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軒轅黃帝之後裔傳承世系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傳下後裔眾多,不能全記之也,現根據《史記》資料整理如下傳承,敬請大家商討之。 以下為黃帝後裔的傳承世系,非帝系之傳承也,請大家注意之! 1軒轅黃帝(有熊氏)→2昌意→3顓頊(高陽氏)→4窮禪→5敬康→6句望→7蟜牛→8瞽叟→9重華(為帝舜,之後傳位於5世之禹帝文命也)。 3顓頊→4鯀→5文命(是為禹,黃帝耳孫,號夏)→6啟(夏朝始也)。 1軒轅黃帝(有熊氏)→2玄囂(少昊氏)→3蟜極→4帝嚳(高辛氏)→5帝堯(號放勛)→6第九子源明為劉姓之肇姓始祖也。 4帝嚳(高辛氏)→5契,史記上稱為卨,又稱閼伯(è bó)相傳為帝嚳后妃簡狄吞燕卵而生。(此為殷祖也)→6昭明→7相土→8昌若→9曹圍→10冥→11振→12微→13報丁→14報乙→15報丙→16主壬→17主癸→18天乙(是為殷湯,商朝始也)。 4帝嚳(高辛氏)→5后稷(此為周祖也)→6不窋→7鞠→8公劉→9慶節→10皇仆→11差弗→12毀渝→13公非→14高圍→15亞圍→16公祖類→17太王亶父→18季歷→19文王昌→20武王發(周朝始也)。
軒轅黃帝之後裔傳承世系圖.jpg
在全本《史記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云:「帝剬,黃帝曾孫。起黃帝至帝剬四世,號高陽。」就是說從黃帝至帝嚳傳四代人,這是後裔的傳遞世系,非帝系之傳承也。 而帝系之傳承是:1太昊→2軒轅黃帝→3帝休→4少昊→5顓頊→6帝嚳→7帝摯→8帝堯→9帝舜→10帝禹→之後就是夏朝始也。
一、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二子為正妃嫘祖所生,長子為玄囂,次子昌意。黃帝之子玄囂,為姬姓,名摯,後繼位為天子,修太昊之法,後人稱為少昊氏。玄囂死後,葬於曲阜的雲陽山。《帝王世紀》曰: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為玄囂。生於窮桑(今山東曲阜北),都於曲阜(今屬山東),死後葬於曲阜之雲陽。 二、閼伯與商丘的傳說 古時候,人們都吃生食,後來由於打雷閃電和颳風等自然原因,形成天然火,把樹籽和來不及逃走的野獸等物燒熟了。人們揀了吃,發現熟食比生食好吃得多,於是慢慢學會把食物放到火上烤烤吃。那時候沒有現成的取火工具,人們一見打雷觸電森林起火,就如獲至寶,千方百計想辦法保存火種。 有一次,帝嚳帶著他的兒子閼伯出外巡察臣民,來到一個地方,見這裡的人們還拿著生食吃,大都身體虛弱,帶有病態。帝嚳十分可憐他們,問大家為什麼不吃熟食,老百姓回答:「沒有火」。帝嚳問:「怎麼不到別處去找?引來火種,別讓它滅呀!」百姓對他說:「找來幾回了,有時因為柴草供不上,有時因為洪水泛濫,都滅了。」帝嚳四處看了看,果然有被泛濫的河水浸滅火後的灰燼。他不禁長嘆一聲,心裡想:咋能想個辦法讓火不滅才好。想了一會,他語重心長地對閼伯說:「你看,眼下幫助這裡的臣民引來火種,並把火管理好不讓它滅,是關係著這裡的臣民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你是我最有能力的兒子,我想讓你辦這件事,如何?」閼伯是個忠誠、聽話的人,當即就滿口答應下來。從此,閼伯就成了這裡的「火正」(管理火的官),這片地方就成了帝嚳給閼伯的封地,封號為「商」。 閼伯被封到這裡後,終日為火事操勞,忙得飯也顧不上吃,覺也睡不好。他先帶領百姓從很遠的地方引來火種,並想辦法堆成一個土丘,把火種置於丘上,上面搭上一個遮雨的蓬子,這樣,天上下雨不能把火澆滅,河水泛濫也不能把火浸滅。然後,他又親自帶領人們四處尋找柴草,由於閼伯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商」的百姓們不但可以到處生火,而且還能讓火經久不息。大家感激閼伯,都說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給百姓造福來了。 閼伯死後,人們懷念他的功德,懷著崇敬的心情,以當時最厚的葬禮把他葬在生前存放火種的土丘上,按照當時的風俗,悼念他的人每人都要往他墳上添一包黃土。因而,土丘被堆得越來越大。因為閼伯的封號是「商」,這座土丘從此便被稱為「商丘」。時間長了,「商丘」便成了這兒的地名,直到現在。
三、閼伯兄弟不和典故 史載,閼伯與其弟實沈不和,常動干戈。帝嚳無可奈何,只好將兩兄弟分開。將閼伯封於商丘為「火正」,封號曰「商」,差實沈到大夏,使兄弟終不得見。閼伯死後被稱為商星,實沈死後被稱為參星。在星宿中二星一個落下的時候,另一個才升起。唐朝大詩人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中寫道:「人生不相見,動如參和商」,其典故就源於此。
四、古代周族的始祖--后稷 傳說有邰氏之女姜原踏巨人腳跡,懷孕而生,因一度被棄,故又名棄。善於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代當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 棄為兒童時,好種樹麻﹑菽,麻﹑菽。成人後,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穀物稼穡,民皆效法。堯聽說,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后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姜原 郊祀踐巨人足,感而有孕,居期生子,以為不祥,棄子隘巷,馬牛避而不踩,欲徙置叢林之中,適逢山森人眾,又遷棄溝渠凍冰之上,飛鳥咸集,遮之以翼。姜女原 覺有神呵護,遂收養之。因初時欲棄之,故名曰「棄」。棄為小兒時,戲耍就愛植樹木,種麻菽,已而樹木茂盛、麻菽豐美。及步入成后稷塑像人,遂酷好農耕。他有相地之宜,種植五穀,成果豐碩,農人紛紛效法,影響很大。帝堯知道後,即封他為農師。棄「教民稼穡」,天下盡得其利,棄之於民,功莫大焉,帝舜封棄於邰,賜號曰:「后稷」。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后稷播時百穀,別姓姬氏。」其後子孫繁衍,逐漸強大,是為周。
推薦閱讀:
※論當代詩詞價值觀念的傳承與重建
※傳承千百年的邪教——吸貓教,祖宗原來是這個國家
※徐希平:詩教傳承重人品
※傳承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十大言語
※索達吉堪布:金剛薩垛傳承(網路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