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深度邏輯思維能力?

1

弗蘭克向我提了一個關於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學習方法論能幫你更有效解決問題。

所謂思考問題的模型,我的理解就是針對某些領域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我們首先得理解方法論是有不同層次的,有的方法論可以理解為更普世的,有的方法論是在一定邊界內有效解決問題的。

舉一個例子,我們在讀小學時就學到這輩子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方法論,歸納和演繹。數學裡面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先歸納,然後抽象出命題,再用演繹法去證明,無非證明過程有推理法、反證法(這又是一個方法論,只要你發現一個反例,就可以推斷命題為假,換個時髦的說法就是發現黑天鵝),那麼推理和反證就屬於演繹這個方法論下一級的方法論。

邏輯思維本質上是掌握針對不同問題進行有效思考的方法論,方法論不一定是萬能的,但是有了方法論,在某些領域解決問題會更快。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用基礎的方法論去解決,那樣會非常耗費精力,我也沒有能力去找到這樣的方法論,所以在具體的領域,我相信在每個學科都發展出了非常棒的解決問題的套路,也就是方法論。

所以我很自覺養成一個習慣,一旦遇到一個新的知識領域,或者業務領域,我會自覺去找書,或者查資料,看看有沒有針對這類問題的通用思考框架,並嘗試自覺去應用,看看是否能快速解決問題。

比如我當年做項目時,遇到很多困惑,因為一個項目我們要控制時間,壓縮成本,還得滿足用戶期望,解決起來總是顧此失彼。後來我看項目管理,我就學到了一個思考框架——項目管理三角形。

學了項目管理三角形,我就學到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在一個項目里,你只能同時控制好兩個維度。

比如是時間和成本,但就得犧牲質量(壓縮工期和控制成本就得降低項目交付標準),又比如是時間和質量,但就得犧牲成本(要加人加資料保進度保質量)。

如果你想三個維度都做好,很可能是你要壓縮項目的範圍,也就是修改項目的目標,使其在你的能力邊界內。

在沒有學習這個方法論之前,我以為經過我自己的努力,一定是可以找到最優解決方案,但是學習了這個方法論之後,我就明白了這是不現實的。有人說萬一有人想出了極為創造性的方案都解決了呢?那其實答案是你投入極為優秀的大腦,這也是項目管理裡面強調的人力資源。

所以我現在做任何項目,我都會問自己,在這個項目中,我最期望得到的結果是按時完成,但把質量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還是延期完成,但必須做到必要的質量?

這就是學習了方法論以後,對自己思維的深刻影響。

我再舉一個實際的應用案例。比如我做在線課程,我們內部現在很清楚,在我們每次大促時間點發布新課程會獲得最大的銷量,那麼在發布一門新課程之前,我們會對質量進行評估,如果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完美質量,而大促時間點已經到了,錯過一次大促時間點就錯過一次營銷的機會,而市場很可能因為你錯過時間節點給你重大的懲罰。

但我也很清楚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不可能做到按時發布,高質量的課程,所以 我們創造性發展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方案一:按時上線,但允許部分課程質量還沒有達到我們內部的課程高標準(允許課程降低質量發行,但是依然比市面上的產品好很多)。但是我們承諾在收集學員反饋意見後,全面改進,定期升級。

方案二:部分上線,但確保上線每一節課都是高質量的,然後通過連載的方式發布(延長項目的開發周期)。

我們之所以得到這樣的解決方案,是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很難通過增加投入的方式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最大的資源瓶頸就是合格的課程開發老師,但恰恰是這一點,我們短期內無法解決。

我們需要多掌握不同領域的方法論

當然僅僅是項目管理的工具,並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比如項目管理方法並不能告訴你如何貫徹和分析世界,也不能告訴你如何做新媒體的傳播策劃,也不能告訴你如果有效討好一個妹子的歡心。所以學習一種方法論還不夠,你得學習不同領域的方法論。

我用得最常見的有,我不喜歡堆一堆名詞,很多方法論我理解他們是如何推導出來的,所以需要分析的時候,我會自覺去應用,但可能忘記了自己是從某個方法論里學到的,所以我用我的理解說一下我在哪些大的領域都涉獵過一些方法:

【1】市場營銷裡面的產品需求分析規劃(包括市場調研)、產品生命周期及價值分析、品牌運營、競爭優劣勢分析、渠道建設、定價管理,這些都有具體的方法論,我都有涉獵,畢竟天天在賣東西。

【2】企業財務裡面的現金流分析工具,開公司的人不懂這些是不行的。

【3】新媒體傳播方法論,包括如何策劃爆款內容,如何引爆傳播能量圈,如何積累傳播能量打造口碑。

【4】項目管理,這個領域是我起家的工作能力,包括目標管理的Smart原則,這些內容都整合在這個領域知識里。

【5】時間管理,包括個人的大塊時間和碎片時間管理,包括團隊的時間管理。

【6】心理學,主要是性格分析方法,還有心理學上的各種人格分析理論,這個能幫我更好理解人性。

【7】批判性思維,這是我後來進步很大的關鍵方法論。

【8】教學課程設計,這是我現在創業的核心競爭力。

當然還有很多小的方法論,比如整理領域的5S,歷史裡面的各種分析視角,這些都不是我最熟悉的領域,只是知道,不等於掌握,能自如應用。

具體說到新媒體的方法論,其實還可以細節到不同業務領域細節,還可以總結出一些工作套路。比如如何策劃爆款內容就可以分解為

1)爆款內容的挖掘(關鍵詞分析+熱點搜集)2)爆款內容的整合3)爆款內容的排版4)爆款內容的誘導設計

1、2、3、4是一個流程, 但是每個點都可以提供一個甚至更多的小工作套路,把這些套路總結起來,就是一套工具,也就是你在這個領域的工作方法包,你用到純熟,就是領域專家。

解決陌生問題,靠搜集信息+路徑規劃+價值判斷

下面說說我解決工作中遇到陌生問題,我有三個常用方法。

一類問題是解決信息搜集的方法。

我們在很多時候需要快速對某個領域或者局勢有全面了解。但我們對很多事情並不知道,這就是需要我們通過反思,搜索,閱讀快速建立對某個領域的全局性認識。

我把這個過程叫系統性總結。

我很早意識到我最擅長一項工作是系統性深度總結,所謂系統性深度總結,並不是發現新事物,而是通過觀察自己和別人的行為模式,歸納出做某一件事的可能途徑,用數學裡面的思維,就叫做窮解法。

當我要思考一個從來沒有認真思考的領域,比如今天的方法論,我會先用歸納的方法去思考,我到底用過哪些方法論,有歸納、有演繹、有麥肯錫方法、有豐田的五個為什麼、有SWOT、有5W1H......一項項都列出來,這就是歸納。

歸納到足夠全面,就可以理解為在一定範圍內窮解了已知的方法論,那麼這麼多方法論,不可能一項項並列,你必須建立一定的層級,變成一個金字塔結構。

我會努力把這些方法論按照應用領域去歸類,比如麥肯錫方法、豐田的五個為什麼,我可以放在批判性思維這個大類下。這樣記憶起來就會變簡單很多,這也是麥肯錫方法裡面的MECE分類原則的一個應用吧。

如果你想理解這種思維模式,建議看《金字塔原理》。

一類是解決行動方案的方法。

我喜歡用的方法論就是十個字「目標——策略——行動——能力——驗證」。

簡單說就是要決定做一件事,先得想清楚自己的目標,然後分析有哪些可行的策略,哪種策略更適合我,然後分解成一系列的任務安排不同的人去做,這些人的能力必須勝任這個任務安排的要求,最後我們得思考我們如何才能知道這些人能把事情做到位呢?

如果發現行動分解不下去,是人能力不足,還是成本失控?如果成本失控我們是調整策略,還是乾脆就修改目標?

你們仔細看,這個方法論核心其實和PDCA戴明循環是很一致的,和ISO認證體系的核心思維也是一致的,也是項目管理裡面的套路。

所以如果我準備出一本書,我就會這樣去思考關鍵環節,而且會設置止損線。

這方面我建議大家看看經典的項目管理書《項目管理:計劃、進度和控制的系統方法》。

一類是解決價值判斷的方法。

這個就是需要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其實用起來很簡單,簡單回答幾個問題就好了。

他的觀點是什麼?

他觀點裡出現的名詞定義是什麼?(不確定就需要去澄清)

他的觀點支撐的論據是什麼?有沒有他選擇性忽略的證據?他的證據可信度如何?如何驗證?

他的推導有沒有隱含的假設(包括價值觀假設)?這些假設我們是同意還是不同意?

他的邏輯推導有無漏洞?有沒有循環論證?有沒有偷換概念?有沒有......


推薦閱讀:

孩子的邏輯思維怎麼培養?從會畫這個圖開始!
高手是如何思考和訓練的(燒腦慎入)
學習就是提升信息處理能力的過程
孩子邏輯思維發展有個窗口期,錯過可就晚了!
設計開放型習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TAG:思維 | 思維能力 | 邏輯 | 邏輯思維 | 能力 |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