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
如何教育「官二代」,歷來就備受關注。古代有見識的官員,都相當重視家庭教育,都有嚴格的家訓,都期望後代都能成才,知書達理,以維繫良好的家風,延續家族的良性發展。
力戒兒孫奢靡浪費
宋代孔平仲的《續世說》記載,北魏貴為司空的長孫道生,一生清廉節儉,騎馬時用於遮擋塵土的一條熊皮做的障泥,總是洗了再用,破了再縫,多少年都不換新的。兒輩們見父親這樣,也都自覺地勤儉節約。皇帝派人編寫歌詞稱頌道:「智如崔浩,廉若道生。」號召全國的官員都來學習崔浩的慧智和長孫道生的清廉。
唐朝的盧承慶博學有才幹,曾任宰相,臨終時交代兒子:「我死後就穿平常的衣服入殮,不要用牲畜祭奠,墳墓的高度只要能辨認就行了,不要過於高大寬廣;只用棺材,不需要棺外槨,那樣太浪費了;碑文只記載官號和生卒年月,不要弄許多漂亮話在上頭。」這無疑是對兒孫的一種言傳身教,在旖旎繁華、生活富足的唐初,高官能儉樸平實、不尚浮華,絕對也是有益世風的正能量。
必須讀書明理
中國古代的官員,自古就有立「家訓」的傳統。明代王洪洲就在其《家訓》中諄諄教導曰:「子孫才分有限,無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讀書。貧則訓蒙以給衣食,但書種不絕可矣。」在古代士大夫看來,讀書比奢華的衣食更重要。
晚清名臣曾國藩對後代的教育也相當重視。咸豐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寫信給九歲的兒子曾紀鴻說:「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教育九歲的兒子要成為「讀書明理之君子」,這樣的期許較之一般的儉樸教育顯得境界更高。
要做善事
古代官員在外做官,囿於公務以及交通不便,長期回不了家,沒有如今發達的通訊工具,與家人聯繫只能依靠家信,所以,古代官員的「家書」成為教育其在老家子弟的一種重要形式。
清代王士禎的《池北偶談》記載,明神宗時的禮部尚書沈鯉在京為官,常寫信給商丘老家的兒輩,對他們的約束極其嚴格:出行上,不許兒輩「出入公門,招惹是非」,「拜客只可騎馬,不可乘車」;衣著上,要求家人子弟「衣服勿太華美,器用寧可欠缺」等等。並且,他還經常寫信提醒兒輩「秋夏糧及早上納,多加與些火耗,各莊上人,常約束他,莫要生事。」顯然這是要家人遵紀守法。
此外,沈大人還要求兒輩多做善事:每年冬天做一百件棉襖施捨給窮人,對於親戚中的窮苦者、孤寡者,也要經常接濟等等。他在家書中教育兒輩:「大抵盛極則衰,月滿則虧,日中則昃,一定之理。唯有自處退步,不張氣焰,不過享用,不作威福,雖處盛時,可以保守。」歷史上的沈鯉為人正直,為官清正,被推崇為賢臣。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詩詞對聯欣賞 詠花篇(蘭)
※南宋時為什麼能在蒙古大軍壓境下從1234年堅挺到1270年左右?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 1
※中國古代五音與人體健康
※如果知乎放到中國古代會被問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