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學術文論]
朗朗乾坤(一)自由是人類追求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也是人類所有追求能否達到目的的最集中表現形式。沒有了自由,人們追求的享受,安全,平等,愛情,成就,幸福,等等,都是一句空話,甚至於連最起碼的尊重都不可能實現。自由是花,也是果,是人類一切奮鬥的基礎,也是人類最終極的目標追求。自由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雖然可以由社會訂立一定的標準來評判,而最終的尺度卻要由每一個人自己內心才能感悟。自由沒有絕對,似乎總是相對的,萬萬千千的人們孜孜不倦追求的是自由,千百萬年人類共同尋求的也是自由,但是,對自由的定義,內涵的界定,度的把握,卻總是模模糊糊,難以闡明。也許,要弄清自由,確實需要一定的參照物。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經提出人類需求的五大層次理論,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愛情需要,自尊與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人們的生活按較完全的理解是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靈魂生活;因此,根據人類的生活形式和現實需求,先把人類的自由分為物質自由、精神自由和靈魂自由。物質自由就是人們衣、食、住、行等對物質的滿足程度,在其中主要是指人們基本生命活動生理需要和基本社會活動正常需要對物質的滿足度,是個人與自然、社會以物質為主體的行為互動。從生理需要的角度來講,一個人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就能獲得自由,我們從人類各個發展階段來看,如果人類真是由猿猴變來,那時似乎有野果裹腹、岩洞避雨就足夠了;進化為人以後,封建農業社會時期,有住房、勞動工具,生活實現溫飽也就基本滿足了;他們的滿足,就顯示了那個時代人類的幸福,也就是物質自由的滿足度。我們大概不會以為從前的人類都不幸福?以前人類的身體狀況不如現代人吧?在現實中,人們對物質的需求還有心理需要,這是人類擾亂自身物質自由的根本原因。工業社會以後,近幾百年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慾望需求越來越強,其實,既有社會進步、以及社會活動形式和內容的豐富而造成的物質需求增加,而最主要的還是心理需要的膨脹。從心理需要的角度來講,就的確難以實現物質的滿足。拿中國來講,三十多年前,認為共產主義也只不過是有吃有穿,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而今,吃到什麼都不想吃還想佔有,用的什麼都有了想更好,有了房子還想有幾套,有了衣穿、有了車子想名牌,錢多了想留給子孫,甚至想帶入棺材,很難聽到有人講自己滿足了!貪慾是魔鬼,任何時候都沒有底,如果真的給予了滿足,那我們的下半輩子還怎麼活?我們的後代兒孫又還有什麼可追求?物質基礎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生存動力。因此,我們反對過分藐視物質、看不起金錢的行為,也不提倡宗教的禁欲主義,但是,現實社會把物質的作用過分誇大,認為金錢萬能,卻也是造成精神空虛,私慾當道,物慾橫流,人類生存的基本價值和社會作用得不到體現的根本原因!「有了錢,你可以買到房屋,但不可以買到一個家;有了錢,你可以買到鐘錶,但不可以買到時間;有了錢,你可以買到一張床,但不可以買到充足的睡眠;有了錢,你可以買到書,但不可以買到知識;有了錢,你可以買到醫療服務,但不可以買到健康;有了錢,你可以買到地位,但不可以買到尊貴;有了錢,你可以買到血液,但不可以買到生命;有了錢,你可以買到性,但不可以買到愛。」人類發明創造了金錢,卻讓人類自己成為了金錢的奴隸!人生有無數美好的追求,人們卻沉淪於物質財富的追求而難以自拔!因此,為了更直接、更完整的分析人類的物質自由,我們將人們的物質需求分為三個部分:即基本生理需要,正常社會活動需要和心理需要。基本生理需要:就是吃飯、穿衣、住房的需要,是人們擺脫貧困,達到溫飽的基本需求。這也可以說是人類最基本前提的個人物質自由。只有基本生理需要得到了確切的保障,人類的其它社會能力才有可能得到促進和發揮,個人才能談論發揮專長,起到應有的社會作用。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基本標準,就是努力讓社會每一個人有機會實現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對於靠自身確實無力實現的,社會也有義務通過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來達到,這是落實人性,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這裡需要把握的度是:適中。不是吃得越好越健康,不是穿著品牌就尊貴,不是住得越寬越自由。與人攀比,是個人基本生理需要難以滿足的重要原因,崇尚清淡與自然,是人類保持身心健康的根本。正常社會活動需要:是指除個人基本生理需要外,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正常的交往、娛樂、學習、旅遊、健康保障,以及履行社會家庭責任和個人生命發展的物質需要,是人們實現富裕、走向真正物質自由的標準。這一階段的物質需要對個人是最富於生命意義的,對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個人對於物質自由的追求,匯合成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促成人類創造性的發展,推動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可以說,人類對物質財富追求的最終極目標,就是讓社會每一個人都實現真正的物質自由,人類對物質的追求要以此為目標,也應該以此為終點,過多的物質追求是人類自找的累贅。此階段需要明確的是:一、每一個人對物質的追求都需要通過社會來實現,離開了社會的追求,既無動力,也無方向,更不可能達到目的,因此,要對自我進行確切的社會定位,起到應有的社會作用,最起碼應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觀念,明確人類群體智慧才是提高個人生存能力、推動人類進步文明的根本;二、個人對物質自由的追求與人生目標的實現是同步的,人們追求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努力,通常會由社會分配予你的物質財富來體現。你對社會有用,社會才會予以你財富,參與社會創造獲得的財富才會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和保護,這就叫「生財有道」,不正當手段的獲得是骯髒的,令世人唾棄的。要理解:體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才是生命的本質意義,物質只是基礎、手段及獎品,不是目的;三、抽煙、喝酒等等之類的個人嗜好,是人們自找的物質羈絆,是影響人們實現自身物質自由的關鍵原因,對個人生命無任何意義,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應盡量減少和避免,最相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吸毒,每一個人都明白:吸毒對個人和社會都會造成巨大的危害;四、度的把握上,只要自己的物質財富能夠滿足自己及家庭生活需要,不至於影響到個人和家庭正常社會活動即可。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就要努力實現人生價值理想,創造社會價值,通過社會的互利互惠,個人也才會尋找到安全、關愛,獲得社會的尊重,體現自我的實現。心理需要:就是人們實現自身物質自由以後,由於心理慾望的貪婪,產生的對物質財富的需求。心理需要是無限度的,是魔鬼的符咒,對社會、個人和家庭均沒有任何積極意義。除非你是追求企業精神的延展、創造的樂趣、扶危濟困等社會價值的實現,但是,這樣的物質追求早已經不是自身的需要了。對物質財富的心理需要,主要是由於過分看重物質及金錢的魔力,認為有了金錢就是最大的自我實現、就能受人尊重、就會為後代兒孫打下基業,甚至以為可以買鬼通神,逃避懲罰而步入天堂,其實,貪慾才是讓靈魂濁爛的根源,物質及金錢只對窮怕了的人管用,對有了物質自由的人,過多的就是累贅。換一個角度講,你過多的佔有了社會的資源,就是對社會他人的不公平,社會不會認可你的價值,也就得不到社會的尊重,而後代兒孫也常會因物質的腐化作用而墮落,失去進取精神,這才是自然,或者說是神靈的懲罰。因此,需要明白:最大的實現是對社會的創造,受人尊重的基礎是你對社會有用,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才是走出物質慾望魔障的根本。人類社會的發展,個人的私慾,即對物質的佔有慾望,在一定層面上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社會應尊重個人對物質的追求,也有理由按社會進程發展人們的正常物質需求,為社會每一個人追求物質自由創造公平、公正的社會條件,維護私有財產的合法性,允許各種財富類別的人群存在,但是,不應該倡導無節制的財富慾望。社會更應該做的是發展社會公益和保障機制,維護低收入階層的基本需求,用稅收適當限制過多佔有社會物質資源的高收入階層的消費行為和方式,通過媒體宣傳,用文化和文明標準啟發、誘導、規範人,用健全的法律和道德準則約束人,引導人們的需求向有利於社會和個人發展的更高層次轉變。精神自由是指除物質需要外,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安全需要,社交愛情需要,自尊與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等方面的滿足度。是個人與自然、社會以意識(思想)為主體的行為互動。人類的精神自由會受一定的物質因素影響,但最主要的是受社會條件和個人思想行為方式的制約。物質方面,如電視、電話、電腦似乎是現代人必備的,再如旅遊、社交、創造等也要有相應的物質基礎作為保障,但是,物質的作用處於從屬地位,人們精神作用的挖掘才是根本。現代社會將物質的作用過分誇大,當作是人們所有需求實現的根本和力量源泉,這就是造成社會物慾橫流、個人心靈空虛的重要原因。社會條件方面,前提因素之一是世界的穩定與人類的和平。當前人類發展階段,國家的強大和穩定還是最重要的,任何人在戰亂時都難以奢談精神自由。前提因素之二是國家政治制度的開明和社會法律、道德保障體系的規範。既要權利,也有義務,也就是說,任何人都要在履行應盡的法律和道德義務的基礎上,才能爭取到自己的精神自由。個人自由存在於對社會和他人的寬容和包容之上,肯定自己的自由,就得尊重他人的自由。前提因素之三是國家思想文化教育和輿論宣傳的文明程度。既會對個人造成直接的思想束縛,也通過影響社會他人評判體系的確立而對個人造成間接的思想束縛。因此,國家及整個社會都應加強文明理念、文明思想的建設,規範制度和評判標準,想方設法創造生動活潑的文化娛樂方式,提供人們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減少社會思想混亂,才會給予人們更多的精神自由。這三個前提因素,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不同的國家不同,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也不同,個人有可能通過社會群體爭取部分現狀的改變,但主要的還是順從,個人只能通過對社會現狀和社會各項準則的合理把握來爭取自由的空間。個人行為方式方面,影響精神自由的因素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個人的知識水平,世界觀、認識觀和社會價值觀,以及個人的處世哲學和目標追求。身體是精神的載體,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爭取個人精神的自由;沒有對世界的整體認識之前,整個人類對世界及自然現象都是畏懼的,那時,全人類都不自由,個人也就不會有自由;知識是為了明理,個人知識的豐富與欠缺,以及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左右了自己的精神自由;相信鬼神、信奉宗教的人,至少在某些思想和行為上會受到限制,也就禁錮了自己部分的自由;認為金錢萬能、權利至上的人,由於私慾太重,就會影響危害他人利益,由於祟奉特權就會限制他人自由,自己的精神自由也就同時受到了他人反方向的遏制;個人的目標追求不是只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能兼顧大眾,為社會謀福利,社會就會給予你更多的自由;處世方面,既要保持自己思想行為的獨立性,也要尊重別人思想和行為的自由,中國儒家推祟的仁、義、禮、智、信,中庸之道,西方人的自由、博愛、平等,均是社會所必須倡導的,只要不死板僵化的套用,就會對個人和社會具有積極意義。創造是人類最大的價值實現,也只有創造,個人及人類才能在自然、社會中獲取更大的自由。個人要達到自我實現,就要堅定不移的投身於創造,創造是你個人價值的實現,也使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若你還能真心的關愛別人,對他人尊重,也就會得到社會的真愛和尊重,社會人人維護你,你就是安全的人,自由的人,也就是最幸福的人。個人的精神自由,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自我的思想境界和社會推崇的思想價值體系。個人的思想認識、思想出發點、思想方式、思想境界決定了你對自我精神自由的認可程度,你淡化物質利益,見賢思齊,能以英雄人物和為社會謀福利的人為榜樣,就不會與他人比待遇、比時髦、比品牌、比享受;你追求精神價值和人生價值的實現,就會獻身於為他人做實事做好事,對真理的探索、文學藝術的創作和各種發明創造上,心甘情願服務於社會;平常人買車、購房、赴酒宴、玩麻將,為孩子掙家產,你卻可能選擇讀書、旅遊、發展自己的一技之長,豐富自己的見識,錘鍊自己的能力;再者,你有感恩的心,就會欽佩自然、人類和萬物的奉獻和偉大,不太多計較個人的得失,對社會他人的付出只當作應有的回報,助人為樂等。社會推崇的思想價值體系,對個人和社會的思想、行為方式具有重大的影響。古代崇尚詩文藝術,人們就附庸風雅;西方文藝復興後崇尚思想和創造,社會就出現了大量的思想家和科學家;一代偉人毛澤東倡導『為人民服務』、『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以及『雷鋒精神』『井岡山精神』等,中國人就講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比思想、比貢獻。社會崇尚的價值觀通過社會人形成階段性的個人思想生態環境,導引或限制著個人的思想及行為,也就干擾著個人的精神自由。不論任何社會發展階段或各種優劣的社會環境,真正有思想的人,即基本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的人是非常少的,算上對生活消極反面的狂徒渣滓,總比例也只在5%以內,絕大多數人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也就是說,社會樹立良好的思想價值標準和行為風尚具有重大的示範帶動意義。總之,精神自由是人類追求自由的最重要的形式,個人的自由既受到社會的限制,也因為人們每一個體身體、行為、心靈感悟的不同而不同,在於自我對個人思想和社會各種風尚的合理把握!精神自由主要是個人與社會的行為互動,是個人思想與社會大眾思想的碰撞、交融和提升,你追求安全,就要想法讓別人感到安全;你追求尊重,就要從內心對別人給予尊重;你追求社交愛情,就要真誠、真心的愛社會他人;自我實現能與社會全體實現相一致,就能得到大的實現快慰,也就能獲得更多的精神自由。廣博精通的知識會減少思想行為的禁錮,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價值觀會為自己尋求到更多的社會自由,個人精神的洒脫是尋找自我精神自由的妙方,對社會有用是實現自由的基礎,私慾、貪念是個人精神自由的大敵,而創造是全人類實現自由的根本。靈魂自由現代科學還沒有證明人類是否具有靈魂的存在,但是,人們都需要靈魂的生活,都在追求靈魂的自由,卻是確鑿無疑的。靈魂可以理解為控制人們思想和行為價值體系的心靈主宰,靈魂自由也就是貫通人們身心一切的全面自由,是人們與自然、社會、人類思維領域,以及人們臆想的靈界以精神為主體的行為互動。我們還不能確認其它生物和非生物是否有『靈』?但是,任何生物和非生物都有『性』,都要按各自的方式和規律行事,複雜的生物如此,簡單的無機物、分子、原子,以至基本的粒子也如此。世界的進化,其實就是物質由小分子到大分子,意識由基本意識元到複雜思維形態的發展過程。無機物以原子、分子結構的潛在節制在自然中存在和變化;微生物、植物通過細胞組織的感應對環境進行適應性生存;動物發展到能以本能活動;人類由於意識的進化發展,通過社會共同智慧進行創造,在生命的存在和發展中具有了更多的取捨、選擇的自由,但是,過多的自由卻讓人類混淆了生命的本質,忘記了自然的節制,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所以,尋找全人類靈魂的依託,就顯得尤其重要。尋找靈魂的自由,既需要全人類整體的探索、規範,也要有個人對生命價值的強化。(二)人類整體方面:一、需要對世界觀的再認識。唯物主義促進了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科學的發展,減少了愚昧迷信思想的束縛,使人類對自然的創造得到加強,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空前的提高,但是,人類面臨的矛盾和困惑也在增多。假如世界統一於物質,只由物質組成,意識算不算物質?如果不算,意識產生後變成了什麼?為什麼宇宙及地球上的各種生物與非生物似乎都有著強大的意識力量在控制?人類現在生產出的計算機、電腦、手機、電視、機器人等等,為什麼能夠將物質變成意識,意識變成物質?小小的發射器和搖控器能力為什麼如此之大?如果,意識也是物質,那麼,意識的形態怎樣?意識靠什麼力來推動?意識的作用和成長空間還有多大?人與其它生物和非生物的意識能相通嗎?天地間有超級意識主宰嗎?總之,幾百萬年的人類,對於宇宙和地球都還太幼稚,近幾百年人類的思索,相對於自然的慢慢認識之路也許還很渺小!人類不能由一種思維模式的控制又陷入另一種思維方式的挾制,合理的方式,也許還是要承認宇宙和自然的神秘和偉大,對未知世界心存敬仰與畏懼,以崇敬的心理,感恩的心靈,平靜的心態,認識未來和創造未來的信念,把人類現有的知識當作無限探索之路的基礎,向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領域全面推進,而不是象目前階段的只側重於自然上,通過自然創造、社會創造和人類思維的創造,全面提高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尋找改造世界的合理方式,讓人類整個社會、人與宇宙、人與自然萬物走向真正的和諧與美好!宇宙、自然的神秘和偉大並不是人類的某一時代就能夠完全認識的,也許,需要整個人類以全部的生命歷程來完成,人類重要的是要看到出路,選擇好方向。也就是說,在宇宙自然面前,人類要謙虛,甘當永遠的小學生!二、感恩是天情地理人德。茫茫穹蒼化育了地球,萬物競變演化了人類,一切神奇的存在需要多少的變化?一切玄妙的變化又需要多少的物質基礎?人,一生的存在和際遇,宇宙萬物給予了多少的呵護?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應維繫怎樣互愛的情懷?面對大千世界,人類怎能獨善小我?學會感恩,感恩一切!人類總以為自己很強大,那我們試著思考一個問題,不談水和空氣的作用,只要水沒有氣態,空氣也只是貯存於某一地方,人類如何去汲取?動物可能有辦法,植物、微生物如何生存?沒有了植物、微生物的光合與分解,人類還能生存嗎?天地以大愛至理孕化、呵護著萬物,人類應以感恩回報才能載德,人與人、人與萬物應以博愛互惠共長。三、體味萬物之道,生存的意義就在於有用。世間沒有閑物,任何物質及生物均有用,一些未知事物的作用及機理,需要人類慢慢地認識和挖掘其潛力。那麼,人類有什麼用?萬物憐愛與呵護人類,不只是為了使人們能夠踐踏萬物、殺戮地球生靈和讓人類互相間屠殺爭鬥,人類接天地造化,匯聚自然萬物精靈,最得益的就是意識!人類對地球萬物唯一可能起到的作用,或者說人類真正的生存依據,就是擴充、延展、完善地球生命意識!人生的意義,或者說人類生存的價值就是對社會他人有用,通過人類群體智慧探索宇宙萬物規律和生命本質,用創造改造自然和社會,改變人類自己,讓世界更加和諧美好!四、社會性,是人類生存與強大的基礎。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實,人人為己,才必然會天誅地滅。把個人放到原始的動物世界,沒有社會人的智慧和合作,你能做到什麼,也許比兔子和羔羊都不如!現實中,吃、穿、住、行、娛樂、享受等,那一樣能完全靠自己?天地萬物給予了人類至情的憐愛和無私的呵護,父母的關愛,師尊的恩德,親戚、朋友的幫助和支持,創造者的奉獻,社會他人的全面合作,才是人類生存與強大的基礎。人,如果由猴子變來,那麼,猴子為什麼停止了進化?關鍵性的可能就是以後的猴子不具備了社會性的發展基礎。人類由群居到語言的產生與思想交流,標誌著人類由個體的簡單走向群體智慧的豐富;工具的發明使用及以後一系列創造成果的產生,標誌著人類手臂的延伸和機體能力的擴充和增強;而人類社會性機構的逐步建立完善和道德法律準則的規範,則保證了人類文明和進步的發展。個人生命的本質就是依存於社會,獻身於社會,實現生命的價值,通過個體的努力,匯合成社會巨大的發展動力,才能讓人類全體展示生命的價值,在自然中獲取更大的自由!五、創造是個人最大的自我實現,也是人類進化發展最根本的動力。只有創造,才能進一步的發現和挖掘世間的財富;只有創造,才能拓展人類的活動舞台和生存空間;只有創造,才能建立人類追求的幸福美好家園。創造是世界進化最本質的動力,能夠自覺地創造,並設想、規劃創造的遠景,是人類與世間其它一切生物與非生物最根本的區別。創造,以及如何正確地利用創造的成果,預示著未來人類一切發展進步的希望所在。對於個人來講,創造是你個人價值的最大實現,也使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對於人類整體而論,創造是人類進化發展最根本的動力,是全人類實現自由的必然手段。六、天地之道是公平,人間正道是正義。天、地、人與萬物之道均由公平維繫,如陰陽、正負、作用與反作用、滲透與擴散、能量守恆、物質不滅、因果循環、互利互惠等,都以不同的方式維繫著公平,中國道家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相互作用、相互轉化,說明事物變化的本質,其實,也就是說世間的一切均是圍繞著公平辨證發展的,生死相依,恩愛交織,因果循環,善惡有報,只有過程長短和方式的不同,沒有完全不受限制的特例。人對自然萬物的呵護要知道珍惜回報,否則必然會遭到自然的懲罰報應;人與人之間要堅持正義,以誠信互利求雙贏,以寬厚博愛換和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沒有一個充滿邪惡的強人或大國能夠長久而有好下場的;對於個人,則要坦誠對待厄境與不公,機遇相等,缺陷互補,上天在某一方面給你造就了不足,就會在另一方面給予你回補,只是你可能過分沉溺於厄運,不珍惜自己的潛能和善待機遇罷了!(三)個人方面:首先,要正確看待生死。人的生命亦如草木,要發展就必須是舊的死亡,新的生長;生命的長短不能說明你的價值,生命的質量(即精神)才能長存;「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的人***就比鴻毛還輕」;為正義、為真理、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雖死猶存,為狹隘的個人利益而生,活百歲亦如槁草;善待生命,是因為保存生命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若放任自己成為枯枝爛葉,又怎麼能夠尋找得到自我的精神價值?其次,要正確看待命運。許多的人,把自己的無能和懶惰歸結於命運,其實,既使真有由上天安排的命運,又何妨搏一搏,你儘力了就不會留下懊悔,愛拼才會贏,不是有許許多多的人通過奮鬥改變逆境成就了大業嗎?隨波逐流、自甘墮落,才是自我對命運的消極安排。上天如果真要安排個人的命運,也必然會留下個人努力和奮鬥的巨大舞台,因為,世界永遠需要生機與活力!第三、要正確對待名譽、地位與財富。人生短暫,必須要有所建樹,做什麼呢?一切的虛名、地位與財富都是過眼雲煙,歷史很少記住相應的人和事。虛名只能糊弄今生;有了權利,不做對社會他人有益的事是犯罪;利用權利巧取豪奪則讓靈魂糜爛發臭,進不了天堂;金錢和財富是身外之物,進入不了人的形體,相反卻會困擾人的心靈。實際上,一個人佔有物質及金錢的多少,很難體現個人的滿足度,關鍵是自己心理需求的尺度。淡泊『利』的人,最易滿足,在知足的心態下,就想做對自己或社會有益的事,或者說追求的是精神或『名』,拋開一切的虛名,我們認為追求『名』比追求『利』高尚得多,只是平常人把「名利」放在一起談成為了習慣,好象是一回事,社會倡導真正的『名』是具有極大的意義的。人生百年後,社會能夠記住和傳頌的永遠都是創造者的思想和精神!創造才是最大的自我實現,對社會有用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第四、要正確看待攀比。攀比,及競爭是衍生人類生命動力的催化劑,關鍵是把什麼看為高,如何去比。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往低處,是追求目標的實現,是體現堅忍不拔的精神;人往高處,也應追求理想和目標,表現出自己對社會的有用性和生命的價值。比吃、穿、財富是沉溺於物質,比享受、地位(特權)是精神的喪失,正確的比較是:在物質上與低於自己的階層相比,就會知足常樂,就會體味幸福;在精神上與高於自己的人相比,就會努力創造,追求生命的奉獻(有用)和價值。人生若把物質看得越低,精神看得越高,中間屬於自己的經營空間就會越大,自我的每一行為均會賦予生命以大的價值和積極的意義;相反,若把物質看高、精神看低,就會縮小生命的舞台,甚至於顛倒混淆空間,生命的追求就會受到局限,在狹窄混亂的空間撲騰,個人生命只是物質的奴隸,思想也就儼如行屍走肉。第五、要正確看待『為公』與『為私』。目前社會均把『人人都是自私的』一句話奉為經典和真理,是否是這樣呢?為私,雖說是人的本性,但這只是人類與一般動物的共同點,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能看到社會合作的意義和價值,用真愛換真誠,用奉獻換尊重,用謙讓換和平,用互助求雙贏與發展。人間的愛情、溫暖、快樂、安全…等等一切與幸福有關的成分都建立在『為公』的基礎上,人類與其它動物的關鍵區別,就在於人類有為公之心,維繫了社會的穩定,用共同智慧進行創造,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讓個人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和幸福的滿足。如果人人都『為私』,不受節制,你能尋找到真誠和信任?尋找到真愛與互助?尋找到安全與和平?尋找到知識和力量?每一個人就不會有家、親人與朋友,就不會有親情、溫暖、成就和發展,這樣喑然的世界,就算極端自私的人也絕對不會接受!自私的人,通常是用『小家』排斥『大家』,其實,沒有大家,小家能有什麼保障,就象放入動物世界中的一家子,你能與豺狼虎豹競爭?你能享受當今社會的物質生活?可能,僅僅是寂寞就會讓你發瘋!第六、要正確看待生命的傳承。個人的生命價值只能變成創造成果及思想精神,由社會或後代進行傳遞,後代無能則不可靠,而社會則記載延續你的社會價值,即:你對社會到底有什麼大的作用?大多數的人,能夠為自己的小家庭和親人竭盡全力,因為他們認為後代能夠傳承自己的意志,家庭能為自己的付出回報以溫暖,有的認為就算是自己死後也能享受到兒孫的香紙錢!這部分人注重血脈,相信迷信,雖然自私,但能兼顧他人,由於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細胞,對社會的穩定就具有一定的意義,對家庭幸福的努力也常會通過對社會創造來實現,對社會的發展也就具有一定的意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把物質與金錢理解為生命的傳承,對其作用看得太重,不遺餘力的撈錢,因而走向犯罪道路;一部分人因過分看重血脈延續而讓自己和社會加重負擔,苦了自己一生還要為後代掙這掙那,自我就難以達觀快樂,而後代通常都不會領情,甚至反而因此惰落;也有一部分人,能由家庭起始,發達之後能夠兼濟社會及天下,這部分人是社會發展的主流和精英,是社會最應該推崇的群體。有絕少數人心中無社會、無家庭,慾壑難填,私心彌海,以一己之利而忘恩負義,是家庭及社會的敗類,做人所不齒的醜行惡事,他們不死已腐爛發霉,永遠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另外,也有絕少數的人,能先天下而後家庭和自己,如科學家、濟世偉人,這部分人目標遠大,志向恢弘,堅持正義,維護真理,甘於寂寞,能吃萬般苦,歷萬般難,甚至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其行為的思想、精神價值令世間萬代垂範,永垂不朽!社會會傳頌這一部分人,人類歷史永遠記住的是這一部分人,如果有天堂神靈,也會福佑其萬世!而家族、家庭傳承的也是有智慧和能力、樂於奉獻、寬人律己、善待他人的長者,絕不會對過分自私、行惡作孽的人進行傳頌!所以說,人生的價值在於對社會他人有用,人們不朽的是卓越的思想和精神!以上闡述了許多,在物質自由中強調意識的作用,在精神自由中強調思想的作用,在靈魂自由中強調精神的作用,為什麼精神具有無上的價值?查詞典,『精』是完美、精華、精緻,『神』是神明、神奇、神靈,所謂『精神』,就是充滿生機與活力、能夠長存不朽的人類最具價值的思想意識行為。對於自然來說,也就是亘古不變,卻能蘊育萬物變化和生機的自然之道。人類尋求自由,雖然以物質為基礎,再到精神和靈魂,但是,止步於物質的追求,是最為膚淺的,思想和精神的自由才是人類追求自由的最重要方式和內容,而靈魂自由才是人們與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以靈性價值相聯結,貫通人們身心、貫通天地人萬物一切的全面自由。為什麼佛教徒能夠清心寡欲?為什麼有信仰的人能夠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甚至於拋頭顱、灑熱血?為什麼保爾.柯察金能夠在失明等病魔的折磨下,還想到把青春獻給人類最偉大的事業?為什麼許多科學家為了真理能夠甘願寂寞、窮困潦倒,甚至於獻出生命?就是因為他們追求的都是生命的靈性價值。這靈性價值是人類靈魂的精髓,有了它人類的生命存在才有依據;這靈性價值是自然萬物存在的根本,有了它世間萬物才能相擁相攜,互呵互愛,演繹大自然生生不息、不斷進化發展的生命樂章。人類的生命是自然萬物造就的,雖然,由於人類意識的發展,通過智慧性的創造讓人們的生存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卻永遠不會逃出自然萬物生命存在的價值律,人們的靈魂信仰越接近自然之道,就越能明了生命的真諦,排除世間五彩斑斕的紛擾,使自我的身心得到充分全面的自由。所以說,靈魂自由才是人類最終極、最美好的目標追求!(四)行文至此,已應該想法為自由下一個定義,可是,怎麼下?卻確實難以揣度!有人說「可以隨自己的想法做事-這是自由,可以不被別人強迫-這是自由;可以前往自己想去的地方-這是自由,可以不去自己不想去的地方-這是自由;可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這是自由,可以不說自己不想說的話-這是自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思考問題-這是自由,可以不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來思考問題-這是自由;可以信奉自己篤信的宗教-這是自由,可以不信奉自己不相信的宗教-這是自由……」,這樣的講法只是說出了個人對自由表象性的感悟,沒有涉及任何本質;中西方對心靈自由的認識分別是『道德制約之下的思想自決』與『法律制約之下的行動自決』,法律名詞的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其自己的意志活動有不受限制的權利』,如言論自由,集會結社自由,選舉自由等之類,指出了社會制約對保障個人自由的重要性和個人行使自由權利的相對性,講了自由的核心和本質,但僅僅只提出個人自由受到的社會性限制;哲學名詞把自由概括為『人認識了事物發展的規律並有計劃地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認為所謂自由,是指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開始將自然引入了人類自由的話題,拓寬了人類對於自由認識的視野,但是,似乎還不盡入人意。那麼,什麼是自由?廣泛的講,自由應該是:人們在自然、社會、人類思維及其人類臆想的靈魂世界為環境的生存中,運用綜合能力,把握複雜現實,貫徹自我意志,實現自己美好願望,對其奮鬥過程和所達結果的身心滿足度,是人類追求個性張揚與自然、社會協調的辯證發展過程。由於太空泛,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說明:第一、主體是人們,包括個人與全人類整體的自由。個人自由是全人類自由的開放式延伸,而人類整體自由則是各個個體自由的規範和保障。有了個人自由的開放延伸,社會才具有新思想、新創造,世間才有生機與活力;由於每一個人都會具有理性與非理性的自由要求,所以,為了讓每一個體都能獲得相應的自由,社會必須對個體自由進行行為規範,這雖說是對個人自由一定的限制,卻是保障個人自由的前提條件,同時,人類群體智慧才能開闢更為寬廣的道路,搭建更加豐富的舞台,拓展人類全體的自由空間,因此說,全人類自由也是個人自由的保障和基礎。兩者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個人必須立足於社會,在社會中節制自己的行為,並為社會作出相應的貢獻,通過社會合作才能尋求自我更大的自由!第二、人們的自由受到自然、社會、人類思維及其臆想的靈魂世界為環境的影響和限制。許多人分析自由只涉及社會環境,就難以把自由論明白,其實,人類生活、思想的環境具有多元性,不同環境各有特色,需要區別對待。自然環境需要人們不斷的了解、認識自然規律,並在掌握規律的基礎上對自然進行改造,其結果是在保證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下,人們取得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越深入,人們在自然面前就越自由。社會環境需要人們正確對待個體與群體的關係,通過法律、道德等社會管理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讓每一個體在公平的基礎上享受平等的自由權利,通常的自由均是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關係,所以,一般文章述及的也就是社會自由,不同國家社會政治的開明程度對其有重要影響,可以通過一定的社會標準來評判,人們在社會中越自由,社會就越文明進步。人類思維的環境應該說每一個體都是相同的、自由的,只是由於個人思想高度的不同、對理性與非理性思維的把握不同,以及自我對人類臆想的靈魂世界信仰的不同而不同,關鍵性的是個體對自由的選擇和把握能力。在思維環境中,自由表現的形式和方法多樣,也最具變化,這是人類個體對自由理解與感悟千差萬別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對自然的認識越徹底,掌握的改造手段越高,在自然面前就越自由;在社會中,個人思想高於社會法律、道德等社會規範的要求,也就是具有『良心』的人,個體就越自由;思維方面,個人對自由要求的標準越低、理性追求選擇越多、心靈寄託越完美徹底,就越能感悟到更多、更徹底的自由!第三、自由是個人對現實的把握,自我能力的運用,自我意志的行使,及自我理想的調節等綜合作用的顯示。現實世界具有複雜的形態和變化方式,每一個人素質能力不同、對生命各種狀態的把握水平不同、理想目標的高低不同和追求毅力的不同,對自由的認識、理解、追求方式和手段及獲取就不同。自由不能超越客觀現實條件,這是自由的現實性,比如,個人的父母、出生地、容貌等是不能選擇的,強求就是徒勞,沉溺於此就永遠感受不到自由;自由要受到自然、社會的制約,這是自由的局限性和相對性,比如,你要讓別人尊重你就得先尊重別人,你要社會自由就要先尊崇法律和道德的社會約束,你選擇獨有的自由方式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你想上月球去玩就要考慮自己有沒有足夠資金和能否聯繫上願意搭載你的飛船;自由能夠因為人們的努力而改變,這是個人對自由的自主性,比如,你可以選擇讀書上好的大學到城市就職走出農村土地的限制,以自己的能力當上部門領導具有自主決策權較自由的實現自我的事業願望,也可以做生意當老闆掙很多的錢後改變自我的生活條件到各地旅遊放飛對自然的夢想等;自由有個人思想自由、行動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婚姻生育自由等等,每一自由卻會因自我心理的認識、感悟不同,對自由的滿足度就不同,這是自由的多樣性和可變性。比如,懶漢式的自由或你選擇到人跡罕至的山林隱居,無拘無束沒人能管,好象是理想的自由,卻因沒錢或沒有社會人的合作互助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也就是不自由;你要生育自由多生子女卻因養育艱難而控制了自己許多方面的不自由;你選擇追求金錢或理想的執著,但是,在別人看來,你只不過是金錢的奴隸和理想的殉葬品;在追求較高目標理想時達不到目的,退一步時卻又海闊天空,知足常樂,就能感受更多的自由。因此說,自由需要選擇,也要面對現實;自由需要努力,也要學會知足;自由需要意志,也要淡化追求;一個人的自由,在於自我的心念,在於自己對『度』的把握!第四、自由是人們對自我奮鬥過程和所達結果的身心滿足度。追求自由都希望有美好的結果,但是,最重要的卻是過程,在於奮鬥、追求過程中的身心滿足度。一般地說,有四種狀態,即:『愜意』、『樂意』、『願意』和『悖意』。我們以社會工作對一般人的感受來比喻說明,比如,有高收入、成就感的工作,又能自由的遊山玩水,人人都尊重你,就是『愜意』;收入高、受人尊重,但工作緊張,你會『樂意』;收入一般,工作緊張辛苦,但考慮到能維持家庭開銷,你也『願意『;而奴隸式的,為了糊口,沒有任何權利自由的工作,每個人都會感到『悖意』。當然,每一個人由於基本條件、個體能力,以及追求自由形式的不同,感受是不同的,而且,也會隨著時間、空間的推移而改變,人類就是由不同的願望、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感悟組成了世間豐富多彩的自由生活形式。第五、自由是人類追求個性張揚與自然、社會協調的辯證發展過程。人類在原始社會時,除了自然的制約,很少有人為的限制,按照各種對自由的理解,那時人類的自由似乎是較為徹底的,可是,任何人都不願意回到原始社會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滿足當時的自由,因為,那時物質匱乏,思想、精神生活單調。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特權階層掌握主要生存資源、生殺大權,人身不自由,就是在思想上都由統治階級用教育、宣傳、輿論、宗教等桎梏著,平民百姓是難以奢談自由的,對個體自由的束縛,是該階段社會創造能力低下、社會發展進程緩慢的根本原因。現代社會,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階段,科學與民主、自由與公平逐步成為人類的共識,生產力的最重要因素——人,才被釋放出來,個性自由讓人性得到充分的張揚,不盡的創造、無數的思想才成為了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主題,這是人類應充分總結並加以利用完善的。當然,特權依然存在,如貪污受賄、以權為個人及小集團謀利益、大國恃強推行霸權主義等;全人類共同管理機制難以協調建立,對造成世界不和平、社會不和諧的節制手段還很乏力;全面自由主義和社會對物質資源私有化的縱容,使社會道德信仰丟失,個人拜金主義盛行,物慾橫流,人們的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蛻變;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揮霍,造成資源匱乏,環境污染,氣候異常,自然的報復已讓人類開始知道自由並不是絕對的。個人的自由需要自我的理性節制和社會法律道德的節制;各國,特別是大國的自由需要國際社會的節制;全人類的自由也要進行社會自製和自然的節制!總體來說,自由是人類追求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也是人類所有追求能否達到目的的最集中表現形式。人們追求自由,以物質為起步,再到精神和靈魂,但是,物質自由只是基礎,精神自由是人類最重要的追求方式,而靈魂自由才是人們與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以靈性價值相聯結,貫通人們身心、貫通天地人萬物一切的全面自由。有了靈魂的價值體系,人們才會自覺的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自願的接受社會和自然的節制。自由是客觀的、相對的,也是可自主的和變化發展的,個人和社會都應學會節制、把握好追求美好自由的度!人們的思想願望無止境,人類對自由的追求就永無止境!毛澤東同志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人們只有走進了自由王國才能釋放出巨大的潛能,極大地提高創造和生產的能力;但當您步入自由王國時,您又在新的領域進入了必然王國;不斷地周而復始,人類從一個文明又邁入了一個更新的文明。也就是說:人們對自由的追求是永遠的歷程,是永無止境的!
推薦閱讀:
※網路資源的收集和文獻的檢索 網上讀書園地論壇 免費學術資源站
※春秋戰國的學術思想
※中國學術史上的垂範之作 ——讀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頂尖數據恢復工具:你被誤刪的文件我來拯救!
※轉載]空海學術中的曼荼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