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與中國文化 -- 先秦時期 - 成長階段

先秦時期指夏代(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 時代特點:夏、殷、商、西周,奴隸製得到較大發展,青銅器;工具的運用,生產技術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意識形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一個大變革時期,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 學術界產生的著名學派就有「九流十家」。 九流:即指九種學術流派。我國習慣上將先秦的學術流派分為儒家、道家 、法家、名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兵家和農家,合稱「九流」。十家:後世小說家合入「九流」,功稱為十家。 先秦這些學術流派或多或少都影響到醫學和養生學。《黃帝內經》一書的問世, 為我國養生學說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1. 儒家:孔孟之書論述養生重在崇尚心性修養。

2.道家:老莊學說重在養生,「性命雙修」。

3.法家:韓、商理論涉醫重在說理圖新。

4.名家:名家以措辭詭辯著稱,涉醫或見於論自然、人事之辭。

5.墨家:墨者主張兼愛,提倡勤生薄死,涉醫重在論述生理、病理。

6.陰陽家:以陰陽數術著稱於世,涉醫重在闡析醫理和陰陽學說。

7.縱橫家:傾心功名利祿,涉醫重在養身。

8.兵家:其思想重在謀變,涉醫對中醫辨證尤有裨益。

9.農家:涉醫重在飲食與藥物之論,今先秦農家之書皆散見於諸子著作。

10.小說家:其本意是指淺薄瑣碎的言論。後來凡是叢雜著作都稱為小說,神話、傳說、傳奇、寓言、章回小說皆屬於小說體裁。

一.《周易》與養生

1.《周易》是一部什麼書?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代關於研究宇宙萬物運動變化發展規律的中國自然哲學典籍,闡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開山著作。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被列為「五經」之首,「大道之源」,稱為中華第一經。 《漢書 藝文志》說:「易曰伏曦氏仰觀象於天,俯觀象於地,觀鳥獸之紋,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做八卦。這一觀點在二千年來基本未變。三聖是指上古伏曦畫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系以經文,近古的孔子傳十翼。顯然,《周易》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而是從西周至戰國由「卜筮」或哲人共同完成的一部經典著作。

2.《周易》對養生學的影響

自古以來就有「醫易相同」和「醫易同源」之說,中國一代大醫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知醫」,充分說明了《周易》對中醫學重要影響。在養生學方面,《周易》蘊含著豐富的養生理論,奠定了中醫養生學的基本觀點,對中醫養生學的形成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周易》養生思想的核心—— 人生知變、應變、適變三大生存法則。

l 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易·繫辭》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素問》指出:「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這就是人、社會、自然「三位一體」的整體模式。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思想更能體現中醫養生學的整體調節優勢。

l 居安思危的預防觀。《易﹒繫辭下》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中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在卦辭中指出:「君子思患而預防之。」《周易》明確提出了未病先防,居安思危的預防為先的思想。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後世醫家和養生家都非常強調預防為主的防病健身原則。

l 奠定了中醫養生原則的理論基礎。《易經》的哲學思想直接影響著中醫養生學理論,使中醫養生的理論更完整。除上面所提到的,還有很多理論原則亦源於易經。如,萬物本原的天道觀,動靜互涵的運動觀,陰陽和調的平衡觀,順應天時的達生觀,柔靜順緩的靜養觀,抑陽益陰的調養觀等。

二.道家養生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說,是以老、庄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時代的思想家,他們的哲學思想對中醫養生產生過重要影響。 養生理念:道法自然、清靜無為 、以柔為貴、弱者變強和重人貴生。

 

老子故里,道家之源

  老子觀象圖

1.道法自然

l宇宙自然。為什麼條條江河歸大海?為什麼春去冬又來? 為什麼月球圍繞著地球,地球圍繞著太陽,幾千年,幾萬年,幾億年來,依照某種規律旋轉這、運行著,片刻不息?這, 便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l「道」的內涵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最為博大精深的哲學概念,它體現了自然萬物的本原和運動變化的法則。簡言之,易學旨在論一陰一陽之道。《周易》曰:「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情以至於命。」 其核心內容是講宇宙萬物變化的規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則,天地萬物是由「道」所產生的。道教養生學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論為依據。《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道德經》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規律仍為自然無為,必然要逆人慾之所為。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過對社會矛盾的觀察和思考提出來得的。無論在政治或人生態度上,都主張自然無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發地達到生存和發展的最佳狀態。這種觀念稱為「生態智慧」。「是謂深根固抵,長生久視之道。」 這說明人的生命活動要符合自然規律,「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能分離,得「道」即可長生,違「道」只能短壽。這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

2.清靜無為

老子倡導的靜神養生觀,其精髓可用八個字來概括 ,「少私寡慾」和「無為處世」。「少私寡慾」是養生的內涵,「無為處世」是養生的方法。

l虛靜 。老子認為「重為輕根,靜為燥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老子不僅主張為政應求清靜,人生的活動也應在煩勞中求靜逸。在繁忙中靜下心來。故宜「致虛極,守靜篤」。老子認為,萬物的根源是〈虛〉〈靜〉狀態的。面對世事的的紛爭,能夠致虛守靜,就可把握根本。他極力倡導「無欲」、「無求」、「無知」、「無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無為,無憂無慮,返撲歸真,處於自然狀態,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l「無為」。《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萬物在生生化化中反覆運轉,但無論怎樣運轉變化,都是源於「道」的本體,事物的對立面正好體現了「道」的運動。這句格言告訴了 「有道無」又從「又到無」的深刻哲理。指導人們共同實現「無中生有」、「有生萬物」的目的。

《道德經》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其義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減少雜念,減少再減少,直至沒有雜念,就能達到清凈無為的境界。無為而無不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義,要領悟它的精神境界。

「無為處世」的含義有如下三點: 無為是相對有為而言,含有一種相生相成的道理 ;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即按客觀規律辦事,不勉強作為;無為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沒有貪慾、雜欲,但不能沒有發展。沒有雜欲是一種美德,但創新是一種社會責任。若僅僅滿足安貧樂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小。把「無為而無不為」理解為在「在無為中生存,在有為中發展」。才能有健康的身體,穩定繁榮的生活。

3.以柔為貴、弱者變強 老子對『道』的解釋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講的「弱」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無用的東西之大用。例如,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強」, 「窪則盈」, 「曲則全」,「後其身而身先」,「柔弱勝剛強」,「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守柔曰強。」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1)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 老子的「相生」思想既包含一般意義上的相互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贏(WIN-WIN)的含義,有包含物極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則,即「有無相生」之義。 「弱」 和 「強」是相反相成的。正如《老子》第二章指出的「有無相生,難以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現實世界中所有價值和存在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 2)「弱者變強」的原則 對於「弱者變強」老子不是主張用人間的鬥爭和競爭。因為老子認為「弱者」本身,就是為了打破人類社會競爭和鬥爭所帶來的反作用。老子雖講「柔弱勝剛強」,但這裡所指的「強」,並不是指人類社會中的強者所勝。這裡的勝,包含著相生,即排除鬥爭和分歧的,結束鬥爭的「相生」的勝利。因此戰勝「強」的「弱」,並成為強的東西,而是追隨「反者道之動」的道走向「相反相成」。實際生活中以柔克剛的例子很多,如,「滴水石穿」,「以弱勝強」,「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等。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如果經常處於柔的狀態,則可避免過早衰老。這種貴柔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3)「守柔曰強」健身的方法 中國傳統的健身術也是以柔見長,如導引、氣功、太極拳、導引保健功等。 4.重人貴生 「重人貴生」既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題,也是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基礎和出發點。所以,《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家提倡樂生、重生,鼓勵人們去爭取天年,最高理想是長生不死。在養生手段和原則方面,形成了修鍊觀點。 1) 性命雙修的思路 「性功」,即指精神意識和思想道德的修鍊;「命功」即指對身體保健的修鍊。全真道的開創者王重陽在《五篇靈文》中指出:「命無性不靈,性無命不立。」將形體的修鍊和精神意識合而為一。 2)形神兼養的思路 莊子養生主張養形和養神並重,倡導去物慾以養形,致虛靜以養神。 《莊子·達生》曰:「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 《莊子·刻意》曰:「吹吁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其作用「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對防病健身很有價值。 1975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上面畫有男女鍛煉的不同姿勢44式,為研究先秦導引術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3)眾術合修的思路 道家在理論上強調「生道合一」,在實踐上重視眾術合修,這是對後世道教養生學的一大貢獻,並對其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老子練玄玄功,稱為玄玄上帝。後世道家功法很多,如煉丹、服氣、導引、房中、服餌、畫符咒語、環境等等。

三.儒家養生思想

儒家學派創始於春秋末期,後世把孔子、孟子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其學術思想被後世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封為正統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生活影響很大,自然也影響到養生學。 養生理念:修身養性:仁德、孝道;中庸平和:和為貴,欲而不貪;飲食養生:美食、衛生和興趣廣泛:「六藝」 —— 禮、樂、射、御、書、數。

嵌金銀捲雲紋青銅器

孔子像

孔子問道圖

 

1、修身養性 1)倡仁德——施「仁」於人。儒家宣揚「仁『的學說,孔子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觀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 講孝道——敬老愛幼。《孟子》云: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者壽」) 3)「仁」者壽。孔子提出「仁者壽」,「智者壽」。「仁」是修養品德,勤奮學習的結果。仁德之人樂觀大度,沒有憂愁。孔子明確告訴後人說: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勤奮好學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治學精神。「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仁德之君子,心胸開朗,積極向上,精神樂觀豁達,使自己處於平衡狀態。社會調查證明,與人為善有利於健康。美國耶魯大學病理學家曾對7,0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 凡與人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顯降低。 2. 中庸平和 1)「和為貴」的人生理念。孔子在《論語》中曰:「禮之用,和為貴」。 《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和」的思想是中華民族普遍具有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強調「天人調諧」,其包括和諧、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義,蘊涵著和以處眾、和衷共濟、共生共榮、政通人和、內和外順等深刻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 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養生健身之道,也是經商發財之道、社會發展之道。 2)「欲而不貪」,知足常樂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張勤儉節用,克己復禮。 孔子曰:「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常以「修己」、「克己」約束自己,不放縱自己的慾望,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知足常樂的作用。《孟子 盡天下》也說:「養心莫善於寡慾」。《論語》中指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讚揚其弟子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艱苦作風,抨擊統治階級的貪得無厭的醜惡行為。 3)因人而宜,養生「三戒」。孔子根據人的年齡不同,總結出著名的養生「三戒」有: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確為經驗之談。 4)順應天道,養氣中和。西漢前期儒家大師董仲舒將中庸思想和養生相結合,強調養氣中和。他說:「循天之道,以養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終;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這種以「天人感應」為中心,以中和之道養身健體的思想是頗有道理的。 3、飲食養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飲食衛生,並提出飲食原則和宜忌,這是我國養生文獻中有關飲食衛生的最早記載。 1)飲食精美 《論語 鄉黨》中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禮記 內則》中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甘滑」。這種順應四時的飲食烹調,可使飲食精美,烹調味美,可增加食慾,促進吸收,有利健康。 2)飲食衛生 孔子在飲食衛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 「食殪而靄不食,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醬不食」。 進食衛生提出:「食不言,寢不語」。這些飲食衛生要求對健康是有益的。 4、興趣廣泛 孔子一生顛破流離,能享73歲的高壽,在當時的確是一個奇蹟。除了他科學地遵循上面所談的一些養生原則和方法外,興趣廣泛,多才多藝也是保證身心健康重要條件。孔子自言他的一生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的確是對他一生的生活的概括總結。孔子知識淵博,愛好廣泛,他不僅精通詩、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對「六藝」 —— 禮、樂、射、御、書、數等各種活動都非常有興趣。他十分欣賞「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樂曲。正是這種廣泛的性趣愛好,陶冶的性情,促進了健康長壽。  

四.《內經》對養生學的貢獻

《黃帝內經》總結了先秦時期醫學的豐富的實踐經驗,也吸取了諸子百家對生命的認識的大量知識,對於養生從理論、原則和方法等,都做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從而奠定了中醫養生學的理論基礎。

1.對生命起源及本質的認識

《素問》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同時認為陰陽乃生命之源,「生於本,本於陰陽」。

《靈樞》云:「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

《黃帝內經》對生命起源本質的認識是唯物的,也是符合實際的。

2.對生命規律的認識

《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精妙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注意到人生歷程中年齡階段的差異,而且充分注意到了性別上生理區別。如在《素問 上古天真論》中,男子以八歲為一生理階段,女子以七歲為一生理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規律和特點,又詳細論述了衰老變化的過程及其衰老的各種表現,為防病保健提供了理論依據。

3.順應天時的整體保健觀

《內經》把人體和自然界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強調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邪侵襲,提出了「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順四時而適寒暑」,「法於陰陽,和於數術」等順應天時的預防保健的觀點。

4.提出了養生原則和方法

《內經》提出的「治未病」這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對養生有重要的意義。這是養生保健的基本出發點。同時,闡發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養生原則和大量方法。 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調和陰陽,協調臟腑,疏通經絡,飲食有節,勞逸適度,節制房事等等。

總之,先秦時期是中醫養生學的奠基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使人類認識自然,認識生命,在養生保健實踐方面,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分別提出了許多養生的理論、原則和方法。而《內經》則是這一時期的內醫學發展的系統總結和結晶,它為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礎。

 

推薦閱讀:

法庭布局:訴訟文化的外在體現
什麼樣的男生才能稱為君子世無雙呢?
羅馬 | 鮮為人知卻不可錯過,永恆之城中別樣的藝術寶藏
讓中國紫檀文化走向世界

TAG:中國 | 成長 | 文化 | 養生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