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 春秋吳國風雲錄03破楚復仇

春秋吳國風雲錄03破楚復仇

 春秋時期,戰亂頻繁,在吳國稱霸以前,先後出現過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比較強勢的霸主。但是到了春秋晚期,這些老牌的霸主相繼衰落。經過吳王闔閭君臣,三年多時間的勵精圖治,吳國倉庫充實,兵強馬壯,已經具備了諸侯爭霸的條件。在吳王闔閭登基後的第九年,他就把爭霸的劍鋒,首先指向了楚國,有人說,吳王闔閭首先攻擊楚國,主要是為了給伍子胥報仇,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一個剛剛興起的小國,究竟是如何攻破老牌霸主楚國的呢?

 吳軍攻破楚國的都城郢,標誌著吳國在春秋爭霸的舞台上,已經佔有了一席之地。此時的伍子胥,也從當年的逃犯,成為掌握楚國人命運的,主宰者,他終於可以為死去的父兄報仇了。然而當伍子胥經過十八年的苦苦等待,終於可以快意恩仇的時候,他在歷史上,卻留下了鞭打仇人屍體的詬病,那麼伍子胥究竟有沒有,鞭打仇人的屍體呢?我們又該如何看待伍子胥的復仇呢?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王衛平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春秋吳國風雲錄》第三集《破楚復仇》。

  【春秋時期,戰亂頻繁,在吳國稱霸以前,先後出現過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比較強勢的霸主。但是到了春秋晚期,這些老牌的霸主相繼衰落。經過吳王闔閭君臣,三年多時間的勵精圖治,吳國倉庫充實,兵強馬壯,已經具備了諸侯爭霸的條件。在吳王闔閭登基後的第九年,他就把爭霸的劍鋒,首先指向了楚國,有人說,吳王闔閭首先攻擊楚國,主要是為了給伍子胥報仇,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一個剛剛興起的小國,究竟是如何攻破老牌霸主楚國的呢?】    吳國為什麼要把攻滅楚國作為爭霸戰爭的第一個目標呢?一般認為,吳王想為伍子胥報仇,這個說法,當然沒有錯,但是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吳楚相爭,是闔閭的爺爺壽夢以來,一項基本國策,楚國是傳說中的火神祝融的後裔,早在西周初年的時候,就已經臣服周王朝了,被封在長江中游的楚蠻之地,於是就有了楚的國號,在後來的幾百年間,楚國不斷的擴張自己的勢力,在北方受到齊國晉國的阻擊,北進中原之路受挫,便轉而向東方發展,楚國的東方,長江於淮河之間的廣袤土地上,小國林立。他們要依附一個大國才能生存,這個時候,老牌的霸主國,齊國、晉國國勢滑坡,影響力已經減弱了,利用這樣一個機會,楚國趁勢就把很多的東方小國,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吳國與楚國的關係,最早見於楚莊王時期,楚國征服了東方小國以後,與吳國建立互不侵犯盟約,這種關係並沒有維持很長時間,楚國居長江中游,吳國在長江下游,兩國的友好盟約,只是在進攻力量不足的情況下籤訂,一旦平衡遭到破壞,戰爭不可避免,吳楚反目勢在必然,公元前585年,吳王壽夢上台以後,實施了新的外交政策,與北方的晉國結為同盟,共同對抗楚國。由此開始了長達80年之久的吳楚攻伐關係,在吳王闔閭上台前的70年中間,吳楚之間大小數十戰,吳國是勝多敗少,但是闔閭的父親諸樊在戰爭中間陣亡,兩國之間的怨仇越結越深,吳楚是一對宿敵,為伍子胥報仇只是其中的一段插曲而已。    吳王闔閭上台以後,在伍子胥的幫助下,經過一系列改革,綜合國力大幅提高,對外爭霸的雄心也燃起了。在吳王闔閭在徵求進攻楚國方略的時候,伍子胥分析了楚國的形式,提出了疲憊楚國,擾亂楚國的「三師肆楚」計謀,《左傳》「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敞。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既疲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意思是說楚國政出多門,大臣之間不團結,我軍分為三支部隊,輪番來騷擾楚國,必然使楚軍疲於奔命,使楚軍在判斷上和指揮上都發生失誤,然後出動我軍主力,一定能打敗楚軍,簡單說就是游擊戰術。    吳王闔閭聽了以後,覺得太有道理了,依計而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吳軍先討伐楚國的小兄弟徐國,有進攻楚國的潛、六兩個城市,於是楚國就派兵救援,吳軍馬上就退回去了。另外一支部隊包圍了楚國的弦邑,楚軍派兵救援,吳軍有退回去了。吳軍避開與楚軍的正面交鋒,一味地調動楚軍,讓他們東奔西跑,疲於奔命,而且軍心恐慌,士氣沮喪,伍子胥的戰術收到明顯的效果。在對楚國實行游擊戰騷擾的同時,吳軍還趁楚軍疲於奔命之際,偶爾實行突襲,進行實質性的進攻,幾年下來,攻佔了楚國的幾個重鎮,掃清了江淮流域楚國的勢力,打開另外吳國向西進攻楚國腹地的通道,    【吳國的「三師肆楚」戰術,讓楚國疲於應付,逐漸有主動變為被動,吳王和伍子胥覺得,攻破楚國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而這股東風,很快就吹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掀起了老牌霸主楚國滅亡的序曲,歸根結底,還是楚國自作孽不可活,那麼這其中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前509年,蔡國的國君蔡昭侯攜帶了兩件裘皮大衣,和兩件漂亮的玉佩。蔡國是楚國的附屬國,到楚國去朝貢。把其中的一件裘皮大衣和一件玉佩獻給楚昭王,在歡迎宴會上,楚昭王穿上了裘皮大衣,帶上玉佩,巧的是蔡昭侯同樣也是裘皮大衣和玉佩,兩相映照光彩照人,宴會上談論的話題始終離不開裘皮大衣和玉佩,賓主都非常開心。楚國的宰相子常,以貪婪著稱,看到裘皮大衣和玉佩非常眼紅,就和蔡昭侯索要,遭到拒絕。為此子常是惱羞成怒,派人把蔡昭侯扣下來,軟禁了三年之久。無獨有偶,同一年,唐國的國君唐成公,也到楚國去朝貢,隨行帶了兩匹馬,叫做「肅爽」,子常也非常喜歡,又去索要,也遭到拒絕,也被扣留了三年,最後唐國的大臣經過商量,決定屈從子常壓力,送了「肅爽」馬。才換的了唐成公的自由,蔡國也效仿唐國,鬆了大衣和玉佩,也被放出來了。    蔡昭侯回去的路上,憤憤不平接下玉佩拋入漢水,發誓說以後我要再南下朝貢楚國,就像玉佩一樣葬身漢水,回去後放出話來「天下誰能伐楚乎,寡人願為前列。」對楚國已經恨之入骨了,子常不惜損毀楚國形象,不惜破壞有好國家關係,索錢要物,為楚國樹立敵人可惡至極。當時與楚國作對的晉國最為強大,他親自去晉國訪問,把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請求晉國為他報仇雪恥。    公元前509年的春天,晉國請出了周王朝的高官,又邀請了魯國、宋國、齊國、衛國等十八個諸侯國,在召陵舉行十八國元首峰會,共同商量征討楚國的事情,這些諸侯國以前有好幾個都是楚國的盟國,這個事實也說明楚國的貪婪霸道已經引起了公憤。但是這次會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原因有三個。第一個是:會盟的時候,恰逢大雨連綿,導致疾病流行,諸國的軍隊還沒有出兵,戰鬥力就大大削弱了。第二個是:聯盟內部排位問題發生爭執,衛國的國君在歃血結盟的時候,聽說自己的位置排在蔡國的後面,就據理力爭雖然達到自己的心愿,但是導致兩國之間關係緊張。使得同盟國內部從一開始就出現裂痕。第三個是:晉國的大臣向蔡昭侯索要賄賂不成,便挑撥離間,極力阻撓,致使晉軍主將萌生退意。晉國是盟國的中堅力量,一退,其他諸侯國也就鳥獸散。蔡昭侯滿意而來,敗興而去,無端地惹了一身閑氣,最後懷著對晉國的深深失望,回到自己的國家。    當年夏天因為沈國,拒絕參加召陵大會,蔡昭侯就把一身怨氣散在沈國身上,出兵伐沈,一舉殲滅了沈國。這樣一來,楚國就要懲罰蔡國,就把蔡國包圍了,蔡國就把希望寄托在吳國身上,把自己的兒子和大臣的兒子一起送到吳國做人質,請求吳國派兵救援。    【蔡國雖然是小國,但他的戰略位置相當主要,楚國之所以難攻,就是因為他的附屬國在外圍,形成了緩衝地帶,吳國很難一路攻到楚國老家去,如今有了蔡國的投靠,吳國終於有了破楚的時機,那麼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吳王和伍子胥又是如何把握的呢?】    伍子胥和孫武都非常重視這次機會,專門開會討論這個問題,楚國的宰相子常貪財,唐國和蔡國都很怨恨他,吳國想大舉進兵楚國,的得到唐、蔡兩國的幫助才行。吳王同意這個意見,不僅要就蔡國,還派使者到唐和蔡,傳達自己進攻楚國的決心。    吳國在進攻之前做了精心的部署和準備。第一:吳國的戰略目標是,舉全國之力與楚國進行戰略決戰,打敗楚國,攻入郢都。第二:聯合唐、蔡兩國共同伐楚,吳國只有三萬軍隊,楚國有二十萬,力量太懸殊,唐、蔡各有一萬軍隊。第三:運用游擊戰,虛實並用,以興兵救蔡為虛,以破楚入郢都為實。第四:選擇了千里奔襲,確定了進軍路線。按照預定的戰略和路線,吳國千里興師,與楚國展開了春秋時期,最為驚心動魄的戰略決戰。闔閭上台的第九年,(公元前506)的九月,吳王親自挂帥,以伍子胥』孫武為將軍,吳王弟弟夫概為先鋒,帶領三萬大軍,與唐、蔡兩國的部隊,沿著淮河西上,在今天河南省潢川縣境內,舍舟登陸,迅速南下,穿過了桐柏山脈,和大別山脈之間關隘,直抵漢水東岸,與楚軍隔漢水對峙。雖然三國聯軍只有五萬人,但是有備而來,氣勢洶洶,一路勢如破竹,而去因為遠離後方,後方補給困難,所以急於想和楚軍決戰。面對吳國軍隊的挑戰,楚國軍隊迅速回防,楚國的將軍沈尹戍,精通軍事謀略,察覺了吳國君臣急於決戰的用心,就建議宰相子常在漢水地區,與吳軍周旋,自己帶領一支人馬從背後切斷吳軍退路,然後前後夾擊,共同殲滅吳軍。子常同意了沈尹戍建議,那知道沈尹戍剛剛離開,楚軍內部就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有人向子常建議說,楚國老百姓本來就不大喜歡你,稀罕沈尹戍。如果你採用沈尹戍的計謀,取得了成功,大家都會說是沈尹戍的功勞,功勞不要被人搶去了,子常聽信挑撥離間的話,不顧和沈尹戍之間的約定,輕易改變計劃,貿然下令渡河進攻,這正是吳軍求之不得的。吳軍就採取了,誘敵深入的計策,假裝敗退,把子常的部隊引入了柏舉的地方,吳王弟弟夫概挑選大力士500人,善於長跑的3000人,作為先頭部隊,對楚軍發動了突然的進攻,屢戰屢勝,楚國的將領死的死,逃的逃,連子常都逃往鄭國,楚軍潰不成軍,晝夜狂奔數百里。本來想吳國的軍隊要休息一會,才能趕來,於是就埋鍋造飯,沒想到吳軍氣勢高昂,就在楚軍的飯食半熟之際,吳軍已經殺到,鬥志居喪的楚國士兵,就像驚弓之鳥滿山逃竄,吳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柏舉之戰以後,攻佔楚國都城郢都,就成了最後一個象徵性的行動,面對兵臨城下的吳國士兵,楚昭王是無計可施,命令大臣死守,為自己的逃往爭取一點時間。大臣在無兵可調的情況下,就調來一批大象,在他們尾巴上幫上茅草,澆上油,點著火,衝出城門,踐踏吳軍,延緩了吳軍的進攻。吳王闔閭九年的10月28號,五站五勝的吳軍,在吳王和伍子胥、孫武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楚國的郢都。    【吳軍攻破楚國的都城郢,標誌著吳國在春秋爭霸的舞台上,已經佔有了一席之地。此時的伍子胥,也從當年的逃犯,成為掌握楚國人命運的,主宰者,他終於可以為死去的父兄報仇了。然而當伍子胥經過十八年的苦苦等待,終於可以快意恩仇的時候,他在歷史上,卻留下了鞭打仇人屍體的詬病,那麼伍子胥究竟有沒有,鞭打仇人的屍體呢?我們又該如何看待伍子胥的復仇呢?】    伍子胥為報楚國殺害父兄之仇,已經等了十來年了,據說他當年聽說楚平王去世的消息,大哭一場,本來仇人死了,應該高興才對,但是伍子胥不覺得高興,為不能自己親手殺死仇人而傷心。他現在回來了,仇人死了,仇人的兒子也跑了,積聚了十多年的仇恨居然找不到發泄的對象,就來到楚平王墳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鞭墓。《越絕書》「子胥將卒六千,操鞭捶笞平王之墓而數之,曰『昔者吾先人無罪而子殺之,今此報子也」一種是鞭屍:「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由此看來伍子胥的記載有個鞭墓到鞭屍的過程,楚平王死於公元前515年,吳國軍隊攻入郢都是公元前506年,楚平王死去十年了,屍體腐爛,不可能被鞭打了。    有人可能會問,司馬遷寫作態度是比較嚴肅,為什麼把鞭墓寫成鞭屍呢?我估計,可能與司馬遷本人的遭遇有關,司馬遷因事受牽連,受到了宮刑,這對男人是奇恥大辱,司馬遷說「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可以想之,司馬遷是承擔著多麼大的心理壓力和痛苦,他還說「怨毒之於人甚矣哉」。他生活的時代,已經不可能像伍子胥一樣,快意恩仇了,假借伍子胥抒發自己的情感。只有把伍子胥復仇的情節,寫到極致,才能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一個死去一切仇怨都該一筆勾銷了,但是由於楚平王太過昏庸,反而使很多人忽視了,死者為大的傳統,對伍子胥的快意恩仇充滿了讚歎,例如《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就認為,伍子胥在家庭遭難的情況下,能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承諾,隱忍發奮,他身上體現了堅韌不屈的精神,不愧是個咧丈夫,同樣在楚國國破家亡之際,有一個楚國人為了實現自己諾言,也在為楚國不屈不撓的奔走,那麼這個人是誰呢?支離破碎的楚國,最終的命運又是如何認得呢?】    為了收復失地,報亡國之仇,楚昭王尋求外援,他的外婆家秦國當然是首選,擔任楚國大使的是大臣申包胥,十年以前,伍子胥在逃亡的過程中,碰到他的好朋友申包胥,就問楚平王殺了我父兄你說怎麼辦?申包胥說我叫你報仇是對國家不忠,叫你不報仇是沒有親友情分,你快走吧,我實在無話可說。伍子胥說「父母之仇,不與戴天履地。兄弟之仇,不與同域接壤。朋友之仇,不與鄰鄉共里。」申包胥說「子能亡之,吾能存之,子能危之,吾能安之。」    伍子胥果然滅掉楚國,現在輪到申包胥實現承諾的時候了,申包胥來到秦國,見到秦哀公,請求秦國伸出援手,雖然說秦哀公和楚昭王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但是他也知道,出兵吳國是冒很大風險的,因此舉棋不定,讓申包胥住旅館休息,自己熟慮後在做答覆,申包胥眼淚汪汪的說,我國王在逃荒野,我做臣子的哪敢偷閑與旅館,說罷依牆而哭,七晝夜水米未盡,眼睛哭出血來,秦哀公被申包胥忠心感動,於是決定出兵伐吳,秦國出動四萬大軍,五百輛戰車,聯合楚軍殘部,連打幾個勝仗,吳王的弟弟看到秦軍連連勝利,不思戀戰,偷回吳國,自立為王,等於發動政變了,闔閭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驚,留下伍子胥和孫武繼續抵抗,自己趕回國內,平定叛亂,伍子胥和孫武的部隊,在楚國處處失利,經過商討,決定撤軍回國,從此以後,吳國威名遠播,楚國則是元氣大傷,歷時80年的吳楚戰爭,以吳國的勝利告終。但是這只是爭霸的第一站,接下來,吳國的槍口,對準南方的越國,從而引發了春秋時期,最後一幕話劇,吳越爭霸。那麼越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他們的仇恨因何而起呢?下次再講。

推薦閱讀:

祖國風光(1159)漢武帝·茂陵
《美國風景油畫家作品》(高清圖片)
澳媒:允許中國軍機入境精明 中國漸有大國風範|軍機|風範|大國
擁有40位妻妾的民國風流將軍
邂逅天津周邊的異國風情,在家門口就能走遍全球!

TAG:復仇 | 風雲 | 國風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