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託,財富管理端出「特色菜」

在國外,洛克菲勒、默多克等富豪,都是運用家族信託實現財富傳承。在國內,「李嘉誠」們也紛紛試水家族信託,並且效果不錯。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造富」「創富」的腳步不會放緩,高凈值人群都在力爭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近年來,包括家族信託在內的財富管理,正成為現代金融服務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高凈值人群遇上「最難理財年」

胡潤百富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白皮書》稱,2015年,中國高凈值人士的數量迎來了爆髮式增長,千萬富豪和億萬富豪人數的年增長率雙雙突破10%。全國共有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高凈值人群數量超過5萬人,分別為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山東和四川。

專業人士表示,股票作為2015年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包括紅利在內的總投資回報率僅為2%,但仍然超過了長期債券、短期國債和大宗商品等資產類別的回報,儘管高凈值人群激增,但2015年卻是78年來最難賺錢的一年。當前,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高凈值投資者更需要專業團隊為其財富保駕護航。

家族信託成「市場寵兒」

中國富豪在資產配置方面,仍大量使用最傳統的理財方式,即存款和投資房產。這種投資理財方式的隱憂是:如果房價下行,儲蓄利率走低,會使財富面臨極大的縮水風險。一邊是多年累積的家財,一邊是投資渠道匱乏,富豪們的財富正面臨「成長的煩惱」。家族式理財—這種現代金融新業態應運而生。

2011年,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部開始推出家庭式財富管理理財模式。2012年,平安信託推出國內第一隻家族信託。隨後,國內市場對家族信託的熱情被點燃,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等紛紛加入對家族財富管理的爭奪大戰。

國內第一代富豪60%年齡已過50歲,但這些富豪的後代里,僅有三分之一的人群有繼續經營家族企業的意願。這意味著,家族企業的財富管理和傳承或將交給專業的私人銀行或第三方機構,通過家族信託的方式進行打理。

重在端出「特色菜」

當前,我國的財富管理正呈現出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第三方理財機構、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和併購基金等百家爭鳴的局面。

近三年來,以銀行為主導的傳統金融市場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2014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規模達到59.7萬億,其中銀行理財15.05萬億,信託19.38萬億,保險超過10萬億,公募基金4.54萬億。

南京財經大學中國區域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陸岷峰表示,財富管理人才匱乏、定製化服務仍需完善以及財富管理意識尚需培養等問題逐步暴露,考驗著銀行對高端客戶的獲取能力以及對於不同資產的配置和駕馭能力。

為了搶佔一席之地,各家銀行爭相端出「特色菜」。中行私人銀行業務已逐步建立起優質、全面的增值服務平台,涵蓋了專業投資顧問、健康醫療、子女教育、出國金融服務和海外緊急救援等。而在大多數中資銀行主推人民幣在岸業務時,交行的私人銀行主推海外資產全權委託業務,成為國內首家推出海外資產全權委託業務的銀行。

對於家族信託這項服務方案,在國內還是一項新生事物,客戶對家族信託的認知度還有待培育,無論是銀行還是第三方理財機構,端出『特色菜』才能成為制勝。

(來源:網易財經)

推薦閱讀:

信託、資管與通道業務
CRS對離岸信託與境外保單有哪些影響?
信託業的敵人
信託簡介
行業發展報告之業務篇:信託業務

TAG:管理 | 信託 | 財富 | 家族 | 家族信託 | 特色 | 特色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