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求正容變」再認識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詩人馬凱在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主持召開的《綴英集》編輯出版暨中華詩詞創作座談會上做了題為「發展和繁榮中華詩詞」的講話,首次提出「求正容變」這一詩詞發展理論。他說:「……在『平仄格式』上,我主張『求正容變』。所謂『求正』就是要儘可能嚴格地按照包括平仄、對仗等格律創作規則創作詩詞。……但也應『容變』,即在基本守律的前提下允許有『變格』。」(見《光明日報》2009年1月14日版)此後,馬凱「對於格律詩的『求正容變』問題,總覺得言猶未盡」。2011年馬凱又著長文《談談格律詩的「求正容變」》(見光明網、《光明日報》2011年1月19日),以經典的五言、七言律詩和絕句為重點研究對象,從「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韻有定位」、「律有定對」這五個基本要素對格律詩體的詩質規定與顯著特徵進行了詳盡透徹的分析,並對哪些應「求正」,哪些可「容變」,如何「正」,如何「變」,作了科學、深刻的闡述,於當代詩詞創作與研究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求正容變」在詩詞界產生強烈反響,不少詩人、學者紛紛著文進行深入研究,對傳承和發展中華詩詞發揮了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筆者受益於「求正容變」,增強了舊體詩詞的創作自信,並對「求正容變」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關注與思考。從眾多發表關於求正容變的文章看,多是就格律談格律,很少涉及詩詞的其他問題。馬凱在《談談格律詩的「求正容變」》收尾處寫道:「最後,我想重申的是,這裡強調的『求正容變』,只是從形式上為繼承和發展中華詩詞『鳴鑼開道』。

繁榮和發展中華詩詞,最重要的是在內容上要與時俱進,用詩的意境、形象的思維反映新時代、新生活、新事物、新情感。經過『求』的努力,掌握詩詞格律的『正體』並不太難,最難的是真正做到情真、意新、格高、味厚,否則即使完全符合『正體』亦非好詩。」這就明確指出,「求正容變」不僅僅是解決當代詩詞格律問題,而且是包括古風、散曲在內的中華詩詞發展的一個方向性、根本性的理論問題。前文結尾,亦是新章開篇。馬凱期待詩詞界對此進行深入討論和研究。今天舊體詩詞發展快,形勢好,更要保持頭腦清醒,做出理性判斷。格律詩的求正容變,就是新形勢下中華詩詞創作與研究的破題。它不僅僅是一個詩詞技術問題,而是對傳統詩詞的肯定與重視,是當代詩歌發展的一個大問題。這對傳統文化復興乃至整個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無疑具有啟示意義。

一、求正容變是中華詩詞發展的規律認識

如果從《吳越春秋》所載相傳為黃帝時所作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算起,中華詩詞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了。中華詩詞一經產生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呵護,至今仍是青蔥一片,生機盎然。探尋中華詩詞的發展軌跡和生長秘密,對於今天的詩詞建設和文化建設,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價值。「求正容變」正是中華詩詞的規律性認識,也是中華詩詞保鮮的秘訣。如果沒有「求正」,中華詩詞可能早就煙消雲散;如果沒有「容變」,這一古老的文學樣式,也會因為不能煥發新機而歸於寂沒。

「雅正」,是儒家詩學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國詩學數千年一以貫之的追求。「雅正」由《詩大序》「雅者,正也」的「雅即正」到後來發展為「雅且正」,實現了詩詞形式和內容的統一。雅,是形式,是文采;正,是內容,是義理。因此,大雅正聲,是中華詩詞的美學原則,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中華詩詞的「雅正美」,歸納起來我以為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漢語言文字美;(二)人心靈歌唱美;(三)社會和諧秩序美。

先說漢語言文字美。漢語言文字是中華文化的根,當然亦是中華詩詞的根。中華詩詞極端地體現了漢語言文字的美質。漢語言文字是一字一音,音有高低長短、抑揚頓挫之分;字有一字一義、一字多義,字片語合、節奏長短之妙。中華詩詞正是漢語言文字的土壤里自然開出的美麗花朵,同時也是華夏民族心靈里結出的智慧果實。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人們不斷對「詩」進行打磨、完善和提升,探尋它的表現規律。由最初的二言詩至後來的四言詩六言詩,由《詩經》、《楚辭》至樂府古風。南朝的沈約、謝朓等人把漢字的四聲交替形成的律韻之美用於詩歌創作,又經近百年實踐,至唐朝進一步完善了具有嚴格格律標準的「今體詩」(又稱近體詩、格律詩)。晚唐又創製了依詞牌而填詞的「格律詞」,元又創製了「曲」。至今,嚴格意義上的舊體詩詞(還應包括古風和散曲,只是古風和散曲有其自身特點與要求,與格律詩詞比不那麼嚴格罷了)創作,仍然需要遵循這種格律標準。這就是舊體詩詞體制上的「求正」。

體制的「求正」,是因為今天人們的生活習性沒有根本改變,漢語言文字沒有根本改變。中國人吃飯還是用筷子,中國人說話還是短句子,中國人寫文章還是方塊字。「求正」,是因為我們還拿不出可以替代祖先用時間和智慧創造的詩詞藝術。雖然「五四」以後由西方引入的自由體新詩成為詩歌的主流,雖然自由體新詩也成績斐然,創作了不少好作品,但客觀地看仍然不能取代舊體詩詞,舊詩和新詩並存,就是今天的中國詩歌現實,是中國詩歌的時代之勢。「求正」,是因為古老的詩詞藝術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仍然能夠表達當代人的情感,為現實生活服務。

次說人心靈歌唱美。心靈歌唱或者說心靈音樂,是人的自然屬性。人有七情六慾,表現為喜怒哀樂。心靈律動是人的精神常態。詩詞就是人心靈律動的外在藝術表現形式。幾千年來的中華詩詞史,既是中華文明史,也是民族生存史和民族心靈史。留傳下來的經典詩詞作品,無一不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藝術珍品。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藝術概念需要弄明白,就是作者感情的真不等於藝術作品的真。對於文學創作而言,作者的真感情有可能是真藝術,也有可能不是真藝術,感情的真不能替代藝術的真。詩詞創作的意義在於,作者是通過藝術去感發讀者的。作者流淚,不見得作品流淚。讀者關注的不是作者的寫作狀態,而是作品本身的生命狀態。你流淚寫作也好、含笑寫作也好,對讀者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向讀者捧出有感發力、生命力的藝術作品。現在不少詩詞作者感情是真摯的,動機和出發點也是好的,但寫出來的詩詞卻不能打動人,為何?就是作品缺乏藝術審美價值。今天我們「求正」,也就是要向經典詩詞學習,求詩詞藝術的「正」。

再說社會和諧秩序美。中華詩詞是人與人交往的產物。人與人交往產生了社會。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需要建立一種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以保證共生共榮的社會秩序。文明就這樣產生了。文明社會對人的基本要求有所約束,說什麼與做什麼不能任著性子來,需要符合社會行為規範。中華詩詞可以說是社會的良心。她張揚真善美,鞭撻假醜惡,幾千年來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正能量。詩詞成為溫暖世俗人心的太陽和月亮。道德教化、成才勵志、仁愛友善、清潔精神、家國情懷、堅韌不拔等等,是詩詞永恆的表現題材。詩詞進入民間的日常生活。詩詞之美化作涓涓細流,融入孩子幼小的心靈。詩詞涵養了民族的人格操守,提升了民族的精神品質,是我們民族歷萬劫而不衰、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精神養料。今天中華詩詞的「求正」,就是求人們行為的「正」、求社會風氣的「正」、求民族精神「正」。現在有些人以丑為美,以怪為樂,惡搞漢文漢字,惡搞中華美德,這是詩詞藝術所不能答應的。

「容變」,是中華詩詞生生不息的生命要求。詩詞由二言到四言是變,由四言到六言是變,由六言到七言是變,由《詩經》、《楚辭》到樂府古風是變,由古風到近體是變,由近體到詞是變,由詞到曲也是變。世界千變萬化,詩詞也千變萬化。詩詞的魔法至今沒有解開,相信永遠不會解開。幾千年來無數的詩詞寫作,沒有發現兩首完全一模一樣的作品。變是常態,不變是相對的,變是絕對的。但是如何變,何種程度的變,就需要詩人詞人在實踐中去體會。我們搞明白了求正容變這一詩詞發展的客觀規律,就能看清詩詞的過去,面向詩詞的未來,建設好今天的中華詩詞。

二、求正容變是當代詩詞創作與研究的理論概括

當代詩詞創作與研究,究竟面對一個怎樣的社會形態和文化形態呢?只有認清時代面目,把握時代脈搏,才能引導中華詩詞健康發展。今天的時代與封建時代比,甚至與1978年改革開放前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從詩詞創作與研究這個層面上看,至少可以梳理出以下七大變化。

第一大變化是語言。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主要是文言文寫作,今天白話文對文言文的全面覆蓋,白話文生態已經形成。如果我們的詩詞創作仍然離不開文言文,就會對今天的閱讀產生語言障礙,也會因為不能充分吸收鮮活的語言營養而妨礙詩詞的時代發揮。因此,今天的詩詞寫作要儘可能適應當代語境。當然,一部分人一定要堅持文言文寫作那是另外一回事,無礙大局,但要相信文言文寫作不會也不可能成為今天詩詞寫作的主體。

第二大變化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農耕文明時代,依賴土地、自然和人工勞動是其突出特徵。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多年以飛躍的方式迅速改變了這一切。今天,我們已經進入工商文明、城市文明、信息文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華詩詞從農耕文明的土壤里生長出來,對農耕文明有著天然的適應與親近。今天的詩詞生長環境與生長土壤變得多樣了,有機肥被無機肥取代,莊稼的無土栽培也已成為現實。今天的詩詞無疑要適應這種「有土生長」、「無土也能生長」的現實,既要在自然山水裡生根發芽,也要在工業文明、城市文明、信息文明的土壤里開花結果。

第三大變化是詩人身份。1911年中華民國建立之前,中國是封建制國家,土是「王土」、民是「臣民」。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家政體發生改變,人民當家做主,成了國家的主人。今天人民大眾成了詩詞寫作的主體。詩人的身份解放了,詩人的隊伍也擴大了,詩詞作品的數量是任何一個時代不可比擬的。

第四大變化是詩詞地理。農耕時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前,詩人詞人幾乎只能框定在中國的版圖內,雖然也有出使國外或遊歷世界的域外寫作,但那也是極少數。對絕大多數詩人詞人來說,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只是讀中國的書,行中國的路。現在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莊,詩人詞人抬腳就跨出了國門,即便不能滿世界行走,但也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手段,熟知天下事。今天的詩詞地圖是大大地拓展了,詩詞的領域是地球的領域,甚至是宇宙的領域。詩詞地理的改變帶來的是詩人視野的改變,思維方式的改變,人的觀念甚至行為的改變。

第五大變化是傳播方式。農耕時代的詩詞傳播方式大致是口口相傳、魚雁傳書、吟誦題壁、刻板模印、抄寫分送這麼幾種。今天信息改變了世界。詩詞的傳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不僅出詩集非常容易,而且微博、微信、簡訊,彈指一揮間就能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詩詞的傳播與交流變得異常便捷。

第六大變化是文學文本的豐富與文藝表現形式及文藝理論的多元。「五四」以前的中國其文學文本無外乎詩詞歌賦、話本小說、文言散文、地方戲曲等。今天的文學文本與文藝表現形式、文藝理論,由於西方文化的進入,可以說是十分豐富,可供舊體詩詞吸收、借鑒的東西大大增多。

第七大變化是人的現代化。這一點最為今天的詩人詞人所忽略。其實,現代化突出表現在「物」上,但深層表現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的當代風貌,人看問題、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這才是根本的要害的東西。

當然還可以列出一些變化。但這七大變化足以說明詩詞的時代大勢。這對今天的詩詞創作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考驗。詩詞不能改變世界,只能順應時代潮流,適應時代大勢,這也是今天詩詞的出路與生路。

七大變化,是詩詞必須面對的七大挑戰。從來都是挑戰與機遇並存,大挑戰帶來大機遇。適應時勢的詩詞寫作,是時代的客觀要求,也是詩人的理性選擇。可以說早適應早受益,小適應小受益,不適應不受益。勇敢地面對挑戰,融入大時代,放歌大時代,不在自家的小天地里吟風弄月、孤芳自賞,就能創作出朝氣蓬勃的當代詩詞作品,中華詩詞也就有可能繼唐宋後出現一個新的時代高度。這七大變化完全改變了農耕文明的寫作方式,今天的詩人最重要的還不是掌握新的詩詞技巧,而是要增強詩詞寫作的當代自信與自覺。求正容變,正是站在時代高度,把握時代脈搏,對當代詩詞創作與研究作出的理論概括。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說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似乎還嫌保守;用一天一個樣、三天大變樣似乎也說得過去。世界千奇百怪,也千姿百態;世界無縫連接,也無所不知。各種理論、各種思潮、各種行為都最先在文化界表現出來。試想,今天的詩詞如果不堅持「求正」,那麼我們民族留傳下來的最美好的東西就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失傳。今天不少詩人、學者提出中華詩詞的「申遺」,其用意就是要把我們老祖宗留傳下來的詩詞藝術保護下來。如果詩詞不「容變」,那麼就不能適應時代變化,創作出讀者喜愛的鮮活的詩詞作品,就會影響詩詞的當代聲譽,最終被讀者所遺棄。所以,「求正容變」是時代文化的理性選擇,是清醒也是智慧,但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在中華詩詞的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認識價值。

三、求正容變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既不能分割開來認識,也不能顛倒順序來理解

求正容變是中華詩詞的一個理論命題,立足詩詞大處,才能理解其精神要義。質言之就是要「正解」,不要「曲解」;要客觀全面認識,不要主觀片面發揮。求正容變,先是「求正」,後是「容變」。只有做到「求正」,才能做好「容變」。求正容變,有先後之分,但無誰輕誰重、誰偏誰正之別,二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據我的觀察與分析,今天的詩詞界大概存在三種情況。第一種是以詩詞正統自居,嚴守格律標準,不容絲毫變化。這一部分人為數尚少,但大都學問較好,寫詩講究藝術性,有一定的市場與影響。第二種與第一種持完全不同的態度,主張突破格律,創製新體。這一種主張包括懂格律、略懂格律與完全不懂格律三部分人,雖然人數不在少數,但影響力不大。第三種是詩詞創作的主體,即堅持格律又不拘泥於格律,能做到求正容變,這在詩詞界是大多數。

理解「求正容變」,還要避免走入「誤區」與「盲區」。所謂「誤區」,就是過分強調「求正」,死守詩詞格律與規矩,不容絲毫改變,這大致屬於上述第一種人。從詩詞寫作實踐看,過分強調詩詞格律,詩詞寫作絕對化,就容易走向詩詞認識上的「誤區」。因為自從格律詩詞被創製出來後,人們似乎窺視了詩詞創作的堂奧,爾後又被一代又一代學人作了過度的發揮與闡釋。除總結出「四聲八病」中的平頭、上尾、鳳腰、鶴膝,以及平仄粘對外,又從八股文法中引申出起、承、轉、合等許多規矩與名堂,且都被納入詩詞的「准格律」範圍,從「句句有出處」導致「字字有出處」。一些詩詞寫作者生吞活剝格律規矩,奉格律為詩詞寶典,頂禮膜拜,而不能自拔。寫作成了小腳女人,舉步維艱。我以為人是活的,詩亦是活的。「活」法「死」,則「活」亦「死」。所以,智慧的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套用到詩詞創作上,也可以說「盡守格不如無格」。

所謂「盲區」,是指一些人略懂格律或根本不懂格律,而大談其「容變」,似乎找到了舊體詩詞可以不講平仄格律,不講規矩,隨便寫作的理論依據,這就導致進入理解「求正容變」的「盲區」。「容變」是「正」後的「變」,不知「正」的「變」不叫「變」,也不會「變」。對於立志於舊體詩詞的寫作者來說,先「求正」,掌握詩詞格律與規矩,才是第一位的,也是最起碼的。「求正容變」屬於學術範疇,無學無術,則大膽放言,弄不好就會給人留下笑柄。

還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作為一種文學藝術樣式的詩詞寫作,要尊重個人的自由選擇。「求正容變」有倡導性,但沒有強求性。如何「正」,如何「變」,完全取決於詩人自身修養與審美判斷。

四、求正容變,「正」什麼?「變」什麼?

現在需要對求正容變,「正」什麼、「變」什麼作一個大致梳理。我歸納為「三正」、「四變」。

三正:

一求格律的「正」。詩詞格律(包括古風、散曲的規矩),是適應漢語言文字特點經幾千年創作實踐發展完善起來的。格律是中華詩詞的身份認同,是基本常識,是詩詞寫作的「入門券」。從大的方面講,詩詞有巨大的民族文化背景作支撐,如同崑崙長江一樣,具有超越時空的穩定性,不是人為想怎麼變就可以怎麼變的。起碼在當代和可以預見的將來,還不會形成改變詩詞格律的「集體意識」和主客觀條件。因此,詩詞格律的「求正」仍然是需要與必須堅持的。

宜對詩詞聲韻如何「求正」作一討論。中華地脈親,十里有三音。這說明漢字的發音因地域而異。南方人發音有入聲字,而北方大多沒有。現在推廣的普通話以北方話為標準,因此也就沒有入聲字。而歷史上作為詩詞聲韻標準的是有入聲字的「平水韻」。這就給今天的詩詞寫作在聲韻上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混亂。持普通話為聲韻標準的認為,既然全國都推廣普通話,那麼今天的詩詞寫作也應以新韻(即普通話)為標準,這當然有道理。持平水韻的認為,詩詞歷來以平水韻為聲韻標準,既然是詩詞,那麼就要以平水韻為標準,這當然也沒有錯。筆者認為,中華南北差異大,風俗也不同,詩詞用韻不宜強求統一,喜歡新韻的可以新韻,喜歡舊韻的可以舊韻,有人用方言韻也無不可,總之個人定奪為好。但也要注意到一個事實,翻檢歷代詩詞作品,即便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詩人如薩都剌、納蘭性德、康熙、乾隆等也無一不是用平水韻。這裡似乎隱藏了詩詞聲韻的一個秘密,有待後人去破解。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如果你同廣東詩人談新韻,他立馬會跟你急,甚至勃然大怒,且不會認你作詩友。求正,似乎也應包含求聲韻的「正脈」。

二求文學的正。毫無疑問,詩詞是作為文學藝術而存在的,因之進入中華文學史。人們喜愛詩詞,是因為詩詞是藝術,可以長久把玩,安妥靈魂。求詩詞藝術的「正」,在今天尤為重要。一方面,因為今天不少詩詞作品藝術性不夠強,容易被讀者輕看。今天的詩人整體上看文學準備不足。我們知道,封建時代的詩人大都是「士」,不少是通過科舉考試有一定官階的知識分子,四書五經讀得好,詩文是日常功課。今天的詩人雖然學歷高文化程度高,但由於受西方教育模式的影響,文理分科,人文修養相對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詩詞創作。另一方面,今天的國家人民當家做主,詩人身份大大解放。詩人多得無法統計,詩詞作品也多得無法統計,詩詞滿天飛,大量的好詩被遮蔽,不易進入社會的有效閱讀,也是一個原因。

如何保證詩詞的文學性,有效的辦法是,老老實實向古人學習,向傳統學習。要言之,就是把嚴重丟失的詩詞比興手法撿起來,當寶貝看待。詩意從日常生活中產生,也從山河日月、花香鳥語里孕育。經典詩詞大都通過比興手法,運用形象思維獲取詩意。如果沒有桃花潭「水」的深,就沒有汪李「情」的深。如果沒有秋風之蕭瑟,洪波之湧起,就沒有曹孟德蒼茫的人生浩嘆。現在不少詩詞詩理都很好,但卻是直接說了出來。「楊柳依依」沒有了,直接變成了「我很愛你」。要知道詩意是不能被一個個現成的文字元號和慣用成語所替代的,它於此有強烈的「排他性」。

三求品格的正。品格一詞較抽象,我借用「味道」來說明。我以為最高境界的詩是無味道。因為無味道即大味道、正味道。水無色無味,但卻是大色大味。大色大味即久看不厭之色,久食不厭之味。君子之交淡如水,說的就是這個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說的也是這個理。詩詞的正味道,我體會就是要「雅正清和」。「雅正」是從文采、內容上說的,「清和」是從風格上說的。詩詞忌濃妝艷抹,忌刻薄尖酸,忌咆哮叫囂,忌直露淺白。因此好的詩詞要力避甜俗、庸俗、粗俗、鄙俗、艷俗、媚俗,而致清雅、典雅、優雅、大雅、潔雅、風雅。詩詞當隨時代。今天處在社會轉型期,經濟高速發展,但人心浮躁,矛盾多發,詩詞的雅正清和更顯重要。今天的詩詞要以端莊的容貌,引領時代風尚;以清潔的精神,洗滌世間塵俗;以大愛的情懷,溫暖社會人心。

四變:

格律宜隨作品變。總體上講詩詞格律要「求正」。但具體到每一首詩、每一個人,變又是必要的必需的。只要你認為此處可變就可以變,這在「失格」的經典詩詞作品中可以得到驗證,如李白的《靜夜思》、崔顥的《黃鶴樓》。這也是詩詞不成文之「法」,而且是「大法」不是「小法」。詩人於此最宜深思。據此,創作不以「格」害意的詩詞作品,也是可以接受並應受到尊重的。當然這種「變」得「靠譜」而不能「離譜」,因為真理向前跨出一步,即成謬論。

語言宜隨語境變。要變文言文語境為白話文語境,變舊時代語境為新時代語境,因為今天白話文生態已經形成。詩詞對語言沒有選擇性。用文言可以寫好詩詞,用白話同樣可以寫好詩詞。縱觀我們的詩詞歷史,即便在文言文時代,大多還是以當時的生活語言寫作詩詞。詩經是這樣,唐詩宋詞元曲也是這樣。題材宜隨視域變。今天的舊體詩詞寫作,一要從農耕文明的氛圍里走出來,二要走進工業文明、信息文明、城市文明的時代里去。這樣方能打開寫作視域,拓寬寫作思路,豐富寫作題材。

技法宜隨心法變。詩詞是藝術而非技術。詩藝存乎詩人一心,心法變則技法變,心大法亦大。由於西方文學樣式和文藝理論的進入,可以說大大豐富了今天詩詞的表現手法與創作技法。詩人既要有吸收傳統詩詞營養的能力,又要有接納西方文明的魄力。文學藝術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為我所用就是招財進寶。中華詩詞面對今天這麼一個開放時代,更需要強筋健骨,在大風大浪里成長,在世界文化面前亮招。

所述識淺文粗,權當拋磚引玉,特求教於各位方家。

《崑崙詩詞》.2018年第1期


推薦閱讀:

丁酉詩詞刪存
詩詞界的「神、仙、魔、鬼、佛」3
汪精衛《雙照樓詩詞稿》(全)
八首「半」字詩詞,半是風流半是痴
格律詩社:每日詩詞(562)

TAG:詩詞 | 中華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