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 成敗論乾隆(下部)(十二)乾隆帝的身後事

成敗論乾隆(下部)(十二)乾隆帝的身後事嘉慶三年臘月底,乾隆得了病,感冒。時值年底,沒在意。嘉慶四年正月初一,乾隆還能正常。初二卻轉重,當晚昏迷。乾隆不能阻止死神來臨。初三他告別了這個世界。去世前一天,他還做了一首詩《望捷》,希望早日平定白蓮教起義。乾隆個人健康際遇生活享受上,都是古代史上最有福氣的皇帝。可是回首乾隆一生,他有輝煌的成績也有驚人的失誤。親手創造盛世,臨走時又新手粉碎了它。嘉慶諦誅和砷:只有了解了嘉慶時期的後果,才能完整地評價乾隆。嘉慶當了三年皇帝,可是百姓對他沒有印象。他到底有沒有這樣的領導能力?大家好奇。可是事情出乎意料。乾隆去世第二天,嘉慶發布了諭旨,免去和砷的軍機大臣與九門提督的職務,讓他守在乾隆靈前不得任意出入。軟禁了他。全國一片驚異。正月初四下午,嘉慶再下諭旨,因為朝中有奸臣當道。非常有含意了。正月初五初六,就有人不停上疏,開始舉報和砷。正月初八,宣布逮捕和砷並抄家。正月十八,賜和砷自盡。一場重大政變談笑間完成。嘉慶這場戰役乾淨漂亮。人們對這個皇帝刮目相看。誅和砷是他解決政治危機的集中體現。嘉慶為什麼急著動手?因為嘉慶與和砷有公仇有私恨。和砷一直是朝中重臣,特別是乾隆做太上皇時,和砷根本不把嘉慶放在眼中。抓起和砷後,列舉了二十條罪狀。第一條就是居然以擁戴為功。罪過還有更大的嗎?這是私仇。更主要的是公恨。嘉慶的痛快代表乾隆晚年對朝政的不滿。嘉慶認為和砷是禍根。特別是白蓮教起義不能消滅,主要是和砷等撈錢。乾隆一去世,他迫不及待抓起和砷。這步棋是高明的。乾隆晚年之所以朝政敗壞,主要是和砷的原因。嘉慶還針對許多間題改正。像出行要減少人員,像皇后與嬪妃不再隨行。這針對了乾隆南巡的勞民傷財。禁止進貢古玩字畫,主要針對乾隆晚年的情況。不久,大臣上奏,去年年底乾隆活著時昆崙山發現美玉,現在正運往京城,這塊玉,怎麼處理?嘉慶下了一道聖旨,即行拋棄。 乾隆帝留下的負面遺產:乾隆皇帝留給嘉慶的負面遺產不僅是起義。這只是表象。還有哪些?一是人口壓力。嘉慶十六年人口達到三億五千萬,吃飯就是間題。起義隨時會爆發。二是嚴重的財政危機。人口增長,加上國際上南美髮現大量的銀礦,大量白銀流入,物價增長。大清的財政體制,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國家稅收是定數,永遠不增長。這是康熙制定的。這個原則也成了清發展的桎梏。錢不夠用,只能向百姓攤派。嘉慶時百姓的額外費用要多出幾倍。就引發了許多社會矛盾。嘉慶想到的是懲貪力度。每個月都有人事調整,高級官員幾乎換了一個遍。貪污卻繼續漫延。親手提拔的,都陷入了貪污的泥淖。像靠反腐起家的廣興也開始腐敗。嘉慶嚴懲,地方政府卻仍無作為。這可怎麼辦?嘉慶十年九月,率眾來到瀋陽,拜謁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陵墓。這是面對困境,到祖先這兒尋找智慧與靈感。他構思了文章,寫道,祖先開創基業不容易,留下了許多好思路與辦法。繼位後,反思求治太銳,心太急,許多辦法脫離了實際。出現這些問題,不說明祖制不好。從此決定調整統治思路,守成。 嘉慶依照祖制推出新舉措:嘉慶學習治國智慧,對乾隆留下的各種問題,提出中規中矩的解決方案。根在人的思想意識,就加強思想教育。提倡節約。錢不夠花主要是因為太大手大腳。針對人口問題,辦法是把流民趕回到農村去從事農業生產。這些辦法好像有道理,其實脫離實際。因為嘉慶時的腐敗不是因為教育不到位,是因為僵化的財政制度與失靈的監督機制。當時物價上漲了三倍,就得改革Ⅲ}政制度,提高稅收,讓它合理化。要解決人口間題,就得發展工商業來吸引過剩的勞動力。嘉慶皇帝是禁礦者,發布諭旨,各地自行採礦,得禁止。加劇了社會危機。嘉慶不了解社會,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嘉慶皇帝遇到的社會問題,超越了傳統政治的解決辦法。 乾隆亭喜序音告失的歷中栩謂:乾隆在早年比較有進取意識,到了晚年對統治成績滿意,步步思封,錯失了觀察世界的機會。嘉慶是好年齡,如果能富於開創意識,也許歷史不一樣。可是他也沒抓住機會。這與乾隆選擇繼承人原則有關。乾隆對嘉慶滿意,一定程度上是壞事。因為他對皇子要求嚴。對皇子約束嚴。在乾隆的高壓下,皇子們的性格都懦弱。缺乏闖勁。乾隆在選擇時有意識地選擇了保守穩健的人。這是找守成之君,就選擇了嘉慶,不可避免地就有了缺點。嘉慶十三歲立為儲君,登基是在二十二年後。嘉慶知道這個秘密,知道將來是皇帝。他知道太子之位難坐。皇帝的注意力在你身上,日夜觀察,一旦犯錯,就會換掉。所以漫長的等待中,形成四平八穩,面面俱到的個性。白蓮教一鎮壓,優柔寡斷又犯了。這是第一個弱點。二是知識結構不行,學習成績是出色,但也是壞事。因為清皇子的教育只二面,一是聖人之道,二是祖先之法。只要學習這些,就夠了。所以嘉慶的知識結構是封閉的。面對新間題,就向祖先尋找新辦法。他是禁欲主義,對美女寶馬珍玩都不好,一門心思治理天下。天天早睡早起,認真批閱奏章,不理政,心中就不舒服。還節儉,不亂花錢,為人寬厚,體貼大臣,可是這樣的好皇帝,天天勵精圖治,發展卻越來越不樂觀,各種怪事層出不窮。嘉慶十八年,回到北京,剛剛到城外,有人送來消息。昨天上午,二百個天理教徒,一直進攻到宮內。差點攻到皇后面前。這是奇事,讓嘉慶丟臉。還有一次外出謁陵,路上兵部尚書彙報,大印丟了。這是大事,非常嚴重。嘉慶大怒,親自審間。一審,原來不是現在才丟,丟了三年。一直拖了三年。嘉慶沒審出結果,不了了之。嘉慶二十三年,武科考試,舉行傳臚大典,宣布名次,嘉慶早早起床,坐在那兒,等著上朝。可是一三名都沒來,一直等到中午還沒來。派人調查,原來天理教攻入紫禁城後,規定大門有開放時間。守門的太監關起了城門,一三名到晚了,進不去了。二人也著急,繞著紫禁城找,也沒找到入口。這樣的事一再發生,嘉慶鬱悶,天下怎麼越來越亂?他覺得當得太沒勁了。孔子的後代衍聖公進京後,記下來這份材料。嘉慶滿嘴了不得,成了晚年的口頭禪。歷史學家總結他的統治,是嘉慶中衰。嘉慶時社會危機加劇,大清不可能重現輝煌了。前是康乾盛世,後邊是鴉片戰爭。可以得出結論:乾隆盛世,最大限度地繼承了傳統的政治經驗。乾隆皇帝如果生活在任何一個時代,無可爭議地是好皇帝。可是所處的世界,世界進入了全球化,正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嘉慶二年,華盛頓宣布拒絕擔任第三任總統。乾隆盛世養活了空前多的人口。可是有致命的間題,是不斷強化皇權來造成的,這恰恰束縛了創造力,為衰落埋下了伏筆。
推薦閱讀:

千部百家講壇等你來看
【百家講壇】 發現上官婉兒(一)七大疑問
【百家講壇】 大故宮(第三部)06理親王府
【百家講壇】 大故宮(第三部)09金枝玉葉
百家講壇 《揭秘清代帝陵》

TAG:乾隆帝 | 身後 | 成敗 | 乾隆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