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頸和夢境效應

好吧,我承認我在辦公室等數據很無聊,突然想起一些東西隨便打打,不管做什麼我們常常都會碰到瓶頸,那是很難過的過程,無論怎麼努力好像都差了一點難以到位,不過有時候會突然開竅,然後就一路高歌猛進水準狂升,突破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厚積薄發突然找到了規律,有的是習慣成自然,當然還有一種最玄妙的就是做夢之後突然領會一些本源的律動或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有了新的靈感。由於夢境中的時間和現實是不同的,所以有時有一夢十年功的說法,頗有天上一日世上千年之慨。

我記得以前小時候看武俠小說電影有門奇葩的武功叫睡夢羅漢拳,即使不是超一流的功夫也是頂尖那種,這不是關鍵,關鍵是練這個比較奇葩要在發夢的狀態下練,發功時候也要在半夢半醒中打,且不論真假和威力,我懷疑創造的人是不是學過人類意識行為學和神經學,人的技能學習過程是一個很玄妙的過程,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以下部分來說明一個簡單的過程,

波士頓大學的神經系統學家渡多邊健男說,儘管腦部的神經結構決定著人類能否看到其它2物體上類似面孔的圖案,但人們日前看到大量像人臉的東西,原因之一就是「聖母瑪利亞麵包」現象在作怪。渡曾對大腦的學習過程作過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受到外界刺激後,人臉會持續感知到這種刺激,哪怕這種刺激物並不存在。

為了顯示這一效果,渡讓受試者在電腦屏幕前,一連串的模糊圓點從屏幕上飛快閃過。起初受試者不能弄清圓點的移動方向。然後他們進行了其它幾輪試驗,在試驗中,要求他們識別出圓點在屏幕上移動時附加的字母。

接下來,研究人員在受試者面前放了一塊黑色屏幕並要求他們描述看到的內容,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受試者不僅堅程看到了圓點,而且還說這些原點正在朝先前的方向移動。杜說:「由於反覆看到這些圓點,受試者對圓點的敏感度大大增加。這樣的高度的敏感似的他們即使在圓點不存在的情況下,仍然感覺看到了它們。」

他還強調說,因為面孔在人類的視覺世界佔了相當多的部分,與試驗中的圓點屬於同一範疇:因為人們已經習慣於面孔無處不在,對各種面孔的高度敏感度足以不斷地使人們作出各種錯誤的認識。

杜說:「舉個例子,如果人類生活在遠古,那麼他們可能覺得老虎無處不在。」

可以得出一些簡單的結論:

1,人類大腦存在對外部形象(最典型的,如人臉)的識別系統,有獼猴實驗參照,功能部位在額葉。

2,計算機模擬得知,人腦與電腦一樣,全面地處理圖象,像一幅完整的圖景(而非一次觀察一項特徵)。

3,人腦像電腦一樣,嘗試設立某種結構規律以建構一事物的物象的模板(即一事物外觀的若干重要關聯)。

4,儘管腦部神經結構起決定作用,但如反覆受刺激,該刺激物不出現,人腦也會敏感到它的存在。

5,第4點,是人腦的學習功能的表現(儘管有時會犯錯誤),可以設想,人類是社會的動物,所以對同伴的臉的識別能力是最強的,模式識別能力的產生(或許從遠祖類人猿處已繼承基因)與進化也從這裡開始。爾後是對危害自身的獸類的識別,對漁獵對象的識別,對採集的植物(含草藥)的識別,對常見物的抽象的幾何形式的識別,以至對美感形式的識別,對遊戲中的棋局的識別,對科學中的幾何(以致更複雜的想像中的數學模型)圖形的識別(決不僅是人臉、宗教人物的臉之類,也不僅是老虎之屬),先天的大腦結構加上起決定作用的後天學習(儘管學習的腦內機制幾同於猴類、計算機可以模仿出來、甚至在機械觀點看更優越)。

6,更重要的人腦不同於電腦處,在於人腦在按模板識別時,還有理解力、感悟力、直覺力、科學知識與理念。藝術修養與美感等全部素養,同時起作用(這裡最鮮明的例證是民族心理對人的模式的深刻印痕:中國人觀松樹,對迎客松最敏感;觀流水喜其曲曲彎彎,望山峰,則似見天柱、香爐之屬,甚至可見令為物慾所累者「息心」的冥冥之中的想像的山峰···都與民族文化積澱、文化偏好息息相關)。

7,此項科研成果,對於教育的意義就在於:持續刺激可以提高人腦相應部位的功能,提高模式識別能力,潛力非常大。就是說,在某人的專業範圍內,有必要的話,是可以練出從麵包上認出人臉的高度敏感來的。對於青少年的教育,觀察能力是心智發矇的第一課,以後隨科學與藝術的學習,發展與各學科及各專項能力相應的觀察能力(並發展為想像、聯想的能力),模式識別能力將會積極地摻入人的直覺活動中去,建立在科學智慧的基礎上的科學直覺乃是人類的最高智慧,可以成功地防止上文所說的大腦學習過程中發生的錯誤,卻創造出優異的成果。

8,觀察能力以至想像能力的培養,重在抓取物象、圖景、形象若干主要特徵,迅速而準確地把握對象的整體形象,觀察力當然以細緻為尚,更要有建構意識,即發現若干主要的關聯點形成完整的圖景的意圖(這裡有關知識可起到有力的指導作用),兩相結合,才產生高強的觀察力(想像力)。語文寫作教學當中,描寫強調抓特徵,是合乎腦生理規律的。

古人用靈魂與肉體的關係來說明心理活動的種種性質,以猜想的形式萌發了古代的神經心理學思想。亞里士多德通過觀察分析曾把心理過程分為感覺、知覺、幻想、注意、記憶、認識活動等多種;C.加倫在公元2世紀則提出精神活動的「氣體學說」;公元4世紀末,耐美思林斯和A.奧古斯丁在這兩種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腦室學說。認為,人的腦室分為前、中、後3室。並認為知覺和表象定位在前室,而思維和記憶則定位在中室和後室。這一學說經由中世紀統治學界達1200年之久。1543年A.維薩里以其具有說服力的資料啟發人們擺脫腦室學說,而去努力尋找腦實體中的某種"單個器官"作為精神活動的住所。但是,由於這時期的學者只依靠主觀推測,所以,在否定了腦室學說之後的大約200年左右,關於心理與腦的關係問題沒有更深刻地得到說明。1543年A.維薩里以其具有說服力的資料啟發人們擺脫腦室學說,而去努力尋找腦實體中的某種"單個器官"作為精神活動的住所。但是,由於這時期的學者只依靠主觀推測,所以,在否定了腦室學說之後的大約200年左右,關於心理與腦的關係問題沒有更深刻地得到說明。

人類學習技能的神經學傳導簡單來說和突觸傳導相關,高等動物腦內的可塑性突觸主要有三種類型,即突觸傳遞長時程增加(longtermpotentiation,LTP),突觸前纖維和芽(sprouting)。突觸的可塑性與學習記憶的研究中,許多學者在實驗中證明了LTP與學習記憶密切相關。這與在條件反射形成中,在相應聯繫的神經元胞體附近形成新的突觸有關。運動技能的學習屬於內隱性學習,是一種反射性學習。運動技能的學習必需飲食新的運動環節的形成,需要形成新的突觸通路或對已存在的神經通路進行改造

條件反射學說認為運動技能的學習過程是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

(1)作操性條件反射的形成:條件反射學說認為,運動技能的形成是通過建立操作性條件反射來實現的。

(2)條件反射形成的機制:反射活動是刺激作用於感受器,通過中樞引起的效應器規律性反應。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機體生來就已接接的固有聯繫。條件反射是以非條件反射為基礎形成的。條件反射的形成是非條件刺激的皮質興奮灶與條件刺激的皮質興奮灶之間產生的暫時聯繫。

(3)建立條件反射的條件:建立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是無關刺激(條件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這稱為強化。

條件反射的抑制

(1)非條件性抑制:非條件性抑制是先天性的。是不需要訓練就具有的。可區分為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兩種。①外抑制②超限抑制

(2)條件性抑制條件抑制是後天獲得的,它需要逐漸訓練使之形成和鞏固。

好了回歸正題,由此可以簡單的概括人學習技能的過程是一種後天條件反射的養成,是一種機體不斷重複動作達到後天神經性慣性的過程,而達到或接近目標效用的過程被肯定強化保留,偏離的錯誤信號被否定摒棄,這種信號判斷由大腦做出,但這種摒棄錯誤信號的行為本身具有慣性和反身性,因此會產生諸如瓶頸的反饋,俺們協會那邊也有一幫傢伙天天研究微小動作行為改變和養成以及摒棄產生的生物電信號的不同,那個比較複雜這裡就不說了,至於人類的行為究竟取決於記憶還是一種本能慣性衍生出的第三中樞目前還沒有定論,所謂第三中樞即不被本能意識感知到存在與邏輯本身的基礎,這個描述或許很難理解,也許這也是邏輯本身的序列機制決定,這裡就不細說了。再來說關於夢境,為什麼說夢神奇呢,因為人其實每時每刻都在做夢,無論是清醒狀態還是睡眠狀態,只不過是有沒有刻意去感知,大部分夢境是不被感知的,而被感知的部分常常是睡眠狀態下,介於深度睡眠和表層睡眠的混沌狀態下感知到,在醒來後會有部分夢境留存或只是感到自己做夢了卻忘了做了什麼夢,這塊可以稱為虛假記憶,有人說夢可能是第三中樞衍化出的意識假設,也有很多宗教的說法,諸如夢於我孰真之類,這塊目前還很難探索,我只是想說一種方式,夢境是可以在被控制情況下感知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技能的效率會相當高,至於怎麼控制夢境需要一些訓練,這裡暫時不說,為什麼說高效呢,因為夢境有幾個特點它常常不是單個存在,而是多線程片段無序發展,只有被感知的那一塊會開始朝著日常行為的部分做有序延生,也只有這個部分是可以被用來作技能加強,這個過程你類似造物主的視角卻無力干涉一些發展,但不妨礙你做一些試錯嘗試,對,這就是神奇的地方,由於時間維度的不同,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做不同的試錯嘗試,假設情境,即使只是假設但在貼近現實的情況下你有了很多的機會去試錯知道有某些假設結果和反饋,這塊的訓練會在醒來後保留,會有一些靈感或已形成的後天反射的種子,你只需要加強就好了。我突然不想打了,以前寫了本書一直沒改完,有些東西探索的越深發現自己越蠢,還是簡單點好,就當作純吐槽吧,看得懂就看看不懂也沒什麼
推薦閱讀:

你記不記得似乎隱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奇異的事件?
與腎有關的夢境(二)
電刺激:私人訂製「夢境」
預示你馬上就要橫財不斷,發大財走大運的三種夢境。
夢境紅妖姬

TAG:瓶頸 | 夢境 | 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