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習練太極拳膝蓋疼痛的補充問題

前一篇文章中粗略地談論了「有關習練太極拳膝蓋疼痛的問題」,自知粗淺不能成文,發布之後近期又與網友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我認為要想解決膝蓋的問題還需要從多個方面來說明問題。總之掌握了正確的練習方法之後,對膝蓋只能是有益而無害。

比如,在練習拳架時,弓、馬、撲、虛、盤等步法變換中膝蓋所起到的調節平衡的作用;在練習粘黏連隨的活步推手過程中所起到的套、襯作用;在推手或者實戰中,膝蓋的提落在勁路轉換、發放時所起到的加強作用等等。

首先有必要談一談膝蓋在腰襠勁路轉換過程中的的體現,也就是說在練習陳式洪架太極拳「活樁」中膝蓋的提落方法。

馬步站立,兩腳分開一肩寬(兩腳內側橫向距離),兩腳尖正朝前,平行站立;兩手自然下垂(也可掐腰);臀部如坐在板凳上,尾骨長強穴微微後翻(15度),如欲舉起重物之狀;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全身放鬆,尤其是兩足更要求放鬆(如同粘在地上一樣),留意在前腳掌但足指不可扒地;身法中正,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身體隨腰襠左轉45度,右膝下沉,左膝上提;反之,右轉45度,左膝下沉,右膝上提。此時要求踝關節放鬆,這樣才能做到雙腳不掀動,也就是武術中常說的「喝風」之病;胯關節鬆開,襠勁撐圓;上體隨腰襠的轉動和膝蓋的上下提落自然形成立體的螺旋,而不是左右前後的擺動;雙目平視前方,頭部不動,此時全身的支點在頭頂百會穴。自然呼吸,丹田內轉。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拳勢的練習中,如果身體的轉動不超過45,可以通過膝蓋的提落來完成,就如同我們上面講的活樁;如果超過45度,除了膝蓋的提落之外還需要依靠腳部的擺扣來協助完成;如果超過180度或者更大,則需要藉助身體「欲右先左」的慣性旋轉力來完成。

掌握了馬步的練習方法之後,拳勢中其他步法的變換就相對容易的多。撲步,一腳踏地下蹲,膝蓋正對腳尖,另一腳以腳後跟貼地腳尖斜里勾向外伸直划出,最大不超過三肩寬成撲步。撲步撲出去的腳斜向外45度落下,膝蓋下沉變成馬步。撲步變成馬步之後,下蹲的腿登直,腳內扣45度,膝蓋下沉,松腰沉胯成弓步。弓步的前腿要求小腿與地面垂直,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平,後腿直而不僵。

記得蔣家駿老師教我推手或者講解式子的用法時,特別講到膝蓋的作用,他說膝蓋的運動只有一提一落,它就像秤砣一樣起到調節平衡的作用。這個調節平衡有兩方面的含義,一個是保持自身的隨遇平衡,另一個就是時時破壞對方的平衡,誰能利用好這個秤砣,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他還用活步推手給我做示範講解腿上的套襯之法,套襯的關鍵還是在膝蓋上,就看你在進步時能否找准對方的膝蓋,粘住了對方的膝蓋內側,隨著對方的提落不丟不頂,在我方叫做襯,對方則叫做套。

我時常看到老師跟別人試手,幾乎看不到他動手,只是利用步法上的套襯,對方就已經跳出一丈開外。我跟他試手的感覺也是如此,只要他一進步,無需動手,我就已經無立足之地。

最後再談一談發勁時膝蓋是如何變化的。發勁時,腿部支撐全身的重量,這就要求膝關節必須靈活、有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的勁路的轉換和發放。膝蓋隨身體旋轉的方向一提一落,形成全身的立體螺旋勁,也就是內勁。提膝時塌腰合襠蓄勁,把力量集中於膝尖,可以把周身勁力節節貫串地透達於足尖,再沉膝扣襠擰腰,加強發力。如演手紅捶。

本刊近幾段文章是就網友提問或者討論較多的問題,我本人發表的一些見解,有不當之處還請有識之士共同研討、共同揣摩,以期共同進步。


推薦閱讀:

回憶隨陳小旺大師學習陳氏太極拳
太極拳(十八式)
我和太極拳(25)
第775期:中和太極拳闡秘
簡化武當太極拳三十六式圖解

TAG:疼痛 | 膝蓋 | 太極拳 | 太極 | 問題 | 膝蓋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