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廠的露天電影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大部分地處偏僻的三線企業和科研單位開始搬遷到大城市或交通發達地區,隨著人們的離開,一度曾熱鬧的山溝、叢林和荒漠又重新歸於平靜和荒蕪。三線建設這段歷史也逐漸被日漸紛擾的歲月紅塵所掩蓋,只有那些曾把自己生命最有活力的時光留在那裡的上了年紀的人們還會偶爾去喚醒沉睡的點滴記憶。
近年反映三線生活歲月的影視作品並不多,比較有名的有前幾年法國嘎納電影節的獲獎影片《青紅》、熱播了很長時間的電視劇《金婚》等。對於這些作品所講述的故事情節似乎印象不深,倒是從中看到的一些似曾熟悉的生活場景,讓我心底泛起悵然和感慨,因為我的父母參加了三線建設,也把我帶到了山溝里的三線廠,那年我只有4歲,一直到考上大學離開。
在那個精神和物質生活都極度匱乏的年代,山裡的生活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理解和忍受的,不過對於不諳世事的孩子們來說,總是可以找到一些有意思的活動而自得其樂,有很多的遊戲現在的孩子恐怕聽都沒有聽說過,跳房子、跳皮筋、騎驢、鬥雞碰拐、砸沙包、老鷹捉小雞、滾鐵環、拾拐、踢毽子、彈球、疊三角元寶、紙飛機、打馬、吊杏核、挑棍、捉迷藏、打彈弓、等等,那時也沒有現在這麼多作業、補課和興趣班,沒有電視和電腦,孩子們玩起來常常昏天黑地的,一身土一身汗的被父母攆回家。
對於大人和孩子們來說,一同高興的事應該就算看露天電影了,那就好像過節一樣。現在回想起來,有許多有趣的過程。
電影預告:通常是中午或晚上下班的時候,工廠的大喇叭通知當天晚上會放映什麼影片,大人們就會計劃早點吃完晚飯,讓孩子們提前把作業寫完;
佔座位:一般是孩子們的事情,提前幾個小時就會搬著家裡的板凳和椅子來到操場上,佔據最好的位置,彼此之間偶爾還會發生點小摩擦,不過大家都會自覺把小凳矮椅放在前面,長凳高椅放在後面,然後就會在周圍玩耍,等待天黑的到來;
掛銀幕:操場上固定有一根鋼索,是用來掛銀幕的。天黑之前,一般是廠工會的幾個人會把銀幕抬出來,再掛上去。具體懸掛的方式,已經記得不清楚了,有點印象的是有一次,不知何故無法完成,必須有人要爬到一側的杆子上去,這個任務後來是廠子里一個10多歲的「傻子」(就是有一點弱智)完成的,平時他總被大家嘲弄和欺負,這次算是風光了一回;
試光:開始放映之前,放映員要調整光束在銀幕的位置和焦距,會用白光先打到銀幕,這時就是孩子們快樂的時候,會跑到前排,或扔起帽子,或用手擺出造型,讓其影子投到銀幕上,引來大家的一片笑聲;
跑片:那時電影拷貝緊張,特別是碰到一些比較緊俏的片子,往往需要周圍幾個三線廠在同一個晚上放映,所以就要一份拷貝在幾個廠子周轉。有時候放映到一半,因為拷貝還沒有來,大家就只能坐在那裡等待,當聽到周轉片子的摩托車聲音,大家一片歡呼;
新聞簡報:在放映正片之前,有時候會先放映幾個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新聞簡報」,因為所述事件都過去較長時間了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新聞,大部分內容都是國家領導人接見國外領導人(當然都是第三世界的)的來訪,明星應該就算柬埔寨親王西哈努克。所以那個時候流行著一句順口溜:「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哭哭笑笑,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羅馬尼亞電影吵吵鬧鬧,蘇聯電影摟摟抱抱」;
老三戰:在76年之前,能看到的國產影片屈指可數,翻來覆去放的就是八個樣板戲改拍成的電影,或就是人稱「老三戰」的《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從77年開始,隨著文革前拍攝的大量國產影片的解禁和一些國外譯制影片的上映,露天電影才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
經典對白:就像當代學生中流行的周星馳影片的經典台詞,那個時候也流行著許多經典的電影對白,看過電影后第二天上學,同學們彼此間就會用那些對白開玩笑,例如「打一槍換個地方」、「高,實在是高」、「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把這些台詞在實際中活學活用。?
推薦閱讀:
※「古惑仔」兄弟團合拍電影《黃金兄弟》有何看點?
※你最喜歡李連杰方世玉系列還是黃飛鴻系列?
※《盲井》想表達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好看在哪兒里?
※大家覺得《綉春刀2》拍得怎麼樣?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