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十四節氣|夏至】夏至一陰生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6月

21日

二十四節氣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最早被確立的四個。早在先民用土圭測日的時候,人們就發現一年之中有一天日影最長,即夏至;有一天日影最短,即冬至。關於夏至,《尚書·堯典》有「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禮記·月令》中亦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

夏至一般在公曆6月21日或22日。對於北半球居民而言,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是太陽最不吝惜自己的光和熱的一天,是酷暑生活即將拉開帷幕的一天,也是中國人觀念里陽氣盛極將衰的一天。夏至之後,晝漸短、夜漸長,每過一日,白天便要讓出1分20秒給夜晚,直至秋分,方得平衡。

-

1

-

物候農事

夏至是陰陽轉換的時間點,《月令七十二侯集解》這樣描述夏至物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鳴,三候半夏生」。鹿與麋屬同科,由於鹿是山獸,角向前生長,而麋是澤獸,角向後生長,所以古人認為鹿屬陽而麋屬陰。夏至陰氣漸長,陽氣始衰。所以象徵著陽的鹿角上的粗糙表皮開始脫落,而麋角的脫落則要等到冬至;雄性的蟬因為感受到陰陽的流轉所以不停地鳴叫;喜陰的半夏則在水澤邊開始出苗。

在唐代小說家段成式的筆下,就連常年冷冰冰的貓鼻子,到了夏至這一天,都會短暫地暖起來。「其鼻端常冷,唯夏至一日暖。(《酉陽雜俎》)」

夏至在農曆五月初至五月半之間,人們習慣將夏至到小暑之間的十五天分為三時,其中頭時三日,中時五日,末時七日。在此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時間長,植物生長速度快,田間地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農作物的需水量也相應增加,降水量的多少對此時的農業生產來說意義重大。因此民間有許多關於夏至雨水的諺語,如「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夏至無雨、囤里無米」、「夏至水滿塘,秋季稻滿倉」等。

夏至的雨不下不行,但下得太大也不行,人們既害怕沒有雨水影響作物灌漿,又擔心雨水太多,泡壞作物根莖,還憂慮此時多雷雨,日後會大熱大旱不利作物生長,所以民間又有「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熱」的說法。靠天吃飯的農人為了夏至時節雨水的多寡,真是操碎了心。民間剪紙中的掃天婆和掃晴娘,多少能從巫術層面,化解人們的這種焦慮。

伴隨農作物一起瘋狂生長的,還有並不討人喜歡的田間雜草,民諺說「夏至農田草,勝如毒蛟蛟」,「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下毒蛇咬。」為了保證農作物獲取足夠的陽光和養分,農人要頂住烈日,及時除草除蟲,施肥灌溉。中耕鋤地也是此時重要的農事活動,「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鋤一遍,賽過水澆園。」

-

2

-

伏天養生

「三伏」和「三九」作為一年之中最熱和最冷的兩段時間,常被人們一起提起,如人們常說的「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等,但這兩者的計算方式卻不相同。「三九」是從冬至算起的,每九天為一周期,第三個九天周期即為「三九」,所以「三九」只有九天。而「三伏」則分為三個階段,持續的時間也長得多。

古人認為,四季的輪轉與五行相生相剋間存有聯繫。夏季陽氣旺,五行屬火,火最怕金,遇金則伏,所以要從屬金的庚日開始數伏。伏日要殺狗以驅除暑氣,助力秋氣。

在敦煌出土的漢簡中有多篇當時的歷譜,均記錄了三伏的日期:初伏為夏至後的第三或第四個庚日,後伏在立秋後的初庚或第二庚。漢魏時期,統一歸整為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後伏,統稱為三伏(《陰陽書》)。其中頭伏十天,後伏十天,中伏的時間長短並不固定,有的年份長一些,有的年份短一些。

夏至是陽氣最旺、陽盛於外的時節。天氣炎熱,氣壓低,濕度大,人體多倦乏。所以夏至時節人們的生活起居也要順應這種天時變化,方能養生。俗話說「熱天睡好覺,勝吃西洋參。」夏至時節宜晚睡早起,起床後可散步、打拳,適度晨練,以順應清晨陽氣的生長。午間應睡午覺,以補足精神,但不能睡太久,一小時為宜。夏季脾胃易虛弱,所以此時的飲食宜清淡,忌油膩。天氣熱的時候人們喜食冰冷食物,但從養生角度而言,食用冷飲瓜果冷盤,也不能過涼過多,適可而止。宜多喝溫水,適當進食略咸略酸的食物,以補充因流汗喪失的水分和礦物質。

-

3

-

仲夏習俗

《周禮·春官》「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史記·封禪書》亦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在中國傳統觀念里,天代表陽,地代表陰。冬至過後,陰氣盛極而衰,陽氣生長,所以天子要於南郊圜丘祭天以扶助陽氣;而夏至過後陰氣生長,則要在北郊方澤祀地以助陰氣。

仲夏時節,萬物生長。夏至過後,陰陽的勢力對決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陰氣緩慢滋生。而在老百姓心中,陰氣總歸是不好的,所以人們會用特別的習俗來應對這種變化。在漢代,夏至是一個無法慶賀的日子,因為「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蔡邕《獨斷》)」,陰氣的滋生往往意味著鬼魅力量的增長,所以人們要用五色桃木印或新織絹布條裝飾門戶,或用五彩帛點綴衣襟,來避各種災禍。

中國人喜歡吃,講究吃。不同的節令有不同的應景食物。江浙地區夏至要吃餛飩,有「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的說法。而北方地區夏至時分最不能少的就是一碗面,民間也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冬至必吃的是熱騰騰的餃子,夏至則要食用麵條,而且一定是用冷水拔涼、酸爽可口的涼麵條。北京人夏至好吃爽口的炸醬麵,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過了夏至,白日漸短,所以也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諺語。

夏至時節吃麵條,這與夏至前後恰逢新麥成熟有關,多少有品嘗時新的意味。有的地區則直接吃上了新鮮的麥粒,山東福山等地夏至時會炒、煮新麥麥粒,供家人食用。「夏至薦麥,以青麥炒半熟磨成條,名曰碾轉。(《福山縣誌》)」河北衡水、江蘇無錫等地夏至日清晨則要喝清淡的麥粥。

廣東地區夏至還有吃荔枝和狗肉的習俗。荔枝是夏至時鮮水果,「夏至荔熟,人爭啖之。(《從化縣新志》)」。狗肉性熱,本不宜在夏季食用。但人們相信在夏至這一天適當地吃些狗肉,能夠驅邪逐疫,民間有「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的說法,地方志中也有類似記載,「夏至日,掰荔薦祖考,磔犬以避陰氣。(《韶州府志》)」

夏季天氣炎熱,人易消瘦。所以人們也有在立夏或夏至稱重的習俗,一方面祈願能維持體重,另一方面待秋季再按數進補。《諸暨縣誌》中就有這樣的記錄,「暨俗於夏至或立夏日必稱人輕重,以消災癧。」《金陵歲時記》中亦有「是日,人家必權量老幼身體之輕重。」的說法。

作為最早被確定下來的節氣,冬至和夏至曾經是一年中讓人無法忽視的時間節點,冬夏兩季的習俗幾乎都集中在冬至、夏至。

漢魏之後,帶有濃厚人文色彩的端午節從歷史走來,後來居上,竟將夏至的節日習俗逐步吸納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晉周處《風土記》中尚有「俗重五日,與夏至同」的說法,到南朝時期,與屈原傳說攜手並進的端午節就已取代夏至,成為整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翻看漢魏之後的地方志書、民俗典籍,能看到夏至依依不捨、漸漸隱去的身影。至清末民初,各地歲時節日記載中,冬至尚存,夏至幾不可尋。

從陰陽流轉、追求和諧平衡的自然時間節點,到弘揚民族精神的人文節日,這對夏至來說,並不是結束,而是一次更有力的升華。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立冬
四時二十四節氣養生要覽
第四十二章第一節氣功入靜含義和意義(新版)
立冬丨最重要的4節氣之一!養不好,虧半年!
節氣養生 | 明天立秋,多吃苦味,不要亂貼秋膘,立秋養生你要知道這些!

TAG:節氣 | 夏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