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痛點與激痛點有何區別?(
【雖然不是很同意該作者的說法,但是先轉帖,再談論】
壓痛點與激痛點有何區別? 壓痛點是由原發病灶接受物理、化學因素刺激而產生的電信號。當受到外力壓迫時使原來的刺激增加而產生更為顯著的定位疼痛感覺,即為壓痛點。它常與較表淺的筋膜炎或深部的損傷部位相符合,壓痛較集中、固定、明顯。如岡上肌腱炎、胸鎖乳突肌炎、頸肌損傷、頸椎損傷、骨折等。 激痛點是指來自肌筋膜痛的敏感壓痛點,可誘發整塊肌肉痛,並擴散到周圍或遠隔部位的激惹感應痛。激痛點的形成起初是神經肌肉功能失調,繼之生理組織營養不良,局部代謝增加而血流相對減少,結果在肌肉中產生不能控制的代謝區,代謝產物中的神經激活物質如組織胺、5-羥色胺、激肽、前列腺素等類物質使血管嚴重收縮,這些局部反應通過中樞或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使肌肉束緊張,並出現感覺痛區。晚期病例在激痛點處的硬結是由波形結締組織構成的。 激痛點的特點: (1)激痛點可為鈍性痛或銳痛,突然痛者多為外傷,漸漸痛者為勞損引起。 (2)每一肌肉都有不同形式的感應痛點,用指壓或針刺激痛點都可引起。激痛點越靈敏,感應痛越重,持續時間越長。 (3)激痛點可誘發植物神經癥狀,如血管收縮、局部腫脹、流涎、頭暈、耳鳴等。 (4)激痛點也可使肌肉緊張發硬,但肌營養不受影響,無肌萎縮。此點與根性神經痛不同,後者雖然也壓痛,但多有肌萎縮。 (5)局部封閉可擴張血管,沖淡積存的代謝產物,阻斷向心性疼痛傳導,因此對激痛點的準確注射,加上緩緩牽拉緊張肌肉,常能緩解疼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常在腰部和腿部有壓痛點,腰部壓痛點常在患椎旁和椎間盤所在間隙,腿部壓痛點沿坐骨神經走向,可在下列穴位上找到: 居眈:在髖部,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環跳:在股外側部,側卧屈股,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委中:在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承山,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飛揚:右小腿後面,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直上7寸處。 臨床上常取這些穴位進行針灸、按摩、理療等治療,以緩解病情。 頸椎病的壓痛點有哪些檢查頸椎病患者的壓痛點時,醫者立於患者背後,令患者頸部輕度前屈,用一手拇指自上而下逐個觸壓棘突,由內及外觸壓椎旁。 (l)棘突間壓痛:此對頸椎病的定位關係密切,尤其是病變早期,壓痛點的位置一般均與受累的椎節相一致。但對後期病例,由於推間關節周圍韌帶已硬化或骨化以及骨贅形成,則壓痛點反而不明顯。 (2)椎旁壓痛:沿棘突兩側由上而下、由內及外按順序進行檢查有無壓痛。常見的壓痛點為下頸椎橫突、肩胛骨內側及第1、2頸椎旁,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臨床肩背痛常見的壓痛點一覽1、胸鎖乳突肌壓痛點:位於胸鎖乳突肌起始部,在頸部旋轉、頭後仰時可引發疼痛或使疼痛加重;2、肩胛骨內上角壓痛點:是提肩胛肌的起始點,在肩胛上提,或向脊柱靠攏時可以引發疼痛,或引起患肩、上肢橈側的放射痛;3、岡上窩壓痛點:位於三角肌深面,為岡下肌的起始點。如使上臂外展,可以引起肩部放射痛;4、岡下窩壓痛點:位於三角肌深面,為岡下肌的起始點。如使上臂內收、外展,可以引起肩部、前臂、尺側手指放射痛;5、頸肩壓痛點:為斜方肌起始點和肌腹部。如使頸部轉動、頭向後仰、上提肩胛骨及肩胛靠攏脊柱、可以引起前臂手指的放射痛;6、肩胛骨內側緣壓痛點:為菱形肌附著點、可引起肩、上臂的放射痛;7、小園肌壓痛點:由腋神經支配,如使肩部外展,可引起肩部和上臂的放射痛。8、肱二頭肌肌腱溝壓痛點:由腋神經支配,為肩周炎常見壓痛點。在屈肘、縮肩,前臂旋轉後可使疼痛加重。 軟組織外科的壓痛點認識軟組織外科學在大量的椎管外軟組織松解手術和溫熱密集型銀質針針刺療法中發現:椎管外軟組織損害必存在著高度敏感的壓痛點,這些壓痛點並具有特定規律性,在這些軟組織損害部位進行滑動按壓必會出現劇烈的主訴痛,當滑動按壓在原發性損害病灶區域時會出現劇烈的傳導痛及相關徵象。 比如:按壓在髂翼外三肌附著處嚴重病變的病灶區域時,會出現與主訴疼痛完全相同的「坐骨神經痛」徵象,滑動按壓嚴重病變的臀中肌損害病灶區域時也能出現典型的「坐骨神經痛」徵象,滑動按壓肩胛骨背面三肌附著處嚴重病變的病灶區域時同樣出現典型的「神經根型頸椎病」徵象,有的患者還出現前胸部傳導徵象,傳統醫學診斷的是肋間神經痛,這並非是真正的沿神經分布的傳導。特別是滑動按壓大小園肌時其麻木感可傳導到指尖,在每個部位的壓痛點檢查時都必須要讓所檢查之病變軟組織處於完全放鬆的體位下,這樣才能減少肌痙攣的對抗,著力點才能直達病灶部位的軟組織骨骼附著處的骨膜病灶,此時只需要用很輕的力量在病灶部位進行滑動按壓即可引齣劇烈的主訴疼痛癥狀。 在壓痛點的認識上是沒有止境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在治療的不同時期壓痛點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壓痛時出現的疼痛程度與病變程度成正相關,壓痛點的局限、廣泛與病變的範圍和複雜程度成正相關,壓痛時主訴疼痛的減輕、加重與慢性疼痛性疾病病情變化成正相關;壓痛點的消失是確保慢性疼痛性疾病治痛的可靠標準,而不是以患者主訴無臨床疼痛及相關徵象為標準,因為在慢性軟組織損害性疾病中,有相當多患者即無主訴的疼痛及相關臨床癥狀或時有癥狀時無癥狀,但即存在著高度敏感的壓痛點,這就是潛在性病灶區域,當這些潛在性病灶區域在受到病毒感染、過度勞累、氣候變化、內分泌紊亂等因素的刺激時,就會出現臨床主訴癥狀。這都是因為這些潛在性壓痛點區域內存在著慢性軟組織害的無菌性炎症的病理基礎,當外界刺激或滑動按壓將無菌性炎症刺激到其病變區域軟組織骨骼附著處的感覺神經未梢時就會出現疼痛及相關癥狀。氣候變化時肌肉的過度收縮刺激到潛在性病灶區域內存在著無菌性炎症的軟組織時出現臨床癥狀也是相同的臨床表現機制。關於壓痛點的操作方法將在銀質針論壇將會有更深入的討論。 壓痛點強刺激推拿手法此手法主要運用於椎管外軟組織急性損害疼痛病例的治療和對慢性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的診斷;在不斷發掘出新的運用前境中,更擴大了強刺激推拿手法的適應症,比如:各科凝難雜症伴隨有椎管外軟組織損害者,運用強刺激推拿可取得立竿見影之治療效果。強刺激推拿手法作用耙點—即壓痛點,是其治療與診斷準確的可靠目標。強刺激推拿有效,則屬於軟組織損害病變範疇,銀質針或椎管外軟組織松解手術才有效;反之則無效。正確認識人體椎管外軟組織損害具有特定規律性壓痛點的基礎上,在其上行滑動按壓,可以達到消除局部病灶無菌性炎症的治療目的(病變初期輕症);對病變嚴重病史較久遠者,也能起到暫時緩解臨床癥狀,消除部份無菌性炎症的診斷作用;在部份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相關各科凝難徵象病例中,能立竿見影地使這些徵象立即消失,起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祖國傳統醫學相同的指導作用。比如:頑固性呃逆、急性胃痛、腎結石急性硬阻性腰痛、腸硬阻、軟組織損害受到病毒感染誘發的耳鳴與腦鳴或視物不清、軟組織害性眩暈、頭痛等等雜症徵象,在其各自高度敏感性壓痛點行強刺激推拿,都可取得意想不到比傳統靜脈運用止痛劑或治療藥物產生更快速的止痛效果或使臨床嚴重徵象消失之目的,然後再進行對因常規治療。診斷方面:強刺激推拿用於指導銀質針治療,尋找原發性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病灶,當強刺激推拿後主訴疼痛與徵象緩解,則該推拿區域軟組織病變與主訴癥狀部位有密切相關性,銀質針治療也就有效。但也必須根據人體解部學知識、人體軟組織的生物力學與軟組織外科學理論將人體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一處的軟組織損害會通過生物力學變化而影響到它處一處或多處軟組織生物力學發生變化,從而出現全身具有特定規律性的繼發性軟組織損害而出現複雜多變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操作:準確尋找壓痛點的基礎上,視患者賴受情況,先於壓痛點上施加較輕壓力不變維持一定時間,然後再加重一定力量再維持一定時間(每次約30秒),患者感覺疼痛減輕後再行滑動按壓,每處壓痛點操作約2分鐘。此時患者即感按壓部位比治療前大大減輕,並在它處壓痛點用同法進行推拿。如果將患者所有規律性壓痛點推拿完後,患者會感到主訴癥狀部位癥狀大大減輕或消失,全身輕鬆,頭腦清醒;此時證明推拿手法正確。如要達到此目的,則必須經過長期不斷研究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性壓痛點規律與刻苦操練強刺激推拿技術,因為人體椎管外軟組織損害壓痛點變化規律是無止境的,它會因為治療的變化而變化。壓痛點強刺激推拿手法同於椎管外軟組織松解手術(稱為「以指代刀」),當作用力直接作用於病灶區域時,會使病灶部位的感覺神經未梢受到破壞,同時毛細血管破裂出血,產生新的損傷。當破壞了感覺神經未梢後,會出現即時的治療效果,減除了疼痛;但由於新的損傷,推拿部位會產生損傷性炎性反應過程,推拿部位會產生輕度炎性刺激疼痛(一般2-4天左右),但輕於治療前的主訴癥狀,當新的損傷性炎性反應過後,即可表現明顯的治療作用:疼痛減輕,肌痙攣緩解,起到了以松治療的臨床療效。所以強刺激推拿手法的治療間隔時間為3-4天為好。壓痛點強刺激推拿只適用於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的診斷與治療,所以必須首先運用腰脊柱三個試驗對腰脊柱椎管內外進行鑒別後才實用,對頸脊柱則結合頸椎六種功能活動如推拿後癥狀明顯緩解與否,則可鑒別頸脊柱椎管內外軟組織病變。 重述肩胛骨背面三肌肩胛骨背面的岡下肌、大園肌、小園肌三肌附著處的原發與繼發性損害性病變在頸肩背臂痛及上肢麻木及功能障礙的患者中極其重要,臨床極易誤診為頸椎病。根據壓痛點診斷技術(或觸發點疼痛理論)可發現:肩胛骨背面三肌附著處有明顯的壓痛區域,輕觸其壓痛區域可有痛性結節,在其區域行滑動按壓時可引起手部、臂部酸脹牽涉痛的傳導徵象和該肌肉局部的抽搐;此區肌肉肌力稍有減弱但無肌痿縮現象。肩胛骨背面三肌附著處軟組織損害性病變觸發其痛點可引起上肢的牽涉傳導痛,使患者感到非常不適和上肢無力,對病人身體造成痛苦和心裡增加擔憂和焦慮。軟組織損害性壓痛點與肌筋膜觸發點疼痛同意義,定義為骨骼肌上可激惹遠處牽涉痛的局部痛點,同時伴有無肌肉萎縮現象的肌力減弱,關節運動範圍受限,患肌可觸及痛性條索。肌電圖可見觸發點的自發肌電位產生和肌電位較高;超聲波和MRI檢查該肌痛性狀態部分可見異常影像;大多數病人還存在自主神經癥狀。這些現象都是因為乙醯膽鹼(Ach)在神經肌連接處的漏出。引起肌的後連接去極化,從而產生持續性肌節縮短和肌纖維收縮,出現運動終板處的收縮結節。這種慢性持續性肌節縮短將大大地增加局部能量的消耗和局部血循環減少;局部缺血和低氧可刺激神經血管反應物質的釋放,這些物質使傳入神經致敏而觸發點疼痛,因而產生了自主神經癥狀。這些物質又可刺激異常的乙醯膽鹼釋放,形成了一正反饋環能量危機的惡性循環。傳導痛(牽涉痛)來自於中樞整合的結果,因而必須與頸椎病相鑒別。治療方面:以破壞壓痛點(觸發點)或刺激為主。行強刺激推拿或無痛溫熱密集型銀質針針刺治療,在行銀質針針刺與強刺激推拿時,通過對壓痛點的刺激而破壞敏感的感受器或感覺神經未梢,從而引起強烈的脊髓反射,也許破壞了觸發點活化的脊髓感覺神經元中樞,消除了致痛因子,起到了治痛效果。 枕肩三角新概念枕骨區域與雙肩胛骨區域形成的三角區域稱為枕肩三角,此區域的軟組織損害與頭、頸、肩、背、臂、指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徵象(即傳統診斷的頸椎病、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眩暈症、肩周炎等)有著直接關係。 肩胛骨背面的岡下肌、大小園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岡上肌、肩胛提肌等直接參与肩關節的活動,但斜方肌、大小菱形肌等與對側肩胛骨、頸、枕部保持相對穩定三角,並保持平衡協調狀態,當一側肩胛骨背面軟組織產生損傷,勢必打破這種靜力性與動態性平衡而使枕區、對側肩胛區軟組織產生繼發性軟組織損傷,這樣才能達到一個新的協調狀態來完成肩關節的各種功能活動;此時原有的枕肩三角穩定性受到破壞。原發與繼發性軟組織損害構成了一個立體的三角軟組織損害區而形成惡性循環。原發的肩胛骨背面三肌附著處內無菌性炎症刺激可使疼痛沿著肩—前臂—上臂—手掌—指尖傳導或由枕區—頭頂—前額傳導。枕外隆凸與項平面和雙側肩胛骨形成的三角區域(即:枕、雙肩胛三點構成穩定型三角),當枕區軟組織存在著損害性無菌性炎症時,刺激其中的感覺神經梢出現頭痛癥狀;由於疼痛出現肌痙攣使局部軟組織內壓增高,更加重了對感覺神經的刺激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再者由於大腦前廷神經核與紅核等眩暈中樞與枕區病變軟組織內神經支相交通,通過這些交通支刺激到眩暈中樞時即可出現眩暈癥狀。 所以臨床遇見的頸肩部不適或疼痛患者、常規排除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腦血管器質性病變而診斷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內耳眩暈症、頸性頭痛、枕大神經卡壓性頭痛以及偏頭痛等等與顱腦、眩暈中樞、腦血管等有關的頭痛眩暈病例與上述三角區域軟組織病變有直接關係。枕區軟組織病變繼發於原發性腰臀部與大腿根部者為數極多,但有腰臀部與大腿根部軟組織損害繼發了枕區軟組織損害者,通過系列補償調節過程必使其雙肩胛骨背面產生嚴重的軟組織損害。 作用機制:附著於枕外隆凸、項韌帶全長、第7頸椎棘突及全部胸椎棘突、鎖骨外段上緣、肩峰內緣及肩胛岡上下緣的斜方肌,是直接受力的一重要軟組織;起於上4位頸椎橫突後結節,止於肩胛骨內上角的肩胛提肌和起於第3頸椎與第3胸椎棘突的頭夾肌是間接作用力的軟組織。肩胛骨背面的岡下肌、大、小園肌存在原發性或繼發性軟組織損害時,其無菌性炎症刺激所產生肌痙攣,肩胛骨的正常運動範圍受到限制,但是它隨著上肢的頻繁運動而要保持平衡,此時肩胛骨將被向下外方牽拉,牽拉力直接通過斜方肌或間接通過肩胛骨內上緣附著的肩胛提肌作用於枕骨面,使枕區斜方肌筋膜附著處產生超載荷的撕裂性損傷,但斜方肌是枕區最淺層的軟組織,這種撕裂性損傷勢必影響到深層的頭夾肌及頭半束肌等枕區附著的軟組織,出現一系列複雜的症候群:除引起頸枕部不適外,還可出現肌痙攣,當枕區肌痙攣時,局部軟組織內壓增高,軟組織內壓增高更加重了對損傷性無菌性炎症的刺激,使之成為惡性循環。又由於枕區軟組織內分布的神經支與大腦前廷神經核、紅核等眩暈是樞相交通,通過這些交通支刺激到大腦前廷神經核與紅核等眩暈中樞、刺激到枕大小神經、耳大神經等感覺神經時即可出現:眩暈、頭痛、視物漠糊、眼周脹痛、鼻部癥狀、咽喉等部位徵象。 枕肩三角軟組織損害與痙攣性斜頸有著直接關係:由於枕肩三角軟組織損害程不等時肌痙攣造成斜頸體征者臨床中較常遇見。運用軟組織外科學的檢查手段皆可查得枕肩三角區域軟組織附著處高度敏感的壓痛點,在這些壓痛點行強刺激推拿後,痙攣性斜頸體征會立即得到明顯改善。在其雙側肩胛骨背面的軟組織損害中,斜方肌、項伸肌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非獨立的胸鎖乳突肌痙攣所致,有相當部份病例胸鎖乳突肌無軟組織損害存在。有人認為是支配胸鎖乳突肌的神經發生了病變而行神經破壞性藥物注射來達到治療目的,但是他們根本沒有認識到引起該病的真正本質:枕肩三角區域軟組織損害,其軟組織損害所繼發程度不等的肌痙攣使頸部向著一側偏斜。這與腰骶部深淺層雙側軟組織存在著損害程度不等的腰脊柱側彎一樣,由於腰骶部是人體承載中樞,活動沒有頸部頻繁,只發生比較固定的腰脊柱側彎而不會出現像痙攣性斜頸那樣的臨床體征。 痙攣性斜頸中,淺層的斜方肌損害性痙攣是該病發生的重要因素,當原發或繼發性肩胛骨背面三肌軟組織發生損害性病變時,其肌痙攣勢必將肩胛骨向外下方牽拉,日久則使斜方肌在頸椎與胸椎棘突上、肩胛岡與肩峰和鎖骨外上段附著處、枕區附著處發生軟組織損害,當枕區附著處發生損害後,也將會出現頭夾肌等深層部位出現軟組織損害而使該軟組織出現肌痙攣,上述軟組織發生一系列損害性病變後,胸鎖乳突肌在乳突附著處可能發生繼發性損害。如果雙側肩胛骨背面三肌附著處損害程度相差極大,同時繼發的雙側斜方肌與頭夾肌損害程度也相差極大時,可將頸部向一側牽拉而出痙攣性斜頸的臨床徵象。有的患者必須長期用手托著下巴,這樣來抵抗該側肌痙攣的牽拉。 根據以上認識,筆者提出了「枕區、雙肩胛骨背面形成的穩定三角」即:枕肩三角新概念對常規診斷的:偏頭痛、頸椎病、肩周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內耳眩暈症徵象等凝難病例或部份視物不清、耳鳴、腦鳴、眼周脹痛等軟組織損害相關徵象有極大的幫助。 慢性疼痛中較重要的臀區部位—髂翼外三肌附著處髂翼外三肌附著處:即:闊筋膜張肌、部份臀中肌和部份臀小肌。特別是闊筋膜張肌,有腰部病變或臀部病變者必有闊筋膜張肌高度敏感的壓痛即嚴重闊筋膜張肌病變。同時也伴有臀中肌和嚴重的臀小肌骨骼附著處的軟組織病變。此區域病變是引起典型「坐骨神經痛」即小腿後外側傳導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此區域病變的疼痛性肌痙攣又可使腰部的生物力線發生改變,這樣使腰部軟組織損害性疼痛繼續惡化,互為因果,也是腰痛的另外一個因素(這在銀質針針刺治療髂翼外三肌附著處後患者腰痛及相關癥狀立即消失或減輕的病例中得到證實)。在軟組織外科學的臀區松解手術中,將這些病變的軟組織進行切痕操作,並使之盡量骨膜下剝離,這樣就使疼痛性痙攣與攣縮得到徹底消除,無菌性炎症的病理基礎也被徹底消滅,下支的傳導痛等徵象也得到治療。在銀質針的針刺治療中,除了盡量多作小幅度提插和骨膜下刺外,髂前上嵴外側附著的闊筋膜張肌必須治療範圍全面徹底,臀中肌與臀小肌應儘力作到骨膜下刺,特別是在坐骨大切跡外側緣至髖關節襄後側的區域的臀小肌附著處,應作到不留下一點病理基礎,否側對於嚴重的臀部病變者將會留下殘餘癥狀(坐骨大切跡外側緣至髖關節襄後骨緣的操作與坐骨大切跡的操作完全相同)。當在此緣針刺時同時也對部份梨狀肌進行了治療但是不會損傷坐骨大孔出口處的坐骨神經,這比針刀直接在坐骨大孔坐骨神經在梨狀肌出口處進行操作安全得多。 另外對於正統學習過軟組織外科學的醫師來說,局部髂翼外三肌附著處的檢查是沒問題,但是對於未正統學習過軟外的醫師檢查時的體位是相當重要,較重的闊筋膜張肌的壓痛很容易就能檢查到,但對於深層的臀中、小肌病灶如果沒有正確的體位是很難找到高度敏感的壓痛,它必須作到使臀外側的整個肌群完全放鬆時才能找到臀中、小肌病灶的壓痛點。將患者患支向上正確的側卧並使腰部超伸展與患支及度外展放於檢查者的肩部這樣檢查時,才沒有肌肉緊張或痙攣時的對抗,此時即可查得高度敏感的壓痛與向下肢的傳導痛。正確認識髂翼外三肌附著處在慢性疼痛方面的重要性對於每位置力於慢性疼痛的醫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知識。
推薦閱讀:
※坦桑石和藍寶石的區別
※一和壹的區別與字形演變含義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
※word高手和低手的區別!我簡直是低能!
※無漏與無心,我們能區別清楚嗎?
TAG: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