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經濟特點

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遼河流域的經濟發展從物質文化遺存來看,表現出社會生產力水平是相當低下的,當時氏族先民的生活狀況十分艱苦。經濟發展概況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農業生產很原始,採集和狩獵、捕撈活動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有的地區漁獵經濟尚居主導地位,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十分穩定的定居生活和一定規模的農業。  黃河流域的諸文化遺存,從房址、墓葬、生產工具和陶器看,原始農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許多遺址都發掘出大量動物骨骼,主要是野生品種。磁山遺址雖然農業經濟比重很大,也出土了鳥類、獸類、魚鱉類、蚌類等 23 種動物,其中有獼猴、狗獾、蒙古兔、花面狸、金錢豹、東北鼢鼠、梅花鹿、馬鹿、四不象鹿、獐、狍、赤鹿、短角牛、野豬等,還有豆雁、鱉、草魚、麗蚌的遺骸。屬於家畜類的只有狗、豬和雞。這個動物群落的發現,證明當時黃河流域各地氏族部落的經濟類型承襲了中石器時代的傳統生產方式,即狩獵和採集經濟占相當大的比重。  華北動物群落的發現,也給我們提供了距今七八千年前黃河流域人們生活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生活內容。當時華北一帶氣候溫和,比現在平均氣溫高2—3℃。各氏族營地附近蘆草叢生,有較多的湖泊沼澤;遠處則有茂密的森林,野獸成群出沒其中。如獼猴,今日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帶;花面狸則是亞熱帶的種類;魚鱉和麗蚌的較多出土,說明聚落附近河流水域寬闊,流量大,水產很豐富。這些環境給氏族成員提供了良好的採集、捕撈和狩獵的場所。獵獲的動物既有大型的猛獸,也有中小型的,既有隨季節變換而遷移的雁類和鹿類,也有常年棲息當地的動物,說明狩獵活動是全年進行的重要經濟活動,也是一種日常普遍掌握的經濟生產手段,而不是間歇的、閑暇的活動。這種狀況表明,由於農業還不足以維持食物需要,氏族成員必須從多方面獲得補充來生活。  在發明農業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婦女,繼續承擔著採集活動的生產分工。新石器時代人們的採集活動比農業生產更不受季節的限制,採集範圍也比中石器時代更加廣泛,其中主要是對野生植物類的採集,也包括對昆蟲及幼小動物的捕捉。  對植物類的採集品很多,在考古發掘中很難尋覓到當時的採集品,一些遺址中僅保存著少量植物果實的堅硬皮殼和炭化的籽實,如棒子、胡桃和小葉朴等。實際上,氏族婦女在日常採集活動中,必然也把一些植物的塊根、各種鳥卵、蜂蜜等做為重要的採集對象。另外,由於大量草本植物的籽實難於留下遺迹,所以並不表明當時很少採集草本植物的果實。根據民族學的材料推斷,古代氏族先民在一年的各個季節里都有相應的採集活動。春季和夏季,婦女們多採摘植物中可食的嫩芽、嫩葉和花朵;秋季在收穫較多果實時,也挖掘一些植物的塊根和塊莖。此外,她們還挖掘各種野菜和採集木耳、蘑菇等菌類。在氣候溫暖濕潤的江南地區,採集的對象就比華北更多了。  捕捉昆蟲和各種小動物充饑,也屬採集經濟的範疇。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捕捉的介蟲類有河蚌、螺螄、螃蟹、蝸牛等;昆蟲類有黑殼蟲、天牛、蟑螂、蚱蜢、蜂蛹、蜻蜒等;另外還有壁虎、蜥蜴、青蛙、蛇、田鼠之類小動物。所有這些已經為考古發掘、文獻記載和民族志材料所證實。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都有營地面積小、房地少、文化堆積薄、生產工具簡單、陶器製作粗糙的共同特點,說明當時氏族的遷徒性較強,有的氏族成員還住在山洞中。所有這一切,都表明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低下的。從目前的發現來看,華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具有更為原始的色彩。  ②經濟生產活動受到自然條件的強大制約,人們還缺乏改造自然的能力。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表現出一定差異,存在著不平衡性,並且預示著不同的經濟形態發展方向。  在遠古社會裡,選擇什麼樣的環境來生活,是人類生存所遇到的最重要的問題。在最近十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最初只是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棍等簡陋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隨時隨地都可能遇到各種危險。人們完全不懂得自然界的規律,幾乎無力對付自然界強大的力量。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選擇適合生存和繁衍的環境已成為各氏族最關心的大事。離開了群體,離開了適合生存的環境,就意味著死亡。後來,在自然界的威脅下,人們不斷地遷徙,在選擇生活環境的遷徙中度過了中石器時代。  到了距今 1 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出現了,土地開始把穀類作物奉獻給勞動的人們,氏族開始在得到糧食的自然環境中比較長期地定居下來。這種逐漸安定的生活,使氏族成員的較多時間用來製造種類更多的工具,特別是磨製石器和燒制陶器、製作工藝品來充實美化自己的生活。從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經濟出現時起,中國的黃河流域就到處有比較穩定的氏族部落活動的蹤跡。從渭水流域的大地灣——白家文化、華北的磁山文化、中原的裴李崗文化到山東的北辛文化,各地的文化面貌表現出早期農業經濟極大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是黃河流域大體相同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動植物群落所決定的。  但是,生存環境不同、經濟形態和發展水平就不同。中原和華北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較快,華南地區生活在山洞裡的氏族就仍停留在採集和漁獵經濟狀態之中。磁山文化和裴李崗文化發現的精緻的磨光石器、種類較多的陶器和窖藏穀物,是洞庭湖、鄱陽湖地區的人們很難想像的。仙人洞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都表現出極大的原始性。氏族成員經常生活的地方,發現了一些燒火堆遺址,篝火都沒有坑穴,在平地架起,只是底部墊上一些大石塊以利通風燃燒,火燼中可以找到一些獸骨、蚌殼及少量破碎的陶罐。仙人洞遺址的年代與裴李崗文化同時,卻沒有發現農業經濟的跡象。而西南地區怒江中游的一些氏族,當時卻完全過著中石器時代的生活。所以,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各地的經濟發展是很不平衡的。  在自然條件的強烈影響下,這種經濟生產發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僅在社會發展中不斷拉大了各地的距離,而且在很大程度影響了各地氏族部落沿著不同的經濟形態方向演變。例如東海、南海上一些島嶼居民,採集和漁獵經濟一直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仍在繼續發展;而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很多地區,農業經濟到近代還沒有出現。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和經濟形態的差異,從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發生時起,就開始表現出來了。  ③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氏族部落彼此交流,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在中石器時代,氏族集團的遷徒流動性很強,在不同的地域但自然環境相似的條件下,採集和狩獵的技術與經驗得以廣泛地交流與傳播,因而無論歐亞大陸還是美洲、大洋洲,細石器工藝傳統都表現出強烈的一致性。  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經濟的出現,使人們從季節性的定居生活轉變為較長時間的定居,這種定居生活加強了文化的地域性,從而產生了相對封閉的特點。逐漸形成的生活習俗的差異和圖騰崇拜式原始宗教,更加強了這種獨立性和封閉性,這是中國傳統文化「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經濟背景。考古發現表明,在一種文化的中心區域,這種文化的特點特別明顯而強烈,而兩種或三種文化的交界、接觸地帶,則文化遺存中必兼有幾種文化的因素;同時,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叢林中或聚落極其稀少的地方,文化遺存不僅特點不突出、遺物很少,而且大都表現出落後於同一時期其它文化的面貌。  裴李崗文化的中心在嵩山周圍,磁山文化的中心在華北平原西部邊緣、太行山東麓的冀南豫北地帶,這兩種文化呈犬牙交錯的分布,交流與融合使這一帶的經濟發展較快,因此產生了仰韶文化的後崗類型、大司空類型和物質遺存豐富的龍山文化。由於這一帶農業經濟基礎堅實雄厚,人口密集,物資交流方便,所以統一了黃河流域的商族幾經選擇,最後把國都確定在這裡的安陽。  不同的文化的交流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得以傳播與推廣,壓印篦點紋深腹陶罐的製作技術,在中原和華北起源,很快成為遼河流域原始居民習慣使用的器皿;而在陶器表面拍印繩紋,幾乎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具有世界性的意義。交流與傳播,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一種動力,在交通工具尚未產生的時期,  或交通工具很難使用的地區,經濟發展必然受到影響。直到青銅時代晚期和鐵器時代,中國西南的橫斷山一帶高山峽谷中還生活著以採集和狩獵經濟為主的氏族部落,就是交通閉塞造成的。交流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農業經濟中已明顯地表現出來了。  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經濟的上述特點,是在人類不斷戰勝自然條件的種種限制,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表現出來的。隨著人類對自然界征服力量的加強,這些特點則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漁獵經濟形態的減弱等。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同文化的同一性也日趨發展了。


推薦閱讀:

戰國時代最能打的君王是誰?推行改革影響整個華夏民族!
文化評論:教會全球化時代改革宗神學的未來
科舉取士時代的文祠
中國上古時代的「共同體」意識積澱(憲政講堂第十講)
餐飲O2O營銷,不靠軟文——餐飲O2O的2.0時代之營銷篇觀點

TAG:經濟 | 時代 | 新石器時代 | 石器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