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講淺論佛教超越界限2014.6.21薄伽梵 王信得 師尊聖密龍講 (2014-06-23 01:21:58)轉載▼
標籤: 佛學 薄伽梵四眷屬 四宮陀羅尼 七千四百萬 無我解脫學分類: 中國漢傳密學研究院第371講 淺論佛教 超越界限2014.6.21.薄伽梵師尊聖密龍講
第371講 2014年6月21日薄伽梵 王信得 師尊廣播聖密龍講聖示淺論佛教 超越界限廣播電臺:我們今天很有聖緣,請到 薄伽梵 師尊來到我們電臺廣播上來作聖密龍講的聖示。 薄伽梵 師尊您好!阿彌陀佛!薄伽梵 師尊:阿彌陀佛!廣播電臺:最近的聖密龍講,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與我們解密了有關「薄伽梵四眷屬四宮陀羅尼」的教法。今天,我們恭請 薄伽梵 師尊繼續地為我們作聖示。薄伽梵 師尊:阿彌陀佛!各位聽眾大家好!今天是2014年6月21號,星期六,第371次聖密龍講。最近,一系列的聖密龍講,我們都分享了「薄伽梵四眷屬四宮陀羅尼」這個教法。講到這個教法,作為初學的行者,有相當一部份不是很理解。但是,可喜的是,我們也發現很多初學者不僅是理解了,而且也貫通了。他們跟以前所學的教法,我們曾經提到過的「大總持見」聯繫起來思考;也有的是跟我們曾經發表的一篇文章《淺論佛教超越界限》聯繫起來認識,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加深了他們的理解,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現象。這也說明,我們所講的薄伽梵四眷屬——外眷屬、內眷屬、勝眷屬、聖眷屬四宮陀羅尼這個理念,已經被很多的聖密行者所掌握。同時,也回憶起了 師父早於20世紀,就是上個世紀的80年代,在浙江大學的金剛禪修持班上,以及部份行者、部份輔導員的聖密龍講上,曾經講過薄伽梵四眷屬,曾經討論過四宮陀羅尼。當時的教法,雖然講得沒有像今天這樣深,但是已經播下了種子,令大家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現在,再一次提起討論薄伽梵四眷屬四宮陀羅尼,感覺到記憶猶新,份外有感觸。四宮陀羅尼,對於每一位聖密行者的生法宮,身體內昇起之後,由是,由生法宮的六個觸角,聯繫偉大的六宇宙的六個通道,每一個通道有七千四百萬脈道的聯繫和溝通,這些溝通,貫穿於六宇宙。我們注意到,有一位聖密行者,他來信,他形象地把祂形容為:這個七千四百萬脈道,就是好像學校大禮堂裏,有七千四百萬學生在那裏聽課。當然,這個七千四百萬學生,是形容無量的代名詞。當鈴聲一響,一下課的時候,鈴聲一響,就是好像我們開始修持生法宮的時候,這個大禮堂的六個大門同時打開,那裏頭,無量個七千四百萬的學生,從六個大門中間,分別地、一起地湧出來。同時,又好像形容了在大禮堂之外的無量個七千四百萬學生,也同時從外湧進這個禮堂。這樣就形成一個相互交流、相互瑜伽、相互提振正能量、相互消除負能量的合力,從而使這些學生們獲得新的能量、新的知識、新的成就、新的法數。這個比喻是蠻生動的。我們在369次的聖密龍講中,在這個6月14號的聖密龍講中還講到,這一個過程,就是我們過去所講的「無我解脫學」的真實不虛的寫照。因為通過七千四百萬學生向外流,外面又有七千四百萬學生向內流,相互交流、相互瑜伽的同時,這個也就是我們行者轉動生法宮、擁抱大宇宙。在這個情況下,成績、成就雖然是非常的巨大,非常非常的巨大,但是,這裡頭,你是無量個七千四百萬,唯獨沒有你自己,由是,就構成了一個感人的、無我的一個狀態,救度無量眾生的狀態。在這樣的景觀之下,我們就把祂稱之為「無我解脫學」。這一個景觀,不是為了自己,並不是為了自己成就而成就、成佛而成佛,在這個時候,就是境界俱無。在整個過程之中,所有的操縱,都是在「大總持觀」的理論之下進行實踐。「大總持觀」來源於《聖祖經》,來源於《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佛國品》是《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的開經伊始,就提出了「大智本行」,就提出了「逮諸總持」。所謂「大智」,就是「逮諸總持」,能夠「逮諸總持」,方稱為「大智本行」。由是,大總持,這一個大總持觀的引導之下,開演出《維摩詰經》從第一品《佛國品》開始,一直到《囑累品》最後十四品的種種優美的度眾大戲;同時,也為度眾大戲之中有可能將會產生的種種的障礙,點明了如何超越、如何抉擇的方法和樣板。這個第369次聖密龍講,就已經點明了「大總持見」,點明了「無我解脫學」,點明了「大總持見」發展到「薄伽梵四眷屬四宮陀羅尼」這樣一個高端的教法。祂的核心思想、理念,就是曾經承諾過的救度無量眾生,為救度無量眾生而無我,從救度無量眾生之中從而自己也得到解脫,得到「離垢晶瑩、明空自鑒、無所畏懼自解脫」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將承受種種的考驗、種種的考察、種種的磨難,由是種種能夠使我們經歷逮諸總持、遊戲神通、救度眾生,帶來無量的副產品。這些副產品,能夠在救度眾生的過程之中,現實地給眾生給予幫助和方便。我們今天還要來學習一下、討論一下佛教超越界限。《淺論佛教超越界限》是在中國的世界佛教論壇第二次大會上發表的論文,被大會所認可。這篇文章的「內容摘要」是說:「佛教超越界限,是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我們講,整個佛教的發展中,從我們宗下所觀察到的十二乘教判。十二乘教判,有佛教原始教派,一般有人稱之為「小乘教派」。但是這個小乘教派,我們原始教派的僧伽們,學習這個教派的教法的僧伽們,糾正說,他們更願意稱為「上座部教派」。理由很明顯。後來出的「大乘教派」,這一個大乘教派,喜歡把原始教派說成是「小乘」,更有一個批語,說的是「自度不度他」。這個說法,明顯的可以看到,有一定的偏頗。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說,大乘教派比上座部教派,在某一些方面有所超越,這裡頭包括超越「部派佛教」。大乘佛教超越部派佛教,這個超越,從我們宗下的觀點看來,也可以認為這是佛教超越界限。而更進一步,我們宗下的十二乘判教,第四乘判教、第五乘判教、第六乘判教,都是外三密判教。外三密判教,在大乘佛教流派之中,嶄露頭角,可以稱之為這也是佛教超越界限。由此看來,從上座部佛教,到部派佛教,到大乘顯教,到外三密佛教,每一乘次,都是佛教超越界限。後面的七、八、九三個乘次,也是內三密的佛教。內三密佛教,一直發展到大圓滿。內三密佛教裏頭有寧瑪巴,寧瑪巴的至高教法就是大圓滿佛教「大圓滿見」。七、八、九三乘中間,也有噶舉巴佛教、格魯巴佛教,格魯巴佛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黃教」,噶舉巴佛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白教」。噶舉巴白教的「大手印見」、黃教的「大中觀見」等等見解,都是從大乘顯教之中脫穎而出,都可以稱為佛教超越界限。到了宗下第十乘、第十一乘、第十二乘三乘之見,就是「大總持見」。「大總持見」教法,都是一套一套的,聖密十法界啦,十臻持明啦,五大慈悲心啦,五種菩提心一直到聖密菩提心,現在到了薄伽梵四眷屬四宮陀羅尼。這一系列的教法,都是佛教超越界限。因此,我所寫的論文《淺論佛教超越界限》,由於有那麼豐富的學術性的內容,由是,在這篇論文的開頭就講:「佛教超越界限,是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 人人都知道,佛教很複雜,有很多流派,有很多教法,有八萬四千眾生, 佛祖又要救度八萬四千眾生不同的根器,所以,設置了八萬四千眾生的相適應的無量的法門。那麼,這個無量法門,歸根結底,講了什麼法門?那麼,我們就在《淺論佛教超越界限》中間清楚明白地講清楚:「此超越界,是肇源法性;此超越界,是宇宙實相;此超越界,是宇宙靈性;此超越界,是宇宙道德;此超越界,是宇宙意志;此超越界,是宇宙生命。」但是在論文中,限於篇幅,我們就一句話把祂講清楚了,這句話就是說:「此超越界,是肇源法性、是宇宙實相、是宇宙靈性、是宇宙道德、是宇宙意志、是宇宙生命。」這句話的疏開,就是我剛才所念的。這句話,「是宇宙生命」作結。這個「宇宙生命」,宗下而言,所學的法門就是「大總持見」、「逮諸總持」、「遊戲神通」,這個「宇宙生命」,就是指「薄伽梵四眷屬四宮陀羅尼」,每一宮陀羅尼又是「三密陀羅尼」。由於此四宮陀羅尼,由是,「虹轉法門」得到了確立和現實的試練。「虹」,「虹化」的「虹」。但是講到這個虹化的虹,由於「虹化」兩個字,就是好像原始佛教的時候講的是「涅槃」兩個字,這「涅槃」本來就是永恆生命的體現,「虹化」更是永恆生命的體現,因為這是人如何虹化成光的實踐。而這個「虹轉法門」的「虹化」,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在浙江杭州所有舉辦的修持班上,當時因為是同時舉辦6個修持班,一天在6個修持班之間轉,講到虹化這一個法門。因為當時是「神跡顯揚期」,當然,也給部份的行者表演過,人如何虹化成光;也給部份的行者表演過,這個光能如何把祂幻化成是鼻子能聞得出的香能。那麼,跟「虹化」相匹配的就是「轉世」——「轉世法門」。而轉世法門,當時只有提到,沒有在修持班實踐。這是在我跨過羅湖橋來到全世界的時候,在澳洲設立世界總部以後,真正地得到實踐,而且非常成功。那麼,在討論虹轉法門的時候,因為有些人,就是好像跟以前有些人把涅槃理解成為死一樣,就不大願意提到涅槃,甚至曲解佛教,佛教本來是個生命的宗教,但曲解成為一個死的宗教。那麼在「虹化法門」這個「虹」字上,也有這麼一點點的認識上的斑點。因此,有些人喜歡把這個「虹化」的「虹」字寫成「世界大弘」的「弘」,如此呢,傳統的世間法的那些負能量的感覺、幹擾的感覺就好像少了一點,其實,我們要無所畏懼自解脫。這個就是虹化的法門。這個虹轉法門一開始實踐,那麼,這裡也就詮釋了「此超越界,是宇宙生命」。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聖密龍講暫時到此結束,明天再見!阿彌陀佛!廣播電臺:很感謝 薄伽梵 師尊的聖密龍講教法,我們期待明天繼續地聆聽 薄伽梵 師尊的聖示。謝謝 薄伽梵 師尊!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披肩外套---15路2014
※風中飛羽2014年卷
※媽媽總是在那兒2014-09-12 卡乎
※2014馬年春節祝福網頁
※2014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