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收藏需要什麼樣的悟性?
身處收藏圈,常聽人提起「悟性」這個詞。悟性,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道不明。彷彿神秘難測,又彷彿稀鬆平常。許多人說起過,但罕有人追根究底。今天,筆者結合自身成長經歷,跟大家探討探討這個問題。
一提到悟性,有的人認為這應該是一種天賦。說到某人悟性高,進步快潛台詞就是他天賦好,領悟能力非同尋常。但如果局限於天賦,那未免把問題看得太簡單、太片面了。
悟性,小部分取決於天賦,更多的取決於後天的種種其他因素。尤其是收藏這個領域,非常的專業,非常的特殊。就收藏者來說,需要具備的有:
一,懂得物以稀為貴。物以稀為貴,非常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收藏的真諦。因為稀有,所以珍貴。
很多人之所以誤入歧途,就是聽信了「泛國寶論」。什麼「古代燒窯一窯上萬件,日夜不停燒幾百年,什麼「現在到處都在搞建設,挖出來多少古墓多少好東西,這些歪理邪說就是想忽悠你,讓你相信現在是個遍地是寶的「好時代」,隨便買就能隨便發大財。實際情況相信圈裡人都心知肚明。
二、學會辨別老狐狸。狐狸為了得到烏鴉嘴裡的肉,絕不吝惜最誇張、最肉麻的語言。上述的「泛國寶論」者,只能算初級忽悠。忽悠的高級階段是十句話有八句甚至九句真話,只有關鍵的那一兩句是假的。收藏者還是要擦亮眼睛,收緊耳朵,別讓老狐狸的花言巧語迷惑了本心。
三、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筆者始終認為,收藏圈裡的高手屈指可數。多數人天賦一般,甚至不太聰明。因為聰明人極少玩收藏。
收藏是一個專業性很強、門檻很高的領域。多數人要麼入不了門,要麼走了歪門邪道,要麼靠的道聽途說、一知半解糊裡糊塗的玩收藏。
少數的成功者,靠的是家傳、師傳還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不管是誰,都不可能什麼門類都懂。最後還是得比拼自學能力。
學習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如何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獲取更多、更真實更有效的信息,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持之以恆,如何找到真品或贗品的共同特徵。
善於對比、善於研究、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善於反思這些都可以歸屬到學習能力的範疇。天賦高未必是好事,終身學習、與時俱進,才是護身法寶。
四、循序漸進,螺旋提升。學習和研究都應該從易到難,循序漸進。蓋高樓第一步是做什麼呢?沒錯,打地基。地基不牢固房子蓋得越高,垮得越慘。
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拒絕讀書、拒絕研究真品的殘器標本、拒絕逛博物館拒絕人家的善意勸告,一門心思的出門撿個大國寶一門心思的一步登天上來就買元青花、永宣青花、成化鬥彩、清三代官窯的那些人全死了。無一例外。全死了。
你們看到的那些在國際大拍馳騁的大收藏家,你們看到了他們風光無限的身影,卻看不到他們一步一個腳印辛勤耕耘的背影。作為一名收藏者,還是應該多去博物館學習、多研究真品哪怕是真品的殘片多讀正確的書本雜誌、多交有真知灼見的朋友、多聽有真才實學的朋友的意見。
五、多看真品,提高審美。見過一些誤入歧途的收藏者,地攤撿國寶,抱著大假貨發奮研究。出發點是錯的,研究方向是錯的,得出的結論只能是錯得離譜。贗品做得再像、再好,也始終是贗品。臭水溝畢竟是臭水溝再口渴也不能跳進去喝個痛快。贗品只會污染人們的眼睛和心靈,只有真品才有營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放在收藏領域是再貼切不過了。
所以收藏是最能檢驗人的一個領域了,當你真正懂得這一行之後,就知道哪些人智商拙計、執迷不悟;哪些人葉公好龍、假裝喜歡;哪些人渾水摸魚、知假賣假。少數人,只有少數悟性高的人才能站在金字塔的巔峰……
推薦閱讀:
※木雕屏風收藏熱:美學與實用兼具,誰忍放手?
※話說猴的吉祥品收藏
※80版猴票收藏價格為什麼這麼高?
※揉一揉腳就對10種病有效,太實用了!一定要收藏好
※月光石以及它的大家族(收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