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瓷為器——淺析瓷器

以瓷為器——淺析瓷器 2011-3-15 18:48:16 來源:舒適廣告

中國(China)與瓷器(China)在英語中是相同的單詞,充分說明了其巧奪天工,精美絕倫足以當此殊榮。瓷器製作工藝極為複雜考究,不乏巧奪天工國寶級收藏品。所以在今天的收藏界,依舊是一朵極具收藏價值的「奇葩」!

清雍正粉彩過枝「群芳祝壽」紋大盤

瓷之起源 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想要瓷器成形,需要通過在窯內經過約1280℃-1400℃的高溫燒制,同時,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中國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至今已經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漢族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摸索出來的。因為這種早期瓷器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略顯粗糙,燒制的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但是它們與瓷器還不完全相同,所以一般被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作為陶器向瓷器過渡時期的產物,與當時的陶器相比,具有胎質緻密、經久耐用、便於清洗、外觀華美等優點,因此備受喜愛,以至於原始瓷在燒造工藝水平和產量上不斷提高,從而為後來瓷器逐漸取代陶器,為中國人日常用器奠定了極好的基礎。原始瓷從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出土的多為青瓷。這些青瓷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如此高水平的技術工藝,標誌著中國的瓷器生產進入一個新時代。我國白釉瓷器萌發於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至唐代更有新的發展。當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已經十分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準,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至宋代,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這是制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然成為瓷器的代表。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誌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成化年間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的不用青花勾邊而直接用多種彩色描繪的五彩,都是極為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達到了輝煌的境界。康熙時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時的粉彩、琺琅彩都是聞名中外的精品。瓷之類別明代以前,中國瓷器以素瓷為主,即沒有裝飾花紋,以色彩純凈度的高低為優劣標準的瓷器。明代以後以彩繪瓷為主要流行的瓷器。最早素瓷依照顏色分類,有青瓷、黑瓷、白瓷三種常見顏色的瓷器;彩繪瓷和其他彩色瓷器中較為著名的有:琺琅彩、鬥彩、青花瓷等。總的來看,我國陶瓷發展到明、清兩代,揭開了嶄新的一頁,進入到以多種彩瓷,特別是以青花瓷器為主流的新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無論在青花瓷器或彩瓷的器物上,均可見到繪有一幅幅完美的山水、人物、花卉、魚蟲、飛禽、走獸等花紋裝飾圖案。取材生動,畫法氣勢磅睛,不受構滯,它們或自由奔放,或潑辣清新,或簡練樸素,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我國制瓷史珍貴的文化遺產。 瓷器在釉色方面,素有崇尚青色傳統,以青為貴。以前的各朝所追求的色調,無非是濃淡不一,意境略異的青色瓷,而且重色釉也不曾有過彩繪。景德鎮窯在北宋時期,仿效了青白玉的色調和濕潤的質感,創造性地燒造出了一種「土白壤而埴、質薄膩、色滋潤」的青白瓷,使青瓷藝術達到了高峰。這種青白瓷大部分在坯體上刻暗花紋,薄剔而成為透明飛鳳等花紋,內外均可映見,釉而隱現青色,故又稱「影青瓷」。 彩瓷則一般分為釉上彩和釉下彩兩大類: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釉下彩又稱「窯彩」,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淺色面釉,入窯經過1200—1400℃高溫一次燒成。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釉下彩的特點是色彩保存完好,經久不退,而青花瓷就是釉下彩的一種。瓷之青花 在瓷器如此繁多的類別中,始終有一支分外引人注目,頗受收藏者的追捧,這便是—青花瓷。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青花瓷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一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凈素雅。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清代龔軾在他的《陶歌》中這樣稱讚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青花瓷器起始於唐宋,到了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製作已經成熟,這是我國制瓷史上的巨大進步。自莊重渾厚的青花出現以後,元代以前佔據主流位置的「影青瓷」便漸漸退居次要地位。在明清兩代,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生產的主流,備受人們喜愛,成為帝王嬪妃、達官貴人的必備之物。康熙時期的青花最為突出,有瑩澈青翠、明亮靜麗的藝術效果,因此就連歐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來炫耀自己的富有。據說15世紀的薩克森國王,竟用4隊近衛軍向鄰國君主換取12個青花瓷瓶來取悅新的王后。 青花作為我國極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之所以受到眾人的喜愛,主要由其自身特點所決定,其特點一是著色力強,發色鮮艷,呈色穩定;二是紋飾永不退色;三是豐富多彩,明凈素雅,有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四是不含鉛、砷等有毒元素,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適合裝飾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適合裝飾花瓶、大缸等陳設瓷;六是其製作原料含鈷天然礦物蘊藏豐富。瓷之鑒定 歷代瓷器的款識是物質文化同精神文化的結合點,在瓷器研究中與造型、胎釉、紋飾、燒制工藝一樣,是鑒定其年代、窯口、質量等方面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深入地了解歷代陶瓷款識的基本特徵和規律,如款式、書寫內容及題款工藝手段、字體等,可以為古陶瓷的鑒定辨偽提供科學的依據。 在題款的工藝手段上,基本分為刻劃、模印和書寫三種形式。如早期的青白瓷器單色釉製品大都採取刻、雕、劃等手段題款。而隨著釉下彩(青花、釉里紅),釉上彩(五彩、粉彩、琺琅彩、金彩、墨彩……)的出現,使款識的題字也出現了與裝飾材質和裝飾工藝相同的使用毛筆書寫的形式。如釉下青花款、釉里紅款、礬紅款、胭脂色款、藍料款、金彩款等等。在款識的種類上,又可分為用不同方法標註燒造年代的紀年款(中國古代瓷器款識大部分為紀年款);題寫自家齋名、室名的堂名款;標註吉祥詞句或祝福、警句等的吉語款;題寫陶工、作坊主、店主姓名和陶店名號等的陶工款;含有寓意的紋樣圖案及動植物圖樣的花樣款等等。 在款識的文字字體、書寫部位、文字排列結構上,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瓷器的款識多以文字形式表現,我國歷代文字的風格演變在瓷器上都有所體現。款識通過陶瓷這個媒體,同樣表現出中國書法不朽的藝術魅力。款識文字有漢字的真、草、隸、篆及變體文字。另外還有諸如西夏、波斯、西洋、滿文、藏文等的少數民族和外國文字。 歷代瓷器款識的題寫部位和結構布局千變萬化,沒有固定統一的模式。明代以前多題寫於器蓋、器身、器心、器底。明以後款識的格式始漸規範,除長篇題句或特殊器物個別題於口沿外,其餘均題於器心或器底。而明清兩代的年款排列極有規律,字數一般為四字或六字。四字兩行、六字兩行為官窯的排列方法;六字三行的形式為官窯民窯皆有。款識的外圈常用單圈、雙圈、單框、雙框或諸如雲文、蓮瓣等圖案做為裝飾。 除了款識,也可以通過瓷器釉下存著氣泡(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內蘊藏的氣泡)的形態和變化作為鑒定古代陶瓷的依據之一。在正常的空間存放中,瓷器氣泡的生命有著自行消亡的變化,它就像一個晴雨表,對於鑒定古瓷有很好的幫助。 如不同時代,不同窯口、不同燃料和溫度燒成的瓷器,釉下氣泡的大小,組合形態都不同,用它可以作為斷代和區分窯口的依據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氣泡在時間的長河中有著自行死亡的規律;時間久遠的瓷器一般死亡氣泡,它的折光與釉面的包漿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靜的縈光。但不同生活史、施釉厚薄不一樣、釉質不一樣、施釉工藝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產的,釉下氣泡死亡的程度也不同。 氣泡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內水分及空間氣體經高溫燒制過程而運動,受到釉面阻擋而形成的。這一氣泡層內,氣泡的大小、多少、層次布局;因各個時期的制瓷材質、窯溫、燃料和燒制技術的變化而有所不間。氣泡壽命受胎和釉的保護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處的條件不同;氣泡的壽命也不同。 以氣泡鑒定瓷器已經得出了一些社會公認的結論,如宋瓷五大名窯中,官、哥、定、鈞四窯瓷器的氣泡特點是「聚沫攢珠」;汝瓷氣泡的特點是「寥若晨星」;元青花氣泡的特點是在密布的霧狀小氣泡層中散落著大氣泡,絕無中等氣泡過渡;永樂瓷的氣泡特點是大、中、小氣泡混雜,布局疏朗,但較宣德氣泡少;而宣德瓷的氣泡特點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氣泡群,群與群之間的間距疏朗;成化瓷的氣泡特點是徹底改變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況,顯得小而密集。 在這裡,我們還可以將成化瓷氣泡作為官窯瓷氣泡的分界線,成化以後的官窯瓷氣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點,如正德瓷氣泡小而密集,成魚子狀。至於宋元瓷器不存在氣泡一說,至今沒有定論,但事實是凡瓷器釉內都會以不同形式的存在著氣泡,僅有大小多少之分。瓷之收藏 「亂世買金,盛世藏瓷」,這句話不無道理。一說到收藏瓷器,我們首先會想到的自然是官窯,而官窯中又以「康雍乾」為代表的「清三代」瓷器為重中之重。「清三代」官窯的身價動轍以千萬計,而且一直都非常平穩。但近年來隨著傳統瓷器整體價格水平的上漲,晚清官窯逐漸凸現出可觀的升值潛力。可以說,晚清官窯的市場價值的潛力並沒有完全開發出來,自然成為投資熱點。 晚清官窯一般是指是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和宣統時期的官窯瓷器。這些瓷器相比「清三代」瓷器,種類較多,存世量較大,選擇餘地也更加寬泛。投資晚清官窯,需要重點關注「紀年款」瓷器與「堂名款」瓷器。紀年款即「大清××年制」的款識,堂名款即「慎德堂」、「大雅齋」之類的款識等。這類瓷器的前景非常看好,從品質上來說,紀年款瓷器雍容華貴,堂名款瓷器情趣質樸,具體就要根據自己的喜愛來選擇。 就目前的瓷器收藏市場上看,如果在傳統瓷器中還有什麼價值窪地的話,那就非高古瓷莫屬。宋朝與宋朝以前的瓷器即高古瓷器存世量小,但文物價值非常高,精品少,收藏門檻相對較高,但這正是它最大的亮點。 在中國瓷器成交排名前100位中,有5件宋瓷價位在500萬元以上。宋代五大名窯傳世量極少,像汝窯,全世界只有68件。所以要關注那些為皇家燒造御瓷的窯口,如耀州窯就為宋皇室燒過貢品。另外,一些普通的窯口雖然多燒制一些盤子、碗等日用品,但其中也不乏造型獨特的精品,如故宮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唐青釉印花龍柄壺,因為是孤品,所以被定級為一級甲等文物。

王琦繪 粉彩人物詩文瓶

菊開富貴碗

青花瓶

清雍正 琺琅彩高庄罐

明 青花蓮鶴紋壽獅熏爐
推薦閱讀:

中國瓷器基礎指南:彩瓷
景德鎮出產的陶土不會用盡嗎?
蕉城東南端有一座美麗的濱海小城,她叫飛鸞!
宣德鬥彩和成化鬥彩雞缸杯誰更歷害,更高價?
【工藝】青花瓷,瓷器史上的一抹「青」

TAG: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