徵著「德」。所以古人佩戴玉,不是為了美觀,更不是為了攀比,而是時刻提醒自己,不可須臾忘記「仁、義、智、勇、德」這5種美德。

推薦閱讀:

中藥「參氏」家族!快來認識一下!
彭永捷:認識儒教
我嫁給了認識僅僅15天的男人
《認識道教》之三
認識易學術語:元亨利貞

TAG:中國 | 文字 | 認識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