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鴻門宴
06-26
劉項在滅秦之後長達五年的鬥爭的開端。這個「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生動表現,是漫長激烈的「楚漢相爭」的序幕。雖為開端,卻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這場鬥爭的終結。
鴻門宴, 揭示了 ,項羽的悲劇性格,他自矜攻伐而有「婦人之仁」.這種性格不改變,他必然以失敗而告終。而劉邦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跟他善於利用對方性格弱點也是分不開的。
劉邦在鬥爭中善於洞察時勢。他深知「下秦久矣」。注意吸取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較能觀察老百姓的渴望,採取了一系列安定民心的措施。如;「約法三章、嚴明軍紀、屢赦天下、不殺降卒、因此,他佔領了政治上的主動權。相反項羽思維方式簡單,一意孤行逆歷史潮流而動。
劉邦使用幹部就是堅持「任人唯賢」路線夠量才而用,知人善用,虛心下問,做到集思廣益。如;和劉邦一起參加「鴻門宴」的隨行者張良、樊噲、 紀信等人,都是他的團結一心,生死與共的支持者和得力助手,謀士張良常常在關鍵時刻為劉邦提出正確的策略,使劉邦避免了許多錯誤。相比項羽就不會用將,只會用兵,韓信、陳平和彭越紛紛都離他而去,投奔了項羽,就連最忠心的范增也被他氣死了。從這可以看出戰爭不僅憑武力,它需要最高的集體智慧和調兵遣將的組織能力。
劉邦勝,項羽敗的歷史告訴我們,領袖人物的性格是關鍵的,在重要關頭起到很大的作用,順應潮流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推薦閱讀:
※鴻門宴故事
※劉邦闖過了鴻門宴,卻差點在漢王的封爵前敗亡?
※千古誰識鴻門宴
※鴻門宴:人生該如何博弈
※鴻門宴項伯為何傻到為敵人通風報信,置自己的侄子於不顧?
TAG:鴻門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