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錢才傷感情
01
有位朋友平時不怎麼聯繫,一來電話就跟我客套有的沒的,剛開始還真以為他想我了,聊到最後,才知道他想跟我借錢。
一來二去之後,我就知道他無事不登三寶殿,除了向我借錢之外還是借錢。當然,他有急事向我借錢並沒有錯,我有錢則借,沒錢就直接跟他說,如果他不信,我也沒必要解釋。
可是事情剛開始可不是這麼順利的,我的想法也是慢慢才發生改變的。甚至可以說,有些問題都是我自找的。就像理性一樣,也不是人人都配擁有的。
02
高中的時候,有位同學把別人的摩托車給丟弄了,需要兩三千塊賠給人家,他沒錢就在我的眼前哭訴,但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才三四百塊錢,即使省吃儉用也給不了他多少。
再說,他之前就已經我欠一百多塊了。我耳根軟,也不懂得拒絕別人。他就問我能不能幫他借錢?我雖然沒錢,但是我同學有錢,而且我從來不輕易向別人借錢,所以信譽還好,幾乎有求必應。
所以,我就幫他借了錢,但是到了還錢的日期,他跟我哭窮,後來我發現他並不是沒錢,而是拿錢去買衣服了。雖然錢最後要回來了,但是讓我失信於人。
後知後覺的我,慢慢發現他在利用我對他的信任,而且他所認識的朋友基本上都被他借錢借遍了,還錢的時候,都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拖泥帶水,沒有信用可言。他嘴巴倒是說得挺好聽的,向他催債反而像在做虧心事一樣。
他的精明在於他總是挑軟的柿子捏。他也有向我另一位同學借錢,但是人家不傻,什麼都挑明說,他不敢得罪,錢都按期還了。清楚他的為人之後,果斷絕交。
03我雖然沒有迎合別人的心理,但是別人如果有求於我,我一般很難開口拒絕,即使幫不了忙,我也會解釋一番,擔心別人誤會了我,有錢不借給人家。另一個問題是,我缺乏閱歷,識人不明,容易輕信別人的話。
不懂得拒絕別人是我最大的問題。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明說的,沒必要拐彎抹角,相信你的人自然會相信,不相信你的解釋再多也沒有用。如果連信任都沒有,更別說借錢了。
另外,要搞清楚立場,不是你有求於人,而是別人有求於你。你幫忙是你的情義,即使不幫忙,你也沒有這個義務。更何況不是你不想幫,而是你真的沒錢,直接明說就好,不用解釋。
但是礙於情面,很多事情我們並不敢明說,總覺得有求於人,或是怕得罪人,有些話的目的性不能表現得太過於明顯,太過於直接,即使是再親近的人,該有的客套還是要的。
所以,導致我那位不怎麼聯繫的朋友,一來電話總跟我客套很多廢話,想借錢又不直接開口,我也不好意思直接捅破,於是兩人就在那裡打太極。就像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為了所謂的面子和感情,明明幾句話可以解決的事情,卻搞得那麼複雜,有時候自己都忙不過來,還得耐著性子聽他啰嗦。
像這種情況,我應該不是個例吧!
04在生活當中,我特別佩服那些做事雷厲風行、直截了當的人,他們有時候的處事風格近乎無情,如果跟他們打交道的人的心理素質不強的,受傷害可是分分鐘的事情。
我剛出來工作的時候,最討厭這些說話做事沒心沒肺的人,後來才發現是我自己太過於矯情,想多了。
特別是那些自卑,有被害妄想症的人更容易受傷。正因為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才需要別人顧及你的感受,來維護可有可無的自尊。但是你要明白,別人沒有這個義務。人家也只是例行公事,只是自己想多了而已。
一個內心強大,做事目的性強的人,只講效益,是不會去談太多無謂的感情的。
只有弱者才需要別人維護,才需要講感情、套近乎,走後門。不以利益為目的的感情都是在謀財害命。
一個人一生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當你不懂得拒絕,一味的謙讓,講感情,你將會損失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沒本事的人才害怕被人拒絕,才需要講交情。
05一個想與你共事而不入你法眼的人,想跟你借錢你沒錢借,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截了當的拒絕,這才是對對方最大的尊重。
相反,如果你明明幫不上忙,卻沒有直接拒絕,讓人心存希望,從而耽誤了別人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殘忍和不負責任。
這個社會從來都是能者上平者讓,沒本事的人占著茅坑不拉屎,才是社會真正的悲哀。
求職失敗,遭人拒絕,只是說明你不符合人家的條件,人家才懶得去攻擊你。
直接拒絕的好處是,一來讓你知道自己不足在哪裡;二來不耽誤你的事情,尋找更好的機會。如果你對這份工作還有興趣,那麼回去練好本事再來。
社會市場化,意味著凡事物盡其用。只要你有本事,都可以拿出來顯擺。被人利用,證明你還有價值。如果物盡其用是壞事的話,那麼我們天天都在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了。
凡事講利益並不是壞事,一味只談感情才會誤事。再說,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原本就是建立在利益上的,包括世間所有的感情。
父母對你好,只是希望老有所依。老師對你好,只是因為你交了學費。聖教徒行善,只是他們想死後上天堂。
06講利益,會讓參與者界限分明,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再說,你本事,得到的利益當然更多,這不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嗎?
相反,如果事事講感情,講裙帶關係,走後門,那些沒有本事的人反而得到更多利益,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擁有利益者,不跟你分享,那也很正常的,因為那是人家努力得到的,憑什麼得跟你分享,再說也沒有這個義務。
只有重利益分配的人,做事才更有效率。對於親情而言,物質就是最直接的回報,一個天天掛在嘴邊說親情的人,對父母卻一毛不拔,哪有什麼親情可言。
李笑來曾說,關係的本質,就是一種資源交換。
這種資源,不僅包括財富,也包括關係、人脈、學識、影響力等等。
這個資源如何使用,關鍵在人本身,與利益與金錢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當你想明白這些的時候,或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還是很公平的,什麼都是需要等價交換的。人際關係也是一種投資,你沒有價值,別人當然不會在你身上浪費時間。
所以,當你吃虧的時候,不要覺得心裡不平衡,這一切再正常不過了。努力讓自己升值,這才是明智之舉。不是這個社會太現實,而是你不願意接受自己沒本事的事實。
當你勇於去承認這一點的時候,你會覺得凡事還是講利益好,這樣更有利你的成長和發展,不談錢才傷感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