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社交媒體時代,哪些內容能為「王」?
傳播科技的發展,改變了媒體的生態環境和生產方式,人人都可以是記者和出版人,參與到內容的生產和推廣過程當中。這直接產生了兩個後果,一是沒有了死亡線(deadline),隨時都得搶新聞。不少記者感慨:現在才知道以前有個死亡線多好啊,因為以前只有跨過死亡線才死,而現在則是時刻坐在地雷上,分分秒秒不安生。第二個後果是:在發行過程或者說整個傳播過程中,越來越依賴大眾的參與。內容需要受眾去評論、去開撕、去轉發,發出去僅僅是這個傳播過程的開始。學術界有句俗語叫「不發表就發霉」,而在社交媒體時代,發表是不夠的,必須刷屏,不刷屏,死,刷屏慢了也死。簡單歸結到一點,就是內容必須有受眾的參與和分享才能成為活的內容,才有可能成王。那麼,在社交媒體時代,活的內容或者有望成王的內容大致具備哪些特性呢?1黏性(Stickiness)
前網路時代的媒體貌似也是考慮內容的吸引力的,比如強調內容的可讀性,使用圖片和插圖,有漫畫與填字遊戲等等。但是,黏性是個新媒體才有的概念,說的是網路內容本身對讀者吸引時間的長短,以及讀者的身心投入程度。傳統媒體其實不太關心讀者如何被內容「黏住」。拿報紙來說,報紙每天凌晨通過配送系統扔到用戶門前,訂戶讀沒讀、讀哪篇, 影響不是太直接。報紙只要有訂戶,就會有廣告,特別是當地分類廣告。如果一家媒體在特定城市能夠達到壟斷地位,那幾乎可以衣食無憂。從這個意義上講,傳統媒體在許多情況下,內容其實不是王,用戶和渠道才是王。
網路出現以後,傳統媒體的壟斷地位被打破。但是在社交媒體出現以前,對傳統媒體威脅最大的不是內容,而是渠道,出現了內容整合網站如雅虎等。而網上世界完全是新的玩法。比如說有研究認為,網上根本沒有「閱讀」,只有「瀏覽」。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數據表明,網民平均停留在一篇新聞上面的時間不超過30秒,許多也就幾秒鐘,看個標題而已。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人人唾棄標題黨,而標題黨卻長盛不衰。互聯網的邏輯根本不計較你是否讀了,讀了一段還是一半,點我就代表你愛我。你的點擊會自動算到該文章的點擊量上,從而提高該文章的排名,而由此引來更多的點擊,循環往複,水漲船高。這種蜻蜓點水式的閱讀,最不淡定的是廣告商。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容都不去讀,誰還會去關心廣告?這也是網路廣告效果差的原因之一。要想廣告產生效果,起碼要努力延長網民在網站的逗留時間,由此就需要加強內容的黏性,把人留住。增加黏性的方法五花八門,有聰明的,也有笨拙的。聰明辦法比如改善內容呈現的方式和形式,包括色彩、圖片、圖標、標題、文字風格等等。笨拙的辦法也有多種,比如一頁能講完的非要分頁,或者問個問題,翻頁才給你答案等。這些考驗讀者耐心的做法非但增加不了黏性,相反倒增加了離心力。交互性可以視為黏性的一種方式,注重的是客戶體驗。通過技術支持,讀者可以參與其中來身體力行。《紐約時報》曾發表過一篇買房還是租房的報道,其中一個交互功能可以讓讀者把自己的個人情況填進去,看自己是買房還是租房划算。這種交互性和參與性可挖掘的東西很多。例如,北京最近都出台了積分換戶口的政策,文字敘述非常複雜、繁瑣。如果附帶一個交互性的東西讓讀者自己填寫自己的情況,隨時得出結果,一定會非常受歡迎。這種交互性和體驗性再深入一步就是目前很火的AR和VR——虛擬現實。如今是社交媒體統領天下的時代。社交媒體成為新聞消費的平台和渠道,而不是原來的新聞網站。因此,內容的另外一個特性開始變得尤為重要,那就是分享性。在網路時代,關鍵不是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能分享什麼,並且在於你分享的東西是否有分享性。分享是介入傳播過程最為直接和便捷的方式。分享性按照美國著名新媒體學者甄金思(Jenkins)的定義,指的是某種可以使特定內容更易於流轉的技術資源和特性。這個特性影響受眾的參與,決定是否要分享,以及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來源:新聞記者
推薦閱讀:
※藍衣服、紅衣服想到的。。。
※日本新聞不自由,那提高新聞自由度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毆打記者並栽贓,醫院咋如此霸氣?
※關注 |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獵狐」:押解車遭某國叛軍追趕
※社交媒體把特朗普送上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