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宗教與現代科學的啟示

千百年來,宗教一直屹立在民族之群,從人類文明的開始延續到至今,宗教的形式並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對神的信仰,而是經文中的寫實,由於文化上的差異,東西方都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中不約而同的在闡述同一個東西,而東方宗教卻更接近科學,並讓人從新認識人類科學的進展,宗教,留下了多少信息留給後人聽,它不僅僅跨越了人類歷史文化,貫通了哲學與自然科學。

在史前文明誕生後,人類普遍經歷了神秘的時期,在這段期間,我們稱它為史前失落時期,我們無法找全前人留下的信息,但卻在支離破碎中發現與找到了其中的構架,遠古人類其實早就掌握了現代的科學技術,並卻也伴隨著另外一種技術,而這些技術也是宗教神秘力量的來源。

東方宗教與西方宗教有本質上的不同,就是不承認有一個造物者的存在,在道教理念中就可以得到,也許大家也可能認識到這點,但是在東方宗教範圍,佛與道又有不同,就是佛主心,道主身,在我看來佛與仙的區別在於佛者有意念能力,次身修,喜歡幽靜的環境,而仙者(這裡也叫真人)以主身修,氣修,次心修,因為修身者喜歡在山上或者比較環境利身,西方宗教都是東方宗教的演變,是權利意識使宗教退化,耶和華也打坐,但卻是上帝的化身,退化之後就認為上帝是精神實體,其實上帝就是道,佛就是本心,人體就是"小宇宙"。佛家與道家的相同即是無,無中生有就是假象,它含蓋了物質變化,相對論,量子力學,能意識到的事物不可能一成不變,而變化速度決定物質穩定性,穩定性決定必然性,物質無法穩定就會有變化和組合,每一次都是創造,因此只要將偶然性加入,客觀性就不可能被定義。因此在東方人的整體觀中身心觀尤其重要,這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由來,因而也就得出了東方宗教的重點,它很可能就是自然與人的關係,客觀與主觀的融會,而不僅僅是精神造物。

在佛教中許多法師是具有他心知的,而在佛教里咒語也是極其普遍的,研究佛教都知道咒語也是一種古老技術,這種技術一直伴隨著人類史前,在夏商周時代,普遍存在有許多巫師,第一位皇帝其實就是巫師,因為權利制度的擴大,巫師的地位越來越小,雖然他們掌握著權利,但武士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一般都成為了戰爭的工具,相反,在佛教還沒有產生前佛教體系就已經產生,修鍊者或者修道者已經便地都是,他們基本認識到慾望對神通的危害性,通過修道認識到了生命和宇宙形式規律的普遍真諦,它們分化為兩種體系,現在就是我們的道教與佛教,道教中雖然也有咒語,但遠遠不及佛教,道教不重冥想,重實修,道教是自然派,他們可能也是逃難者,或者是旅行者,這些人分散在各個地理位置,沒有具體組織,而道教形成後就形成了當時生命科學,道教在民間產生了許多方術,但正因為道教在民間的影響力使道教得以形成,當巫師在政治上的地位越來越糟時,一般論為了民間術士,專門占卜類職業維持生命,它們產生的地方可能比較廣泛,其中有印度,大西洋地區,南美洲,古希臘,非洲和以色列等,它們至今還可能是西方宗教體系的一部分,而道教派卻遠離世俗,成為人們心裡的「仙者」。但民間卻留下了許多痕迹,比如氣功,太極武術,練丹術,以及黃帝內經等原始中醫。佛道兩者可以說在夏朝斷代文明之前一直就存在,只是形式不同,在今天看來已經形成了神秘的宗教。

《道德經》把握世界的內涵不易被我所理解是因為這是一個人的體驗,是無法與其他人共享的一種體驗,而作者對其體驗作了一番詳細的描述,他感到無比奇妙,道家的理論就這樣形成與出現的,對這類體驗,因為不是人類共同體驗,因此就沒有具體的科學認知方法,即使我們去發覺古代文獻,也只是用我們的態度去理解,比如說"道",什麼是道,又比如"得道",什麼是"得道",我們都無法清醒的表達,中醫也是一樣,需要身臨其境,不象西方理論需要建立嚴禁的邏輯基礎,因此這些表述就成為的玄謎,即使老子本人也無法把道說清楚,有人誤解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其實不然。其實,道教的出現是彌補世界的不平衡,道教的意義只是宗教,而不是迷信意念移物體,黑格爾吸取了易經的部分知識卻沒有掌握易經的含義,才導致了唯心主義,也就是說,現實生活固然要有,但如果缺乏指導,我們就會發現生活沒有真正意義,不過是過眼雲煙,如果失去了這些因素,社會包括現實意義都會失去應該有的方向,這樣許多就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晃了半被子到底為了什麼?""我們生活著為了什麼?"這就是唯物觀念引導的方向,它讓我們脫離的平衡,也就是因為這個使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男性與大約10分之一的女性迷上的吸煙。

史前文明:人類史前文化被當作神話看待,可惜全世界都有相同與相似的傳說,如果只是神話,那麼各地的神話傳說或許都會因文化而有不同,那些相同的記憶來源於什麼,如果僅僅把他們當成人類的誇張與想像,那麼人類似乎一直以來就進行著平穩的發展,可惜包括<史記>之類的史著也曾提到那段歷史風貌,更別說<山海經>了現代考古之謎也大多是這些內容,結合傳說,把那些零碎的記憶拼湊起來,我們似乎可以得到一幅清晰的史前文明景象,人們普遍具有超自然力量,其中有好有壞,就象我們現在用於社會大眾的科學技術一樣,其中有好有壞,有用於戰爭,也有用於幫助他人的,這些都發展成為當時的道術與巫術,應該說這些法術都是史前文明的殘留物,人類走向了一個新的文明進程,可能因為人類的私慾,人類曾經建立的文明被洪水所大規模毀滅,而那些具有呼風喚雨的巫術不在起作用,人類為自己的道德曾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聖經>曾經說人類因為有罪而被上帝給拋棄,也許這也不是神話,人類種族曾經有許多種類,有神通,有粗壯武力的,有技術的,在黃帝,炎帝時期,各種部落處與人種族與神態種族的混合,其實都是人類種族,只是當時一些人具有超自然力量,而另一些人則把他們稱作神,或把他們的力量看作某種自然力量,包括星辰,太陽的作用,經過人類發展,一個新職業,巫師便走入了歷史舞台,他們甚至掌握著皇族的權利,他們是暗地最高掌權者,但隨著人類發展,巫師的地位越來越少,直到後來,淪為戰爭工具,與江湖術士,直到最後甚至任掌權者隨意擺布,在戰爭紛亂的時代,而那些善良的術士,紛紛隱居生活,發展了最早的宗教,而人們稱他們為修行者。

奴隸社會的來源是什麼,它是什麼時候成為資本主義的摹本的?老子的出現是應該杜絕奴隸社會的,但是卻避免不了世界走向君主的封建社會,如果道德經被人充分理解的話,遠古文明社會就會從新展現,我們把它叫做歷史以前的文明,這些文明高度發達,一個沒有脫離現實生活的精神發達的文明,道教演變成為脫離社會而修道是有歷史原因的,但它沒有改變道教根本的東西,舞蹈也許就是武術與瑜珈的演變,因此多跳舞蹈可以讓人心情愉悅,彼此平等,但掌握權利的人往往喜歡將分等級化,這樣跳舞跳的不好就要被殺頭,其他國家跳的舞不好看或太好看就要被攻擊與消滅,世界逐步轉變成一個外化的物質世界,生命在其面前變的就很弱小,生命就沒有自己的意義,也就是無法自省,每個人不能保證每句話都是真實的或發自心聲的,或直接表達的,很難作到這點就無法保證慾望的膨脹,這時候惡源就會產生,也許人可以憑著小聰明,比如說計謀,欺騙,陰謀。道的和諧意義就會失去應有的意義,有人說修道是杜絕慾望的,是因為對慾望的抗議,發現了人本身與自然是交流的根本體,而不殺生與做好事會使社會與自然更加和諧,這才是道教的精髓所在,神通是內化的結果,它是對物質的屏棄,而人們在最初沒有把握主這一點,精神與物質的界限就越來越遠,人們最初可能用神通戰爭,為了實現物質的擴大,這些因素才讓人們最初的文明破滅,神通消失,游牧民族的大規模殺戮沒有錯,唯物主義也沒有錯,一夫多妻制也沒有錯,商朝的性泛濫與春秋戰國的戰爭泛濫,最後所謂巫師成了戰爭機器,成為了君主,而有的成隱居者-神仙。這裡可以把他們分為兩種人,巫師與道師(禪師),這是現實意義巨變的結果。

相比一下,看好象資本主義更為合理一些,是理性的開始,它將人類帶入物質多元化的世界,但避免不了人與自然的對抗,也就是自從二戰以後,人們走向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等級雖然被弱化了,但不是代表消失,也就是地區性的貧富掠奪,商人不會因為你貧窮而放棄對你的掠奪,也就是剝削的開端,機器讓現代人對古代知識與先古文明一無所知,它們被定格在生產力上面,目的是效益。藝術被淡化或忽略甚至扭曲,而快樂必須依靠畢生的勞動來實現,海洋與深山的動物變成飯桌子上的主食,家養動物成為家常菜,物競天選擇,誰叫它們是動物?人命天選定,誰叫你是窮人?思想人性定,誰叫你是異教?如果把親近自然表現為反現實,那麼人們的根本現實原則又是什麼呢?自然界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現實?多元化的世界?道教掉入這個病態社會,也許真正的和諧社會才能體現,也就是修行,出山,治國。

早期的政教合一的確是建立在土地權利之上的,但日後已經使宗教慢脫離了政治形式,這是世界趨向不平衡的表現,可以說世界如果和諧,宗教就不會出現。

這裡談論的是宗教,因此我談論的是僅我對宗教的理解,而不是宗教簡單起源與愚昧,首先我的談論並沒有涉及不可知論,我只是大膽的闡述了我對宗教的看法,因為我認為在這裡談宗教的人也許並沒有搞清楚宗教是什麼,談到量子力學,我想它的到來會讓物理學有一段時間不好過的,但科學也許就是在不好過中才能成長,古代科學與古中國人都是我研究的課題,我認為決不能否認的就是古代科學技術,它的發範圍非常廣闊,便布全世界,至古到今是我們不能否定的,就我們的中國醫學,它也是建立在巫術基礎上的,既然現代量子力學發現了物質的局限,為什麼不能大膽承認主觀上不能接受的東西呢?因為不管從考古的角度,宗教的角度,哲學的角度都可以證明它的存在,包括占卜,星象的存在。

東方哲學觀的認識應該祛除唯物唯心的認識,因為我於客觀本身是聯繫在一起的。因而量子力學的悖論就不可能嚇倒任何人,最起碼是處在觀看廬山的人,而不是處在廬山中的人。自然科學與東方哲學的結合才會實現。

下面闡述我對客觀物質與主觀定義的理解:

其實在意識沒有形成前,並沒有固態物質,因為物質在偶發態中不能自拔,因此只能說在意識形成後,將它的偶發態壓抑了(它是大範圍的),是否所有偶發態都被壓抑呢,物質固然有它的形態,而形態卻與我們自身有關,在格式塔心理學中,我們可能把客觀看成不連續發分離狀態,比如桌子傍邊有一本書,可是有時候兩分離的物質可以在某些情況下被看作一個整體,或者兩個毫不相干的物質就是另一種物質的表現形式,比如形態這類東西,也許在某種爬行動物類看來,樹木或山水完全可能是會某種生物整體形態,杯子與旁邊的鉛筆可能是另一個形態整體,而這一個整體不可能反映在我們眼帘,或者在青蛙眼中只有移動的物質才是被肯定或者被發現的,例如它可能把螞蟻群看作一條蠕動的生物,而我們可以看到獨立的螞蟻.又比如原子與天體結構,在形態上就會發生改變,如果我們把太陽系看作整體,那麼有是生物就會把小行星與電子云反映為形態整體。我們可以把物質形態看作渾能量的互相狀態,那麼差異就顯現出來,任何差異都可以填補,比如兩個人的側臉,合起來可能就是精美的花瓶,你看到是花瓶還是兩個人臉呢?也就是生物自身的特性將混沌性填補了,才造成了客觀概念。

我其實不想涉及到有神論,因為唯心論與唯物論同樣有致命錯誤,精神造物是因為把物質與精神以先後徹底分開,將神脫離物質界來維護唯心者的觀念,而不可知論是一個極其悲觀的哲學,因為感官與判斷都是不可信賴的,是從相對性與矛盾中走向不可知論的,因此我們必須知道世界那些可知的部分或者說稱作真理的東西是從哪來的,也就是從混沌中提取規律的那一部分,因為局部的物質活動必須依賴主觀意識,而主觀意識是自組織,即混沌中的有序,而無意識同樣是混沌的,這一部分也就是道,也就是老子說的道,也是佛教中所說的緣,換句話說即偶然性原則中體現的東西,類似混沌的世界只要將有序的意識加入其中就可能變成一個穩固的世界,當你突然變成另外一個生物體時,穩固的世界就會隨著改變.這樣的話,客觀世界就不可能被認識,不過所有的生物都有相同的東西,即與宇宙渾然一體的東西,不是意識,是正識,佛家叫正覺,因為感覺有時可能會很不可靠,因為加入的人的主觀部分,比如幻覺的產生一定是你身理或心理出現了結構上的變化,不過在不經意間你可能會發現生物之間都有共通的東西,可能是超越感覺的,類似精神同體的東西,形態發生學可能會叫作發生輻射,甚至在宇宙中的各種物質也相通,涉及到最小的概念就是計算機病毒傳播,也就是生命靠什麼複製,形態憑什麼產生,因為在我們眼中形態不過只是原子發生排列組合的現象,它已經不是不規則的原子,而且可以大規模複製傳播,我認為精神的控制系統就是DNA,比如共生動物間的擬態都表現了類似複製的生產傳播狀態,否則物質只是概念,不可能變成實在,因為實在就因為有形態,物質的形態可以被複制是因為有推動力,它是規律,而規律卻往往總是體現在偶然性中,為什麼在單射光子干涉實驗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到條紋呢?就是因為光子在一個一個發射時候,幾個光子偶然到了一個地方,我們叫碰巧到了那個地方,然而實驗結束時候,我們卻看到了干涉條紋,這裡似乎可以看出混沌的世界是可以有意義的,如果要把光子確定位置找出來就要觀測,這樣我們就排除了概率。

客觀必須是要穩定的,在這裡也可以這樣說,當你看一幅巨型油畫時候,在只有幾英尺的地方看,你看到的不過就是隨機的斑點,只有你不斷的退後,一幅完整的圖形才可能顯現出來而印入你的大腦,這個時候你才可以談存在。客觀只不過意識的結果,就如我在<量子宇宙與形而上學>說的一樣,而類似這種認識只有辨證邏輯中可以解答。

修鍊者聲稱他們看見了佛陀超度的世界,而在現代醫學上瀕臨死亡者死後復生後都說出了一種類似宗教的相同景象,宗教中的"靈魂"又被後人拿出來,雖然他們中間一些人並不信教,做夢者中有許多人聲稱看見了未來,並應驗了。這應該可能是生命區別與物質的重要因素,什麼是識,猴子看見了樹上的桃子,並挑了一個,這就是識,它避免了隨機可能性,但要明確選擇性那還是不容易的,這方面就是預測,預測是識的結果,如果沒有感官,你根本就無法預測,那麼生命現象的根本就是從感官開始,生命物質本身的狀態反映了物質進化狀態,事實上偶然就是錯誤和出錯,但構成了必然中的一個基本要素,那麼所謂的高維發展就是負熵進化中才能感受的。

如果說秩序是無序得來的,那麼感覺是什麼呢?感覺有可能也是幻覺,六道輪迴就說了生命形式不只一種,只是無法看見,因為佛稱人死後心識可能會隨自己的業力得到相應的報果,那麼人死後心與識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那麼就可能成為一種生命形式,所謂的意象也不過都是心識所產生的幻境。

我不想證明唯物論的正確性,而是更多的去統一宗教,去尋找與發現宗教的共性,在基督的神是人,耶和華,在佛教中,成就佛果的修行者是佛陀,是人修成的,在道教中,成就的稱作是真人,也是人,如果把道與佛看成一件東西,那會更好辦一些,它不是獨立的,而是一種萬物皆有的共性,獨立存在的精神是西方兩元論把物質與意識分離了,其源頭可能就是源於宗教,各大宗教對其一件東西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敘述中形成了偏差,感覺上就是象附會,但不能說任何宗教就是愚蠢的行為,它們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闡述特異功能,不代表其科學也能理解其哲學含量,如果將其說是哲學假設更為理合一些,並不能說是用科學的或實證科學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比如對炁的解釋,比如氣功利用的就是炁,「氣功」一詞是現代概指,一種不同於體操的運動方法。這一名詞最早出現於南宋時期,解放後在北京劉貴珍先生寫的一本「怎樣鍊氣功」的小冊子,該書用通俗的語言,首次把「氣功」的基本理論和常識,介紹給大眾。沿用了「氣功」這一名詞,之所以會有「氣功」這一名詞的出現,是因為古人一直把人體內部,經絡的運行和臟腑功能都叫作「炁」。而「炁功」鍛煉就是調動人體「真炁」系統的運行,使之增強人體氣血流通、平衡陰陽、臟腑功能,使之實現祛病延年的作用。更由於鍊氣功的人會出現某些功夫(包括特異功能),故此叫它「炁功」。

除此之外,人類意識上也有許多特異現象,在巫師,道士,修道者等人中頻繁出現。

從宗教開始人類的神秘體驗就沒有結束,無論從心理,還是外在,人們都沒有再次發現自己的內在潛能並加以研究。在人類超自然現象被發現同時,科學走進了一個新的方向,對進化論也有了進一步的質疑,而在現代量子理論出現後,佛教它已經不能被純粹當作宗教來理解。佛這個詞包含的意義非常大,不是因為其宗教性,是因為它貫通了自然科學,其中量子力學佔了重要部分,我們之所以不把它替換成自然科學是因為自然科學還沒有到達佛學的高度,換句話說,佛教也是科學,一門深奧卻可以學習的科學。在這裡討論的不主要是特異功能,而是宗教的統一,找到所有的宗教中存在的同一性過程,而特異功能作為人類曾經擁有過的潛能,再度被發現與拿來討論也是對宗教的理論闡述,我是研究超心理學當時就發現它與宗教有許多契合點。

這裡對氣功只是特異功能的一小塊分析道教中的一些特異現象,把整個二元思維統一起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佛教中的三界也是指道教在佛教之下,因為神仙也不能解脫,所以天宮裡的人也會掉下來投胎為豬,所以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統治三界的皇帝代表了道教思想的幼稚,其代表只是對身體的運用與開發,對自然的和諧靈動,只不過在前沿物理學中唱戲,對心靈產生的作用觀察甚少,因此道教只能發展武術與醫學。但在佛教中,心與身的作用涉及到一個非常廣闊的哲學含義就是修鍊與悟道,雖然道家也有共通點,但卻不願意死亡,反而要長壽,過分注重身體,忘記了心靈的運作,因此道家不及佛家,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心理學研究與現代醫學研究對佛教的契合,比如說第八識,在這個提到的第八識無非是歷代宗教所說的靈魂,西藏人叫中陰體,西方醫學叫瀕臨死亡,試想著佛教中心靈科學與量子力學應該是哲學與科學界的盡頭了,應該沒有再可以發展的餘地了,再發展還可以發展出什麼呢?如果不是涉及維度與空間性問題,關鍵是將唯心論與唯物論結合併統一討論,而不是將其中一個拿出來討論。」

自然科學的啟示(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不可能長期對立):物質流概念:也許根本就不存在客觀,其實物質是一種流動是東西,所有宇宙物質都是流動的,包括黑洞,星系,恆星,行星,生物,沒有什麼是固有的,生命物質就是一個開放系統,它並不存在一個固有的物質屬性,而它們的自身結構,屬性必須通過與外在的互動與交換中實現,呼吸就是一種交換,而這種交換導致了生命物質與宇宙整體發生了整體化轉移的結果,直到生命以熵減少的方式演變出穩定性與複雜性的交換體,那時候,所謂的天人合一就是將物質與整體性相融過程,意識可以換為一股混沌,這種表現往往使你感覺到意識在客觀世界中固定而不變的狀態,而這種狀態物質虛幻變化,而且從來沒有一種固有屬性的特徵,因此內因必須與外因互換,這種互換決定了你的固有特性,而根本就不存在一個孤立系統體系,一系統,一個自組織,它們的形成是一種緩和而漫長的環境交換過程,包括地球,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一個生命體系。形態的形成不是偶然,沒有一個形態是偶然形成的,在物質進化過程中,生命首先被孕育出來,我們發現,生命需要生長,而生長的條件是水和食物,而生命的基本需要和必須卻是氧氣,而製造者們正在貪婪的享受陽光與土壤,這種相生相剋的形態被建立起來的時候,所有物質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們必須與外界發生流動性的事件,這種事件使物質形態伴隨所謂偶然性變化出複雜結構,但當我們發展出意識時,物質屬性就無法識別其個體性,意識完全可以轉變為一團混沌,這時候,物質也不過是一些虛幻的變化,而記憶卻把這些變化感受並保有在我們整體系統中,物質不管從哪裡開始都將成為信息,天人合一的觀念體現了這種個體性消失的過程,自然過程與生物過程原則上是可以合二為一的,如果你想讓自身系統更加和諧,那麼就必須借用整體來實現。

那麼如何去定義物質呢?比方說我們要定義物質的存在就必須要確定它的方位,速度,但在用意識去定義時候,常常會發現我們出錯了,這個解釋很簡單,因為我們視界中無法容納微觀事物,也就是微觀概率集合是被讀取出來的,那麼其實也可以說是物質產生了意識,但在量子力學領域卻可以完全定義物質與意識的產生並沒有先後,往往可以解釋是意識決定的物質的走向,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即物質並非有形狀,而形狀依賴與我們的大腦,即意識媒介,其表現的概率集合在不同媒介中就呈現不同形狀體,那麼具體的物質可以被認為是在整體中所讀取的那一部分,其實根本就是幻景,短暫的形成並消失,這種幾率集合隨著正反粒子的撞擊而消滅。而當意識無法在讀取時,物質本身就以能量形式出現,那麼與其說客觀與具體的物質,不如說是意識變幻出來的讀取形式。

也許時光機器不是限於實在,人是變化的函授波,這種變化我們成為一種物質,而這種過程我們可以把它叫做過度,我們死後函數波也出現質的變化,因此對物理界,精神世界也是一種實在,只是在時空維度上有區別,夢看上去毫無規則,但他確實存在,有時候,我們可以夢見未來,這就是說,我們宇宙是分裂的,我們將最大概率的宇宙作為我們的宇宙,支持這種說法的有"多重宇宙理論",這種理論的基點還在於雙縫實驗。

多世界理論成立,平行宇宙當然也就成立。

如果雙逢實驗在宏觀層面上,我們就可以提出一種分離的概念,但問題出來了,在微觀上涉及到一個主觀的干涉和介入,使實驗結果被邏輯逼到了絕境,物質是一個三維物體,那麼把它加出一個維度來,那個維度是時間,那麼怎麼將精神和物質統一呢?這個問題涉及光量子的本質,光子不可能在宏觀世界有分身之術,用經典物理學解釋是無意義的,歸根於最初人的主觀意志,如果光量子所表現的奇異性在三維世界看來是自相矛盾的,那麼在第四維時間上就可以解釋,因為時間本身不是分離的,將它看作整體,在雙逢實驗中我們看到的應該是光子將來的行為,但在量子力學理論中,經典觀念已經被排除了,接下來討論空間和時間到底是兩種什麼屬性,空間是連續的整體,可以是均勻的,依賴物質分布,把空間看做整體,比如球中間部分,而時間就不是那麼簡單,必須有一個運動。

在量子力學層面,的確,只是統計概率上的各佔一半,但是我們的觀察只能從經典力學角度。引力場如果不是常量也就象引入一個以太一樣,毫無意義,如果引力場是波動的,並且被證明,那麼空間就是運動曲面,我們所有的引力都在起決定作用,如果這種周期存在,光子也是震蕩運動,並不能解決概率問,注意:按經典理論,通過半透鏡光波分成兩半,各佔50%,但是實際上通過半透鏡光波分成兩半,幾率各佔一半,只是統計概率上的各佔一半,但在我們看來,就象存在兩個分離世界或者說存在兩種概率,而增加這種概率同時存在的條件,只要增加裂縫。

也就是說第四維時間本身已經存在,未來也應該是確定的,只是我們在空間上無法理解這樣的屬性,就如時間它也是整體,如果邏輯上不矛盾,精神的產生依賴與一個時間的產生,精神與肉體相互作用,我想就會產生主與客的概念,但本質上還是一個整體,有兩個概率,光子的決定說明了有無數概率的存在,概率是時間屬性上的,也是多重宇宙理論產生的起初,光子當然也可以在無數種可能下分裂下去,但實驗不可能提供這樣的條件,「波動」其實是「概率分布」的假象。小時侯看四維電影,總覺得裡面的東西跑已經出了屏幕,原來,我們當時看到的只是在視覺幻象,在現實三維世界物質沒有互相穿透的功能,那麼那將是一個什麼世界,我百思不解,然而龐加萊猜想卻給出了方案,在我們的世界裡,物質世界裡,到底是怎麼一種屬性,意識是怎麼一種屬性,難道真正的幻景就是現在,我們的世界在量子真空中誕生,我們的世界存在這樣那樣的偶然性,那麼次元世界呢?偶然性呢?物質是什麼?看來它只想出現在我的意識中,現在看時間,它一分一秒的走,但物質卻沒有永恆存在下去,只要時間夠長,它就更容易成為幻影,這只是意識的感覺,但時間為什麼也不是永恆的呢,時間不存在,就象物質不存在一樣,但它卻也反應著三維世界,是對稱性的缺損,形狀的產生就是對稱性的缺損,為什麼直線閉和就可以成為平面?平面閉和就可以成為空間,空間呢,我們試著找它的閉和處,萬有引力,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它們並沒有統一,時間在物理學中的地位是什麼?霍金想說的不是這些嗎?然而存在這樣的彎曲空間,由引力決定,空間如何閉和呢?我們必須找到這樣一個點,我們把水比做空間,讓水發生波動就必須象裡面放東西,水中出現一個大坑,這代表空間開始彎曲,但不代表它會閉和,雖然外面急流穿涌,但是被物體擊中的地方,它被減慢了,如果這個東西不是直線運動還可能引起旋渦,而旋渦中的卻是真空,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因為時間存在,必須知道時空是什麼性質,引力使時間無限拉長,你也慢慢變成義大利麵條,生命軌跡從此坍台,你變的越來越不穩定,直到成為量子世界的一員,你開始有"靈通了"你發現所以的量子都是你自己的不同面,換句話說,本來就沒有時間存在,你是不穩定的,你常常會變成另外一個量子,如同你從宏觀世界修得了一身72變本領,但每一個都是假的,你也知道,只是你可以不停的變,你不介意,但你是從奇點出來的嗎?因為作為量子的你並不是物質,你怎麼知道你從哪裡來,你從概率中來嗎?是啊,我確定後就不是概率了,我擺脫了那倒霉的多面性,成為一個個體了,我不是概率,我是規律,或者製造規律,那我就是光子,有了一定的速度,但不製造規律呢,我還是概率,最奇怪的是,這種形式被局部突出,成為了波的代言,將物質立刻變成波太奇怪了,那麼只有把光子與電子變成波了,難道他們就不是物質嗎?可惜邏輯思維一直在打轉,想不明白就用辨證邏輯吧?太次了,老子就是代表嗎,不要去模仿道學,不要總是把物理學看成道學,老子在表演巫術呢,既然如此,但是我們的科學為什麼還是要和哲學有瓜葛呢?

就好比就必須把時間算進去,可是我們三維方向,有前後,左右,上下,當然每個方向都可逆,你可以向前走也可以向後走,可以向右走,也可以向左走,這個概念就是空間,也是三維,如果要得到四維的概念遇到這樣的問題,時間不是可逆的,那麼它也是方向,只是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告訴我們空間是不夠的,如果時間也是空間屬性的一部分,那麼時間必須是可逆的,在量子世界也許就是如此,量子隧道效應不能保證宏觀體系存在超光速運動,但量子一定有實現超光速運動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從哪裡獲得呢?光子改變過去的路程,延遲效應不過只是反應了它們越過了維度,它們不在此空間,而是藏在概率空間,四維的世界,時間開始不存在,因為那裡時間是對稱的,過去和未來或許就是在閉和的圈內,在三維世界,立體的事物可以代表物質,有開始,有結束,可是高能空間任何物質都不能存在,只有轉化而沒有結束,因為能量也是物質界的表現方式,水沒有了,並不代表水消失了,它也許已經變成了氣體。在高能世界,我們不能要求光子一定是物質,同樣也不能要求它不能改變過去。

超距作用可以把它看作一個高維物質的鏡象運動,因此不需要時間或者空間的作用,如果空間是完全彎曲的話,我們就可以模擬一幅不可思義的四維拓撲圖,那麼粒子之間的鏡象運動就完全決定在高維時空運動,而這些運動就是脫離物質實在的運動,暫時把它確立為心識,這樣的心識,導致了不同維度的產生,也可以說低層次維度上高層次維度創造的,這是心識偏差造成的。

不同維度,只是受想行意的心靈表現,不同的生命形式出現卻表現出一種實在,但本體卻是心靈實在。

佛家重心,道家重身,但身與心在道家看來是等同的,不過在佛家看來心明顯則高於身,因此道家修者不能脫離輪迴,追求永生與長壽有也暫時的,因為仙者眾生皆輪迴,即使他們有穿梭時空的本領,本質上也是在不同層次或維度上運動,猶如光音天(天道)中的眾生可以通過觀想來實現物質的顯現,通過光來交流(來自華嚴經)。那麼其中並不是佛法要領,因為佛家主張的不是成為更高級的生命形態,而是脫離輪迴的痛苦。維度運動就猶如一條魚在六面鏡中游,但外者看來就好象有六條不同的魚在游,其關鍵在於他們在低層維度之中,因此看不到六面鏡,在量子力學領域也是這樣,必須承認多維空間的存在,才能認識到我們這樣的世界是從哪來的,西方科學的認知局限性讓我們大多數人保守的承認宇宙是從大爆炸中形成的。

如果從自然科學角度,我們存在的世界與維度似乎是在根據宇宙演化創造出來的,但如從佛教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發現所有維度都是幻象,都有不同的生命形式存在,互相沒有關聯,但卻偶然互相感應,或許宗教的形成並不是偶然的。但是還是有許多人認為宗教是一種原始需求。佛教確實預見了現代科學沒有預見的東西,佛教是一種變相宗教,它不應該變成一種信仰,佛教擁有宗教的特徵,但卻優於所有宗教。

說前沿思想就是偽科學是非常不明智的,不防放開思想來看,有人說量子力學中的超距作用是一種粒子的兩種狀態反映,在彎曲時空中粒子的自旋對應無法不被證明是同一個粒子的鏡象反映,因為引力波的作用,時空處在立體幾何的狀態中,我們從這頭看到的粒子如果通過時空管道看到的也是同一個粒子,只不過是正反對應的分狀態。而在物質的定性上,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物質信息完全是被主體與客體的交換而被創造出來,不確定性的觀察是本體與客體間的互補產生錯誤,也可以將光波看作多粒子集合幾率,其實量子力學的構建就是為了實現生命與信息的交換,如果"在同一時刻既是一個波,又是一個粒子的模式機制"是交換的錯誤導致,那麼對主體的改善即是對觀測的改善,量子起伏到開始產生的粒子,即相干性關聯的體現,從主體到客體的相干,而宇宙各個部分的相干都是有聯繫的,也就是薛定諤的貓,我看它,它就存在,不看它還存在嗎?如果兩個粒子處於相同的量子狀態,對一個粒子的觀測就能知道另一個粒子的狀態,而事實上對一個粒子的觀察必然導致另一個粒子處於不可觀測的狀態,導致實象的產生,從這種狀態可以推出量子狀態曾經就是一體的(源於相同的量子狀態),似乎不相干的粒子在觀察中也能互相聯繫,而這種聯繫就是相干性,量子全息概念。

生物學也具有全息概念,生物就好比小宇宙,一個自組織要成為系統就必須要與環境發生關聯,但環境也因為你這樣的結果而發生改變,從而改變你,如果我們要在複雜現象里找到簡單現象,就必須了解事物的規律,人體經絡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看見一種看不見的流動形態圍繞著我們的這個身體構造,但我們只認識身體構造就不得不去用解剖學來作為醫學的標準。於是我們得到身體局部圖象而不是整體醫學,而中醫卻可以通過診斷病人的耳朵來探測整個身體,就如同我們把一個整個宇宙信息寫在一張碎紙片上。

哲學只是方法論,揭示事物的一般規律,但有的時候,我們自以為把握了,將唯物主義擴大並定義成為一種普遍規律,古代科學與哲學從本質上是整體性的,從來沒有將個人與自然分離,這些認識有助我們認識到更廣闊的世界,而非哲學,我們一般也不把佛學稱為哲學,因為哲學是幫助人認識世界的工具,大海里的方向舵,那麼佛學就超越了認識,它不是傳統上的去揭示規律,而是從人的意識出發,將世界與自己融合,認為自己與世界存在的共性,將善發揮出來,促使世界的和諧,而規律的認識並不能全面,達爾文從現象歸納中導出<物競天擇>的概念,導致人類意識形態結構的改變,而使人更具有功利意識,對自然缺乏保護,導致身心與自然的脫節。宗教是哲學之源頭(尤其是東方宗教),它是科學之父,只有真正認識現代哲學與現代科學,我們才能理解宗教的意義。


推薦閱讀:

科學家:地球有可能只是外星人建立的一個電腦模擬世界
科學是什麼-1-質疑
霍金稱人類在500年後消失 那500年前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博導授課2】史上最科學最實用最全面的筆法訓練:書法的筆法訓練(中)
如何聰明的消除靜電?

TAG:科學 | 宗教 | 現代 |