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BBS輪轂,德國?日本?別傻傻分不清!
近兩年,國內車企的捲尺部技術突飛猛進,不但能量出來還能造出來,前兩年的眾泰途觀(大邁X7)可以說奠定了眾泰的地位,今年的眾泰保時捷(SR9)則是一次徹底的升華,更不用說陸豐極光(X7)之類的車了。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這些所謂的山寨、撞臉,而是源自一脈的BBS輪轂,紅色的、金色的、銀色的BBS輪轂蓋,直叫人真心看不懂啊!
日本?德國?別傻傻分不清BBS
BBS品牌創立於1970年,由Baumgartner先生、Brant先生在德國的黑森林地區小鎮Schiltach成立,公司最開始是以汽車零部件生產註冊的公司,並以兩位始創人與地名的開頭字母作為公司的名稱。
BBS德國工廠
BBS品牌由德國BBS和日本BBS共同持有,但他們又是兩家獨立的公司,可理解為兩個品牌共用一個商標。兩家公司經過協商,分別使用銀色和金色兩種顏色來區分:日本BBS使用金色的BBS標誌代表鍛造工藝,德國BBS則是使用銀色的BBS標誌代表鑄造工藝。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他們之間還有一個區別,就是兩家公司的產品不一樣。日本BBS主要生產鍛造鋁輪轂和鍛造鎂合金輪轂,而位於歐洲的德國BBS則主要生產鑄造式輪轂。
日本BBS是BBS唯一一家許可的鍛造輪轂生產廠,除了為世界頂級汽車品牌如賓利、法拉利、阿斯頓馬丁、雷克薩斯LF-A以及RC-FIS-F、本田NSX以及斯巴魯STI、三菱Evolution等代工鍛造鋁合金輪轂之外;日本BBS在賽車界亦取得輝煌成績24hNurburgring,Le Mans 24h,DTM、NASCAR、各級別方程式賽車以及GT賽車,都受1992年開始法拉利F1車隊使用日本BBS鎂合金鍛造輪轂的影響,而紛紛採購日本BBS生產的賽級鎂合金鍛造輪轂。
日本BBS的鍛造工藝之路
BBS Japan在富山縣高械墓こ
日本BBS品牌和公司的持有者是Maeda Kosen,而前身Washi Beam(也被稱作Washi Mayer),於1971年由小野太郎先生出資創立。該公司最開始從事21-40英寸直徑之鑄造紡織機繞線軸的生產,而後受到來自德國Fuchs製造的鍛造鋁合金繞線軸的啟發,轉而進行鍛造鋁合金繞線軸的研究,然而以當時日本鍛造機的鍛造水平,根本無法達到鍛造繞線軸所需要的壓力。
Washi Beam的鑄造繞線軸
都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確實如此。事情的轉折點正是源於以下這個小故事。某一天,小野太郎先生乘坐有軌火車,被一位穿著高跟鞋的女士踩到腳,覺得比男人皮鞋踩到腳要痛上一百倍不止。小野先生一邊忍受疼痛,一邊思考:因為高跟鞋鞋跟的面積小,所以即便女性的體重比男性輕,但鞋跟達到的壓強(單位面積壓力)比鞋跟面積大的皮鞋要大,這個原理能不能運用到鍛造繞線軸上呢?
經過反覆的研究與嘗試,Washi Beam的工程師們萌生出「區域鍛壓」的設想。將一個圓形物體切分為輻射角是15°的24個扇形(15°x24=360°,即一個圓形),並以每一個扇形為一個鍛壓單位區域進行1000噸的鍛壓,經過24次鍛壓完成了整個圓形物體的鍛壓。
Washi Beam的「開朝功臣」,第一台1000噸鍛壓機
在這個過程中,工程師們克服了溫度控制(多次鍛壓要在同一溫度環境下進行),裂痕控制(鍛壓前與鍛壓後的區域邊界有可能會撕裂),鍛壓後分子結構要均勻(防止應力集中而導致損壞)等問題,並且解決了鍛壓機衝壓的速度、角度等工程問題,於1974年成功以區域鍛壓技術製造出日本國內第一顆鍛造的繞線軸。宣告了Washi Beam成功從鑄造生產廠向鍛造生產廠轉型。
BBS最經典的RS系列輪轂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汽車輪轂改裝剛剛興起,但車主過於注重輪轂的外形,對於輪轂性能缺乏認識,因而催生出大量製造劣質輪轂的生產廠。基於自身在圓盤形物體鍛造方面的技術優勢,Washi Beam抓住了這一商機,在這些紛雜的輪轂廠之中脫穎而出。
日本BBS輪轂裝車展示
1983年,Washi Beam購入了第一台5000噸鍛壓機,並成功爭取到德國BBS輪轂鍛造代工工廠的資格,成為德國BBS總公司的技術合作夥伴。
日本BBS開始初露鋒芒
1985年,日本BBS帶著鍛壓輪轂參加美國「SEMA-AIA」展,並且擊敗了其餘2萬件展品,獲得「最具創新性進口汽車配件」的獎項,在全球範圍內一舉成名。從此之後訂單接踵而至,日本BBS除了生產後市場的鍛造輪轂之外,亦開始了為車廠代工高級鍛造輪轂的業務,相繼投入了第二台5000噸鍛壓機以及一台6500噸鍛壓機。
隨後幾年,應法拉利一級方程式車隊的要求,為F1賽車製造世界上最輕的鍛造輪轂,日本BBS嘗試挑戰使用鎂合金進行鍛制。當時世界上並沒有工廠能夠製造出鍛造鎂合金輪轂,因為鎂合金比鋁合金更脆、延展性更差,形象的說法就是好像石灰石一樣,以當時的技術工藝水平無法鍛造出輪轂。Washi Beam借鑒了以往鍛造技術所獲得的大量數據以及工程方法,夜以繼日地研究,終於在1992年成功研發出世界上第一顆鎂合金鍛造輪轂,並且因為其優越的性能令優秀車手如車王舒馬赫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日本BBS為F1賽事提供輪轂
2007年,德國BBS宣告破產,Washi Beam在這個動蕩中獲得了金色招牌的獨家使用權以及BBS鍛造輪轂的全部業務,令日本BBS品牌與德國BBS品牌無論從運作還是產品線上都完全獨立。Washi Beam這個日本BBS商標的持有者,以金色BBS字樣與德國BBS區分開來,以表明日本BBS輪轂全部以鍛造工藝製作,以及所有BBS鍛造輪轂,皆出自日本BBS。在2013年,現在的母公司Maeda Kosen把Wash Beam所有業務併購和融合成現在的日本BBS。
緣何日本BBS被世人推崇
日本BBS之所以被改裝界所推崇,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其領先於世界的鍛造工藝,因此日本BBS也不是一般人都能消費得起的,說是輪轂界的「愛馬仕」都不為過。日本BBS始終堅持只使用鍛壓技術來製造每一顆輪轂,數控加工只佔據極少的分量,如切除輪輻之間的多餘材料、鑽螺絲孔以及輪轂邊緣拋光等不涉及輪轂力學結構的步驟。
日本BBS輪轂加工過程
隨著鋁合金加工技術的發展,如今有不少的輪轂廠商研發出可以實現將材料在熔化與固體之間的狀態進行成形,或者將輪轂進行初次鍛壓之後,進行熱壓或者數控加工相結合的方式,來生產輕量化輪轂。雖然新型的加工技術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但由於它們都無法製作出性能完美的輪轂,日本BBS依然堅持採用成本高昂而且難度大的三次鍛壓的鍛造工藝,按照自己的經營哲學,生產每一顆輪轂。
日本BBS每一款輪轂的設計都要經過模擬模擬受力分析,成品被製造出來也都要經受多個測試,如要求進行比一輛汽車的報廢里數還要多的50萬公里的滾動疲勞等測試才能夠進入量產的階段。所有測試比一般的JWL標準設定高出幾倍。正是這樣的執著,才使得日本BBS品牌升華,晉陞為頂級車廠以及頂級賽車領域的合作夥伴。
目前,日本BBS在國內的總代理為深圳零創,日本BBS蘇州地區授權經銷商Mes Auto已正式簽約GT Show改裝展,在明年3月24日-26日的GT Show現場B1-24、B1-25展台,Mes Auto將攜大牌日本BBS輪轂與您不見不散!
編輯:肖賈
改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名,謝謝!
推薦閱讀:
※輪轂拉絲機升級的手動探針感應的趕緊來升級
※德國BBS輪轂製造過程
※換輪轂都該注意些什麼
※鋼輪轂就一定比鋁輪轂差嗎?不盡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