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13--2014)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中國物流學會

  2013年,在國民經濟趨穩向好的推動下,我國物流業堅持貫徹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抓住機遇,穩中求變,呈現出一系列新特點。

  一、總體運行趨穩向好

  (一)社會物流總額緩中趨穩

  2013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97.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5%,增幅較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9.4%,上半年增長9.1%,前三季度增長9.5%,呈現「緩中趨穩」的態勢。2013年社會物流需求係數為3.5,即每1個單位的GDP需要3.5個單位的物流量來支撐。

  從構成情況看,工業品物流總額181.5萬億元,同比增長9.7%,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為91.8%;進口貨物物流總額12.1萬億元,同比增長6.4%,占社會物流總額的6.1%;農產品物流總額3.1萬億元,同比增長4.0%,占社會物流總額的1.6%;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2726億元,同比增長30.4%,占社會物流總額的0.1%;再生資源物流總額7750億元,同比增長20.3%,占社會物流總額的0.4%。

  (二)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速放緩

  2013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0.2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8.0%,與上年基本持平,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較高。

  其中,運輸費用5.4萬億元,同比增長9.2%。運輸費用中,受市場需求減弱影響,道路與水路運輸費用增速回落,全年同比分別增9.9%和1.1%;而受鐵路改革提價帶動,鐵路運輸費用增速明顯回升,全年同比增長14.3%。

  保管費用3.6萬億元,同比增長8.9%。保管費用中,受利率下調影響,利息費用同比增長8.7%;倉儲費用同比增長9.2%,增幅較2012年回落2個百分點。

  管理費用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幅較上年回落2.3個百分點。

  從構成結構看,運輸費用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52.5%,與上年基本持平。保管費用佔比為35.0%,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管理費用佔比為12.5%,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三)物流業增加值增幅回落

  2013年,我國物流業增加值3.9萬億元,可比增長8.5%,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物流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6.8%,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8%,較上年降低0.5個百分點。

  其中,交通運輸物流業增加值2.8萬億元,可比增長7.2%。貿易物流業增加值7256億元,增長9.5%。倉儲物流業2975億元,增長9.2%。郵政物流業增加值1159億元,增長33.8%。

  從構成結構看,交通運輸物流業增加值占物流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1.8%,仍是物流業增加值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比增加0.4個百分點;貿易物流業增加值佔比為18.6%,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倉儲業增加值佔比為7.6%,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郵政業增加值佔比為3%,同比增加0.5個百分點。

  (四)基礎設施投資有所回升

  2013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3.62萬億元,同比增長17.2%,增幅較上年同期提升6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投資實現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較上年提升9.9個百分點;鐵路運輸業投資仍處於相對集中期,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14.74億元,同比增長6.3%,增幅較上年提升2.7個百分點;儲業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全年完成投資4200.7億元,同比增長32.7%,增幅較上年提升2.8個百分點;航空運輸業投資保持平穩增長,航空運輸業全年完成投資1284.74億元,同比增長14.3%,增幅較上年回落20.2個百分點。

  (五)貨物運輸量平穩增長

  2013年,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51億噸,比上年增長9.9%。貨物運輸周轉量18.65萬億噸公里,增長7.3%。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6.1億噸,比上年增長8.5%,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3.1億噸,增長9.2%。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9億標準箱,增長6.7%。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725億元,增長33.8%;電信業務總量1.4萬億元,增長7.5%。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63.20億件,包裹業務0.69億件,快遞業務量91.9億件;快遞業務收入1442億元。

  (六)物流業仍處於景氣周期

  2013年,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LogisticsProsperityIndex,LPI)。LPI以50%為經濟強弱分界點。高於50%時,反映物流業經濟擴張;低於50%,反映物流業經濟收縮。2013年,LPI指數全年均高於50%的臨界點,平均值為53.1%,呈現先揚後抑、小幅波動態勢,顯示物流業活動總體仍處於平穩增長的景氣周期。

  二、物流企業深度調整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2014年初對128家大中型物流企業進行了統計調查。其中,5A級企業佔46.3%,4A級企業佔25.9%,兩者合計佔72.2%。運輸型企業佔30.1%,倉儲型企業佔14.5%,綜合型企業佔55.4%。國有及控股企業佔43.9%,民營企業佔34.1%,外資合資企業佔15%,集體企業佔1.2%。調查結果顯示,各類物流企業進入深度調整。

  (一)業務收入小幅增長

  2013年,調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其中,運輸型企業收入同比減少10%,倉儲型企業收入同比增長8%,綜合型企業收入同比增長15%。運輸型企業受大宗商品運輸業務萎縮和「營改增」稅率上升較高影響,收入全面下滑。倉儲型企業中以生產資料和大宗商品倉儲為主的企業收入增幅較小,平均在5%~8%。以生活消費和電子商務為主的企業收入增幅較大,普遍超過20%。

  (二)業務成本增長較快

  2013年調查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7.9%,成本增長依然高於收入增長。其中,運輸型企業成本同比減少7.3%,倉儲型企業成本同比增加9.4%,綜合型企業成本同比增加16.7%。

  企業人力成本占企業主營業務成本15.1%,由於工資上調和社保基數增加,普遍保持10%~15%的增長速度。

  企業財務成本占企業主營業務成本3.3%,由於貸款規模上升和融資成本增加,平均增加10個百分點左右。

  企業燃油費支出占企業運輸成本的21.9%,過路過橋費佔運輸成本的9.1%。其中,運輸型企業燃油費支出占運輸成本的28.4%;過路過橋費支出占運輸成本的20.5%,公路罰款占運輸成本的1.4%。

  2013年,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調查企業繳納增值稅與營業稅體制下繳納營業稅相比平均增長52.9%,其中交通運輸服務增長115.4%。分類型看,運輸型企業增值稅增長116.2%;倉儲型企業增值稅增長10.8%;綜合型企業增值稅增長51.8%。

  (三)實現利潤大幅下滑

  2013年調查企業實現凈利潤同比減少7%。其中,運輸型企業實現凈利潤同比減少39%,倉儲型企業實現凈利潤同比減少10%,綜合型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2.9%。綜合型企業中,商貿消費類企業利潤增幅較大,普遍超過30%。調查企業凈利潤率平均為4.3%,其中,運輸型企業凈利潤率為2.3%,倉儲型企業凈利潤率為4.6%,綜合型企業凈利潤率為5.5%。

  (四)資產總額穩步增加

  2013年調查企業年末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0.7%。其中,運輸型企業資產減少1.5%,倉儲型企業資產增長22%,綜合型企業資產增長15.5%。

  (五)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排名」,50強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共達7807億元,同比增長12.1%。在50強物流企業中,物流業務收入排名第一位的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為1587.8億元,第50名為20.3億元,同比增長8%。

  (六)資本市場看好物流企業

  2013年,多家產業基金投資快遞、公路快運、冷鏈物流、化工物流、物流地產、服裝物流等領域的領先物流企業。其中,快遞業由於其持續高速增長的預期,受到重點關注,資本運作活躍度高。行業兼并重組應對市場變革,整合分散的物流資產,打造一體化物流服務平台;收購互補性資產,彌補業務不足,加快進入新興市場。一批領先的物流企業積極籌備上市。

  三、企業物流加快轉型

  近年來,生產製造、商貿流通企業更加重視物流環節成本節約和效率提升,加快向供應鏈一體化轉型。

  (一)物流費用率較為平穩

  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統計局統計調查顯示,2008年以來,我國工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物流費用率呈下降趨勢,預計2013年下降到8.5%左右。

  (二)物流外包比例持續提高

  中物聯統計調查顯示,2012年工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對外支付的物流成本為874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占企業物流成本的61%,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隨著資源向主業集中的趨勢,預計2013年這一比例將繼續走高,達到65%左右。

  從運輸量看,2012年工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委託代理貨運量比上年增長23.4%,占貨運量的79.4%。預計2013年運輸量外包仍將維持在高位,達到80%左右的水平。

  (三)金融物流仍有潛力

  據對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有關企業的調查顯示,2013年動產質押監管業務量下降40%以上,業務收入下降30%以上。多數國有企業主動收縮戰線,部分國有大型企業全面退出監管業務。與此同時,一部分民營企業趁勢進入市場。(四)供應鏈服務較快發展

  隨著製造業與物流業的轉型升級和現代化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供應鏈服務創新正在成為趨勢。集成化(一體化)的物流服務、供應鏈一體化服務、供應商管理庫存服務已成為當前物流服務創新最多的三種模式。同時,電子商務與物流的一體化服務、物流金融(供應鏈融資)服務、代收貨款服務、保稅物流等也是企業較為關注的服務創新模式。

  四、物流市場分化明顯

  2013年,由於國際需求不振,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我國航運、航空貨運市場依然低迷,公路貨運市場增速趨緩。在大宗貨物運輸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鐵路部門積極推行貨運組織改革,鐵路貨運市場全年實現基本持平。受擴大內需特別是網上購物帶動,倉儲、快遞、快運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一)公路貨運市場增速趨緩

  2013年,我國公路貨運量355.0億噸,比上年增長11.3%,較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公路貨運周轉量6.7萬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2.7%,較上年回落3.2個百分點。公路貨運量、公路貨運周轉量分別占貨物運輸總量和運輸周轉量的78.8%和36%,分別較上年回落0.6和上升1.4個百分點。

  公路貨運市場集中度依然較低,零擔快運等一些細分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並有帶動整個市場加快集聚的趨勢。通過平台整合、聯盟合作等多種方式,公路貨運正在積極探索行業集中、效率提升的新途徑。公路貨運樞紐加快網路化布局,多家平台型企業實現模式快速複製。

  (二)鐵路貨運市場止跌回升

  2013年,我國鐵路貨運量完成39.7億噸,比上年增長1.6%,扭轉了上半年負增長的局面;鐵路貨運周轉量2.9萬億噸公里,與上年基本持平。鐵路貨運量、鐵路貨運周轉量分別占貨物運輸總量和貨物運輸周轉量的8.8%和15.6%,分別下降0.6和1.3個百分點。

  鐵路貨運依然是重點物資的主要運輸方式,2013年國家鐵路煤炭運量完成16.8億噸,佔全國總產量的45.6%。鐵路貨運改革全面推進,加快向現代物流轉型過渡。鐵路運價市場化改革啟動,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鐵路推出快遞等新產品,為客戶提供「門到門」服務。

  (三)水路貨運市場小幅提升

  2013年,我國水路貨運量49.3億噸,比上年增長7.5%,增幅較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水路貨運周轉量8.7萬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9%,增幅較上年回落1個百分點。水路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分別占貨物運輸總量和貨物運輸周轉量的10.9%和46.4%,較上年分別回落0.2個百分點。

  沿海乾散貨市場止跌回升。受下半年國內投資增速加快帶動,煤炭、鐵礦石、糧食等大宗商品需求旺盛,沿海乾散貨運輸需求整體穩中走強。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緩慢復甦。主幹航線海運量緩慢恢復,區域內航線海運量增長較快。航運企業積極自救應對,出現強強聯盟趨勢,全球前20大承運人中已有13家加入聯盟,佔據集運市場總運力的68.85%。

  (四)航空貨運市場小幅回升

  2013年,我國航空貨運量557.6萬噸,比上年增長2.3%,增幅較上年回升4.5個百分點;航空貨運周轉量168.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9%,較上年回升8.66個百分點。兩項指標均結束了連續兩年負增長的局面。航空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分別占貨物運輸總量和貨運周轉量的0.12%和0.09%,與上年基本持平。

  航空貨運市場加快分化,受電子商務帶動快遞業高速發展影響,航空快件業務量持續快速增長。航空快件業務量已經佔國內航空貨運量50%的市場份額。航空貨運企業謀求轉型。國內航空公司加快延伸服務鏈條,進入快遞、電商等高附加值領域。快遞企業加大航空貨運比重,加快進入航空貨運市場。

  (五)倉儲服務市場逐步分化

  生產資料和大宗商品倉儲業務增速放緩。據中國物資儲運協會調查統計,2013年樣本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僅增長2.66%,增速大大低於往年。樣本企業貨物吞吐量比上年下降30%,期末庫存量減少12%,平均收入利潤率只有1%左右。同時,樣本企業貨物平均周轉次數7.66次,高於上年的7.6次,物流效率得到提升。

  生活消費和電子商務倉儲業務持續上升。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抽樣調查顯示,2013年,北京、廣州、蘇州、杭州、武漢、瀋陽等主要城市優質倉庫租金普遍接近或超過1元/平方米·天,上海、深圳等部分城市優質倉庫租金接近或超過1.5元/平方米·天。

  業務格局調整加快。電商、連鎖零售、快遞等消費型業務快速增長;冷鏈、醫藥、服裝等專業化業務增長加快;鋼鐵、煤炭、糧食等大宗物資倉儲設施增長趨緩。部分倉儲企業開始主動轉型。倉儲業投資持續快速增長,物流地產成為投資熱點。

  (六)快遞市場規模持續快速擴張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3年我國快遞業完成快遞業務量91.9億件,同比增長61.1%,較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441.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6.6%,較上年回落3.4個百分點。全年我國快遞業務量接近美國,保持了全球快件量第二大國的地位。

  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前六大快遞企業占我國快件業務量市場份額的80%左右。快遞業爆倉問題明顯好轉,企業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目前,我國快遞市場仍然以「以價換量」模式為主導,出現了「微利化」趨勢。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國際快遞配套服務需求大幅上升,對快遞業國際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五、行業物流整合提升

  從行業物流來看,電商、醫藥、汽車、冷鏈等與居民消費相關的物流市場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鋼鐵、煤炭、化工等與生產資料相關的物流市場依然低迷。

  (一)糧食物流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提出要統籌規劃農產品市場流通網路布局,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糧食物流成為關注重點。糧食物流加快整合步伐。糧食物流中心實現產業化發展。多地大力投資建設糧食物流中心,注重信息化和產業化,產業鏈合作更加明顯。

  (二)鋼鐵物流

  鋼鐵物流需求穩步增長。通常情況下,我國鋼鐵行業總物資運輸量往往是鋼鐵總產量的4~5倍以上,初步估算2013年物資運輸量接近40億噸。鋼鐵物流園區加快轉型升級。鋼鐵生產企業積極向產業鏈中游流通環節滲透,拓展物流環節,興辦鋼鐵物流園區。鋼鐵生產企業整合物流業務,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三)汽車物流

  汽車物流需求中速增長,汽車物流市場總體增速與汽車工業增速相當,在15%左右的水平。汽車產業鏈拓展成為趨勢。國內主流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實現汽車零部件入廠、整車物流、售後服務備件物流業務的同時,向汽車零部件企業供應鏈管理和物流領域延伸,向汽車後市場領域拓展。綜合運輸體系開始發力。汽車物流企業更加重視公路以外鐵路和水運資源的共享,以及綜合運輸體系建設。

  (四)化工物流

  化工倉儲設施相對落後。化工倉儲設施缺口估計在20%左右,在某些城市和化工產業發達地區尤為突出。為適應化工產業發展,減輕倉儲設施嚴重短缺的壓力,化工物流園區快速發展。化工物流運輸加強聯網。按照交通運輸部要求,從2013年1月1日起,對「兩客一危」要求安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通過加裝車載終端,引導企業加強信息聯網和運輸管控。

  (五)醫藥物流

  醫藥流通市場集中度提升。我國目前大約有1.3萬家藥品批發流通企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大型企業成長迅猛。2013年前三甲銷售規模預計佔比將達30%左右。新版GSP抬高市場門檻。6月1日,新版GSP正式實施,對軟硬體各方面要求與標準大幅度提高,市場進入門檻提高。醫藥物流網路建設勢頭強勁。2013年啟動物流建設工程的商業葯企接近280家,還有部分企業也在積極籌備。

  (六)冷鏈物流

  冷鏈物流需求快速增長。2013年,冷鏈市場需求達到9200萬噸,冷鏈物流總體增長速度達到20%左右。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再創新高。2013年,我國冷鏈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24.2%。冷庫規模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冷鏈運輸設施小幅增長。目前,公路運輸占我國冷藏運輸量的90%,2013年冷藏車市場保有量新增13000台左右,同比增長14%左右。

  (七)電子商務物流

  物流服務體驗成為競爭焦點。2013年,電商企業除「價格戰」外,更多聚焦物流競速。電商物流節點加快布局。大型電商企業紛紛自建或租賃物流倉儲設施,加快在全國布局物流節點網路。大型電商企業紛紛開放物流平台,尋求業務合作和新的利潤增長點。物流服務網路逐步下沉。電商企業加快二三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物流網路建設。

  (八)連鎖零售物流

  零售企業加快渠道變革。為應對成本和市場壓力,零售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一是線上線下同步發展。二是渠道調整和下沉。隨著零售企業加大線上渠道投入和向三四線城市擴張,與之配套的物流配送服務跟不上發展速度,大型零售企業普遍加大物流配送基礎設施和網路體系的投入力度。連鎖零售共同配送發力。

  六、基礎設施趨向綜合

  (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據交通運輸部初步統計,到2013年年底,全國綜合交通網總里程達到470萬公里。鐵路總里程超過10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運營里程超過1萬公里;公路總里程達到434.6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0.45萬公里;內河航道里程達到12.58萬公里,其中高等級航道1.21萬公里;規模以上港口萬噸級泊位達到1914個;民航機場達到193個;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到2333公里。

  (二)多式聯運發展

  目前,我國集裝箱多式聯運的主要形態是公水聯運,約佔港口集裝箱集疏運量的84%左右;其次是水水聯運,約佔14%左右,鐵水聯運約佔2%左右。2013年,我國啟動大部制改革,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我國港口海鐵聯運發展迎來新的體制環境。

  (三)物流園區規劃布局

  《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確定布局城市。《規劃》將北京、天津等29個城市確定為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石家莊、邯鄲等70個城市確定為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為物流園區加快以網路化形態健康發展制定了基本藍圖。

  七、區域物流協同發展

  (一)區域物流一體化推進

  長三角區域通關一體化進程加快。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建設協作第六次聯席會議在合肥舉行。長三角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合作聯席機制正式啟動。泛珠三角加強公路、鐵路、航運、物流等領域合作。

  (二)區域物流中心發展變化

  航運中心加快分化。其中,第一梯隊是上海航運中心,主要定位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與國際知名航運中心進行競爭。第二梯隊是大連的東北亞航運中心,天津的北方航運中心,廈門的東南航運中心,都是區域性的航運中心。第三梯隊是長江流域里的重慶、武漢、南京,分別在長江上、中、下游形成航運集聚地。中部物流中心各有特色。西部物流中心雙輪驅動。城市物流競相發力。

  八、國際物流再造優勢

  (一)跨境電子商務帶動物流發展

  2012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2萬億元,2013年交易規模將保持至少30%左右的增速。大型快遞和物流企業積極申請國際快遞資質,制定海外發展戰略;越來越多的企業考慮在境外建立保稅物流中心等保稅場所,以期拓展國際物流業務;部分快遞和航運企業正在根據跨境電子商務的特點籌建「海外倉」,以縮短到貨時間,增強客戶體驗。

  (二)中歐鐵路大通道多點開行

  渝新歐鐵路聯運大通道正式進入了常態化運營。與空運相比,渝新歐的成本只有其五分之一;與海運相比,時間可以節約20至30天。截至2014年1月,渝新歐國際班列已成功開行聯運班列96趟,外貿貨物運輸總量達8434標箱。重慶、武漢、成都、鄭州、西安先後開通歐洲貨運班列,助推我國加快向西開放。

  (三)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提速

  《國務院關於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2012年底出台,推動了我國綜合保稅區建設的新高潮。2013年我國新增綜合保稅區5個:分別是南通綜合保稅區、太倉港綜合保稅區、湖南湘潭綜合保稅區、貴陽綜合保稅區、紅河綜合保稅區。

  (四)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

  8月2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9月29日,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上海自貿區的總體目標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積極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和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為我國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徑。

  九、政策環境有所改善

  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2013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正式發布,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原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原鐵道部的企業職責。目前,我國已經實現由交通運輸部統籌規劃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展,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將有利於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大交通格局。

  各部門積極推動物流業發展。國務院提出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取消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行政審批項目。國家發改委出台《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發布《促進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的指導意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繼續落實土地使用稅減半徵收政策。交通運輸部發布《國家公路網規劃》,出台《關於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甩掛運輸和物流園區發展,加強快遞市場和城市配送管理,促進航運業轉型升級,《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公開徵求意見。商務部發布《關於促進倉儲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推進重點商貿功能區建設,在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工作中啟動實施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關於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開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海關總署繼續推進大通關建設,創新監管服務模式。

  十、基礎工作穩步推進

  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進度加快。截至2013年底,我國已有A級物流企業2414家,其中:5A級149家、4A級774家、3A級1047家、2A級419家、1A級25家。

  物流企業信用評價穩步推進。2013年,中物聯開展了兩批物流企業信用評價工作,共評出79家A級信用企業。到目前,A級信用企業累計已有308家。

  物流示範基地、試驗基地擴容。2013年,中物聯批准正本物流有限公司等4家「中國物流示範基地」和湖北盛輝物流有限公司等10家「中國物流實驗基地」。

  物流標準化工作有新突破。由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國家標準委批准發布《物流園區服務規範及評估指標》等八項物流國家標準。新申報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12項。在制的國家標準共計61項,行業標準24項。

  統計信息工作公信力提高。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LPI)正式發布,預測分析我國物流業運行形勢又添新指標。採購經理指數(PMI)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穩步提升,月度物流信息發布制度進一步完善,成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的重要依據。

  教育培訓工作再上台階。全國已有443所本科院校、954所高職高專院校、900多所中職中專院校開設了物流專業。物流師職業資格培訓與認證工作自2003年11月開展以來,已有30多萬人參加了認證培訓,20多萬人取得高級物流師、物流師、助理物流師和採購師資格證書。

  學術理論政策研究取得新成果。2013年,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完成了《我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等10多項國家有關部委委託的重大研究課題。中國物流學會組織參評論文950篇、課題247個,一批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門或企業採納。

  十一、2014年趨勢展望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行業加快結構調整,推進轉型升級的重要一年。我國物流業發展將有以下趨勢:

  一是總體運行保持平穩增長。受國民經濟平穩增長帶動,物流業整體上仍將保持平穩運行態勢。2014年,預計全年社會物流總額,按可比價格計算將增長9%左右。

  二是產業轉型升級謀求突破。當前,我國物流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對新的形勢,物流業積極推進轉型升級,培育產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打造中國物流「升級版」。

  三是物流細分市場繼續分化。公路貨運市場實施多樣化整合;鐵路貨運市場繼續推進貨運組織改革;航空貨運市場實現跨界和融合發展;水路貨運市場低迷態勢逐步好轉;倉儲服務市場供求矛盾有所緩解;快遞服務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四是行業物流積極應對變革。電商物流重視節點資源完善布局;冷鏈物流需求培育尋找切入點;鋼鐵物流模式創新加快探索;汽車物流精益管理引領發展;醫藥物流基礎設施投資迎來高潮。

  五是基礎設施持續快速增長。2014年將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年份,投資增速將有所提升。我國物流園區經過一個時期的發展,目前已經漸成規模。隨著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等新型商業方式的快速發展,與之配套的專業類物流園區加快建設。未來的物流園區將從「出租者」轉型到「經營者」,從開發到運營實現重新定位,重塑物流園區的商業價值。

  六是政策環境繼續改善。201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對2014年政府工作作了總體部署。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和有關部門工作動態,2014年物流業行業管制趨於放鬆,行業監管走向規範,中長期規劃、政策發力,行業管理體制改革任務艱巨,期盼已經出台的政策切實得到落實。


推薦閱讀:

搞笑大雜燴(2013-10-05)
反抽一觸即發 一批股可重點觀察 (2013-04-15 15:27:31)(4)
Runway | Proenza Schouler 2013春夏(紐約時裝周)
2013最有深度的十九句話!
2013令人心痛的傷感心情短語

TAG:中國 | 物流 | 發展 | 報告 | 2013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